非物質主義設計是以資訊社會是一個“提供服務和非物質產品的社會”為前提,以“非物質”這個概念來表述未來設計發展的總趨勢:

從有形向無形的設計轉變;

從實物產品向虛擬產品的設計轉變;

從物的設計向非物的設計轉變;

從產品的設計向服務的設計轉變。

目前我們的生活以產品消費為主流,其具體過程是: 生產者生產和銷售產品,使用者購買後佔有產品並使用產品得到服務,在產品壽命終結後將其廢棄。

“非物質主義產品消費模式為: 生產者承擔生產、維護、更新換代和回收產品的全過程,使用者選擇產品、使用產品,按服務量付費,整個過程是以產品為基礎、以服務為中心的消費模式。

它與傳統的產品消費模式的區別在於:

第一,先佔有後使用的消費必然存在著排他性,伴隨著產品功能的閒置浪費;而非物質主義使單個產品的服務量共享,以服務量為紐帶聯絡生產者與使用者,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有服務需要的使用者,能夠充分利用資源。

第二,“非物質主義”的生產者以提供服務”達到盈利的目標,這將弱化有計劃的產品廢止制,為謀求利益的最大化,生產者會將重點從更新換代逐漸轉為減少消耗,主動地去做一些有利於生態系統發展的工作,如對有用部件的回收再利用等,這在一定程度上將生產成本與生態成本有效地綜合起來。

第三,“非物質主義”的使用者以服務量付費,改變了過去先佔有產品後使用的隨意性這不僅促使使用者主動最佳化使用過程,而且使生產者與使用者共同擔負起保護環境的責任。

以產品服務系統為中心進行“人與非物”的研究,為了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後代人滿足其需要能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