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糖為什麼有塞氏反應網友3674f858 2020-10-19

塞利凡諾夫試劑又稱鹽酸-氯化鋅試劑,英文寫作LUCAS試劑。製備以及儲存:將34g熔化過的無水氯化鋅溶於23ml純濃鹽酸中,同時冷卻以防氯化氫逸出,即得35ml溶液,放冷後,存在玻璃瓶中,塞緊。用途:在有機分析中用作伯、仲、叔醇的鑑別試劑。結構不同的醇和盧卡斯試劑反應速度差異明顯,低階一元醇能溶於盧卡斯試劑中,而相應的氯代烷卻不溶,從出現混濁所需的時間可以衡量醇的反應活性。例如,三級醇與盧卡斯試劑很快發生反應,生成的氯代烷立即分層;二級醇作用稍慢,靜置片刻才變混濁,最後變成兩層;一級醇在常溫下不發生作用(或叔醇或苄醇與該試劑混合後,溶液立即渾濁或分層,5~10min內分層的為仲醇,不分層的為伯醇)。特注:低階一元醇且是六個碳以下的醇;在反應中盧卡斯試劑與醇發生取代反應班氏試劑班氏試劑常用於尿糖的鑑定斐林試劑和班氏試劑(1)其配方與斐林試劑不一樣,其配方為:①400mL水中加85g檸檬酸鈉和50g無水碳酸鈉;②50mL加熱的水中加入8。5g無水硫酸銅。製成溶液;③把溶液倒入檸檬酸鈉-碳酸鈉溶液中,邊加邊攪,如產生沉澱可濾去。(2)其反應原理與斐林試劑略有差別。利用斐林試劑鑑定時,斐林試劑甲和斐林試劑乙直接反應生成Cu(OH)2,Cu(OH)2和可溶性還原糖反應產生磚紅色沉澱。而班氏試劑中Cu(OH)2的產生卻是這樣的:檸檬酸鈉和碳酸鈉均為強鹼弱酸鹽,在水中它們均可水解產生OH-,與檸檬酸鈉-碳酸鈉溶液和CuSO4溶液混合時,Cu2+和OH-結合,生成Cu(OH)2,Cu(OH)2與葡萄糖中的醛基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澱。(3)兩種試劑的儲存方式不同。斐林試劑甲和斐林試劑乙可強烈產生Cu(OH)2,Cu(OH)2很容易沉澱析出,因此斐林試劑一般為現用現配;而班氏試劑的配方中,檸檬酸鈉-碳酸鈉為一對緩衝物質,產生的OH-數量有限,與CuSO4溶液混合後產生的濃度相對較低,不易析出,因此該試劑可長期儲存。(4)班氏試劑與斐林試劑只適用於還原性糖(如葡萄糖)的鑑定,不用於非還原性糖(如蔗糖)的鑑定。當然,無論用班氏試劑還是斐林試劑,歸根結底都是Cu(OH)2與醛基在沸水浴加熱條件下反應而生成磚紅色的Cu2O沉澱,兩者反應現象一樣,這就是二者的相同之處

蔗糖為什麼有塞氏反應一有愛就走吧 2020-10-18

6mol/L鹽酸對單糖進行脫水,產物糠醛衍生物再與鄰苯二酚發生酚醛縮合反應生成紅色醌類物質。由於酮糖脫水速率比醛糖快,因此本反應可用來鑑別醛糖和酮糖。 醌類有機物都有較明顯的顏色,苯酚氧化成對苯醌就是粉紅色的,但是他本身極性較小,所以不溶於水,但是相似相溶,溶於有機溶劑乙醇呈現鮮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