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引:

“道”就好像是霧,你從遠處放眼望去,大霧漫天。

但當你真正走進霧中,霧反而消隱於視線。

因為此時的霧,已非你先前眼裡的霧了。

所以,我們無法站在霧外去觀看身在霧中的自己,就好像魚無法從陸地去觀看自己在水中的樣子。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道”如果說出來,就不是永恆之“道”。)

㊣名可名,非常名。

(“名”如果被命名,就不是真正的“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無”,可以稱為天地的本源。“有”可以稱為萬物的根源。)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因此,要常從“無”中去觀悟“道”的奧妙。要常從“有”中去體察“道”的端倪。)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無與有這二者,來源相同而名稱相異。都可稱之為玄妙。)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玄妙又玄妙,深遠又深遠,正是天地宇宙的奧妙之源。)

以上就是一般的原文版本,以及通用的翻譯型別。

90後酷說《老子》(1)▏道:老子與霍金,哲學與物理為什麼殊途同歸?

>>>第一句<<<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

(馬王堆漢墓帛書甲本為:

道,可道也,非恆道。

因漢文帝名為

“劉恆”

,為避諱,故改為

“常”

字。

1、

“道可道”後面的這個“道”字,一般都解釋為“說”的意思。

比如《詩牆有茨》曰:

“中冓之言,不可道也。”

但是,僅憑《詩經》的一句話就認定“道”是“說”意思,未免武斷。

眾所周知,將說話用“道”字來代表,是唐宋以後的民間口語。

尤其是在明清小說裡,常有“某某道”或者“速速道來”等等的用語。

在春秋時期,說話普遍都用“曰”字表示,如“孟子曰”、“孫子曰”等等。

因此,將第二個“道”字解釋為“說”,證據明顯不足,起碼不能輕易結案。

2、

那麼,該如何解釋呢?第二個“道”是動詞,這毋庸置疑。

就好比“目”字,本來指眼睛。但是“吾目之”,“目”就變成“看”的意思。

同理,“道”本來指路,路是走出來的。

那麼“道”作為動詞時,就包含了“走“或者”到達”的意思。

所以這個“道”合理的解釋應該是:

致達。

比如《論語為政》曰

:“道之以政……道之以德。”

《爾雅》曰:

“一達之謂道。”

這兩個“道”就相當於“使其致達”的意思。

因而“道可道,非常道”就應該翻譯成:

“道,可以致達。但致達之後,道就不是先前的永恆之道了。”

套用一句古語就是

:“道可求而不可致。”

3、

為什麼“道”致達之後,就不是道了呢?

魯迅有一句名言:

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其實我們把這句話顛倒過來,也同樣成立,即:

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不成路了。

“道”就好像是霧,你從遠處放眼望去,大霧漫天。

但當你真正走進霧中,霧反而消隱於視線。

因為此時的霧,已非你先前眼裡的霧了。

所以,我們無法站在霧外去觀看身在霧中的自己,就好像魚無法從陸地去觀看自己在水中的樣子。

4、

霍金

和加州理工學院的物理學家

萊昂納德 • 蒙羅蒂諾

曾合寫過一篇文章。

文章開頭便提出了一個千古懸問:

一群金魚被養在圓形玻璃魚缸裡,他們看到的世界和我們所處的世界,哪一個更真實?

由於在金魚的世界裡,光進入水以後發生了折射。

在我們看來,一個物體不受外力影響,是做直線運動的。

但在金魚的眼中,它是沿著曲線運動的。

如果金魚足夠聰明,那麼,金魚也可以在它們的世界裡總結出一套物理學規律。

雖然這樣的規律對於金魚缸外的人類來說,根本就是胡說八道。

但是問題來了,我們怎麼能確定:

人類不是在一個更大的,無法觀察到的圓形金魚缸裡呢?

霍金的意思其實是:

人類可能一直都受物理和思維的侷限,所以永遠無法看清這個世界的本質,也就是無法看清“道”的本來面目。

就像《關伊子》所言:

“不可析,不可合,不可喻,不可思。惟其混沌,所以為道。”

歸根結底,“道”是一種超越人類思維以外的存在。

而思維本身是無法度量思維以外的事物的,就好像你無法拽著自己的頭髮離開地面。

《道德經》說白了,就是老子本人拽著自己的頭髮離開地面的一次嘗試。

所以他寫道德經是極痛苦,極不情願的。

如果不是尹喜軟磨硬泡,老子才懶得動筆。

5、

德國的大哲學家康德一生酷愛《道德經》,他提出一個受老子的啟發的基本觀念:

在現象世界之外,有一個永不可能被認識的自在世界——“物自體”(也譯:自在之物)。

他認為,現象世界只是

“物自體”

在人類理性中所呈現出來的樣子。

人類由於受心靈先天框架和正規化的影響,所以對萬物的認識總會在一定程度上被扭曲,而且永遠無法校準。

也就是說,他的“物自體”跟老子的“道”一樣,是無法被人類準確地認識的。

6、

同樣在物理學界,德國的海森堡曾提出一條

“測不準定律”

,意思是:

從本質上來講,物理學是無法做出統計學以外的預測的。

無論我們的儀器有多麼精密,都會受時間、空間、溫度、能量消耗,

以及人員操作等環境因素的影響,甚至受儀器本身的侷限。

所以,

無法百分之百的測出一個物體的絕對準確資料。

7、

物理學界裡,有兩件事是我們無論如何努力都無法達到的:

一件是

絕對零度。

一件是

光速。

這兩個極限告訴我們:

人類的能力是有限的。

而《道德經》告訴我們:

人類的智力是有限的。

因此老子說:

道可道,非常道。

90後酷說《老子》(1)▏道:老子與霍金,哲學與物理為什麼殊途同歸?

>>>第二句<<<

㊣原文:名可名,非常名。

(馬王堆漢墓帛書甲本為:

名,可名也,非恆名。

1、

第一個“名”指的是萬物的本來面目,第二個“名”是動詞,即“命名”。

就好比有一個生物,兩腿,有毛,能下蛋,會打鳴,我們將其命名為“雞”。

但是我們將它稱做“雞”以後,雞的本來面目就模糊化了,甚至是窄化了。

譬如我們談論“雞”,腦海裡想到的只是“兩腿有毛能下蛋會打鳴”等等這一些雞的表面化的特徵。

其實這些特徵,只是我們主觀為他們貼上的標籤而已。

事實上,雞作為一種脊索動物,遠遠比我們想象的要複雜百倍千倍。

而且無論我們對雞的品種、生殖、習性等等研究的多麼透徹,都始終無法全面準確地瞭解雞的一切。

2、

就像《聖經》所言:

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有限,先知所講的也有限。

我們(把他們所說的)對著鏡子觀看,卻模糊不清。

因此,當我們說到“雞”時,腦海裡所浮現的雞,並非真正的雞。

只是我們主觀意識上模糊的雞,只是雞的一部分。

所以斯賓諾莎說:“規定就是否定。”

其實何止是雞?

像人狗牛羊、父母兄弟、仁義禮智、山水花鳥、歷史、化學、地理等等,甚至包括文字本身。

這些所有形形色色的各種觀念上的“名”,都不是它們的本來面目。

純粹只是我們主觀意識上為其量身定做的“衣服”而已。

我們不能說“名稱”就是“名”本身,就像我們不能說“人的衣服”就是“人”一樣。

3、

《金剛經》也明文記載:

佛說般若波羅密,即非般若波羅密,是名般若波羅密。

如來說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所以,萬事萬物都只是“名”而已。

而同一個“名”背後真正的實質,對映到不同的人的心裡,是千差萬別的。

因而每個人對“名”的感受就如同盲人摸象,各執一端。

套用金剛經的一句話就是:

一切世人,皆以有為法而有差別。

“有為法”,即相當於我們看待這個世界時,所佩戴的“感官和意識”這副眼鏡。

4、

由此可以確定:

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個世界。

而每一個人心中的世界,絕不會是同一個。

世界就像是一本書,一千個讀者,就必定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而每個人所說的哈姆雷特,都不是真正的哈姆雷特,因為真正的哈姆雷特是不可“名”狀的。

所以老子說:

名可名,非常名。

90後酷說《老子》(1)▏道:老子與霍金,哲學與物理為什麼殊途同歸?

>>>第三句<<<

㊣原文: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馬王堆漢墓帛書甲本為:

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

1、

首先,這一句話的斷句,存在著很大的爭議。

自古以來就分為兩大陣營。

①學界的主流陣營斷句為: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支持者有:

王安石《王安石老子注輯本》(首創)

司馬光《道德真經論》

蘇轍《老子解》

俞樾《諸子平議》

②非主流陣營斷句為: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支持者有:

河上公《河上公章句》

王弼《老子注》

唐玄宗《御製道德真經疏》

朱熹《朱子語類》

2、

我支援非主流陣營,為什麼呢?

證據⑴:

因為主流陣營的斷句,按照文法:

“名”這個字根本就沒有存在的必要,可以直接拉出去槍斃。

以老子深不可測的文學內功,完全可以寫成:

無,天地之始。有,萬物之母。

證據⑵:

老子在《道德經》三十二章說:

道常無名.......始制有名。

所以,

無名與有名

,才是老子的本意。

3、

⑴ 那為什麼“無名”是天地之始呢?

因為天地初生,萬物本無名。

所以“無法名狀”的狀態正是天地的本來面貌。

⑵ 那為什麼“有名”是萬物之母呢?

其實這一句話也可以翻譯成:

萬物因為有了名字,才誕生在了人類的思想中。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這個世界上究竟有沒有我們無法命名的東西呢?

這曾是臺灣的一位佛學宗師向弟子們提出的一個問題。

最終經過一天一夜的辯論,所有的弟子們都一致認為:

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我們無法命名的東西。

為什麼呢?

4、

因為凡是存在的東西,我們都能為之命名。

而凡是無法被我們命名的東西,都不存在。

至少對於我們人類來說,不存在。

即對於我們人類的思維來說,不存在。

歸根結底,人類其實是透過語言來認識這個世界的。

所以存在主義創始人海德格爾說:

人活在自己的語言中,語言是人類"存在的家"。

我們再想象一下,如果人類沒有發明語言。

這個世界對我們來說,還有多少存在的意義呢?

我可以斷定:

如果沒有語言——人類的思想將不可能超越黑猩猩。

我們來看一組實驗資料:

2005年9月1日,在英國的《自然》雜誌刊物上。

發表了一個由美國、德國、義大利等國的67名科學家所組成的國際黑猩猩基因測序與分析聯盟研究的成果:

黑猩猩和人類基因組的DNA序列相似性是99%。

這個資料證明,那不相似的百分之一,正是人類運用語言的能力。

人類之所以高等,黑猩猩之所以低等。

正是由於人類能夠為這個世界上的萬物以語言的形式命名,而黑猩猩不能。

萬物,不僅僅是指形象的事物,也包括抽象的事物。

尤其是為抽象的事物命名的能力,直接決定了一個動物會進化成人類,還是原地踏步。

5、

科學家曾經做過一個觀察實驗:

讓黑猩猩與人類的小孩在同樣的環境下成長,研究發現:

在三歲以前,黑猩猩與小孩的智力完全沒有差距,有時候甚至更勝一籌。

但是在三歲以後,黑猩猩與小孩的智力明顯拉開差距。

六歲以後,黑猩猩與小孩已經完全是動物與人的差距。

為什麼呢?

因為在三歲以後,人類就開始對抽象的概念進行感知了。

比如

誰好、誰壞,鳥會飛、狗會跑,爸爸快樂、媽媽難過等等。

六歲以後,人類的智力更進一步。

開始對國家、民族、正義、自由、成功、友誼等等這些抽象的概念進行思考。

而所有的這些抽象的概念,對於黑猩猩來說,是完全不可想象也無法命名的。

因為萬物對於黑猩猩和所有的動物來說:

只是天地之始的混沌狀態,並不存在於它們的意識之中。

也就是說,

萬物因為語言而存在,語言又因為人類的思考而存在。

6、

因此笛卡爾才會說:

我思故我在。

因為我在,故我可名。

我可名,故人人可名,事事可名,萬物皆可名。

於是,一切皆有名。

所以老子說:

有名,萬物之母。

90後酷說《老子》(1)▏道:老子與霍金,哲學與物理為什麼殊途同歸?

>>>第四句<<<

㊣原文: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馬王堆漢墓帛書甲本為:

恆無慾也,以觀其眇(妙)。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徼。

1、

這一句的斷句,同樣存在爭議。

①學界主流斷句為: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②非主流斷句為:

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2、

我依舊支援非主流,為什麼呢?

證據⑴:

就是馬王堆出土的帛書為:

恆無慾也,恆有欲也。

證據⑵:

還是從文法來看第一種斷句:

“欲”

字同樣沒有存活的意義,可以直接推出午門斬首。

因為老子完全可以寫成:

故常無,以觀其妙。常有,以觀其徼。

所以老子的本意是:

常無慾,常有欲。

3、

既然

“無慾與有欲”

是相反的,那麼

“妙與徼”

自然也是相反的

妙,即道之奧妙,代指道之本象。

徼,指邊界。比如:

《戰國策•韓策一》:“為除守徼亭障塞。”

“徼亭”,即是:

邊界之亭。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南至牂柯為徼。”

徼,即是:

邊境線。

所以

“徼”

的引申意為

:道之端倪,代指道之表象。

我們常對某些不理解的東西會說:

“摸不著邊際”。

意思就是我們在

“有欲”

的狀態下,會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無法看清其本來面目。

如果道是一朵花:

那麼無慾者能夠靜觀花開花落之規律。

有欲者則只能看到花的外表,有時候可能連花香都聞不到。

4、

講個故事:

宋朝著名的大詩人黃庭堅,他曾跟隨晦堂禪師學禪,但從學三年了無所得。

於是他就跟晦堂禪師說

“老師,你別藏著掖著了,給我指條捷徑好不好?”

禪師回答道:“孔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者(

我教你就像孔子教學生一樣,無所隱瞞啊!

)。”

然後禪師反問了黃庭堅一句:“你難道沒讀過論語?”

黃庭堅感覺受到了侮辱,準備反駁,但被禪師打斷。

後來有一天,晦堂禪師在山上踏遊,黃庭堅緊跟在後。

當時正桂花盛放,禪師問:“聞到桂花香了嗎?”

黃庭堅楞了一下,回答說:“聞到了!”

禪師說:“我沒有隱瞞你吧。”

黃庭堅恍然大悟,感嘆道:

“原來我就像一個每天只想著娶老婆的和尚,太心急了!”

禪師笑曰:“只要你到家就好。”

——《五燈會元記》卷第十七

黃庭堅所說的心急,其實指的就是

“有欲”。

因為有欲,所以心急。

因為心急,所以哪怕他天天置身於萬花叢中,

也只能看到花之表象,而無法參悟花之真諦。

在聞到桂花香的那一刻,黃庭堅才終於明白:

其實晦堂禪師一直都沒有騙他,花香一直都在天地之間。

但是如果你的嗅覺失靈,便永遠也無法聞到。

5、

戰國時期,東郭子同樣曾經向莊子問道。

東郭子問:道在哪裡?

莊子答:無所不在。

東郭子又問:具體一點,到底在哪裡?

莊子答:在螻蟻。

怎麼如此卑下?

在稊稗(糟糠)。

怎麼更加卑下了?

在瓦甓。

怎麼越來越卑下了?

在屎溺。

東郭子無言以對。

——《莊子知北遊》

莊子和晦堂禪師,一個用語言教導,一個用行動指導。

結果黃庭堅悟了,東郭子卻蒙了。

6、

所以

:“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這一句話我們可以解釋為:

道無所不在:

無慾者觀其本,有欲者觀其表。

所謂無慾,就是讓你放下在心中的各種執念,比如:

名執、利執、權執、我執、智執、法執等等。

沒有執念,你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象。

那種無慾無求的感覺就如同宋代理學家

邵雍

的一句詩:

月到天心處,風來水面時。

所以:

蘇格拉底說:

哲學家就應該像一面鏡子。

莊子亦說:

至人之用心若鏡。

為什麼呢?

一句話,

還萬物本來面目。

90後酷說《老子》(1)▏道:老子與霍金,哲學與物理為什麼殊途同歸?

>>>第五句<<<

㊣原文: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馬王堆漢墓帛書甲本為:

兩者同出,異名同謂。

1、

兩者雖有差距,但是不影響文意。

首先,此兩者,指的是哪兩者?

上文中秉持第一種斷句法(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的人,認為兩者指的是“有和無”。

有和無就像太極中的陰和陽:

一陰一陽乃太極之兩儀,一有一無乃道之兩端。

比如老子在第二章中說:

有無相生。

但是我們不可大意,老子所說的有和無,有時是指空間上的有和無,比如在十一章中說: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也就是說,老子認為“有”雖然重要,但是“無”更重要。

道就像一個杯子,杯身固然重要,但是杯子的空間更重要。

如果杯子沒有杯身之內的空間,根本就無法盛水。

因而老子在第四十章中說: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2、

所以,老子的思想是尚“無”的。

所謂“無為,故無不為”就等於是:

“杯空,故能盛水。”

因此綜上所述,這一種斷句法,將“此兩者”看作

“有和無”

是可以自圓其說的。

雖然這並非是老子本意,但歷史往往如此。

有些大人物死後註定是無法下葬的,即使他們有一天入了土,也總會被一些好事者盜墓。

這些好事者彷彿是文化界的殯儀師,他們按照自己的審美標準。

重新對屍體塗脂抹粉一番,就化妝出了一個新的文化符號。

就像老子本來不是道教創始人,《道德經》本來不叫《道德經》一樣

3、

有無斷句法:

由王安石開其端,司馬光和蘇轍續其流。

流到清朝,經俞樾之手融匯成百川,任何人都無法阻擋。

但我們順流漂下而後,是否應該回過頭來探尋一下老子的本意,追溯一下河流的本源呢?

4、

河流的本源即是第二種斷句法:

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5、

“此兩者”

指的就是:

妙與徼。

即是:本質與現象。

所謂“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就相當於是本質與現象既是統一的,又是對立的。

1、兩者相互依存。

2、兩者相互蘊涵。

3、兩者相互轉化。

就好比冰之於水,水是冰的本質,冰是水的現象。

兩者互相依存,互相蘊含,互相轉化。

冰與水,同出於水分子,但是名稱不同。

即是:

同出而異名。

90後酷說《老子》(1)▏道:老子與霍金,哲學與物理為什麼殊途同歸?

>>>第六句<<<

㊣原文: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馬王堆漢墓帛書甲本為:

玄之有玄,眾眇之□

1、

為什麼說玄之又玄?

玄,本來是指黑色。

《說文》曰:“

玄,幽遠也。

黑而有赤色者為玄,象幽而入覆之也。”

蘇轍《老子解》曰:“

凡遠而無所至極者,其色必玄

。故老子常以玄寄極也。”

其實“玄”字在甲骨文裡沒有,在鐘鼎文裡面才有。

就是兩個繩子相對一撮,形成“玄”的形狀。

“玄者轉也,轉者變也。”

或許,這才能給我們解釋。

“玄”字就像是我們人類的基因鏈,呈螺旋形。

也就是說,隨著事物的發展,事物會越變越深奧,直至深不可測。

2、

①從現象來說:

固體的水的現象也有許多形態:

冰、雪、霜、霰等。

②從本質來說:

冰與水,本質上都是水分子。

但是水分子還能分成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

而氫原子還能分成一個質子和一個電子,氧原子則更多。

分子→ 原子 → 中子 → 電子 → 夸克 → 分不下去,物理學停步了。

這就像佛語裡的:

“水塵”、“金塵”、“微塵”、“極微塵”、“鄰虛塵

”等等。

而物理學界的

“夸克”

一詞,正是借用

“鄰虛塵”

的梵音翻譯過來的。

也就是說,世界上的一切:

現象之外還有現象,本質之下,還有本質。無休無止,無窮無盡。

因而無論是《管子》、《莊子》還是《淮南子》等書都不同程度地表述過一個觀點:

那就是:至大無外,至小無內。

4、

所以:

《易經》曰:

物物一太極。

《楞嚴經》曰:

一花一世界。

愛默生說:

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宇宙。

現象與本質,既可合二為一,又可一分為二。

即是無窮大,又是無窮小,變化萬端,不可估量。

所以老子才會說:

玄之又玄。

5、

為什麼叫眾妙之門,而不叫妙之門?

眾,代表多,眾妙之門就當於是:

一切本質的源頭。

【第一章完】

喜歡我的文章嗎?

其實我的文章也喜歡你!

那還等什麼?趕快關注表白吧。

我的公眾號是:

酷說國學(ksgx007)

90後酷說《老子》(1)▏道:老子與霍金,哲學與物理為什麼殊途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