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認為,精、氣、血、津液是組成生命的物質,精、氣、血、津液與臟腑經絡之間又相互為用、密切聯絡。只有精、氣、血、津液正常執行,人體才能健康,若是精、氣、血、津液關係失常,勢必會導致一系列的問題。今天的文章就為您介紹精、氣、血、津液關係失調所導致的病理變化!

津液的生成、輸布和排洩,依賴於臟腑的氣化和氣的升降出入,而氣之循行亦以津液為載體,通達上下內外,遍佈全身。津液與血液相互化生,津液的充足是保持血脈充盈、執行通暢的條件,而血液的充沛和暢行也是津液充盛和流行的條件。因而在病理上,其中任何一方的失常,都可能對其他三者產生影響,導致其關係失調。臨床常見精氣虧損、精血兩虛、氣滯血瘀、氣虛血瘀、氣血兩虛、氣不攝血、氣隨血脫、氣隨津脫、津枯血燥等病理變化。

1、精氣虧損

是指因精虧傷氣或氣傷損精而致精氣兩虧病變。久病或年老體弱者,腎精虧損,則可致氣無生化之源;氣虛日久,生化無力,又可加重腎精的虧損,均可致精氣兩虛,表現為生長、發育遲緩、生殖功能障礙,以及身體虛弱、少氣、乏力、懶言等。

2、精血兩虛

是指精虧與血虛同時存在的病理變化。若久病傷及肝腎精血,可致精血兩虧,肝腎不足病變。精血兩虛病變常表現為眩暈、耳鳴、神倦、健忘、頭髮稀疏脫落、腰膝痠軟,或男子精少不育,或女子月經失調、經少不孕等。

3、氣滯血瘀

是指因氣的執行鬱滯,導致血液執行障礙,出現血瘀的病理變化。氣滯血瘀的病機以氣滯、血瘀並存為特徵。由於肝主疏洩氣機而藏血,肝的疏洩在氣機調暢中起著關鍵的作用,關係到全身氣血的執行,因而氣滯血瘀多與肝失疏洩密切相關。臨床上多見胸脅脹滿疼痛及瘕聚、癥積等病證。又由於心主血脈而行血,肺朝百脈,主司一身之氣,所以心肺兩髒的功能失調,也可形成氣滯血瘀,可見咳喘、心悸、胸痺、唇舌青紫等。

4、氣虛血瘀

是指氣虛無力推動血行而致血瘀的病理變化。氣虛血瘀多由氣虛無力行血而致血行遲緩,甚則血瘀。其病機以氣虛為主,兼有血瘀。由於肺主一身之氣而助心行血,脾為氣血生化之源,故在氣虛導致血瘀的病機變化中,肺脾氣虛佔有重要地位。臨床可見面色淡白或晦滯,身倦乏力,氣少懶言,疼痛如刺,常見於胸脅,痛處不移,拒按,舌淡暗或有紫斑,脈沉澀等症狀。

5、氣血兩虛

是氣虛與血虛同時存在的病理變化。氣血兩虛的病機以同時並見氣虛和血虛的表現為特徵。由於氣虛而推動、固攝、溫煦作用低下,加之血液虧虛,失於充養,故氣血兩虛常見症狀有面色淡白或萎黃、少氣懶言、疲乏無力、自汗、形體消瘦、心悸失眠、肌膚乾燥等。

6、氣不攝血

是指因氣虛不足,統攝血液的功能減弱,血不循經,溢位脈外,導致各種出血的病理變化。由於脾主統血而為氣血生化之源,所以氣不攝血多由於久病傷脾,脾氣虛損而不能統血所致。由於脾氣主升而主肌肉,所以脾氣虛不攝血而出血者,多見於尿血、便血、月經過多等下部出血及肌衄等失血之證候,且有血色淡、質地清稀的特點,並有形體消瘦、神疲食少、面色不華、倦怠乏力、舌淡脈虛無力等脾氣虛的表現。

7、氣隨血脫

是指在大量出血的同時,氣也隨著血液的流失而耗脫的病理變化。氣隨血脫的形成以大量出血為前提,如外傷出血、婦女崩漏、產後大失血等。由於血為氣母,血能載氣,大量出血則氣無所依附,氣也隨之耗散而亡失。氣隨血脫病變的發展,輕則氣血兩虛,重則氣血並脫。臨床除大出血之外,還可見冷汗淋漓、面色蒼白、四肢厥冷,甚者暈厥,或見口乾、脈芤或微細等氣脫的臨床表現。

8、氣隨津脫

是指因津液大量丟失,氣無所附,氣隨津液外洩而耗傷,乃至亡失的病理變化。氣隨津脫多由高熱傷津,或大汗出,或嚴重吐瀉、多尿等,耗傷津液,氣隨津脫所致。由於津能載氣,所以凡吐下等大量失津的同時,必然導致不同程度的氣隨津洩。輕者津氣兩虛,如暑熱邪氣致病,迫使津液外洩而大汗出,不僅表現有口渴飲水、尿少而黃、大便乾結等津傷症狀,而且常伴有疲乏無力、少氣懶言等氣虛的表現;重者則可致津氣兩脫,如劇烈腹瀉,在大量損耗津液的同時,出現面白肢冷、呼吸氣微、脈微欲絕等氣脫的危重證候。正如《金匱要略心典·痰飲篇》所說:“吐下之餘,定無完氣。”

9、津枯血燥

是指津液匱乏失潤,導致血燥虛熱內生,或血燥生風的病理變化。由於津血同源,津液是血液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津傷可致血虧,失血可致津少。如高熱耗傷津液,或因燒傷引起津液損耗,或因陰虛內熱而津液暗耗等,均可導致不同程度的血液虧少,使其潤養功能減退,從而形成津枯血燥的病機變化,常見的臨床表現有心煩、鼻咽乾燥、面板乾燥、肌膚甲錯、面板瘙癢或皮屑過多、舌紅少津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