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慕容復的原型是誰?bvnj390 2013-10-14

探尋血染百年的歷史疑雲�6�1五胡亂華之人物篇(十九) 金庸在小說《天龍八部》中,塑造了一對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的父子,慕容博和慕容復。他們是五胡十六國時期,崛起於遼東的慕容氏的皇族後裔,為了光復慕容氏祖上的輝煌,可謂頗費心機。當然,這是武俠小說,將虛構的人物放在了武林世界裡,用成人童話的形式演繹人性的善惡,也可說是社會現實的一個縮影。歷史上真實的慕容氏,為了實現其稱霸中原的夙願,也是煞費苦心的,和慕容復父子幾乎如出一轍。換言之,慕容父子的人物形象,在歷史上是能找到相似的身影的。 那麼,父子二人到底像誰呢?在路衛兵看來,他們並不就是哪一個具體的人物,他們更像是其先祖群體的一個縮影。比如他們的武功和名氣,南慕容、北喬峰的名頭之響,可以遠及千里之外,讓武林中人折服。威風如此,很像當年為前燕建國立下汗馬功勞的慕容恪。慕容恪在遼東的輝煌戰績,幾乎創造了當時東北地區的戰爭神話,也讓慕容氏迅速成為東北霸主,完成了進取中原的原始儲備。入據中原後打敗冉閔,讓中原的戰局徹底發生逆轉。其威名遠震,連當時東晉朝的大將桓溫和前秦皇帝苻堅都忌憚三分。 以慕容博的隱忍,居然可以不顧武林宗師的身份而裝死,這在性格上,有點像西燕的皇帝慕容衝。前燕滅國,年僅12歲的慕容衝不但成了俘虜,繼而還“有寵于堅”(《通鑑》),慕容衝生得眉清目秀,頗“有龍陽之姿”(《晉書》),也深得苻堅喜愛,於是成為了苻堅的男寵。苻堅喜愛歸喜愛,但對於慕容衝來說,卻無疑是一段難以啟齒的羞辱。不過慕容衝沒有辦法,一個12歲的孩子能有什麼辦法啊,所以他只能忍受,但就此也種下了對苻堅的刻骨仇恨,這種仇恨在心裡一憋就是13年,這份隱忍,在路衛兵看來,猶在慕容博的裝死之上。在苻堅淝水落敗後,慕容衝舉兵反叛,兵臨長安城,與苻堅展開生死對決。殺入長安城後,慕容衝心中積蓄多年的憤恨,化作了對這座城市的毀滅性報復,他“縱兵大掠,死者不可勝計”(《通鑑》)。一如慕容博在少室山上的狂笑,或許這也是慕容衝的一種發洩吧。 慕容復有著作為一個皇族後裔特有的冷漠和高傲,他總是自認高人一等,雖四處碰壁,落拓江湖,在心理上和態度上對別人還是不屑一顧,這一點很像前燕的末帝慕容暐。慕容暐被前秦軍隊俘獲後,大將巨武要捆綁他,慕容暐皇帝勁頭拿捏十足,痛斥說,“汝何小人而縛天子”,就你這樣的下人奴才也敢綁皇上!那意思你不配,一臉的瞧不起,全然忘了自己已成為了人家的階下囚。不過苻堅對慕容暐還是不錯的,苻堅堅持“為政之體,德化為先”(《晉書》)的治國理念,將慕容暐押解長安後,不但沒有殺他,還委任他為新興侯,禮遇甚重,對其他的皇族也一一進行了妥善安排,比如慕容暐的弟弟慕容泓被封為北地長史,慕容衝被封為平陽太守,等等。而對慕容暐,苻堅則更是高看一眼,在徵壽春時,甚至讓慕容暐作平南將軍、別部都督,對其可謂充分信任。 然而苻堅淝水落敗後,慕容垂、慕容泓和慕容衝相繼起兵反叛,慕容暐於是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乃潛使諸弟及宗人起兵於外”,開始裡裡外外的忙乎起來。苻堅就責備慕容暐,說“奈何因王師小敗,便猖悖若此”,說你不該這樣的啊,我剛剛戰敗了,你們就這樣迫不及待的背叛我,像話嗎。“卿欲去者,朕當相資”,你要想走,我不攔你,還給你盤纏。慕容暐聽後嚇的“叩頭流血,泣涕陳謝”,哭天抹淚的連表忠心。後來局勢惡化,苻堅讓慕容暐給慕容垂、慕容泓和慕容衝三人寫招降書,慕容暐再一次逮著機會,悄悄寫信給慕容泓,說“今秦數已終,長安怪異特甚,當不復能久立”,你們別洩勁,前秦這鬧騰不了多久了。你說你不寫就算了,還拉偏套,而且還想“謀殺堅以應之”(《晉書》),有些不地道。結果被苻堅發現,將其殺死。 興復大燕的想法,本也不能說錯,畢竟這屬於政治的範疇。然而利用苻堅對自己的信任,做出背信棄義的事,從人性的角度上講,就著實不怎麼樣了。當然,政治是很難用人性去衡量的,也許政治的成功,與人性向善本來就成反比。這或許也是苻堅以德治國最終落敗的原因之一。慕容父子擅長鬥轉星橫的絕學,講究“以彼之道還施彼身”。雖說是武功的一種,但在路衛兵看來,金庸老先生是將它賦予了生命的,它更像是慕容父子為人的寫照。他們不但擅長“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更擅長“以己之道還施彼身”,在父子二人心裡,本就沒有什麼道可講。 書中慕容博為了達到目的,挑撥中原武林與契丹發生衝突,以便渾水摸魚得漁翁之利,這點很像後燕的開國皇帝慕容垂。前秦南下伐晉,苻堅也是經過一番討論和論證的,並非就是一時的頭腦發熱。在徵求群臣意見,幾乎所有的人都反對出兵,只有慕容垂一人堅決支援,並極盡煽風點火之能事,說“陛下德侔軒、唐,功高湯、武,威澤被於八表,遠夷重譯而歸”,您的威望在這擺著呢,而且帝國“強兵百萬”,怕他作個鳥甚,大拍苻堅馬屁。最後還用激將法直戳苻堅的軟肋,說“若採群臣之言,豈能建不世之功”,你聽這些老朽們的話,還怎麼成就千秋大業啊!搞的苻堅連誇慕容垂不算,還重賞了他。然而淝水戰敗,“諸軍悉潰,惟慕容垂一軍獨全”(《晉書》),都被打散,只有慕容垂一支部隊健全,這就很蹊蹺了。當然慕容垂治軍有方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在路衛兵看來,慕容垂未必就沒有儲存實力,伺機起事的動機。 慕容垂因為被擠兌,叛離前燕投降前秦。應該說並非出於他的本心。對於慕容氏的帝業,他還是無限留戀的,所以他要伺機復國,也就埋下了第二次叛離的伏筆。正如《天龍八部》中的少室山之戰,慕容復站到了星宿老怪一邊,讓局勢一下子複雜起來一樣,慕容垂的前後兩次叛離,對當時的局勢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第一次,讓前燕與前秦勢均力敵的對峙,變成了秦強燕弱的一邊倒,前燕很快被前秦滅國;第二次叛離前秦,牽扯了前秦大半的精力,也讓前秦迅速走向無法收拾的敗境。 世事總是這樣的無奈,一些人的落拓,也許正是另一些人的機會所在。苻堅淝水慘敗,卻讓慕容垂看到了復國的希望,他忘掉了昔日苻堅對他的好,在苻堅最困苦的時候,毅然決然的離開,以幫助苻堅平定北部叛亂和祭祖為名,重回舊燕故地,很快便豎起了自己的旗幟,自稱大將軍、大都督、燕王,不久又稱帝,可憐苻堅當時還派人護送他!書中慕容復為了光復大燕,不惜認四大惡人之首的惡貫滿盈段延慶為父,並不顧江湖道義,親手殺害與他情同手足的包不同和風波惡。而慕容垂剿滅西燕,殺害慕容氏的血脈宗親,似也堪能與之媲美。 慕容覆住的地方叫參合莊,使用的一種武功叫參合指,其實也是有來頭的,便是那場改變後燕歷史的戰爭——參合陂(今山西省陽高縣東北)之戰。後燕建國後,與北魏連年征戰,參合陂一役,慕容寶(慕容垂的兒子)的徵魏大軍幾乎全軍覆沒,後燕元氣大傷。公元396年,慕容垂親帥大軍再次攻魏,走到參合陂時,見古戰場積骸如山,於是設壇弔祭,“死者父兄一時號哭,軍中皆慟”,三軍將士一起慟哭,場面煞是淒涼。當此情形,慕容垂也是悲從中來,遺恨頓生,“慚憤歐血,因而寢疾”(《晉書》),大口吐血,就此病倒,在退兵途中死去。英雄一世的慕容垂,有過風光,也有過憋屈。正如不能實現平生夙願的慕容復,終至到了瘋狂瘋癲一樣。慕容垂為了完成大業,用盡了心機,雖然得到了很多,卻也有著內心無法完結的遺恨。箇中滋味如何,或許只有他自己才能明白。

金庸筆下慕容復的原型是誰?白小度83 2020-09-19

國家快要毀滅的時候,因為秩序和結構體系與國民的利益,有著不可磨滅的矛盾,矛盾日積月累,終於爆發。打破這個不合理的秩序,重新組建了一個新的,這個新的規則意味著將要改朝換代。

金庸筆下慕容復的原型是誰?

慕容復生不是時侯,他出生時,前燕的帝國大廈已經崩塌,他卻沒能從這糟糕的夢境中走出來。漂泊四海,奔波一生的慕容復始終沒有享受過幸福,或許只有當他瘋狂之後,他才能真正感受到幸福和滿足,但為此付出的代價卻未免有點大了。好好的一個少年公子哥,家境殷實,又有神仙般的心境傾心相待,是一幅家庭和諧美滿的美景,只可惜他太執著於不切實際的皇帝夢,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不停地傷透了身邊人的心,最終結果卻是眾叛親離的下場。

金庸筆下慕容復的原型是誰?

這些虎視眈眈的各地王侯表面沉靜卻暗藏不了那顆不安的心,只不過都是在等待最佳時機,等機會來了之後,他們就開始了晉朝著名的“八王之亂”,這讓整個晉朝陷入混亂,北方的遊牧民族也都趁機進入中原。鮮卑族就是在這種環境南下,分得了一杯羹,建立了慕容家族的燕王朝。幾十年間卻歷經幾代更替,動盪非常,前燕被滅,苻堅在淝水之戰中意圖南侵,卻慘敗而歸,自此慕容氏脫離前秦,恢復燕國的旗號,重新開疆擴土。也曾有過一段輝煌的時期,卻最終還是轉了一圈,成為了歷史的炮灰,消失在混戰的年代。

金庸筆下慕容復的原型是誰?

慕容家族有這生生不息的帝王夢想要以一己之軀推動前進的車輪,卻最後被碾壓車輪底下,從此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