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為什麼選李治為太子? 匿名使用者 1級 2007-05-17 回答

居儲君:憑“仁孝”得以立

太宗有14個兒子,李治排行第九,他是長孫後所生,小名“雉奴”。貞觀二年(628)六月出生在東宮麗正殿,貞觀五年(631),封為晉王,七年 (633),遙授幷州都督。在他前面,不僅有太宗的長子李承乾,而且有四子李泰,均是他一母所生的同胞兄長。在古代皇位繼承製度的傳統當中,嫡長子具有特殊的優越。李治以皇九子的身份能夠最終被立為皇太子且能繼承大統,的確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李承乾自幼聰明伶俐,太宗對他很是喜歡。武德九年(626)十月,太宗剛剛即位,便將年僅8歲的承乾立為太子。一開始,李承乾積極上進,能識大體,頗得太宗和朝廷大臣的好評。但他生於深宮之中,自幼養尊處優,喜好聲色,慢慢地,沾染了不少壞習慣,生活日益荒唐頹廢。太宗便動了廢立之心,開始屬意第四子,也即是長孫後所生的次子、承乾的胞弟魏王泰。

魏王泰恃寵驕橫,久有奪嫡之心。他一方面想方設法取代太子長兄,但是另一方面又不知道收斂,這引起了朝廷大臣的不滿。而太子承乾感覺到自己的地位已岌岌可危,便暗中聯絡政治上失意的叔父李元昌和大臣侯君集等人,陰謀發動政變。只是很快事機洩露,李承乾便被太宗廢為庶人。

這時候,太宗有意立魏王泰為太子,但大臣們提醒他,如果堅持就這樣立魏王泰,就必須先殺了晉王李治,否則,日後必有一場奪位大亂。

這期間,太宗還與李承乾有過一次面談。承乾說:“臣貴為太子,更何所求?魏王久有奪嫡之心,只恐被他加害,才與朝臣謀自安之道。一幫兇險不逞之人,遂教臣為不軌之事。今若以泰為太子,這是中了他的圈套了。”

貞觀十七年四月初的一天,太宗在兩儀殿的朝會結束後,單獨留下了長孫無忌及司空房玄齡、兵部尚書李世績和褚遂良等,旁邊侍立的是惴惴不安的晉王李治。他說:“我三子(齊王、太子和魏王)一弟(漢王),所為如此,我心實在失望已極,百無聊賴。”說罷,竟然自往御座之上,抽出佩刀欲自刺。長孫無忌等人無不大驚失色,爭著上前,一面扶抱起太宗,一面奪下了他手中的佩刀,回手將佩刀遞給站在一邊的晉王李治。長孫無忌似乎明白太宗此舉究竟為何,也不再繞彎子,請他將心事賜示。此刻,太宗才回答道:“我欲立晉王。”須知,長孫無忌是李治的親孃舅,他聞聽此言,正中下懷,馬上就毫不猶豫地說:“謹奉詔。有異議者,臣請斬之。”太宗對晉王說:“你的舅舅應許擁立你了,還不快快拜謝。”晉王於是急忙下拜。太宗又對長孫無忌等人說:“公等既符我意,不知道外面會有什麼議論?”無忌曰:“晉王仁孝,天下歸心久矣。乞望陛下試召問百官,必無異辭。若有不同者,乃是臣負陛下,罪當萬死。”太宗見狀,也就不再猶豫。於是聚百官於太極殿,詢問諸子之中誰最適合被立為嗣君,眾人異口同聲:“晉王仁孝,當為嗣!”太宗見晉王李治居然成為眾望所歸,也一時龍顏大悅。

貞觀十七年(643)四月七日,太宗親駕承天門,下詔立晉王李治為太子。

太宗在太子承乾被廢以後沒有選立魏王泰,是不希望使後世子孫看到儲君之位可以依靠所謂經營而得。而李治能夠成為新的皇位繼承人,又是因為他的“仁孝”與不爭。關於李治的“寬仁孝友”,史書中有這樣的記載:李治小時候剛一開始學習《孝經》,太宗就提問他有關書中的要義,李治這樣回答:“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君子之事上,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太宗十分滿意,誇獎他說:“能夠做到這一點,足以事父兄,為臣子矣。”

事實證明,太宗憑藉李治的“仁孝”而作出的這一決定,得到了長孫無忌等朝廷親信大臣的擁護和支援。選立李治以後,太宗在當月下詔降魏王泰為東萊郡王,後來又改降為順陽王,流放均州鄖鄉(今湖北均縣北),貞觀二十一年,進封濮王。

太宗希望李治儘快成熟起來,成為一個合格的儲君,便把大量心血傾注到對他的教育上。每逢視朝,常令在側,觀決庶政,或令參議,使李治得到實際的政治鍛鍊。在日常生活中也往往借題發揮:看見李治吃飯,就說:“你要知道稼穡的艱難,不奪農時,才能經常有飯吃。”見李治騎馬,就說:“你應知道不盡其力,才能常有馬可騎。”見李治乘船,就說:“水能載舟,也能覆舟,百姓就像水,君主就如舟。”見李治在樹下小憩,就說:“木要以墨繩為準才能正直,君要能夠接受勸諫才會聖明。”李治每次聽了這樣的話,都會馬上畢恭畢敬地肅立,然後感激父皇的教誨,表示一定“銘記在心”、“永誌不忘”。太宗晚年還親自撰寫《帝範》十二篇賜給李治,從《君體》、《建親》、《求賢》、《審官》、《納諫》、《去讒》、《戒盈》、《崇儉》、《賞罰》、《務農》、《閱武》、《崇文》等方面總結自己,對李治循循善誘,要他明晰修身治國安危興廢的帝王之道。

貞觀二十年(646)三月,太宗親征高麗的大軍返回長安。由於太宗病體虛弱,需要靜養,政務暫由太子代理。然而在太宗晚年,皇太子李治的主要工作是照看他父親的身體。太宗這次臥病以來,在他的寢殿側安置了一處院落,讓太子李治居住。李治在父皇的寢宮外陪住了不少時日。就是這個時候,他和同樣侍奉父皇的才人武則天有了私情。這是後話。

貞觀二十三年(649)五月二十六日,52歲的一代英主長逝在終南山的翠微宮。六月一日,22歲的太子李治即位,是為唐高宗,即大赦天下。

李治個人小檔案

姓名:李治

出生:貞觀二年(628)六月十三日

屬相:鼠

卒年:弘道元年(683)

享年:56歲

諡號:天皇大帝

廟號:高宗

陵寢:乾陵

父親:太宗李世民

母親:長孫皇后

皇后:先是王皇后,後為武則天

子女:8子,3女(另外有一女被武則天扼死,無封號)

繼位人:兒子中宗李顯

最得意:借皇后廢立,打擊顧命大臣

最失意:沒有活著從洛陽返回長安

最不幸:苦風眩頭重,目不能視

最痛心:王皇后和蕭淑妃廢死

最擅長:以柔克剛

居儲君:憑“仁孝”得以立

太宗有14個兒子,李治排行第九,他是長孫後所生,小名“雉奴”。貞觀二年(628)六月出生在東宮麗正殿,貞觀五年(631),封為晉王,七年 (633),遙授幷州都督。在他前面,不僅有太宗的長子李承乾,而且有四子李泰,均是他一母所生的同胞兄長。在古代皇位繼承製度的傳統當中,嫡長子具有特殊的優越。李治以皇九子的身份能夠最終被立為皇太子且能繼承大統,的確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李承乾自幼聰明伶俐,太宗對他很是喜歡。武德九年(626)十月,太宗剛剛即位,便將年僅8歲的承乾立為太子。一開始,李承乾積極上進,能識大體,頗得太宗和朝廷大臣的好評。但他生於深宮之中,自幼養尊處優,喜好聲色,慢慢地,沾染了不少壞習慣,生活日益荒唐頹廢。太宗便動了廢立之心,開始屬意第四子,也即是長孫後所生的次子、承乾的胞弟魏王泰。

魏王泰恃寵驕橫,久有奪嫡之心。他一方面想方設法取代太子長兄,但是另一方面又不知道收斂,這引起了朝廷大臣的不滿。而太子承乾感覺到自己的地位已岌岌可危,便暗中聯絡政治上失意的叔父李元昌和大臣侯君集等人,陰謀發動政變。只是很快事機洩露,李承乾便被太宗廢為庶人。

這時候,太宗有意立魏王泰為太子,但大臣們提醒他,如果堅持就這樣立魏王泰,就必須先殺了晉王李治,否則,日後必有一場奪位大亂。

這期間,太宗還與李承乾有過一次面談。承乾說:“臣貴為太子,更何所求?魏王久有奪嫡之心,只恐被他加害,才與朝臣謀自安之道。一幫兇險不逞之人,遂教臣為不軌之事。今若以泰為太子,這是中了他的圈套了。”

貞觀十七年四月初的一天,太宗在兩儀殿的朝會結束後,單獨留下了長孫無忌及司空房玄齡、兵部尚書李世績和褚遂良等,旁邊侍立的是惴惴不安的晉王李治。他說:“我三子(齊王、太子和魏王)一弟(漢王),所為如此,我心實在失望已極,百無聊賴。”說罷,竟然自往御座之上,抽出佩刀欲自刺。長孫無忌等人無不大驚失色,爭著上前,一面扶抱起太宗,一面奪下了他手中的佩刀,回手將佩刀遞給站在一邊的晉王李治。長孫無忌似乎明白太宗此舉究竟為何,也不再繞彎子,請他將心事賜示。此刻,太宗才回答道:“我欲立晉王。”須知,長孫無忌是李治的親孃舅,他聞聽此言,正中下懷,馬上就毫不猶豫地說:“謹奉詔。有異議者,臣請斬之。”太宗對晉王說:“你的舅舅應許擁立你了,還不快快拜謝。”晉王於是急忙下拜。太宗又對長孫無忌等人說:“公等既符我意,不知道外面會有什麼議論?”無忌曰:“晉王仁孝,天下歸心久矣。乞望陛下試召問百官,必無異辭。若有不同者,乃是臣負陛下,罪當萬死。”太宗見狀,也就不再猶豫。於是聚百官於太極殿,詢問諸子之中誰最適合被立為嗣君,眾人異口同聲:“晉王仁孝,當為嗣!”太宗見晉王李治居然成為眾望所歸,也一時龍顏大悅。

貞觀十七年(643)四月七日,太宗親駕承天門,下詔立晉王李治為太子。

太宗在太子承乾被廢以後沒有選立魏王泰,是不希望使後世子孫看到儲君之位可以依靠所謂經營而得。而李治能夠成為新的皇位繼承人,又是因為他的“仁孝”與不爭。關於李治的“寬仁孝友”,史書中有這樣的記載:李治小時候剛一開始學習《孝經》,太宗就提問他有關書中的要義,李治這樣回答:“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君子之事上,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太宗十分滿意,誇獎他說:“能夠做到這一點,足以事父兄,為臣子矣。”

事實證明,太宗憑藉李治的“仁孝”而作出的這一決定,得到了長孫無忌等朝廷親信大臣的擁護和支援。選立李治以後,太宗在當月下詔降魏王泰為東萊郡王,後來又改降為順陽王,流放均州鄖鄉(今湖北均縣北),貞觀二十一年,進封濮王。

太宗希望李治儘快成熟起來,成為一個合格的儲君,便把大量心血傾注到對他的教育上。每逢視朝,常令在側,觀決庶政,或令參議,使李治得到實際的政治鍛鍊。在日常生活中也往往借題發揮:看見李治吃飯,就說:“你要知道稼穡的艱難,不奪農時,才能經常有飯吃。”見李治騎馬,就說:“你應知道不盡其力,才能常有馬可騎。”見李治乘船,就說:“水能載舟,也能覆舟,百姓就像水,君主就如舟。”見李治在樹下小憩,就說:“木要以墨繩為準才能正直,君要能夠接受勸諫才會聖明。”李治每次聽了這樣的話,都會馬上畢恭畢敬地肅立,然後感激父皇的教誨,表示一定“銘記在心”、“永誌不忘”。太宗晚年還親自撰寫《帝範》十二篇賜給李治,從《君體》、《建親》、《求賢》、《審官》、《納諫》、《去讒》、《戒盈》、《崇儉》、《賞罰》、《務農》、《閱武》、《崇文》等方面總結自己,對李治循循善誘,要他明晰修身治國安危興廢的帝王之道。

貞觀二十年(646)三月,太宗親征高麗的大軍返回長安。由於太宗病體虛弱,需要靜養,政務暫由太子代理。然而在太宗晚年,皇太子李治的主要工作是照看他父親的身體。太宗這次臥病以來,在他的寢殿側安置了一處院落,讓太子李治居住。李治在父皇的寢宮外陪住了不少時日。就是這個時候,他和同樣侍奉父皇的才人武則天有了私情。這是後話。

貞觀二十三年(649)五月二十六日,52歲的一代英主長逝在終南山的翠微宮。六月一日,22歲的太子李治即位,是為唐高宗,即大赦天下。

李治個人小檔案

姓名:李治

出生:貞觀二年(628)六月十三日

屬相:鼠

卒年:弘道元年(683)

享年:56歲

諡號:天皇大帝

廟號:高宗

陵寢:乾陵

父親:太宗李世民

母親:長孫皇后

皇后:先是王皇后,後為武則天

子女:8子,3女(另外有一女被武則天扼死,無封號)

繼位人:兒子中宗李顯

最得意:借皇后廢立,打擊顧命大臣

最失意:沒有活著從洛陽返回長安

最不幸:苦風眩頭重,目不能視

最痛心:王皇后和蕭淑妃廢死

最擅長:以柔克剛

李世民為什麼選李治為太子? 匿名使用者 1級 2007-05-17 回答

唐太宗晚年,由於寵愛第四子魏王李泰,而導致太子李承乾與魏王一方爭奪儲位。貞觀十七年(643年),由於李承乾與漢王李元昌、城陽公主的駙馬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結,打算先下手為強起兵逼宮,結果事情敗露,李承乾被廢黜。唐太宗打算立四子李泰為儲君,李泰許以唐太宗將“殺子傳弟”,表示將來將皇位傳與胞弟晉王李治。李泰又以漢王李元昌事恫嚇與李元昌交好的李治,李治將此事告訴李世民,而被廢的李承乾也坦承自己謀反是因為李泰對太子位有所圖謀。於是李世民下定決心,帶著李治駕臨兩儀殿,在長孫無忌、房玄齡、李勣等重臣面前因為諸子諸弟爭位之事而欲拔劍自殺。長孫無忌等出面阻攔,表示晉王李治可立為儲君。同年四月七日,唐太宗親駕承天門,下詔立李治為皇太子。 唐太宗每次上朝,常令李治在旁邊,讓他觀看自己決斷各種政務,有時候讓他參加議事,唐太宗多次稱讚他的才能。

——百科

李世民為什麼選李治為太子? 匿名使用者 1級 2007-05-17 回答

太宗在太子承乾被廢以後沒有選立魏王泰,是不希望使後世子孫看到儲君之位可以依靠所謂經營而得。而李治能夠成為新的皇位繼承人,又是因為他的“仁孝”與不爭。關於李治的“寬仁孝友”,史書中有這樣的記載:李治小時候剛一開始學習《孝經》,太宗就提問他有關書中的要義,李治這樣回答:“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君子之事上,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太宗十分滿意,誇獎他說:“能夠做到這一點,足以事父兄,為臣子矣。”

事實證明,太宗憑藉李治的“仁孝”而作出的這一決定,得到了長孫無忌等朝廷親信大臣的擁護和支援。

李世民為什麼選李治為太子? 匿名使用者 1級 2007-05-17 回答

居儲君:憑“仁孝”得以立

太宗有14個兒子,李治排行第九,他是長孫後所生,小名“雉奴”。貞觀二年(628)六月出生在東宮麗正殿,貞觀五年(631),封為晉王,七年 (633),遙授幷州都督。在他前面,不僅有太宗的長子李承乾,而且有四子李泰,均是他一母所生的同胞兄長。在古代皇位繼承製度的傳統當中,嫡長子具有特殊的優越。李治以皇九子的身份能夠最終被立為皇太子且能繼承大統,的確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李承乾自幼聰明伶俐,太宗對他很是喜歡。武德九年(626)十月,太宗剛剛即位,便將年僅8歲的承乾立為太子。一開始,李承乾積極上進,能識大體,頗得太宗和朝廷大臣的好評。但他生於深宮之中,自幼養尊處優,喜好聲色,慢慢地,沾染了不少壞習慣,生活日益荒唐頹廢。太宗便動了廢立之心,開始屬意第四子,也即是長孫後所生的次子、承乾的胞弟魏王泰。

魏王泰恃寵驕橫,久有奪嫡之心。他一方面想方設法取代太子長兄,但是另一方面又不知道收斂,這引起了朝廷大臣的不滿。而太子承乾感覺到自己的地位已岌岌可危,便暗中聯絡政治上失意的叔父李元昌和大臣侯君集等人,陰謀發動政變。只是很快事機洩露,李承乾便被太宗廢為庶人。

這時候,太宗有意立魏王泰為太子,但大臣們提醒他,如果堅持就這樣立魏王泰,就必須先殺了晉王李治,否則,日後必有一場奪位大亂。

這期間,太宗還與李承乾有過一次面談。承乾說:“臣貴為太子,更何所求?魏王久有奪嫡之心,只恐被他加害,才與朝臣謀自安之道。一幫兇險不逞之人,遂教臣為不軌之事。今若以泰為太子,這是中了他的圈套了。”

貞觀十七年四月初的一天,太宗在兩儀殿的朝會結束後,單獨留下了長孫無忌及司空房玄齡、兵部尚書李世績和褚遂良等,旁邊侍立的是惴惴不安的晉王李治。他說:“我三子(齊王、太子和魏王)一弟(漢王),所為如此,我心實在失望已極,百無聊賴。”說罷,竟然自往御座之上,抽出佩刀欲自刺。長孫無忌等人無不大驚失色,爭著上前,一面扶抱起太宗,一面奪下了他手中的佩刀,回手將佩刀遞給站在一邊的晉王李治。長孫無忌似乎明白太宗此舉究竟為何,也不再繞彎子,請他將心事賜示。此刻,太宗才回答道:“我欲立晉王。”須知,長孫無忌是李治的親孃舅,他聞聽此言,正中下懷,馬上就毫不猶豫地說:“謹奉詔。有異議者,臣請斬之。”太宗對晉王說:“你的舅舅應許擁立你了,還不快快拜謝。”晉王於是急忙下拜。太宗又對長孫無忌等人說:“公等既符我意,不知道外面會有什麼議論?”無忌曰:“晉王仁孝,天下歸心久矣。乞望陛下試召問百官,必無異辭。若有不同者,乃是臣負陛下,罪當萬死。”太宗見狀,也就不再猶豫。於是聚百官於太極殿,詢問諸子之中誰最適合被立為嗣君,眾人異口同聲:“晉王仁孝,當為嗣!”太宗見晉王李治居然成為眾望所歸,也一時龍顏大悅。

貞觀十七年(643)四月七日,太宗親駕承天門,下詔立晉王李治為太子。

太宗在太子承乾被廢以後沒有選立魏王泰,是不希望使後世子孫看到儲君之位可以依靠所謂經營而得。而李治能夠成為新的皇位繼承人,又是因為他的“仁孝”與不爭。關於李治的“寬仁孝友”,史書中有這樣的記載:李治小時候剛一開始學習《孝經》,太宗就提問他有關書中的要義,李治這樣回答:“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君子之事上,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太宗十分滿意,誇獎他說:“能夠做到這一點,足以事父兄,為臣子矣。”

事實證明,太宗憑藉李治的“仁孝”而作出的這一決定,得到了長孫無忌等朝廷親信大臣的擁護和支援。選立李治以後,太宗在當月下詔降魏王泰為東萊郡王,後來又改降為順陽王,流放均州鄖鄉(今湖北均縣北),貞觀二十一年,進封濮王。

太宗希望李治儘快成熟起來,成為一個合格的儲君,便把大量心血傾注到對他的教育上。每逢視朝,常令在側,觀決庶政,或令參議,使李治得到實際的政治鍛鍊。在日常生活中也往往借題發揮:看見李治吃飯,就說:“你要知道稼穡的艱難,不奪農時,才能經常有飯吃。”見李治騎馬,就說:“你應知道不盡其力,才能常有馬可騎。”見李治乘船,就說:“水能載舟,也能覆舟,百姓就像水,君主就如舟。”見李治在樹下小憩,就說:“木要以墨繩為準才能正直,君要能夠接受勸諫才會聖明。”李治每次聽了這樣的話,都會馬上畢恭畢敬地肅立,然後感激父皇的教誨,表示一定“銘記在心”、“永誌不忘”。太宗晚年還親自撰寫《帝範》十二篇賜給李治,從《君體》、《建親》、《求賢》、《審官》、《納諫》、《去讒》、《戒盈》、《崇儉》、《賞罰》、《務農》、《閱武》、《崇文》等方面總結自己,對李治循循善誘,要他明晰修身治國安危興廢的帝王之道。

貞觀二十年(646)三月,太宗親征高麗的大軍返回長安。由於太宗病體虛弱,需要靜養,政務暫由太子代理。然而在太宗晚年,皇太子李治的主要工作是照看他父親的身體。太宗這次臥病以來,在他的寢殿側安置了一處院落,讓太子李治居住。李治在父皇的寢宮外陪住了不少時日。就是這個時候,他和同樣侍奉父皇的才人武則天有了私情。這是後話。

貞觀二十三年(649)五月二十六日,52歲的一代英主長逝在終南山的翠微宮。六月一日,22歲的太子李治即位,是為唐高宗,即大赦天下。

李治個人小檔案

姓名:李治

出生:貞觀二年(628)六月十三日

屬相:鼠

卒年:弘道元年(683)

享年:56歲

諡號:天皇大帝

廟號:高宗

陵寢:乾陵

父親:太宗李世民

母親:長孫皇后

皇后:先是王皇后,後為武則天

子女:8子,3女(另外有一女被武則天扼死,無封號)

繼位人:兒子中宗李顯

最得意:借皇后廢立,打擊顧命大臣

最失意:沒有活著從洛陽返回長安

最不幸:苦風眩頭重,目不能視

最痛心:王皇后和蕭淑妃廢死

最擅長:以柔克剛

參考資料:http://wenwen。sogou。com/z/q759157671。htm?fr=qrl3

李世民為什麼選李治為太子? 匿名使用者 1級 2007-05-18 回答

李治最傻,選他不用死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