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故事第40講 互動之感(五)——α受體與β受體的假說

1948年,美國喬治亞州醫學院的

R.阿爾奎斯特(Raymond P Allquist)

提出了一種假說,他認為在體記憶體在

兩種腎上腺素受體

,並將其命名為

α受體和β受體。

但是,這個理論太新穎了,以至於提出後十年,都沒有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

腎上腺素受體為什麼要分成兩種呢?

很簡單,因為激動後引發的

效應不同

舉個例子:同樣是血管,激動面板黏膜內臟血管上的腎上腺素受體,產生的效應就是

收縮

,血管會緊張;而激動

骨骼肌血管

的腎上腺素受體,產生的效應就是

舒張

,血管就會鬆弛。這樣的話就需要進行區分。

於是,出現

收縮

效應的血管,例如面板黏膜及內臟血管的腎上腺素受體就被稱為

α受體;

而產生

舒張

效應的血管,例如骨骼肌血管,冠狀血管的腎上腺素受體就被稱為

β受體

再簡單一點兒,

——

α受體,松——β受體。

醫藥故事第40講 互動之感(五)——α受體與β受體的假說

腎上腺素作為

α、β受體激動藥,

既可以使面板粘膜內臟血管的

α受體

激動使其緊張收縮(緊),也可以激動骨骼肌血管及冠狀血管的

β受體

使其鬆弛擴張(張),這有一“緊”,還有一“張”;

而去甲腎上腺素則為

α受體激動藥,

沒有

β受體激動作用,

這樣的話,面板粘膜內臟血管的

α受體一

激動,血管以緊張收縮為主了,只“緊”不“張”。

可是,即便同是β受體,為什麼也要細分為β1受體和β2受體呢?

還是因為激動後引發的效應不同,而且,所處

部位也不同

比如說激動

心臟

上的腎上腺素受體,產生的效應就是

興奮

(心率加快,傳導加快,心肌收縮力增強);而激動

支氣管平滑肌

上的腎上腺素受體,產生的效應就是

鬆弛

,是

舒張

,使呼吸道進出氣體量增加。

醫藥故事第40講 互動之感(五)——α受體與β受體的假說

這樣的話,產生

興奮(緊)的效應的,就是β1受體

(心臟),

舒張(松)的效應的就是β2受體

(支氣管平滑肌、胃腸道平滑肌、膀胱逼尿肌、骨骼肌血管,冠狀血管等)。

仍以腎上腺素為例,由於腎上腺素是

α、β受體激動藥,

激動心肌、傳導系統及竇房結的

β1受體及β2受體,

可加強心肌收縮力,加速傳導、加快心率,提高心肌興奮性(緊);激動支氣管平滑肌的

β2受體

,可發揮強大的舒張支氣管的作用(張);

而異丙腎上腺素,則是

β受體激動藥

,對

α受體

幾乎無作用,可興奮心臟(緊),可激動

β2受體

使骨骼肌血管擴張(張),可激動

β2受體

使支氣管平滑肌舒張(張)。

醫藥故事第40講 互動之感(五)——α受體與β受體的假說

這樣按照受體一區分,藥物效應明確了(是“緊”還是“張”?)藥物分類也清楚了(是哪個受體的激動藥?)

也正是在這個假說的指導下,一系列藥物被開發出來。比如說——酚妥拉明。

醫藥故事第40講 互動之感(五)——α受體與β受體的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