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褂 的 來歷 遠 13級 2009-06-29 回答

馬褂何時傳人中國,暫不可考。唯中國人用之,開始於東漢,成立於三國,興盛於隋唐,演進之跡,大概與褲褶無異。《珩璜新論》雲:“今(宋)之半臂,非禮之服也,魏明帝常著帽被縹綾半袖,楊阜問帝曰,此於禮何法服也,帝默然不答,自是不法服不見阜,光武紀更始諸將,服婦人,衣諸於繡掘,三輔吏士,莫不笑之,或有畏而走者,注《前漢書·音義》雲:諸於,大掖衣也,如婦人之褂衣。東漢之諸於,似宋之半臂。可知半臂,始用於東漢。然魏明帝尚不知為何法服,不能答楊阜之問,且不敢再著以見阜,益足證其為胡服。三國時亦未通行,至隋則內官服之。宋高承《事物紀原》卷三《衣裘帶服部半臂》謂:“隋大業中,內官多服半臂,除即長袖也。”唐又普及民眾,太宗時尚書上僕射馬週上疏雲:“士庶服章,有所未通者,臣請中單(中衣單衣)上加半臂,以為得禮。”(後唐馬搞集《中華古今注》卷中《半臂》)觀此,足知唐代以半臂為時服,儼然褲褶情景矣。宋曾三異《同話錄》“貉袖”條述之最詳: “近歲衣制,有一種如旋襖,長不過腰,兩袖僅掩肘,以最厚之帛為之,仍用夾裹,或其中用綿者,以紫皂緣之,名日貉袖,聞之起於御馬苑圉人,短前後襟者,坐鞍上不妨脫,著短袖者以其便於控馭耳。”長不過腰,兩袖僅掩肘,緣邊用紫皂布,有夾衣,亦有綿衣,顯然為半臂制度。以其短前後襟,坐鞍上不妨脫,故亦可稱為馬褂。(參考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

馬褂 的 來歷 11級 2009-06-29 回答

馬褂是一種穿於袍服外的短衣,衣長至臍,袖僅遮肘,主要是為了便於騎馬,故稱為“馬褂”。滿人初進關時,只限於八旗士兵穿用。直到康熙雍正年間,才開始在社會上流行,並發展成單、夾、紗、皮、棉等服裝,成為男式便衣,士庶都可穿著。之後更逐漸演變為一種禮儀性的服裝,不論身份,都以馬褂套在長袍之外,顯得文雅大方。

馬褂的樣式有琵琶襟、大襟、對襟三種。琵琶襟馬褂,因其右襟短缺,又叫缺襟馬褂,穿上它可以行動自如,常用作出行裝。大襟馬褂,則將衣襟開在右邊,四周用異色作為緣邊,一般作常服使用。對襟馬褂,其服色在各個時期有多種變化:初沿天青色,至乾隆中期,又尚玫瑰紫,後又推崇深絳色(人稱“福色”),到了嘉慶年間,則流行泥金及淺灰色。大袖對襟馬褂可代替外褂而作為禮服使用,顏色多用天青色,大小官員在謁客時常穿此服,因其身長袖窄,也稱作“長袖馬褂”。

馬褂中有一種顏色不能隨便使用,那就是黃色。黃馬褂,是皇帝特賜的服裝。穿著這種賜服的人,主要有三類:一是隨皇帝“巡幸”的侍衛,稱為“職任褂子”;二是行圍校射時,中靶或獲獵多者,稱為“行圍褂子”;三是在治事或戰事中建有功勳者,稱為“武功褂子”,這些人還要被載入史冊。只有這種御賜的馬褂才可以隨時穿著。

馬褂 的 來歷 匿名使用者 2級 2009-06-29 回答

皇帝穿的叫馬褂,後來人們跟著穿

馬褂 的 來歷 今次 10級 2009-06-30 回答

馬褂是中國清代的男式服裝之一,套在旗袍或稱滿式長袍的外面穿用,有些類似背心或外套,故穿著整齊又稱為“長袍馬褂”。

馬褂是有袖上衣,不同於無袖的馬甲。分大襟、對襟、琵琶襟三種。一般長度到肚臍,袖子到肘部。清朝初期只是滿族人穿用,康熙雍正年間開始廣泛流行,分單、夾、紗、皮、棉等種類。

在清朝,黃馬褂是皇帝特賜侍衛、有武功者和行圍打獵成績突出者的,代表尊貴。所以其他人不得隨便穿用。

現在,中國大陸的大部分相聲演員和其他曲藝演員在表演節目時仍會依傳統穿著馬褂。

馬褂 的 來歷 HSRHOT 5級 2009-06-30 回答

馬褂,是滿族男子騎馬時常穿的一種褂子。為了騎馬方便,在長袍的外邊套一種身長至臍、四面開禊的短褂、以御風寒。現在許多滿族人所穿的對襟小棉襖,就是從馬褂演變過來的。

旗袍與馬褂,在清代極為盛行。當時不僅滿族人穿,就是中原和南方一些地區的其他民族,或由於被迫,或出於自願,也漸漸地穿上了一些類似旗袍馬褂的衣服。後來由於滿族受了漢族和其他一些民族的同化,所以旗袍和馬褂融進了其他一些民族服飾的優點。這樣人們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它。雖然馬褂現在已經很少有人穿了,但旗袍仍在廣大婦女中流行。

馬褂,是瀋陽滿族喜著的服飾,在長袍外面套馬褂,有“長袍馬褂”的美稱。

馬褂分為大襟、對襟、琵琶襟等多種形式。馬褂是滿族騎射時穿著的一種褂子,後成為日常罩於袍子外面的服裝。高領對襟,四面開禊,長及腰部,袖子稍短,袍袖可露出三、四寸,將袍袖卷於褂袖上面,即所謂大、小袖。清朝瀋陽滿族詩人繆潤紱描述說:“捲袖長衫稱體裁,巧將時樣鬥妝臺,誰知低護蓮船處,爭及羅裙一擊來。”可見當時滿族捲袖服飾極為時興。

清初,穿馬褂僅限於八旗士兵,至康雍年間滿族男子穿用馬褂的習俗已盛行,青年喜著馬褂以示武勇。以後,由於清帝提倡騎射,經常以馬褂賞賜臣下,竟成為一種“禮服”。皇帝賞給“黃馬褂”也成為極高的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