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劉叔是一名木匠,每次做木工活,他都叮囑大家留一條縫隙。對此,我特別不理解。在我的追問下,劉叔告訴了我答案。

木工講究疏密有致,粘合貼切,該疏則疏,否則容易散落,如果能恰到好處地留一條縫隙,給組合材料留夠吻合的空間,就不會出現開裂或擠壓拱起的現象。

劉叔說完後,我恍然大悟。

其實,做人處世和木匠的工藝原理一樣,學會留一條縫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一個人工於算計,利益當頭,那麼他的生活一定會特別糟糕,身邊也不會有交心的朋友。

生活中的智者懂得給別人留餘地,因為這就是給自己留餘地,今天你得理不饒人,說不定過段時間就會撞在別人的槍口上。

不讓別人為難,讓別人活得輕鬆,這是做人要留有縫隙的妙處,擁有這樣智慧的人,才能得到別人的讚賞,才能活得更加輕鬆。

很多時候,我們都希望能很好地表現自己,不給別人留有說話的機會,想借此獲得別人敬佩的眼神,殊不知,這才是最大的傻。

給別人機會,學會原諒包容,才是最重要的。縫隙不是裂紋,留一條縫隙等於清除了擠壓而出的致命裂紋,等於給自己留下一條寬敞的後路。

春秋時期,楚莊王宴請群臣,大家正喝得興致正濃時,忽然照亮的蠟燭被一陣風吹滅了,房間裡瞬間一片黑暗。

有個大臣因為醉酒的緣故,趁黑拉扯了楚莊王妃子的衣服,妃子特別生氣,借勢扯斷了他的帽帶,並暗中對楚莊王說:“剛才有人對我無禮,我已經扯下了他的帽帶,您一會看誰的帽帶斷了……”

沒想到楚莊王卻對妃子說:算了吧,這樣他以後怕是沒法做人了。事實上真是如此,就算楚莊王不殺他,他也會顏面盡失,羞惱自盡。

為了給這位大臣留條後路,楚莊王下了一個意外的命令:“今天眾卿一起喝個痛快,不把帽帶扯下,就表示沒有盡歡。”

結果,所有人都扯斷帽帶盡情飲酒,無一人清楚剛才的輕浮之舉是何人所為,那人也因此逃過一劫。

後來楚國和晉國相爭,楚莊王幾度陷入險境,關鍵時一位將軍出生入死解救了他。當楚莊王問這個將軍為何如此搏命時,將軍說:我就是那天夜裡被扯斷了帽帶的人。

人性都是向善的,放別人一馬,不會對自己造成傷害。給別人留條後路,對方會更加感激你,當你遇到困難時,他會全力相助。但如果把別人逼入絕境,最終難堪的就會是自己。

“凡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

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要給別人留一條後路,說不定在下一個人生的路口,我們就需要別人給我們一條退路。

人生說到底就是一場博弈,人與人之間都在競爭,而我們與別人競爭的時候也在和自己競爭,競爭不是對立,也不代表矛盾不可調和。

因為競爭的存在,我們才更加需要和諧的人際關係,“留一條縫隙”就是和諧關係的基礎,只有給別人後路,別人才會給你退路。

當別人不如意時,千萬不要逞一時之氣,落井下石,把別人說得一無是處,這等於給自己斷了後路,因為我們很可能會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碰到意想不到的問題。

人生這條大道充滿岔路,會有各式各樣的人和我們的成長有或長或短的交集,不要把話說絕,更不要把事情做絕。

遇到麻煩了,要儘可能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你給別人三分薄面,別人自然會對你滿懷感激。要是不懂得留縫隙,事情就會變得很糟糕,你最終也會嚐到自己釀的苦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