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斗米道按道教的傳統說法是怎樣的?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9-07-24 回答

五斗米道按道教的傳統說法,五斗米道的創始人是張陵(34~156),後世亦稱張道陵、張天師、祖天師。《魏書·釋老志》有:“張陵受道於鵠鳴,因傳天官章本千有二百,弟子相授,其事大行。”又《三國志·魏書·張魯傳》曰:“祖父陵客蜀,學道鵠鳴山中,造作道書,以惑百姓。從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號米賊。”張陵傳道於巴郡。巴人張修是張陵的弟子,學道後佈道於陝西漢中地區,發展自己的信徒,形成自己的體系,成為五斗米道的另一支派。據《三國志·魏書·張魯傳》注引《典略》說:“熹平中,妖賊大起,三輔有駱曜。光和中,東方有張角,漢中有張修。駱曜教民緬匿法,角為太平道,修為五斗米道。太平道者,師持九節杖為符祝,教病人叩頭思過,因以符水飲之,得病或日淺而愈者,則雲此人通道。……修法略與角同,加施靜室,使病者處其中思過。又使人為奸令祭酒,祭酒主以《老子五千文》,使都習,號為奸令。為鬼吏,主為病者請禱。請禱之法,書病人姓名,說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謂之三官手書。使病者家出米五斗以為常,故號曰五斗米師。”從這段文字中,可以認為張修在漢中建立了較粗糙的宗教組織,教內規定了以《老子五千文》作為五斗米道的主要宗教經典,這就把先秦時期哲學家的老子變為替道教立言的聖人;道家老子學派的思想,變為早期道教的主要宗教教義。其次,在漢中張修五斗米道團中除了一般信徒外,已有了簡單的教階品位和神職人員的分工。教內人員分為:信徒、鬼吏、祭酒、奸令祭酒四等,鬼吏是初級神職人員,主要教務是為信徒作懺悔思過和治病請禱;祭酒主要是在教徒中宣講《老子五千文》;奸令祭酒則督察佈道教務等事務;張修本人則號為五斗米師(後來張魯奪取教權後改為祭酒和治頭大祭酒)。第三,張修建立靜室制,用作施道悔過的專門場所。靜室又名靖室,原為五斗米道方治中的設定,後奉道之家皆設立,成為道教的一個制度流傳下來。第四,張修建立了三官手書制。三官指天官、地官、水官,信徒請鬼吏把本人的姓名、懺悔服罪內容書寫在一定規格大小的黃色紙條上,一張焚燒,以向之天;一張掩埋在地下;一張放置瓶罐中沉入水裡,表示透過天地諸神。這種透過道教神職人員與世間神界通達的渠道一直沿用到唐宋明清之際,並且成為道教齋醮儀式中的重要內容。

從這段史料中,還可以看出,漢中地區的五斗米道具有濃厚的巫風。在宗教法術上,以病人叩頭思過、符水治病為主要手段,受當時西南、陝南少數民族留傳下來的原始巫術影響。“其俗徵巫鬼,好詛盟,投石結草官,常以盟詛要之”。創立三官手書,通達神靈,也使得張修能順利進行傳道工作,擴大影響,在漢中建立較穩定的群眾基礎。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後,張修也帶領道徒起義,攻打郡縣,但很快被統治者鎮壓了,張修逃亡隱匿起來。後來劉焉割據益州,奉行五斗米道,張修投奔,封為別部司馬,與督義司馬張魯合兵攻打漢中。漢中攻陷後,張魯伺機暗殺了張修,奪取了他的部隊兵權,佔據一方。張魯祖述張陵的道權,掌管了巴郡和漢中的五斗米道,繼續用宗教手段推行教化;淳正風氣,集教權與政權於一身,實行政教合一的統治。

五斗米道按道教的傳統說法是怎樣的? 紅草莓 1級 2019-07-24 回答

您好 道教的創始人

您好 道教的創始人

張陵。道號張道陵。又叫張天師

張陵一生的活動,概括起來可以分為四個階段:一、早期活動;二、為創教作準備;三、創教;四、傳教。

張陵出生於沛國豐(今江蘇豐縣)一個信仰黃帝老子的世家,一說為西漢留侯張良的後裔。公元98年的永平十年張陵與弟子王長、趙升等繞開洛陽乘舟入今江西鄱陽湖,上雲錦山,並傳黃帝九鼎丹法,在雲錦山修煉外丹黃白朮,歷三年煉成太清神丹,之後又煉成九鼎神丹,即所稱“龍虎太丹”,傳說龍虎大丹煉成後,山顯龍虎之形的瑞應,遂改雲錦山為龍虎山,公元126年,鶴髮童顏的張陵率弟子數人山龍虎山輾轉長安,翻越秦嶺經古棧金牛道入蜀。

張陵入蜀之後,首先在今大邑縣境內的鶴鳴山積極為創教作準備。其原因主要有兩方面因素:——是巴蜀從上古以來受到代表東方文化的楚文化的影響極深,楚文化中巫文化(或稱鬼道文化)在東漢張陵創教之前已經形成巫教社團;二是張陵要與從戰國時楚國就已經鳳靡“淫祀”並影響巴蜀的巫教抗衡,必須積極為創教前作思想教理準備,在創教前後,他先後撰寫完成了《老子想爾注》、《黃書》、《道書》、《二十四圖》等二十四道書,並以符水等治病,發展教徒。

今中國民間,主要有道、佛、基督、天主、伊斯蘭五大宗教,唯道教是產生於本國的本土宗教。道教源於東漢末年張道陵在巴蜀建立的天師道(亦稱五斗米道)。當時漢中屬益州,亦是五斗米道初創之地。據南北朝時裴松之註釋《三國志·魏略》載:漢靈帝中平元年(184)七月,張修在巴郡起義,響應張角黃巾起義,攻郡取縣,北入漢中,並在漢中傳播五斗米教。

張魯(?~216),字公祺,祖父張道陵,字輔漢,客居蜀郡,學道鵠鳴山,造作道書20餘篇,自稱天師。陵死,子衡、孫魯繼其業。

張魯在漢中設有陽平治(在今勉縣老城西),為當時五斗米道祖庭。張魯漢中政權26年,“夷民便樂之”。當時的漢中為戰亂年代一方最為平靜之地,

漢獻帝初平二年(191),益州牧皇族劉焉陰謀割據,擴充地盤,借用天師道勢力,授張修為別部司馬、張魯為督義司馬,北入漢中。張修攻殺東漢漢中太守蘇固,二張遂割據漢中,殺漢朝使臣,斷絕褒斜棧道,表示與漢朝廷絕裂,改漢中郡為漢寧郡,保境安民。建安五年(200),張魯殺張修而奪其部眾。然“漢中民信行(張)修業(五斗米道)”,張魯為鞏固其統治,遂續行修業,並“增飾之”。可見,在漢中首傳五斗米教者應為張修。

建安六年(201),東漢朝廷同意張魯改漢中郡為漢寧郡,拜魯為鎮夷中郎將,領漢寧太守。魯司馬李休,有智略,家南鄭,見張魯精兵數萬,有四塞之固,勸張魯舉號,稱漢寧王。但魯功曹閻圃以“勿為禍先”為由勸阻稱王。張魯聽閻圃計,奉漢為正朔。建安七年(202)張魯乘勝攻取劉焉控制的巴郡,遂雄據巴郡(川北)、漢中郡。

張魯襲殺張修以後,繼續傳佈五斗米道,並以五斗米道治國,建立了以師君、大祭酒、祭酒、鬼卒為管理層次的政教合一政權體制。五斗米道規定,凡入道者,須交米五斗;祭酒(基層小官)在道路旁作義舍,內放置義米義肉,供流民自己量腹食用;春夏禁止獵殺,以保護禽獸繁殖;禁止釀酒以節省糧食;犯法者原諒三次,如果再犯,才予治罪;犯小過錯者罰修路百步,則免治罪。道徒須每天在靜室反省自己的過錯,有病者則用紙書寫自己的過錯3份,分別放在山上、水中、土中,祈求天上、地下、水中的神靈(所謂“三官手書“)免其疾病災難。張魯在漢中設有陽平治(在今勉縣老城西),為當時五斗米道祖庭。張魯漢中政權26年,“夷民便樂之”。當時的漢中為戰亂年代一方最為平靜之地,關中百姓流徙漢中者數萬家。

建安二十年(215)秋七月,曹操自隴道進兵漢中,徵張魯。張魯弟張衛及大將楊昂、楊任拒守陽平關(今勉縣水磨灣)。曹軍仰攻陽平山上諸屯,山峻難登,死傷頗多,操頗沮喪,傳令退軍。當夜,操軍後隊迷路,誤入張衛軍營。張衛軍士不知虛實,自相驚擾,操軍反身追殺,張衛等潰敗。張魯聞知陽平關失陷,便欲降操,閻圃認為被迫投降,必被小看,可先奔南山,入巴中拒守。張魯從其計。其部屬欲燒燬漢中庫存物資,張魯說:“寶貨倉庫,國家所有。”遂悉數封存從米倉道退到巴中。曹操入南鄭,見府庫無損,知張魯有歸順之意,便派人勸慰。部下李休、閻圃也極力勸降。十一月,張魯自巴中出,舉家降操。十二月,曹操留夏侯淵守漢中,裹脅漢中8萬餘口回鄴都。張魯與其家人、部眾隨曹操到鄴城,曹操拜張魯為鎮南將軍,封閬中侯。其五個兒子及李休、閻圃併為列侯。張魯及其信眾遂把五斗米道傳佈到了關中、河南、河北等地。

次年,張魯在鄴城亡故。後,其子孫及道徒把五斗米道傳到江西龍虎山及全國各地,經過魏晉南北朝一批五斗米道徒的努力及改進,將五斗米道改造成了中國道教。

今漢中境內仍有張魯遺蹟,如勉縣陽平關、武侯祠中的天師堂、灌子山張魯女墓等。

由上可知,雖然張道陵在鵠鳴山創立五斗米道學說,但真正把五斗米道發揚光大,並以五斗米道理論基礎、管理結構而建立政權、實行“政教合一”治理社會者,是張魯在漢中的實踐;把五斗米道推向全國而後發展成中國道教者,是張魯以漢中降曹的結果。因此,我們完全可以說,漢中具有中國道教發源地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