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周星馳小時候的故事H陽光女孩H 2013-01-23

“我父母都是很有藝術細胞的人,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很有娛樂性,就連打架都很有看頭,可能因為媽咪不是那種柔弱的婦孺,所以他們的吵架,甚至打架往往都有出人意表的戰果。”

離婚後的凌寶兒一個人帶三個小孩,打著兩份工,其中一份工作是在菜館做收銀員。每次兒子放學,都會煮碗麵給他。由於在外面打工賺錢十分辛苦,不能兼顧,周星馳和妹妹曾被寄養在廟街的外婆家,外婆平時靠擺地攤賣指甲鉗維生,周星馳和妹妹每天都幫外婆擺攤。但那時周星馳很貪玩,經常找藉口溜到其他地方玩耍,讓外婆和妹妹看攤。

“我以前見老爸的時間較少,不過近期接觸多了一些,我覺得老爸也很幽默很好笑!”這成了目前能找到關於周星馳談論自己的父親的很少數幾句話之一。

周星馳從小練得最多的是詠春拳。還玩過鐵砂掌,都是自己看著電影瞎學的,後來回憶起小時候那段經歷都覺得好笑。後來周星馳還練過泰拳,但他並沒有專門去學校裡學,“我只是功夫的業餘愛好者。” 周星馳當然也喜歡李小龍自創的“截拳道”。他每天勤練功夫不說,甚至與其他小孩打架比試。

在周星馳的母親凌寶兒的眼裡,當時的周星馳卻是個平時在家裡木木篤篤,話也不說一句,“星仔對世事很不瞭解,人很純,心地又好,有時會無所適從;他又不愛向人說心事,所以有些事我也不清楚。”

周星馳的父親是上海人,母親是廣東人,但他的祖籍卻是寧波。跟很多移民後代一樣,周星馳對自己的身世也有點迷糊:

“我是浙江寧波人,但不知是誰告訴過我浙江寧波人就是上海人,我總是搞不清楚這一點,我覺得我就是上海人。反正我喜歡上海,就變成上海人吧!”

“我也算是個上海人,雖然不會聽也不會講上海話,但在我的遺傳基因裡,我想有許多的上海元素。我特別喜歡吃麵條,什麼上海粗炒、上海面,無面不歡!對上海有種天生的親近之情。”

周星馳成名後,在網際網路上經常見到有好事的算命先生為周星馳算卦,有一則就說周星馳的姓名命盤中具有“演戲天分”:“因為‘命宮’17劃金是‘天馬星’,具有喜感;‘出生宮’的22劃是‘孤木星’,多愁善感;‘運勢宮’30劃是‘白靄星’,善於思考與幻想;而‘人際宮’14劃是‘丁火星’,心思細密。有了這些成分,從事拍電影的工作,容易有與眾不同的靈感與創意!”這些當然不足為信。不過可以從中一窺外人眼中周星馳的性格是怎樣的。

“我的名字是媽媽取的,我早就問過她為什麼給我取這麼奇怪的名字,她說是根據王勃的《滕王閣序》‘雄州霧列,俊採星馳,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這句來的。” 周星馳說。

至於周星馳的英文名Stephen(史提芬),其實是上海背景的祖母取的。在周星馳自己領銜執導的第一部電影《食神》裡,食神就用“史提芬·周”這個名字。但周星馳說他從小喜歡的英文名其實是Lewis(劉易斯)。有一次,他的日本FANS,著名的小說家馳星周,《不夜城》的作者(後來拍成電影由金城武扮演),因為太喜歡周星馳,以至把自己的筆名都是把周星馳的名字反過來用,馳星周那天請周星馳為他再取個英文名,周星馳立刻就想到Lewis(劉易斯)。周星馳說要不是Stephen(史提芬)是他祖母取的名字,他自己都想要換成這個名字,叫做劉易斯周。

周星馳的一位小學四年級的同班女生阿珍這樣回憶:“周星馳是個挺頑皮的孩子,個子小又愛引人注意,性格雖然活潑,但是對女生很害羞。”周星馳讀的是協和小學,位於太子道。協和小學1911年創立於廣州,1947年在香港設校,直屬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分為上、下午校,校風非常嚴格。

諸如此類的調皮行為讓周星馳頗受老師和同學的矚目,也因此吃了不少苦頭。阿珍說,“當時的老師都很古板,又愛體罰,尤其是那個姓餘的訓導主任(他同時又是中文老師)。周星馳在《逃學威龍》裡對學校的批評與嘲諷,不少都是從這裡衍生出來的——老師對學生扔板擦啦、突擊測驗啦、罰站啦——都是真實發生過的。”

周星馳小學時常被風紀糾察員逮著,阿珍有時也替他感到不值得。剛巧阿珍的哥哥當上了風紀隊長,阿珍幫周星馳偷偷求過情。“有一次周星馳還是在午禱會上,被校長當著同學的面打手心,默不做聲的周星馳,只是很無奈地低著頭。”

那時的周星馳個子很矮,座位在前排。他跟多數男孩一樣,比較愛跟男同學玩,不善於跟女同學打交道,“有時跟女生說話,還舌頭打結。”周星馳喜歡打乒乓球。學期末的一次體育課,阿珍與周星馳打了一次乒乓球,後來成為阿珍一生中最奇妙的回憶之一:

LZ,請採納,偶打字很辛苦滴!!

關於周星馳小時候的故事陽幸依 2019-03-29

5歲就想變妖精穿越人潮了!

關於周星馳小時候的故事xjxskhal 2013-03-17

有一個小男孩,從小父母離異,跟著母親生活。因為生活拮据,一家5口,擠在一聞四面漏風的木板房裡,睡的是“上下鋪”的高低床,把豉油撈飯當作天下最好的美食。他從小就長相一般,寡言孤僻。小夥伴們都覺得他又髒又不好看,都不願跟他在一起玩。上學後,更是受到同學的奚落和羞辱,被人稱為“沒有父親的野孩子”,他曾經自認為是這個世界上最不幸的人。

讀書時,他非常頑皮,好動、貪玩,成績也一直不好,為此,每次的家長會,他的母親必被請到。

他對拳擊和武術有著狂熱的興趣,每場比賽必看。從小,他練得最多的就是詠春拳和鐵砂掌,後來還偷偷練過泰拳,最喜歡李小龍自創的“截拳道”。他幾乎每天勤練功夫,甚至還與其他小孩打架比試,以切磋武藝,為此,沒少受到母親的責罵。他曾經渴望做一名像李小龍那樣的功夫高手,但卻因體質較弱,最終沒能被體校選中。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個公司做助理,但因種種原因,他沒能繼續在那家公司任職。

他在茶樓當過跑堂,在電子廠當過工人,但結果都未能長久。

1983年,他結業成為香港無線藝員。同年被選派到兒童節目“430穿梭機”當主持人,一做就是4年。當時有記者寫過這樣一篇報道,說他只適合做兒童節目的主持人。他把這篇報道貼在床頭最為醒目的位置,時時提醒和勉勵自己:握緊拳頭,一定要創出一番像樣的事業,讓人們對自己刮目相看!

從此,他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痴迷上了演藝事業。從早期的跑龍套開始,他一步一步地邁進了影視圈。但是,在繁星璀璨的香港影視圈,他只能扮演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小配角,勉強混個盒飯。對待失敗,他從沒有選擇放棄,也不去和別人攀比。他在日記中寫道:一步一個腳印,努力地做好自己!

有這樣一個真實的個人經歷:在片場,他曾扮演一具死屍,大火燒身,在導演沒有喊停時,他一直強忍劇痛。這種近乎殘酷的堅毅表演,使他在圈內逐漸有了名氣。繼而,他獨闢蹊徑,賦予自己扮演的角色以幽默俏皮的風格。正是看似荒誕不經的“無厘頭”表演。以及那種小人物的市儈和富有正義的矛盾對立,使他開了喜劇表演的先河。

雖然,他最終沒有成為李小龍那樣的功夫高手,但他卻用另一種觀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成了一個最出名的喜劇演員,他的名字叫周星馳。20年前,他是被人呼來喚去的“星仔”,20年後,他的名字叫做“星爺”。僅《功夫》一劇的全球票房就超過了6億港元,他開創了香港電影的票房神話。

成功的定義,有時候就是這麼簡單。像周星馳那樣,無論身處什麼崗位,都不在乎別人如何評價,更沒有必要去和別人攀比。成功不可複製。關鍵是如何在平凡的崗位中,演繹好自己不平凡的角色。很多時候,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