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靖的起源在什麼時候匿名使用者 2013-08-15

一。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西周王朝公族單靖公之後,屬於以先祖諡號為氏。據《廣韻·靜》、《通志·氏族略》等史籍記載:“靖氏,單靖公之後,以諡為氏,一雲,齊田氏之族,靖郭君之後。”

單靖公,為西周王朝中的著名賢哲,甚受諸侯國人的敬重。

例如,據典籍《國語·周語》中記載:“晉羊舌肸聘於周,發幣於大夫及單靖公。靖公享之,儉而敬,賓禮贈餞,視其上而從之,燕無私,送不過郊,語說<昊天有成命>。單之老送叔向,叔向告之曰:‘異哉!吾聞之曰:一姓不再興。今周其興乎!其有單子也。昔史佚有言曰:且其語說<昊天有成命>,<頌>之盛德也。其詩曰:其類維何?室家之壼。君子萬年,永錫祚胤。’類也者,不忝前哲之謂也。壼也者,廣裕民人之謂也。萬年也者,令聞不忘之謂也。胤也者,子孫蕃育之謂也。單子朝夕不忘成王之德,可謂不忝前哲矣。膺保明德,以佐王室,可謂廣裕民人矣。若能類善物,以混厚民人者,必有章譽蕃育之祚,則單子必當之矣。單若有闕,必茲君之子孫實續之,不出於他矣。”

叔向論單靖公一節文字頗長,而結構極為嚴整:以“昔史佚有言曰”、“且其語說《昊天有成命》”、“《詩》曰”,引了三段議論,每段議論結構又完全一致。

顯然,叔向本要論單靖公,卻先引其《大雅·既醉》四句,且隨文而釋,罩向了單靖公之德。叔向對單靖公引用的詩句逐字逐句作了解釋,以解周有單靖公,有文王、武王之志,周必興盛。後來叔向對其詩句的解釋,還被漢朝時期著名文豪毛亨所採用。

單靖公逝世後,西周王朝賜其諡號為“靖”,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其諡號為姓氏者,稱靖氏。

第二個淵源:源於媯姓,出自春秋時陳厲公之子敬仲之後靖郭君,屬於以先祖諡號為氏。春秋時期,陳敬仲逃到齊國之後,齊桓公安置了他,並賜其田地居邑,他指田為姓,以謝齊公。數代之後,田氏族人“以田代姜”,把持了齊國,史稱齊田氏之族。靖郭君,即田嬰,是齊威王之子,封於薛地。他喜歡養士,門下有眾多門客,在戰國時期的政治舞臺上是一個重要人物。他在著名典籍《戰國策》中有記載:“靖郭君將城薛,客多以諫。靖郭君謂謁者無為客通。齊人有請者曰:‘臣請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請烹。’靖郭君因見之。客趨而進曰:‘海大魚。’因反走。君曰:‘客有於此。’客曰:‘鄙臣不敢以死為戲。’君曰:‘亡,更言之。’對曰:‘君不聞大魚乎?網不能止,鉤不能牽,蕩而失水,則螻蟻得意焉。今夫齊,亦君之水也。君長有齊陰,奚以薛為?夫齊,雖隆薛之城到於天,猶之無益也。’君曰:‘善。’乃輟城薛。”用白話解釋,就是:靖郭君田嬰準備在封地薛修築城防工事,因為這樣會引起齊國君王的猜疑,於是有不少門客去諫阻他。田嬰一意孤行,吩咐傳達人員不要為勸諫的門客通報。有個門客請求謁見田嬰,他保證說:“我只說三個字就走,要是多一個字,願意領受烹殺之刑。”田嬰感到好奇,便接見了他。那門客快步走到田嬰跟前,說:“海大魚。”然後轉身就走。田嬰莫名其妙,趕忙問:“先生還有要說的話吧?”門客說:“我可不敢拿性命當兒戲!”田嬰說:“不礙事的,先生請講!”那門客這才回答道:“您沒聽說過海里的大魚嗎?魚網、釣鉤都對它無能為力。但一旦大魚因為得意忘形而離開了水,那麼螻蟻也能隨意擺佈它。以此相比,齊國也就如同殿下的‘水’。如果您永遠擁有齊國,要薛城有什麼用呢?但您如果失去了齊國,即使將薛城的城牆築得跟天一樣高,又有什麼作用呢?”田嬰恍然大悟,稱讚說:“對。”於是停止了築城之事。靖郭君田嬰的後裔子孫中,有孟嘗君,還有以其諡號“靖郭”為姓氏者,稱靖郭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靖氏、郭氏。另外,在清朝初年,有一支陳敬仲的敬氏後裔在清朝初期,因不滿清朝的統治,將敬氏改為靜氏,“靜”字從右往左念為“爭-青”,意在征伐清朝之意。而又有一支敬氏族人則在清朝初期,為取悅滿清王朝,改姓為靖氏,“靖”字從左往右念為“立-青”,意在擁立清朝之意。兩支敬氏族人因政治立場的不同而徹底分道揚鑣,故現在出自敬氏的有靜氏和靖氏兩個姓氏,卻都源於陳氏。注:另有一說,在清朝初期山東有兄弟兩人,一人精文,一人通武。習文者被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乾隆大帝)賜靜氏,習武者則被賜靖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三個淵源:源於滿族,出自古女真族景佳氏部落,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滿族景佳氏,亦稱靖佳氏,滿語為Ginggiya Hala,世居遼陽(今遼寧遼陽),後改漢字單姓為靖氏、景氏。迄今為止,《紅樓夢》已經發現的脂批抄本共有十二種,其中甲戌(公元1754年)本、己卯(公元1759年)本、庚辰(公元1760年)本、有正(戚序)本和脂稿本等五種已有影印本行世;甲辰(公元1784年)本、蒙府本、南圖本、吳(曉鈴)藏本和鄭(振鐸)藏本等五種均儲存在國內。脂亞本雖流落國外,但有翔實的記錄文字可以稽考;唯獨在南京靖家發現的靖本猶如曇花一現,旋即迷失,至今還是有名無實,成為紅學史上又一個未解之謎。“靖藏本”當年的藏書人叫靖應鵾,為滿洲旗人,祖籍遼陽。靖氏祖先於清初入關,清乾、嘉時期從北京遷到揚州,後來家境敗落,清末又從揚州遷到南京。靖本《紅樓夢》在靖家有百年以上的歷史,然而幾代人當時不懂得書的價值,從來沒有重視過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