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參狀如人,初識賦妙名。

嶺峰藏肢體,椏葉聚精靈。

善療尊神草,譽冠列上珍。

熱邪旺莫用,錯用變刀刃。

高手巧配伍,相惡效相成。

萊菔子解毒,鎮咳二合神。

歷代均重用,今朝滿園眷。

【形態採製】

人參,五加科草本多年生植物的根,根肥大,柱狀圓形,多斜生,下部多生歧,均有橫紋。鬚根長,有多數小疣狀物。莖直立高30~70釐米,頂端多生2~6枚輪生掌狀複葉,頂生傘形花序,淡黃綠色,果實為漿果狀,紅色。花期6~7月,果期7~9月,生於茂密的山地針闊葉林中。7~9月採挖去泥雜,曬乾即可。

【傳說故事】

“形態似人,功參天地”,故名人參(亦有稱人身)。《廣五行記》中雲:“隋文帝時,上黨一人宅後每夜有人呼叫,求之不得,去宅一里許,見人參枝葉異常,掘地入之五尺,得人參,如人體,四肢畢備,呼聲隨絕,觀此則土精之名尤可證也。”故又有土精、地精、神草、人銜、鬼蓋、黃參、血參、棒槌等名。

南宋謝翱《移山參》雲:

移參窗北地,經歲日不至。

悠悠荒效雲,背植足陰氣。

新而養陳根,乃復作藥餌。

天涯藜藿心,恰爾獨種參。

有詩讚日:

深山有奇草,綠葉發華滋。

補虛健魄者,功檀數人參。

人參是第四冰川的孑遺植物,區域狹小稀貴,我國古代主產人參的地域有山西、河北、河南、山東。後環境惡化,生態破壞,掠奪採挖,現已枯竭,現在野生的僅有東北三省及朝鮮半島。清朝東北藥材集散地在營口,有人參、五味子、關黃柏、關木通,銷往港、澳、臺,例如光緒33年(1908年)出口野山參77539海關兩(1兩為37。 68克)。宣統元年(1909年)出口野山參74908海關兩。由此可知,當時蘊藏量還較為豐富。光緒皇帝稱參為“仙丹”,曾做詩:“性溫生處喜偏寒,一穗垂如天竺丹。”

民眾為了鞭撻那些肆意掠奪開採的人,還流傳著一個傳說故事:很久以前,山東有座雲夢山,山上有座雲夢寺,寺中有兩個和尚。老和尚無心在山上唸佛,下山吃喝玩樂,談天論地,反而對小和尚虐待。小徒弟面黃肌瘦,每天老和尚下山去了,小和尚幹活時總有一個紅肚兜小孩幫助小和尚幹活。而老和尚回寺,小孩就不見了。日子久了,小和尚臉色紅潤,不論多少事都能幹完。老和尚深感奇妙,就威逼盤問,方知是有一童子協助。老和尚深疑是神草棒槌,叫小和尚將一根紅線的針別在小孩兜肚上。次日老和尚下山,小童來了,小和尚怕師父打罵,就照辦。第三天清晨,老和尚將小和尚鎖在店內,自己帶鎬找到紅線在一棵紅松樹邊,高興極了,真的刨出二個“參童”,放在鍋裡,加蓋壓石,然後叫小和尚生火燒煮。正巧,老和尚朋友來邀老和尚下山去。臨行,老和尚對小和尚萬般叮囑:“我不回來,不能揭鍋。”師父走後,鍋內香氣噴出,小和尚好奇,揭開鍋蓋,原來鍋內煮的是一個大棒槌,一嘗,香甜異常,小和尚不知不覺將棒槌吃光了,湯也喝光了。當老和尚回來時,見此情景,氣急敗壞地追趕小和尚。小和尚跑了兩步就悠悠騰空飛去,老和尚後悔莫及,知道這是參童在小和尚身上發揮的作用。原來紅松樹下長了兩個人參,被老和尚挖走一棵,另一棵正哭啼求救。老紅松樹說:“好孩子,別哭了,我帶你到關東去吧!那裡人煙稀少,我永遠保護你。”於是,參童隨紅松逃到關東長白山的深山老林安家落戶。從此關內人參日漸消失,而在長白山日漸發達興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