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最初是在善導書屋的分享。寫成文章,又增加了一些內容。)

不久前,有讀者說,她父親往生了,一切都很順利,也有人臨終助念,但她最後悔的是,給往生後的父親穿衣服時,挪動了身體。我說,沒有關係,不影響往生。她有些疑慮,說這跟她聽到的說法不太一致。

按照淨土教的看法,往生淨土靠的是阿彌陀佛的願力和唸佛者的淨業,與臨終之後移動不移動身體關係不大。如果一定要說有關係,那就是在“緣起”的意義上,任何事情都有關係。

1、壽、暖、識

按照《阿彌陀經》:“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阿彌陀佛是什麼時候“現在其前”的呢?是“臨命終時”,不是命終之後。就像一列火車進站,車剛到站,你下車時,阿彌陀佛就已經在那裡了,不是你下車之後,要等一會兒,阿彌陀佛才來。(那種情況後面詳細討論。)難道說,阿彌陀佛已經接引你往生了,娑婆世界的家屬挪動了遺體,阿彌陀佛就生氣了,不管你了?或者你又不願意往生,扭頭走了?那是不可能的。“即得往生”,說明見佛與往生中間沒有間隔,見佛無間即得往生,不會見了佛反而不想往生。《無量壽經》和《觀經》裡,下輩、下品是一開始沒見佛,見佛之後,是必定往生的。

因此,關鍵在於搞清楚,什麼時候是“臨命終時”。

死亡到底是個一瞬間,還是一個過程?

兩種說法都可以。佛教認為,死亡是“舍壽、舍暖、舍識”。壽,也叫做命根。命根,就是三界壽。欲界、色界、無色界眾生,都有命根。像無色界眾生,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都沒有(身是可以說有的,叫“意生身”,不是色所成,不能增長,所以不叫“身根”或“根身”),但仍然有命根,意根和舍根。

有情有“命根”,“命根”和“同分”相互依持。在“命根”和“同分”分離的位上,假立個名字叫“死有”。我們平時說的死亡,醫學上講的死亡,就是“舍壽”。我們說的“享年”的“年”,就是“壽”,要到有情把“壽”舍了,才能說他“享年”多久。

佛教裡,把有情眾生在輪迴裡流轉的階段,分為四種:生有、本有、死有、中有。“有”,就是“有情”的“有”,“取緣有”的“有”。生有,就是識入胎的一剎那,在父精母血和合的時候,也就是精子和卵細胞結合的剎那,識入胎。但是,“識”並不是物質,不是“色”,也沒有形狀和質量,解剖學上並不能發現“識”。“識”更像是一種關係,法與法之間的聯絡。一般說,生有是一剎那。本有,是從父精母血和合開始,到“舍壽”為止。而“死有”,就要考慮“舍壽、舍暖、舍識”的關係了。

壽、暖、識三者,是以“舍壽”作為“本有”的結束。三者中,最先舍的必定是壽,壽如果不捨,暖、識是不會舍的。暖、識最早也是跟壽同時舍。這個“舍”,指的是舍離“身體”,以前和合的諸蘊現在分散了。“舍壽”的時候,就叫“身壞命終”。三者之中,最後舍的必定是識,唯識上有個說法,“識”是“去後來先做主公”,壽、暖的舍離,最晚也是跟識一起,不會比識更晚。

如果三者同時舍離身體,死亡就是一瞬間,這個瞬間叫“死有”。如果不同時,一定是壽在前,識在後,也就是說,命終之後,識還要停留一會兒再走,這段停留的時間就叫“死有”,這樣的話,死亡就是一個過程。有人說,如果死亡是一瞬間,身體並沒有馬上變涼,那不意味著“暖”要到最後才舍嗎?不是的,如果識和壽同時舍,身體在舍壽的剎那就開始變涼,就叫“舍暖”。不是等體溫降下來才算“舍暖”,開始下降,就叫“舍暖”。如果識和壽不同時舍,把“舍暖”看成一個過程,也是可以的。這樣就有暖從頭先舍、從腳先舍的區別。不過如果是前一種,就沒有區別。有人會根據死後身體不同部位的溫度來判斷暖是從哪裡先舍的,這種測量未必可靠。因為假如識一開始就和壽一起離開,暖就是驟舍的,以後身體溫度再怎麼樣,都不能作為參考。試想,假如身體放置的位置正好頭部對著空調,頭部溫度肯定先降,等頭部涼了,腳還有點溫度,能據此說死者去了惡道嗎?

2、中有

佛陀講過,“識緣名色,名色緣識”,假如“識”不再執持這具軀體,它就必須立即執持另外的“名色”,如果不能馬上受生,執持的名色就叫“中有”,也叫“中陰”。

“中陰”的“陰”,在含義上,不是“陰陽”的“陰”,“陰間”的“陰”,雖然字一樣。它是“五陰”的“陰”,五陰,就是五蘊,翻譯不同。有情在輪迴中流轉,永遠都是“蘊”,欲界色界是“五蘊”,無色界是“四蘊”。無色界雖然有“定果色”,但沒有“業果色”,而“色蘊”是“業果色”,所以無色界有情沒有色蘊,只有受、想、行、識四蘊。無色界也沒有“中陰”。

一般說,“有情”是五蘊和合的假名。在“死有”的五蘊之後,“生有”的五蘊之前,這個階段如果存在,就叫“中有”,“中陰”。南傳佛教不講“第八識”,也不講“中陰”,但他們也需要一個承擔輪迴作用的概念,他們用的是“有分心”,這是以前赤銅鍱部的看法。大乘需要“中有”的概念,因為除非生死無間,在“死有”與“生有”之間,“識”需要有個“名色”來執持,法是不能孤起的,孤立的識蘊是不能存在的。這只是定義上的不同。

“死有”可以是一個瞬間,也可以是一個過程,這兩者矛盾嗎?並不矛盾。因為,“死亡”也只是假名安立,隨順世俗,安立這樣的名稱。否則,哪個瞬間不是死亡和新生呢?總之,因為命終,第六識停止了(第六識既然停止,前五識肯定是不能生起的),第八識暫時還沒走,還在執持以前的軀殼,就叫“死有”。

打個比方,有人租房子住,在裡面住的時候叫“本有”,不打算住了,從房子裡搬出來時叫“死有”,去新房子的路上叫“中有”,搬進新房子時叫“生有”,住在新房子裡叫“本有”,相對前一個“本有”也叫“後有”。這個比方需要注意的是,房子是租的,不是買的。你可以暫時用,但不能永遠持有。

假如“舍壽”和“舍識”同時發生,“死有”是一瞬間,那麼,在“舍壽”之後移動軀體,就像移動茶杯和桌子,對死者是不構成影響的。就像你從原來租的房子裡搬走,東西已經搬完了,別人再去破壞房子,你不會在乎,因為不是你的房子,你也不住了。

假如“舍識”比“舍壽”晚,也就是說,命終之後,識依然要執持身體一個短暫的時間,就像你已經搬完家了,但鑰匙還沒還給房東。這時候,也是“死有”。在“死有”的階段,雖然死者已經死了,但他暫時還沒有放棄原先的身體,這時你動他的身體,會影響他往生淨土或者輪迴受生嗎?

依然不會。為什麼?因為在“死有”階段,沒有第六識,不可能造業。“死有”,“死”的是前六識,“有”的是七八識,假如還存在前六識,就不能叫死;假如連七八識都不存在了,就不能叫“有”。造業是第六識造的。第七識第八識是無記的。在死有這個階段,幹不了好事也幹不了壞事,純粹是受報。而且,第八識只與舍受相應,所以,哪怕在命終之後,識暫時沒有離開軀體,這時候別人動他的遺體,切割它,燒它,他也不會生起痛苦的感受。因為第八識不能和苦受、樂受相應。——這時候也是醫學上適合做器官移植的時候,如果命終之前移植,那是違反醫學倫理的,相當於殺人,如果命終之後隔了一段時間,器官就不能用了。有人害怕這時候器官移植影響往生或受生,其實是不影響的。

往生或者受生,是“生有”,它會受到“本有”、“中有”階段的影響,但不會受“死有”階段的影響,因為即便“死有”是一個過程,那個階段也不造業。“有緣生”,“生”是以“有”作為因緣的,而“死有”的“有”是在“滅”位上假立的,是“無有”而“有”,不會成為“生”的緣。

3、命終

命終,即是舍壽。臨命終時,即是臨舍壽時。那麼,舍壽的時間點是怎麼確定的?

過去的人,一般是看有沒有斷氣,根據呼吸和脈搏。但這不是很牢靠,因為也有停止呼吸一段時間還可以復甦的,甚至心跳短暫停止後也可能恢復。醫學上以前用心跳作為標準,現在一般用腦死亡作為標準。用腦死亡的標準,相對來說,要比用呼吸、脈搏、心跳更接近佛教的“舍壽”,即因為命終的原因停止第六識。但這隻能說接近,並不能等同。一方面,悶絕、入無想定、滅盡定的時候,第六識也會停;另一方面,第六識不能完全等同大腦的作用。所以,我們並沒有辦法確定有情是在哪個精確的時間點“舍壽”的。

如果在舍壽之前,也就是說這人還沒有命終,但心跳脈搏漸漸衰減下去了,別人以為他命終了,其實他的意識還是在活動的,只是身體不動,外在看不出來,這時候是有可能影響到他的。別人觸碰挪動他的身體,或者說話,可能引起他的身識、耳識和意識,他有可能在“本有”的最後剎那生起眷戀娑婆的心,或者嗔恨心、恐懼心,那就是顛倒的心,就會影響往生,或者影響輪迴受生的去處。往生或受生主要隨業力、習氣,也隨念。但“死有”階段,第六識停止,“念心所”也不和第八識相應,不會影響往生或受生。

不過,因為我們不能確定“舍壽”的精確時間點,保險起見,在舍壽前後不干擾死者是個穩妥的選擇。怕就怕萬一你以為他已經舍壽了,實際上沒有,就可能令他在“本有”的最後階段起惑造業。真正舍壽後,就不妨礙了。

如果呼吸、心跳都停止,醫生也判定腦死亡,即便暫時沒有舍壽,也離舍壽十分近了。要不了太久,就基本能確定已經過了“本有”的狀態。但具體是“死有”還是“中有”甚至是“後有”,我們是確定不了的,而且也沒有太大必要去確定,因為往生或受生幾乎不會受影響。

4、三輩九品

“本有”的終結是“舍壽”,“舍識”則是“中有”的開始。“識”離開軀殼,不再執持它的時候,如果不受生,就會執持一具“中有身”。中有身不是慢慢生長出來的,而是“欻”的一下出來的。一般地說,一具中有身最多不超過七天,如果七天還沒受生,就換一具中有身,最多換七次,也就是四十九天,之後必定結生或者涅槃。不過,中有狀態下的時間,未必和本有相同。中有之後的結生,很容易理解;我們重點說說在中有的階段涅槃。

有一種情況,在有情命終之前,已經斷了“五下分結”,得到“不還果”,但還沒有斷“五上分結”,命終之後,中有身在色界,憑藉道力斷除“五上分結”,得到阿羅漢果,不受後有,就不會再受生了。這種在中有階段“般涅槃”的,叫“中般涅槃”。

為什麼要聊“中般涅槃”?是因為前面我們一直在以《阿彌陀經》來解釋,《阿彌陀經》說的是命終之後“即得往生”的情況,是最好理解的情況。對於命終之後不能立刻往生,要經過一段時間再往生的,就在《無量壽經》和《觀無量壽經》裡,我們現在討論。

菩薩的無生法忍,相當於聲聞的涅槃。往生淨土之後,是阿鞞跋致菩薩,也就是得無生法忍的菩薩。有人認為是初地,我們依善導大師,不以那種說法為準。往生不是涅槃,但類似涅槃。善導大師說,“極樂無為涅槃界”。那麼,有理由以聲聞的涅槃來類比凡夫的往生。

《無量壽經》說,有三輩往生。上輩和中輩,是阿彌陀佛或化佛命終來迎,即得往生的。這種情況我們前面討論過了。“死有”是一瞬間,方死方生,離開娑婆時即是往生極樂時,不必進入“中有”階段。那麼,下輩往生是什麼情況?我們可以參考“中般涅槃”。

既然聲聞修行者,有在“中有”階段“般涅槃”的;往生淨土在中有階段,也是合理的,這就好比“下輩往生”。《無量壽經》說下輩往生者,“此人臨終,夢見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輩者也。” 下輩不像上輩中輩,還需要“夢見彼佛”作為條件,這個“夢”,可以理解為“中有”階段。說“功德智慧次如中輩者”,不是說往生之後功德智慧有何不同,往生之後都是不退轉菩薩,在極樂世界是平等無別的,應該理解成下輩往生要慢一些,靠後一些,往生之後,即可“如中輩者”。

《觀無量壽經》說到“九品往生”,大概也可以類比《俱舍》七種阿那含的般涅槃,或者色界九種般涅槃。如果類比七種,開合不同;類比九種的話,連開合都能對得上了。

色界九種般涅槃,分為“中般”、“生般”、“上流”,每種又各分為“速般”、“非速”、“經久”,三三得九種,和“九品往生”十分類似。“中般”好比“上品”,“生般”好比“中品”,“上流”好比“下品”;“速般”好比“上生”,“非速”好比“中生”,“經久”好比“下生”。

“上品上生”就相當於“中般”中的“速般”,也就意味著剛進入中有即刻往生,考慮到“死有”是一瞬間,這不就是“如彈指頃往生彼國”嗎?而“下品下生”也就類似“上流經久般涅槃”。之所以有這九品般涅槃,是“業”、“惑”、“根”的差別,“上流經久”的一類,是下根,造了順後受業,生起上品煩惱現行。這和“下品下生”的往生者“彼人苦逼不遑唸佛”是很類似的:“苦逼”是“上品煩惱現行”;臨命終時才得遇善知識教令唸佛,所以造“順後受業”,這裡說的業不是惡業,而是念佛往生的淨業;“具諸不善”的“愚人”自然是“下根”。

5、蓮品高升

通常有這樣的事情,雖然知道一個人往生淨土,但在他命終之後,別人還是會為他念佛久一點,目的是助他“蓮品高升”。按說,唸佛人往生,靠的是阿彌陀佛的願力,和平生的信願行,親友在他命終後助念,是怎樣起到“蓮品高升”的效果呢?況且前面說了,命終之後移動身體並不影響往生,那為什麼卻承認命終後他人唸佛對“蓮品高升”的影響,豈不是看起來矛盾?所以有必要解釋一下。

之所以說命終後移動身體不影響,是因為“死有”階段不造業,而“中有”、“後有”階段,先前的軀殼已經被捨棄了。“中有”或“後有”的有情,即便對以前的關係有所執著,也是以業和習氣的形式,體現到下一個果報身上。觸碰身體不影響,是因為身體已經不再是他的身體;而唸佛有影響,因為佛還是他的佛。身體不是永遠跟隨有情的,但覺性是。佛是六道輪迴的眾生都不捨棄的,無論是“本有”、“中有”、“生有”、“死有”的狀態,都在佛的攝受之下。只不過“死有”狀態下不會念佛。

所以,有情命終後,別人唸佛,不是影響他的“死有”階段,而是影響他的“中有”、“後有”階段。這就是《阿彌陀經》說的,“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

站在命終之後,以此作為“現在”來看,如果他是命終即得往生,那是“若已生”,因為他在“本有”階段“已發願”了;如果他在“本有”階段未曾發願,在“死有”階段又不能發願,“中有”階段仍然可以發願,這就是“今發願”,這樣,他就可以“若今生”;如果他在“中有”階段還沒有發願,仍然不要緊,將來在“後有”階段仍然可以發願,就是“當發願”,將來還可以往生,就是“若當生”。

還以色界九種般涅槃類比,“若已生”相當於“中般”,是“順現受業”;“若今生”相當於“生般”,是“順生受業”;“若當生”相當於“上流”,是“順後受業”。一切有情,無論過去、現在,未來,都是必定往生淨土的。

這樣,對那些命終沒有“即得往生”的有情,命終後為他念佛,是會起到“蓮品高升”的效果的。因為《觀經》的九品往生說的是沒有“即得往生”的情況。其中最好的,上品上生,也就是幾乎接近《阿彌陀經》“即得往生”的情況,或者可以看作等同。

按照《觀經》的描述,上品上生是“如彈指頃”,有彈指的功夫,好像是比“即得”稍微慢那麼一丟丟的。《觀經》的上品上生,好比色界“中般”裡的“速般”,雖然是上品的根,順現受的淨業,卻還有著下品的惑,所以要“聞已即悟無生法忍”。而《阿彌陀經》的“即得往生”,則相當於“現般”。最快的“中般”和“現般”可以說是同時的。縱然有時間差別,也小到找不到。

那麼,對於最好的情況,“上品上生”或“即得往生”的,還怎麼讓他們“蓮品高升”呢?如果他們蓮品都高得不行了,沒有上升餘地了,命終後為他們唸佛對他們還有幫助嗎?

也是有幫助的。

既然他已經往生了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的眾生都是聖者,實質上是沒有差別的,但在娑婆世界凡夫的計度上,還有“方便、願、力、智”的差別。聖者菩薩的差別,不在菩薩自身,而在眾生眼裡,在菩薩度化眾生的因緣上。

如果眾生因為菩薩而唸佛,那就是菩薩“方便、願、力、智”的增上。所以,活著的人為往生的人唸佛,其實是為自己唸佛,往生的人不需要他的幫助,但活著的人自己需要幫助。活著的眾生透過唸佛,幫助了自己,也就順應了往生的菩薩的願。菩薩是希望眾生好的,眾生幫助了自己,就等於幫助了菩薩。極樂世界是平等平等的,已往生的菩薩間哪裡會有蓮品高下之分,但菩薩和眾生是一體的,如果眾生能因為菩薩的因緣而唸佛,而往生,的確可以說菩薩的蓮品高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