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歡迎交流 ,微信公眾號:蘇Eddies

1.阿里實習轉正覆盤

1.1關於我

我叫蘇輝斌(蘇Eddie),本科畢業於華南師範大學資訊工程專業,現在在浙江工業大學新聞與傳播讀研二,將於2021年6月畢業。

曾在深圳道樂、博聯智慧、網易、阿里做過跟產品有關的實習工作,目前已拿到阿里的秋招offer。

覆盤 | 阿里產品實習轉正&最近思考

很早之前就想寫關於秋招的經驗貼,前段時間一直忙於阿里實習轉正的工作。最近開始備戰雙十一,手頭上的工作少了一些,所以能抽出時間來寫下產品秋招和最近思考。

本文第一part主要聊聊我的阿里實習轉正過程和心得。

相信一些人會感興趣,因為我“本科211碩士雙非”的背景,跟普遍985學歷的大廠產品同學在學歷背景上有一定距離,我會聊聊我是怎麼準備的和怎麼思考產品經理這個崗位。

第二part會聊聊最近的思考,會聊到媒體進化論、讀書、投資、目標、寫文章。

1.2阿里面試流程

我是阿里實習轉正的,所以這一塊主要講下我的阿里實習面試流程和轉正流程。暑期實習面試時,我的阿里面試一共有6面(2場盒馬+4場天貓)。

阿里暑期實習從3月份開啟招聘,我就在阿里校招官網投遞了簡歷,不過遲遲沒有回覆。看到一直沒有回覆,我個人覺得大機率沒戲了,所以去boss直聘投遞別的公司。在boss直聘裡也發現了阿里產品實習的招聘,就隨手投遞了。過了兩天內推人就在boss直聘回覆我了,說幫我內推了。

4.1 18:00 盒馬第一面

。由於當時還在網易實習,剛好在開會,所以跟面試官約了明天再電話面。

4.2 18:00 盒馬第一面

。還是上次那個面試官,面了30分鐘,主要聊了之前的實習專案、談談對盒馬的認識。

4.11 11:00 盒馬第二面。

面試官上來介紹這是交叉面(當時挺困惑的,怎麼才二面就到交叉面了?),這輪面了70分鐘,面的問題主要聚焦在網易的產品實習、深圳道樂的產品實習、校園創業專案和一些產品探索性問題。

面完之後自我感覺還可以,因為我最後問了面試官後面的面試流程,他讓我回去好好準備下一輪。所以當下覺得穩了,但過了20天還是沒有訊息。我到boss直聘諮詢了內推人,內推人說hr沒處理我的流程,說可以幫我把流程轉到天貓,

但要從頭開始面 ️

。剛諮詢完2小時,下午2點天貓面試官來電話了。

4.30 14:00 天貓第一面(部門主管面)。

面了30分鐘,主要是面了網易實習專案和校園創業專案。

5.6 18:00 天貓第二面(部門主管的主管)。

面了80分鐘,這輪面了好久,面試官前面問了我的網易產品實習,後面開始重點關注個人情況,比如怎麼思考問題、怎麼看待領導等。

5.15 21:00 天貓第三面(交叉面)。

面了10分鐘不到!!!這輪情況有點特殊,剛好當天我在網易離職,跟幾位前同事去海底撈吃飯,吃到一半,電話來了,我就急忙忙跑到海底撈門口。海底撈門口噪聲太大了,同時訊號不好。我跟面試官這10分鐘都處於一個比較懵的狀態,都不太聽得清對方說什麼,就這樣勉強溝通了10分鐘,我的交叉面就結束了。掛電話後我心態有點崩,應該會被pass了。

5.2210:00 天貓第四面(hr面)

。萬萬沒想到,過了一週居然有hr終面。hr面是這次唯一的影片面,hr也問了很多產品相關的問題,面完後自我感覺還不錯。

過了一些天,5。26接到了offer call,6。3收到了實習錄用意向書。6。29安排入職。6。29開始實習,一直實習到9。15日,迎來了轉正答辯。

9.15 10:30 實習轉正答辯。

答辯現場有主管、師兄、hr和我。答辯流程是我分享述職報告,接著是主管和hr提問。在這裡很感謝我的師兄(現在也是我的主管),答辯前幫我過了好幾遍ppt和問題,不得不說好的師兄真的非常重要。但我自己在答辯時並沒有表現好,師兄將其歸結於我的緊張和表達。

9.24 收到阿里秋招錄用意向

,我的秋招就這樣結束了。這次秋招,雖然沒怎麼參與到別的公司的投遞,但能明顯感受到難度越來越大,競爭越來越激烈。

認識一些朋友,很多連大廠的簡歷面都過不了,被學歷和實習經驗不足給卡在門外。看到越來越多的名牌學校的學生想進大廠做產品,但產品坑還是這麼一些,僧多粥少,競爭非常激烈。

進了一個大廠產品上岸群,裡面都是 bat tmd 的產品上岸選手,看了下大家的學歷,幾乎都是top985和海外名校的,發自內心問了句“我何德何能”。

不得不說我這次選擇了對的事情,並做對了一些事情,再加上運氣的眷顧。

下文會跟大家聊下我是怎麼準備暑期實習和實習轉正。

1.3如何準備

這裡分為兩部分,分別是如何準備暑期實習和如何準備實習轉正。大廠的暑期實習非常重要(區別於日常實習,日常實習一般無hc,暑期實習有轉正機會),像阿里、騰訊都有實習轉正名額,且阿里的轉正名額很多,實習轉正hc會佔用秋招hc。如果想透過秋招進入阿里,難度會更大。

我不會跟大家寫流水賬介紹我都具體做了什麼,每一部分我都寫下我認為這階段做的比較對的幾件事情。

1.3.1如何準備大廠暑期實習

1.前期積攢產品實習經驗

網際網路相關的崗位非常看重你的實習經驗,我認識的大部分產品上岸同學,都有多段大廠實習經驗。很早之前我就意識到需要沉澱自己的實習經歷,所以從去年4月我就開始接觸產品相關實習。

19.4-19.8

,當時剛好處於考上研究生後的空閒期。第一份產品實習工作是在深圳道樂科技做企業的訂單結算系統,這份工作不涉及開發,由我在saas平臺上自行搭建。

這份工作讓我瞭解了基礎的產品功能設計和如何透過用研滿足使用者需求。

19.11-19.12

,第二份實習工作是在杭州的博聯智慧。我在這份實習中沒得到任何成長,雖然我的title是產品實習,但我日常工作是更換app的文案和翻譯文案,所以做了一個半月就離職了。

我也沒有將這段實習經歷寫在簡歷裡,因為跟產品毫無相關,並不會加分。

20.1-20.5

,第三份實習工作是在網易有道,主要做的是app首頁設計、策略推薦和後臺的模組配置、內容管理。這一次將前臺和後臺都接觸了,並且跟進了一次大的版本迭代上線,

完整了解了需求立項到上線覆盤要做的事情,可以說是這麼多段實習中對我幫助最大的。

後面的阿里面試過程中,也看的出來面試官對我的網易實習比較感興趣,深挖具體做了什麼,帶來了什麼結果,自己學到了什麼。

所以一定要去積攢相關的實習經驗。能有大廠實習經驗更好,不僅能讓自己學到非常多東西,投遞大廠的時候也能比較容易過簡歷面。

2.沉澱產品方法論

面試過程中,面試官問的問題除了跟實習專案相關,別的大部分是產品探索問題,看你如何解決。

所以平常一定要多沉澱,多積累一些產品方法和商業思維。

舉個例子,比如如何設計內容模組,核心是兩點,分別為供給側的內容如何獲取和使用者側的內容如何呈現,針對這兩點來設計相關的功能和商業機制。

至於如何進行產品方法論的沉澱,我是搭建了自己的產品知識庫,會針對某一話題、領域來收藏相關的內容,同時會在內容裡附上自己的理解和批註。

3.好奇心+不斷學習+執行

好奇心

:每當出現新的熱門app,感興趣的我都會去下載來玩一下,看看這款app滿足了使用者什麼需求,瞭解它的產品架構、運營體系是怎樣的。

不斷學習

:從去年接觸產品到現在,看了不下10本跟產品有關的書籍,王詩沐的《幕後產品》、俞軍的《產品方法論》寫的不錯,推薦大家去看。當然還有重要的是在專案中學習,覆盤每一個做的需求,在高頻次的覆盤中快速成長。

執行

:那段時間,我除了要求自己多實習,還有就是多輸出內容,目前來看這兩件事情執行的還可以。那段時間產出了跟產品相關的文章11篇,釋出在了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社群、pmcaff等地方。這些產品相關文章也可以看成是你的作品,面試的時候可在簡歷上附上網址,或許會成為你面試成功的關鍵因素。

1.3.2如何準備實習轉正

1.讓主管看到你的執行力和思考

一般來說實習2-3個月就參加答辯,主管在這段時間看的更多的是你的執行力和思考。如果能有產出那是最好的,畢竟產出可以說結果,可以讓主管看到你的執行力。

如果沒有產出的話,答辯時要讓主管看到你的思考。因為2個月的實習,對於實習生來說,確實比較難產出好的工作結果,那麼你就要根據工作內容給出自己的思考。

2.做好向上管理

向上管理這詞最近比較火,我理解的向上管理核心有兩點:

• 瞭解leader的管理方式,根據leader的性格和特質來維持跟leader的關係。當然這不是拍馬屁那種維持,而是真誠相待,建立相互的信任。

• 按時完成leader佈置的工作,這是相當重要的,畢竟這裡是職場。

3.做好協同溝通

這兩個半月的實習做了蠻多的協同溝通,剛開始找人推進需求和答疑的時候,推進總是不順利。後面踩坑踩多了之後,總結出怎麼把協同溝通做好。

最重要是找準人,找到對的人將會事半功倍;

接下來需要找準關鍵事,明白這次專案推進過程中關鍵的事情是什麼;

最後在推進事情的時候,可以拆分關鍵路徑。有些事情週期長,抓住關鍵路徑能節省不少時間。

在大公司業務比較複雜的情況下,有各種上下游、橫向業務、中臺架構等。協調溝通非常重要,做好了才能順利推進業務。

1.4對產品崗位的思考

1.產品崗位具體做什麼?

很認可純銀說的,

低階產品做功能體驗,中階修行的是區域性問題的最優解,進階修行的是操盤時權衡利弊,權衡全域性收益與損失,高階拼的是抽象。

不同階段、不同能力的產品做的事情不一樣,實習生可能更多是做使用者調研、畫區域性功能的原型圖等,往往是個執行者,而你的leader往往是決定產品走什麼方向,做什麼功能的人。

隨著網際網路領域的細分和垂直,出現了資料產品經理、策略產品經理、電商產品經理、c端產品經理等。不同產品同學具體做的就不一樣了。

資料產品經理可能日常生活中更多是埋點採資料、做AB測試、透過資料給出產品方案等。

電商產品經理日常可能會做協同溝通、資源對接、出產品方案等。

我還認識一位產品同學,日常做的就是發貨盤貨,但title還是產品經理。

不得不說產品經理只是一個title,具體做的內容還是得看組織安排。

回到產品經理(策劃)這個崗位,往大點來說,

就是洞察使用者需求,給使用者創造價值的一個崗位。

2. 產品經理需要的能力?

在我目前看來,想做好一款產品,產品經理的通用能力是:

自省能力

:這個是上限,不自省,難跳脫出認知侷限和環境侷限

決策能力

:決定做什麼需求

邏輯能力

:決定怎麼做需求

學習能力

:這個一輩子都需要去踐行的,增加知識儲備,不落伍,保持清醒

細分到b端產品和c端產品的話,需要具備的能力不一樣。

c端產品需要掌握些使用者體驗、資料分析、視覺效果、基礎技術知識、商業思維

b端產品需要掌握軟體架構設計、複雜流程設計、基礎技術知識

3. 接下來如何成長?

我這裡說的成長包括在企業的成長和個人的成長:

1.瞭解企業的晉升能力要求

每個企業產品崗位的晉升都有job model,我們可以去看晉升需要的能力和要求是什麼,對比當下的自己,看看自己還需要提高哪些。

晉升一般來說都是以業務結果和能力提高為導向。

關於業務,新人不要怕犯錯,重要的是不要二次犯錯,不斷地沉澱經驗,快速成長,拿業務結果來說話。

關於能力提高,可以透過工作來有意識提高自己的弱項。比如我目前的弱項是語言表達能力,缺少抽象化表達。我會十分珍惜每次小組總結或者多人會議溝通的機會,藉此來培養自己的抽象化表達能力。

2.和優秀的人多交流

溝通太重要了,千萬不要膽怯和你的直屬leader和各種大牛溝通,他們是你成長路上的貴人。後面的近期思考也會談到1+1>4。不斷地跟優秀的人溝通交換想法,能獲知新的想法和迭代原先的想法。

3.認知升級

別人做某些事情很容易,但對自己來說卻非常困難。那是因為這個事情並不在你的能力圈裡面,以自己的認知和能力為半徑,那裡面才是你有可能做成的事情。想要把能力圈變大,就得增大半徑,也就是得升級認知。 認

知升級就是連線優秀的思維,連線優秀的思維幫你把事情看懂,看懂了我們們才能接著談怎麼做。

4.持續學習

這塊就不多說了,很多牛人都是終身學習者,保持好奇、學習的心態

2.最近思考

2.1讓電影更電影

聽梁文道的播客,聽到一個觀點,讓電影更電影。

張立憲X梁文道:讀書到底有什麼用?[1]

從媒體進化論和媒體新媒介和舊媒介的理念來看,新的媒介出現會取代舊的媒介,舊媒介不復存在。

有些現例項子在這個理念中是對的,比如光碟出來後,錄影帶就沒有了。也有一些媒體不是這樣。剛開始有電視的時候大家會覺得電影會完蛋,但恰恰並不是這樣。最早的時候電影院會提供娛樂電影、抗戰電影,甚至還有新聞。但現在人們不會再去電影院看新聞,因為這樣的功能被電視來承擔或別的媒介承擔。

所以電影並沒有被電視幹掉,反而是幫電影逼出來只有電影才能做到的東西。

同理,回到產品上面,自家產品會被競品幹掉嗎?唯有我們能提供給使用者一些只有我們才有的功能、服務、體驗,持續滿足目標使用者價值,差異化打法才能不被競品幹掉。

2.2關於目標和手段

目標和手段的區別十分重要,但不少人容易出現把手段當目標,從而無法實現目標。

舉個通俗易懂的例子,對我來說,錢是工具、手段,不是目標,擁有美好生活才是目標。掙錢只是實現美好生活的一種手段,手段還可以是找到優質伴侶、提高日常生活品質、有好朋友等。但有些人容易把錢當目標,會為了掙錢而無所不用其極。

回到產品,同樣也舉個例子。比如今年的產品目標是提升使用者留存,那麼手段可以有:

•設計產品玩法,激勵使用者第二天回來領取獎勵

•設計訂閱提醒,透過push等提醒使用者

•私域渠道觸達,喚醒使用者回到產品

•提升使用者參與度高的功能的使用頻次(比如增加使用場景、功能體驗更佳等)

•高頻、豐富的權益獎品激勵使用者

更多的手段就不一一列出來了,產品設計者可以透過這些手段去提升使用者留存的目標。

但往往有些人會將手段看作是目標。比如將設計訂閱提醒看作是目標,任何場景都彈出彈窗讓使用者訂閱push,訂閱提醒行為可能是增多了,目標達成。但有沒有對使用者留存這個真正的目標起到幫助呢?這是我們要去思考的地方。

2.3.關於讀書

最近讀了兩本書,分別是《零售的哲學》和《學會提問》,聊聊讀後感。

看完《學會提問》後,學到了一個比較有用的辯證表達的技巧。在聽完別人說什麼後,我們可以在腦海裡想三個問題:

•他/她說的結論是什麼?

•他/她為什麼要這麼說?

•他/她這麼說有道理嗎?

《零售的哲學》裡鈴木敏文提到

增長就是公司不斷應對變化的結果。

當我們面對變化時,不要太多擔心,恰恰這就是你的增長機會。如果你能針對變化給出措施,那你就能帶來增長。

主動應對使用者需求的變化,然後去滿足他們

,我們做產品的時候老是說滿足使用者的需求,其實我們還可以看的更深一層,看清使用者需求的變化,再來談滿足使用者需求。

2.4解決問題的流程

解決問題有方法論嗎?於我而言,我的步驟是定義問題-拆解問題-執行策略-調整策略。

定義問題

定義問題的時候要避免X-Y問題,即沒有去問怎麼解決問題X,而是問如何解方案Y(Y是X延伸出的子問題或者是解決X的一個方案) 一定要問清楚最本質(原始)的問題是什麼?可以問這個問題的人是想要解決什麼,在什麼場景碰到了什麼問題?從而得知最原始的問題。

拆解問題

在拆解問題的時候,可以用金字塔原理、MECE原則,將問題拆成互相獨立,完全窮盡的小問題。

執行決策

調整策略

最重要的是執行和後續的反饋調整,繼續執行調整後的策略

2.5投資

最近也看了些投資的書,聊聊自己認同的幾個觀點和一些收穫

談談投資還是費用,一筆花出去的錢,如果對未來有利,可以看作是投資;如果對未來沒產生利益,可以看作是費用。

巴菲特、芒格這些大師一直在倡導價值投資,

但千萬別真以為價值投資就是跟時間做朋友,有些在你能力圈外的投資,時間這位朋友會讓你輸的很慘。

李錄在《文明、現代化、價值投資和中國》中提到投資是對未來做預期,而預測跟現實肯定會有距離,那我們在做判斷的時候,需要給預留空間,這個空間叫安全邊際。

成本可能有時間成本、資金成本、機會成本等,一個現象是機會成本被很多人無視掉了。

用可能獲得的回報、收穫減去機會成本,看結果是正還是負,這有助於我們更理性投資。

2.6寫文章

今年在公眾號寫了8篇文章,距離年初立下的flag還差12篇。前段時間由於實習沒能抽出時間繼續寫東西,接下來三個月會抽出週末來繼續產出內容。聊聊2個問題,

為什麼寫文章?

寫什麼樣的文章?

1。為什麼寫文章?

寫文章很重要一個原因是產出文章過程中能讓自己對某一話題、領域有更深入瞭解

輸入-思考-輸出是一個學習閉環

,多輸出、多總結來反饋最近的輸入和思考,同時也能鍛鍊自己的抽象化總結

透過產出內容來認識更多朋友,確實也因為寫公眾號認識了一些朋友

2。寫什麼樣的文章?

重點聚焦某主題,圍繞這主題產出內容,比如最近在研究電商和增長。

最近看了一些前輩在做內容聚合和推薦,自己一直有優質內容的知識庫,不除後面會把知識庫以文章推薦、訂閱的方式給更多人看到

References

[1]

張立憲X梁文道:讀書到底有什麼用?:

https://www。

xiaoyuzhoufm。com/episod

es/5eea0604418a84a046f724a2?s=eyJ1IjogIjVlN2UxNjg2MGE3YmQ4MDljMmU4YmZiZSJ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