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部位的面板是進行美容手術前首先要評價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來說,東方人的鼻部面板比西方人的要厚,而且皮下組織更豐富。厚面板比起薄面板,手術後的水腫和傷疤的形成更為嚴重,術後面板的痊癒也會更加緩慢。對於鼻整形來說,厚面板比薄面板更不容易分辨手術後遺留的細小及不規則與不對稱。

鼻整形醫生掌握外鼻的形態、解剖學知識及其構造特徵,對取得良好的手術效果十分重要。手術者要對患者的鼻子進行充分了解,確定它的解剖學變異程度,才能夠充分利用它的解剖學特徵,對外鼻的解剖學結構與鼻整形術相互聯絡在一起。

關於鼻部骨骼的結構的和鼻整形術

在解剖學上,外鼻大概可以分為軟組織(包括面板)、軟骨、鼻骨等幾類。軟骨和鼻骨支撐著面板和軟組織,維持著鼻子的形狀。堅固的鼻骨在術後的恢復過程中,能夠對組織產生支撐力以及對抗瘢痕的收縮力,使覆蓋在上面的面板和軟組織層能夠維持鼻整形後滿意的美學形態。但是,如果在鼻骨弱化的情況下,術後軟組織的纖維化收縮,可能給鼻子的生理功能帶來異常,甚至影響美觀。

東方人和西方人的鼻解剖學差異,可以從不同的手術種類中得到認證。西方人主要進行大鼻子縮小術(reduction rhinoplasty)。而東方人主要進行隆鼻術(augmentationrhinoplasty)。一般東方人的鼻子以寬、低的鼻樑,寬而厚的鼻尖皮下組織(subcutaneous tissue),寬鼻孔,薄而軟的軟骨以及塌陷的鼻小柱(columella)為特徵。

關於鼻部骨骼的結構的和鼻整形術

針對西方人的鼻尖血液供應以及側鼻軟骨、鼻翼軟骨(lowerand upper lateral cartilage)詳細的研究已有很多研究成果發表,並且以此為根據開發了系統的手術方法,而針對東方人這方面的研究,發表的論文卻很少。為開發適合亞洲人的手術方法,有必要調查亞洲人的鼻解剖學構造,在此基礎上去比較文獻上論證的西方人與東亞人的解剖學差異。

關於鼻部骨骼的結構的和鼻整形術

本文根據屍體解剖來探討外鼻的解剖學構造,其中許多部分引用了已有的知識。主要不是從解剖學的角度上,而是從手術者的立場作為出發點進行說明。

鼻整形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最佳化鼻子的外形不影響鼻子的正常生理功能,在不損害鼻骨的整體性結構的前提下,達到預期的目的。手術結果不僅僅反映著醫生的個人能力,也反映著不同患者鼻部的解剖學差異以及對這種個體差的認識。

關於鼻部骨骼的結構的和鼻整形術

作為美容外科手術,鼻手術也同樣需要醫生清楚地掌握面板和軟組織的性質、厚度、不同部位的差異;還要考慮軟骨、鼻骨等各構造物的大小、形狀、強度以及鼻子的內部構造。

目的是在術中為指導植入體的正確雕刻,減少由於植入體雕刻問題引起的鼻整形術後併發症,使植入體的形態恰到好處地補充骨性鼻背的缺陷。

方法:透過對71個頭顱標本進行鼻骨測量,對52例正常成人進行骨性鼻背螺旋CT三維骨重建測量,並將各資料作統計學處理,得出各專案的平均值和標準差。

關於鼻部骨骼的結構的和鼻整形術

結果:顱骨標本、正常成人的鼻背長分別為2。2545±0。4938cm、2。7041±0。2846cm,鼻背寬0。9469±0。2558cm、0。7763±0。1617cm,梨狀孔頂間距0。7522±0。1809cm、0。7203±0。1633cm,鼻額角145。5901°±7。3631°、143。0000°±7。4054°;正常成人的軟組織鼻額角為142。4969°±7。5590°。

關於鼻部骨骼的結構的和鼻整形術

結論:1、植入體寬度應參照骨性鼻背前緣梨狀孔頂間距寬度來確定;2、隆鼻術前必須充分了解骨性鼻背形態並因此雕刻鼻部植入假體,這樣可有效避免一些併發症的發生。

關於鼻部骨骼的結構的和鼻整形術

鼻軟骨框架

鼻軟骨的框架是由三個獨立的骨拱,上軟骨拱,與下軟骨穹隆組成。骨穹窿由成對的鼻骨和上頜骨額突組成,它們構成了鼻子的上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結構。骨骼的厚度不等,最厚的部分在眼角的水平線。手術結果表明,截骨很少超過這個水平線。

關於鼻部骨骼的結構的和鼻整形術

軟骨框架除了負責部分鼻部生理功能(如擤鼻涕),還承載鼻部的情緒美學表象,比如生氣的時候和開心的時候,鼻部軟骨部位的伸縮力和狀態是不同的。因此在鼻整形中,對鼻部軟骨的塑造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