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鎮為什麼要殺于謙?kalaton2021-05-22 10:38:58

因為朱祁鎮是個爛人,一個人一旦自私自利到了極點,這種人的思維邏輯就很難為正常人所能理解了。

當時朱祁鈺病重將死而且無子,朱見深繼承大統是板上釘釘的事。實際上他作為原本的皇帝和現在具備第一繼位資格的皇子的親爹,搞奪門就是為了自己再爽一把。奪門時絕大多數文臣勳貴包括于謙在內都沒摻和,但是這不妨礙爛人對你有敵意。衛國英雄範廣被誣殺還不算,妻女還被賜給他從瓦剌帶回來的韃子為奴。還給王振和也先修廟。這種爛人你覺得他做爛事有什麼邏輯可言嗎?

朱祁鎮為什麼要殺于謙?流光容易把人拋2021-05-22 14:53:35

朱祁鎮為什麼要殺于謙?

于謙

“還鄉團”給的理由是:不殺于謙,此舉無名!

公開的理由是:于謙有意迎接外藩繼位。

“還鄉團”想攬權,便視於謙為眼中釘肉中刺。

而在“奪門之變”這場政治交易中,明英宗需要給出報酬。

雙方坐地分贓。

朱祁鎮為什麼要殺于謙?史盲才吹朱見深2021-05-22 15:35:56

這個問題的回答千篇一律,都是被明史誤導了的。就只說一件事:

“不殺于謙,此舉無名。”——這句話出自於冕為了求憲宗給於謙翻案寫的《先肅愍公行狀》,隨後被《明史》等眾多史書抄去了。

于冕當時為了能讓憲宗肯給於謙翻案,在狀紙中將殺害於謙的罪責全部推到了已經倒臺的徐有貞身上,同時為了表示上層不願意殺于謙還洗白了孫太后。

像《明史·于謙傳》中的:

“奏上,英宗尚猶豫曰:“于謙實有功。”有貞進曰:“不殺于謙,此舉為無名。”帝意遂決。”

“皇太后初不知謙死,比聞,嗟悼累日。英宗亦悔之。”

“俄有邊警,帝憂形於色。恭順侯吳瑾侍,進曰:“使于謙在,當不令寇至此。”帝為默然。”

——————————————————————

這些洗白的史源全部出自《于謙祠墓錄·卷五》的《先肅愍公行狀》,而且是

“孤證”

。尤其後兩條,除了于冕之外沒有一個當事人記載過這些事!

對於徐有貞那句話《國朝獻徵錄》裡有這麼個記載:

至辛卯冬,文定北上,武功具餞之,

備述奪門始末,且恚嘆曰:“石亨輩致死於王,乃嫁罪老夫耶?”令世有良史,徐元玉

(徐有貞字元玉)

豈終受誣乎?

寔深有望於文定。明年文定果及第入史館,然竟無由公伸辨也。

餘聞故老雲:英廟持於王獄辭未下,石亨偕張軏面奏曰:“陛下不殺謙等,今日之事何名?”上意遂決。忌嫉之徒乃謂出自公口,冤哉。初猶有知其誣者。【及少保子冕求程篁墩序旌功錄,以實謗言,天下信之矣 。】

——明·焦竑《國朝獻徵錄》

——————————————————————

徐有貞說自己根本沒說過這話,是石亨和張軏說的,于冕和程敏政誣陷了他,所以徐有貞從來也沒有承認過。

而於冕、程敏政都說徐有貞說過,陳建、焦竑卻說徐有貞沒說過。儘管這些人說法不統一,但有一點是一致的:

除了于冕,所有人都沒有說過英宗曾說“于謙實有功”這句話!

最有意思的是陳建說

這話不但不是徐有貞說的,而且“猶豫”的也不是英宗,而是徐有貞

“先是于謙等下獄,

徐有貞猶豫

,張軏言曰:‘不殺謙等,今日無名’, 獄遂決。

——明·陳建《皇明從信錄》

——————————————————————

所以“不殺于謙,此舉無名”這話到底是誰說的,究竟有沒有人說過這句話,又是不是說給英宗聽的都不好說!就不要為了證明一句真假都不一定的話去各種分析了。

朱祁鎮為什麼要殺于謙?亂世佳人2021-06-02 09:51:06

1首先於謙最大的功勞是什麼?北京守衛戰,有他在就會永遠提這個功勞,提這個功勞就會想到景泰帝,也會提到土木堡,殺個人堵眾人之口天下之口還是可以的。

2于謙一定會覺得景泰比他好,因為現實就是如此,一定拿他作比較,激勵他。如果是從老子手裡拿的皇位好說,古人自謙,總會說自己不如老子的。

3(新)皇帝上位,總會清理前朝重臣的,比如和珅這類,況且於謙更不得了還知兵。

4朱祁鎮是傻逼。

朱祁鎮為什麼要殺于謙?alien張2021-06-13 12:46:46

明史將原因歸於徐有貞那句:不殺于謙,此舉無名。根本原因是,于謙是景泰時期最重要的大臣,北京保衛戰最大的功臣,也是景泰能上臺和執政的最大支撐,朱祁鎮第二次上臺要想坐得穩那個皇位,必須嚴酷鎮壓作為敵對的景泰勢力,而最好的方式莫過於把最有代表性的于謙殺了,這絕對最有震懾力。于謙有沒有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景泰黨,你會威脅到朕的皇位;你的功勞不是朕的功勞,反而還是景泰的功勞;你的功勞有多大,就證明朕有多愚蠢,為了朕的皇位,還是借你人頭一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