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趙雲、張郃、魏延相繼死去後,前期的超級猛將全部作古,《三國演義》進入了後20回的“姜維時代”。在整個大後期,蜀漢集團已經人才凋零,而曹魏集團卻仍然人才濟濟!

那麼在張郃死後,魏國後期還有哪些猛將呢?他們的武力怎麼排名呢?

第8:孫禮。

曹睿射獵期間,林中忽然驚起一隻猛虎,直奔到御駕前,“

孫禮拔劍斬之

”,因此功勞,孫禮被魏主封為上將。孫禮是曹真的心腹愛將,多次與郭淮並肩作戰。

諸葛亮二次北伐期間,孫禮曾經向曹真獻計,在糧車上裝滿硫磺、茅草之物,裝作在祁山小道運糧,引誘蜀軍前來截糧,然後再以火計攻之,但是被諸葛亮識破,孫禮也被馬岱殺到狼狽而逃。

在北元渭橋之戰中,孫禮曾經詐敗棄營,引誘魏延、馬岱追趕,然後與司馬懿、郭淮三軍匯合,最終將魏延二人殺敗。

第7:王基。

王基應該是魏國最後一位猛將。在曹芳時代,王基受到司馬懿的舉薦;到了曹髦時代(司馬家族奪權後),王基又受到司馬師的器重。“淮南三叛”期間,王基參與全部鎮壓,表現神勇。諸葛誕在壽春造反後,東吳以文欽為嚮導,派出了七萬大軍前去支援,而司馬師建議曹髦御駕親征,而鎮南將軍王基率擔任正先鋒。

魏、吳第一次交鋒,王基出馬迎戰,吳國先鋒官朱異、唐諮先後上前廝殺,均被王基三合殺敗。

在壽春城淪陷後,諸葛誕突圍被殺。東吳大將於詮趕來援助,卻遭遇包圍。王基招降,但於詮氣憤地把頭盔扔在地上,然後奮力向前與王基廝殺,但畢竟敵眾我寡,“三十餘合後,於詮氣力不加”,被王基率眾軍所殺。

第6:郭淮。

漢中之戰時,郭淮作為行軍司馬就登場了。張郃在瓦口關之戰慘敗後,被曹洪喝斬,但是郭淮極力勸阻曹洪,將張郃保了下來;夏侯淵在定軍山戰死後,郭淮又極力推舉張郃代理主將,而張郃也順利地收拾了爛攤子;可以說,郭淮真的是慧眼識珠。

在諸葛亮北伐時期,郭淮擔任曹真的副將,屢次與蜀軍交戰,曾被張苞殺敗並追擊,不過張苞最終卻意外墜落山澗中摔死。

到了司馬懿掌權後,郭淮擔任雍州刺史,受到司馬懿的指派,前去剿滅夏侯霸。兩軍陣前,郭淮挺槍出馬,與夏侯霸單挑,“

戰不十合,撥馬而回

”。郭淮稱得上曹魏名將,但他的武力值卻實在不敢恭維!

到了司馬昭掌權時期,郭淮已經升任為徵西將軍,都督雍、涼諸軍事。

鐵籠山一戰,姜維把司馬昭圍困在了山頂上,然後約羌王共同舉事。郭淮率另一軍率先鎮壓並策反了羌王,然後共同突擊了姜維,讓姜維在倉皇無備的情況下狼狽而逃,手中無槍、無箭,只有一副空弓。郭淮單騎追殺姜維,突發一箭,卻被姜維順手接箭,而姜維反身一箭,郭淮卻被一箭爆頭了!

第5:鄧忠。

鄧忠乃鄧艾之子,是一位二十歲的悍勇小將。段谷之戰,鄧忠跟隨鄧艾戰退了姜維,但雙方未曾謀面。

長城鏖兵時,鄧忠在陣前挺槍出馬,並高叫“認得鄧將軍否?”姜維把他當成了鄧艾,抖擻精神,與之單挑三四十合,不分勝負。鄧忠的槍法在姜維面前絲毫不弱,近四十合仍然“

無半點放閒

”,姜維心急之下,只得詐敗而走,在鄧忠追趕時,反身一箭射去,但鄧忠眼乖,輕鬆閃過。等姜維換弓取槍後,鄧忠已經追到了眼前,並奮力刺去,姜維略顯慌亂,急閃而過,“

那槍從肋傍邊過,被維挾住

”。鄧忠心驚,只好棄槍而走。

如果姜維不用險招,估計五十合也勝不了鄧忠。

第4:夏侯霸。

夏侯霸乃夏侯淵之長子,“自幼習武,弓馬嫻熟”,是曹爽的心腹愛將。諸葛亮分兵五路出祁山時,司馬懿在曹睿面前保舉了夏侯霸,在與蜀漢的交鋒期間,夏侯霸與其弟夏侯威曾經依計而行,擊敗了王平、張嶷。

平遼東,襄平之戰,夏侯霸作為先鋒官,與遼東第一上將卑衍單挑,戰不數合,一刀斬卑衍於馬下。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後,曹爽被夷滅三族,而夏侯霸作為曹爽的心腹,心生恐懼,而司馬懿也假詔讓他入京面聖,於是他立即反了。在郭淮前來征討時,夏侯霸曾十合內殺敗郭淮,但隨後被郭淮、陳泰夾擊而敗,最終逃到了蜀國,受到劉禪的親自迎接和殷勤厚待。

在姜維北伐期間,夏侯霸屢立戰功,還曾經解救過被圍困的姜維。洮陽之戰,夏侯霸率五百士兵攻城,卻中了鄧艾之計,在城邊吊橋上,全軍慘遭亂箭射死。

第3:徐質。

徐質深受司馬父子的賞識,司馬懿稱讚其勇武為“

魏之猛將也

”,而司馬師也深知徐質英勇過人。在姜維兵出陽平關伐魏時,司馬師拜徐質為輔國將軍,擔任先鋒。徐質善使一柄開山大斧,很多人以為他是徐晃之子,其實並不是。

隴西之戰,徐質數合擊敗廖化,又數合擊敗張翼,然後驅兵大進,掩殺蜀軍三十餘里。

姜維並沒有與徐質單挑,而是問計於夏侯霸,“

徐質甚勇,當以何策破之?

”夏侯霸獻出了運糧之計,而徐質果然中計。在搶劫木牛流馬時,徐質突然遭遇埋伏,被廖化、張翼合力殺敗,然後冒火突圍而走,在人困馬乏之際,姜維忽然從斜刺裡殺出,徐質大驚無措,被姜維刺倒了坐騎。徐質翻身落馬,姜維率軍士一擁而上,將徐質亂刀砍死。

第2:鄧艾。

鄧艾是曹魏陣營中非常優秀的名將,也是姜維一生的苦手,在鄧艾的阻擊下,姜維多次勞而無功。鄧艾目光遠見、頭腦清晰,具有極強的戰略思維,經常能夠料敵先知,甚至能夠發動奇襲。鄧艾上演的偷渡陰平一役,堪稱中國戰爭史上的傑作。本文重點討論鄧艾的武力。

文欽討司馬,樂嘉城之戰,在文鴦連夜踹營後,鄧艾於黎明時分趕到,與文鴦單挑,雙方酣戰五十合,不分勝負。

但必須說明一點,文鴦折騰了一整夜,體力受損嚴重,而鄧艾卻五十合與之戰平,由此可見,鄧艾的武力明顯不如文鴦。

鄧艾於姜維多次交手,二人基本在伯仲之間。侯河之戰,鄧艾與姜維單挑,十餘合戰平;沓中之戰,姜維連續殺敗天水太守王頎、隴西太守牽弘,然後追殺二十餘里,忽然遇到了鄧艾,然後雙方再次單挑十餘合,仍然不分勝負。

理性分析,可能還是姜維的武力值略高一點點。其實,姜維後期的武力值衰退嚴重,如果是天水關的姜維,應該必勝鄧艾。

第1:文鴦。

文鴦乃文欽之子,出道時年方十八。文欽本是魏將,後來不滿司馬家族的作為,起兵討伐,兵敗後逃往東吳。樂嘉城一戰,文鴦單騎踹營,把司馬師的眼珠都驚爆了,在廝殺一夜、酣戰鄧艾後,遭遇百員魏將的追擊,然後五六次反身殺入敵陣中,槍挑、鞭打,斬殺了數十員魏將。文鴦的這次表現,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了,本文不再詳細描述。

在諸葛誕討伐司馬昭期間,文欽三父子與東吳大軍一同前往壽春城救援,幾經廝殺後,文欽衝入壽春城,與諸葛誕困守城中。其實,文欽與諸葛誕一直互有嫌隙,雙方互相厭惡,只是在特殊情況下,才並肩作戰。城中缺糧後,文欽與諸葛誕因為軍糧起了矛盾,而諸葛誕竟然找尋藉口將文欽斬殺了!

文鴦與其弟文虎連夜從城牆跳下,向司馬昭投降。

司馬昭並沒有追究文鴦踹營之罪,反而大度地接受了文鴦的請降,然後加官賜爵,讓文鴦兄弟到壽春城下招降。城內眾軍看到文鴦都被赦免了,於是軍心譁變,紛紛棄戈投降,於是司馬昭聽從了鍾會的建議,讓王基發起總攻,壽春城立即淪陷了,諸葛誕棄城而逃,被魏將胡奮斬殺於吊橋旁。

文鴦後來在西晉官高位顯、立下天功,但是遭遇政變牽連,被賈南風夷滅三族,不過演義中並未提及此事。

除上述八人外,還有張虎、樂綝、陳泰等人。

張虎乃張遼之子,樂綝乃樂進之子。張虎、樂綝一般並肩作戰,但遇到關興、張苞卻被殺到崩潰而逃,也曾被王平、馬岱擊敗。在平定遼東期間,張虎、樂綝曾立下大功;在北元渭橋一戰中,張虎、樂綝還取得局面性勝利,並亂箭射死了蜀將吳班。

陳泰乃陳群之子、郭淮副將,曾經與郭淮合力殺退夏侯霸,在鐵籠山之戰中,曾經被姜維三合大敗。郭淮死後,陳泰升任為魏國西方主帥,與其部下鄧艾結成了忘年之交。陳泰忠誠,在曹髦慘遭賈充、成濟弒君後,陳泰曾經建議處斬賈充,但司馬昭並不捨得,只是拿成濟當了替罪羊。

其實,王基、鄧忠、徐質等人,只是武力較強而已,而鄧艾、郭淮才是真正的名將,至於文鴦,在曹魏時代,並沒有過於突出的軍事戰績。

最後補充一句,除了鄧艾、郭淮等人,王凌、毌丘儉、諸葛誕、鍾會,還有早逝的郝昭,都是名副其實的魏之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