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金馬影后馬思純在微博上引發了一場讀後感爭論。起因是12月15日,她釋出了一則關於張愛玲《第一爐香》的讀後感:“張愛玲的卑微換不來她的愛人。低到塵埃裡,一生只會發生一次。因為愛不是一個人的卑微,而是兩個人的勇敢”。

隨後,某微博大V就發文質疑“雖說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也有人把哈姆雷特看成哈利·波特”,暗示她根本沒有看懂這篇小說。的確《第一爐香》也並不是一本所謂的愛情小說,它呈現的是人是如何被自己的虛榮和慾望所吞噬的。

有網友稱其讀所有書都能讀成青春疼痛文學,馬思純則回覆:“如果我到六十歲還覺得一切都是青春小說,我想我會是個幸福的人”。不過即便是對於同一本書,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這麼迴應也不能算錯。

但在之後,張愛玲書迷“張迷客廳”則挖出她以前發過的兩條假張愛玲語錄,勸她多讀原著,少寫讀後感。16日馬思純發文迴應稱感謝指正,自己虛心接受。

馬思純錯用張愛玲語錄被群嘲:人們為什麼喜歡引用“假名言”?

其實,這類事情並不少見,雖然現在很多名人都強調自己很愛讀書,而且還以此去為自己營造“文藝青年”的人設,但引用錯誤的名人名言的事情實際是很常見的,像是把“在這個薄情的世界上深情地活著”當成梵高語錄的勒東,轉發“莫言十大金句”的舒淇等。

在2016年楊絳去世的時候,孫儷、趙薇、韓寒等眾多明星都在微博上轉發了那句“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但實際這句話根本就不是楊絳說的。

因而人們便紛紛在網上嘲諷“明星沒文化”、明明不讀書還假裝“文藝青年”人設等。但從某種程度上看,這反映的恰恰是當下大多數人的現狀。在朋友圈和微博中,這種心靈雞湯式的金句出現的頻率是相當高的,而且還都是所謂的“偽語錄”。

典型的像是“魯迅說過,到了一定年齡,必須扔掉四樣東西:沒意義的酒局,不愛你的人,看不起你的親戚,虛情假義的朋友;必須擁有四樣東西:揚在臉上的自信,長在心裡的善良,融進血液的骨氣,刻在生命裡的堅強”。

如果看過書的人,會很清晰地察覺出來這個句子肯定不是出自於魯迅,因為它與魯迅的風格實在是相差甚遠的。

雞湯體猶如一道甜得發膩的糕點,它會讓人輕易地沉浸於這種雕飾的歲月靜好中,而魯迅的文字卻是相當理性清醒的,對於人性中的虛妄是毫不留情地揭露,它就像冬季中的冷水,會讓人有痛徹心扉之感。

或許這恰好反映出當下的一種狀況,從表面看人們都在宣稱讀書好,當問起“你有什麼愛好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脫口而出“讀書”。

但是現實情況卻是,大多數人所讀的都不是書,而是一些二手傳播的資訊,比如公眾號、網站和微博等。但在很多時候,某些網上的文章可謂是錯漏百出的,可能為了增加點選率,它們會製造出一些所謂的“名人名言”。

據總結,所謂“朋友圈金句”,就是看似很有道理的雞湯+有影響力的名人。

因為對於讀者而言,當他們看見這些話是出於名人之口的時候,也就不經思考地認為這就是至理名言,所以便頻頻轉發。從社交的效果看,這樣還可以顯得自己比較有文化,是個愛讀書的人。

“語錄體”的一個特徵是看上去很深刻,它好像在告訴你一些深刻的人生道理,且語言十分優美。但是仔細分析,你會發現它所傳遞的都是空話套話。

比如在網上流傳甚廣的杜月笙名言:“頭等人,有本事,沒脾氣;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氣;末等人,沒本事,大脾氣”。的確,看上去是有些道理,它是在告誡人們要提高自己的修養,不要亂髮脾氣。

但問題卻也是很明顯的,那就是它太過於絕對了,因為在現實生活中,人的脾氣和成就之間是不存在著對應的關係的。你可以說李嘉誠、稻盛和夫這些大企業家都是低調謙和的人,但不要忘了喬布斯可是典型的“暴君式”作風。

而另一類則更為常見,就是用華麗的語言書寫某些多愁善感的情緒,所談論的內容多為情感和青春,會被一部分具有所謂“少女情懷“的女性所引用。比如,柏拉圖說過:“若愛,請深愛。如棄,請徹底”。

這完全是“牛頭不對馬嘴”,缺乏最基本的常識,柏拉圖是古希臘的哲學家,研究的是理念、現象、正義、理性等,且他最反對的就是這些糾纏情緒化的情感問題。

當然,現在不止有偽造的名人名言,甚至還有篇文章都是偽造的情況。之前,網上流傳一篇署名餘秋雨的文章,稱“我”因病住進醫院,經歷必須先繳費再治病的過程,並目睹老人因沒錢治病去世的場景,明白“醫院成了某些人圖財害命的印鈔機”,因此感嘆道,“我病了,社會也病了”。

對此,餘秋雨在微博上專門澄清道:“我沒有生病,而且這篇文章從觀念到文筆都與我南轅北轍”。

其實,這就是一種感悟體的文章,和金句體類似,這種文章也是一種套路,由一個親身經歷的故事入手,去批判或是得出某種宏大的道理,像是“教育制度爛得透徹”、“人生要寬容”等。

從某種程度上看,人們喜歡看這類文章是有原因的,因為它的思路是直線型的,不需要你去思考因果關係和相關細節,只需要被感動即可,再加上被鍍上了一道名人的金邊,就讓人們覺得這似乎說的更有道理了。

馬思純錯用張愛玲語錄被群嘲:人們為什麼喜歡引用“假名言”?

但是,“語錄體”的流行卻證明了知識碎片化的趨勢,人們之所以如此地熱衷於金句,一方面是由於其簡單明瞭、黑白分明,另一方面就是其足夠情緒化。而讀書卻是剛好相反,一本好書是有相對完整的思考體系的,作者所向你展現的絕不會是一個簡單的結論,而TA的論證和闡釋的過程。

正如人們在看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的時候,他不會在開頭就說明這是一個壞女人的故事,甚至在故事的結尾,女主角臥軌自殺之後,作者還是沒有直接地展示出他對女主的態度。

而這也許才是讀書的最大價值,它是讓你沿著作者的軌跡去思考,你可以質疑甚至是不認同作者的觀點。但這都沒有關係,因為你從中獲得到的是相對完整的思考過程,這比僅僅記住一兩句書中的“金句”無疑要重要得多。

當一個人長期在閱讀這類“偽語錄”的時候會給他帶來一種錯覺,他好像覺得自己在讀書,學到了很多東西。但實際上,他是被侷限在了一個封閉的環境中,很難取得進步。

更嚴重的是,當他看到更深厚的知識的時候,他是不具備識別能力的。正如有人在看《三國演義》的時候會說這是一本厚黑學的書,而看不到其中厚重歷史觀的表達,那是因為在他長期被厚黑學理論所薰陶,便覺得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就只能用厚黑學來解釋。

所以,讀什麼樣的書,獲取什麼樣的資訊是件很重要的事情。如果沒有選擇好這些,那麼讀再多的書都不過是在自欺欺人而言。因為引用錯一句名言被他人嘲笑並不是什麼大事,或許人們所需要做的是如何篩選和過濾掉那些“偽語錄”。

不過這也不是什麼太大的難事,人們只需要告誡自己:多讀書,少在微博上看名人名言。如果是實在想引用,那麼請麻煩多花一些時間去確認一下名言的真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