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概況

這篇文章來自CMU、Microsoft和UIUC。第一作者Tianlong Yu是CMU的博士。然後一個是UIUC的學生,後面兩個Hongqiang Harry Liu和Jitu Padhye是微軟Azure雲,以及微軟移動與網路研究組的成員,值得注意的是Shachar Raindel之前是Mellanox的SA,現在是在微軟。

[HotNets 16'] FreeFlow: High Performance Container Networking

[HotNets 16'] FreeFlow: High Performance Container Networking

1。 motivation

目前容器之間的網路解決方案效能低,可移植性差。

首先討論了容器之間通訊的三種方式,1)共享記憶體通訊,2)host模式容器繫結host主機埠通訊,以及 3)overlay模式通訊(容器內部軟體路由)。透過實驗發現overlay模式和host模式的延遲和吞吐率遠差於共享記憶體方式。然而,現在的容器實現中為了保證可移植性,通常使用overlay模式網路。

然後討論兩點發現(沒什麼新東西,不過是為了後面講故事用的),一個是大部分的容器部署中都包含中央的編排器,這個編排器知道每個容器的位置。第二點,對於同一個應用來說,容器之間的隔離是沒必要的。

2。 innovation

達到高效能的關鍵是繞開效能瓶頸,比如網橋,軟體路由和host OS核心。

3。 implementation

對於intra-host的容器之間通訊,使用共享記憶體方法代替軟體網橋。

對於host之間的容器通訊,使用繞過核心的方法,例如DPDK或者RDMA。

這篇文章是一個有關容器網路的文章,選擇這篇文章主要目的是想了解一下現在容器網路發展的方向。基本上大家都對TCP/IP協議棧不滿,使用各種方法繞過網路棧。

[HotNets 16'] FreeFlow: High Performance Container Networking

[HotNets 16'] FreeFlow: High Performance Container Networ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