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因《創造101》、《偶像練習生》兩檔新偶像成長綜藝火爆被業界成為“中國偶像元年”。本文詳細分析了2004-2018年偶像選秀十五年,現象級節目的三個規律、三大現象級節目的成功之道與四大效用,並在此基礎上比較《創造101》與《超級女聲》的影響力、產品力,解析新偶像女子力養成能否超越“全民超女”的神話。

01

偶像選秀15年,現象級節目的三個規律

國內的偶像選秀綜藝節目始於2004年《我型我秀》與《超級女聲》,至2018年已發展整整15年。15年間進入主流觀眾視野的大型偶像選秀綜藝超過20檔,其中包括創造了國內收視與觀眾參與度峰值的《超級女聲》、《中國好聲音》等現象級節目。

偶像選秀的“現象級”規律,“創造101VS超女”能否突圍?

2004-2015年各年度主要偶像選秀綜藝節目

偶像選秀的“現象級”規律,“創造101VS超女”能否突圍?

2016-2018年各年度主要偶像選秀綜藝節目

國內的偶像選秀綜藝節目有三個規律:

1.創造收視紀錄:

四大衛視史上最高收視率節目中有3個為偶像選秀綜藝。

2.頭部平臺主導:

現象級且高影響力超過3季的偶像選秀綜藝由頭部衛視壟斷;2017年以來影片平臺偶像選秀綜藝獲得成功,仍然是由頭部平臺主導。

3.現象級創意來源為頂級國際模式:

《超級女聲》、《中國好聲音》、《中國達人秀》均參考或購買了國際TOP節目模式。

創造收視紀錄

湖南、浙江、江蘇、東方四大衛視史上收視率最高的綜藝節目對比:湖南衛視單期收視率最高的綜藝節目為2005年8月26日播出的《超級女聲》,CSM12達到11。749%;浙江衛視單期最高為2015年10月7日播出的《中國好聲音4》總決賽,CSM12收視率6。812%;江蘇衛視單期最高為2011年7月31日的《非誠勿擾》,收視率4。567%;東方衛視單期最高為2010年10月10日播出的《中國達人秀》,收視率6。449%。

《超級女聲》、《中國好聲音》、《中國達人秀》三大現象級選秀分別創造了湖南衛視、浙江衛視、東方衛視史上收視率最高節目紀錄

;其中《超級女聲》是四大衛視中唯一破10的節目,而《中國達人秀》則是四大衛視中單城市份額最逆天的節目,其上海本地份額達到驚人的75。787%!

偶像選秀的“現象級”規律,“創造101VS超女”能否突圍?

四大衛視歷史最高收視率節目CSM12表現

頭部平臺主導

過去15年出品高收視率偶像選秀綜藝節目的平臺集中於湖南衛視、浙江衛視、東方衛視三大衛視;其中湖南衛視、浙江衛視的代表作分別為現象級的《超級女聲/快樂女聲/快樂男聲》、《中國好歌聲/中國新聲音》,而東方衛視則持續出品多個有較高關注度的選秀節目表現出持續開發多元內容的能力。

偶像選秀的“現象級”規律,“創造101VS超女”能否突圍?

湖南衛視、浙江衛視、東方衛視出品的偶像選秀

2006-2009年、2012-2014年在《超級女聲》、《中國好聲音》帶動收視熱潮的背景下,江蘇衛視、遼寧衛視、中央電視臺等上星頻道也推出大型偶像選秀綜藝節目,最終由於收視率平淡無法與較為高昂複雜的製作成本平衡而相繼退出這一領域。

現象級創意來源為頂級國際模式

《超級女聲》、《中國好歌聲》、《中國達人秀》三大現象級偶像選秀綜藝節目均借鑑或購買了國際TOP節目模式。截止2015年國際十大節目模式中,《超級女聲》參考了英國模式《流行偶像》,《中國好聲音》購買了荷蘭的《好聲音》模式版權,《中國達人秀》源自美國模式《達人秀》。

偶像選秀的“現象級”規律,“創造101VS超女”能否突圍?

偶像選秀的“現象級”規律,“創造101VS超女”能否突圍?

偶像選秀的“現象級”規律,“創造101VS超女”能否突圍?

偶像選秀的“現象級”規律,“創造101VS超女”能否突圍?

國際十大節目模式(統計截至2015年)

02

三大模式的成功之道與四大效用分析

三大模式的成功之道

國內偶像選秀史上三大現象級綜藝節目其原版模式之所以在全球範圍內獲得巨大成功,均緣於:平民化的參與度、多樣化及具有反差性的表演、靈活的明星策略、豐富的話題性、成功的精神核心設定。

1、達人秀:合理的“畸形秀”式選秀

《達人秀》是在全國最大範圍地搜尋傑出表演者並使表演者多樣化的節目:表演者在嚴格的評委面前試鏡,評委有權按下按鈕表示透過或拒絕;進入決賽的每個入圍者的命運將會由公開投票決定。

《達人秀》成功的關鍵是設定合理的“畸形秀”的維度:這檔節目是“怪人”、“奇人”、“獨特之人”展示才藝的舞臺,以柔軟溫和的方式讓無緣星途、反英雄主義的人走上舞臺,讓他們憑藉才藝變成真正的英雄。節目在平民化及多樣化、明星策略、話題性三個方面有突出的成績。

而讓《達人秀》真正深入人心的則是其精神核心:承認世界上每個人都充滿才華,不求完人,只求在某一方面足夠專業。

偶像選秀的“現象級”規律,“創造101VS超女”能否突圍?

2、好聲音:迴歸歌唱藝術的高品質音樂選秀

《好聲音》節目中,四位國家頂級音樂藝術家要選出一些最有音樂前途的年輕人。藝術家們必須僅透過聽聲音來做出決定,這區別於“以眼選秀”的傳統選秀,同時藝術家們必須擔任教練帶領各自的選手走向最後的勝利。決賽冠軍則由觀眾投票選出。

《好聲音》成功的關鍵在於將觀眾的注意力集中於選手的聲音,從而為沒有達到大眾審美標準的選手開啟了大門,為天籟之聲和失敗皮囊提供對比,讓擁有好聲音的人被聽見也被看見。這一點與《達人秀》有異曲同工之妙,實現了透過獨特的視角讓人們發現隱藏的價值,並挖掘與傳統有別的歌手。

《好聲音》的核心理念是:迴歸真實的歌唱藝術,拋棄錯誤的以貌取人的價值觀,以最高品質的歌手與歌聲帶給觀眾藝術價值。

偶像選秀的“現象級”規律,“創造101VS超女”能否突圍?

3、流行偶像:年輕歌手的“偶像養成秀”

《流行偶像》節目是在一群默默無聞的年輕歌手中挑出最受歡迎的人,經過評委與觀眾的投票層層淘汰,最終選出最受歡迎的“流行偶像”。

《流行偶像》成功的關鍵在於“養成秀”——年輕的歌手被打造、消滅、淘汰,構成一個偶像的成長過程;觀眾以及參與透過觀看選手被有趣地(或殘忍地)打造(或拋棄)而得到心理滿足。

《流行偶像》在全球衍生出眾多不同版本,成功的版本打造的精神核心往往在流行文化中具有啟發意義。比如中國的《超級女聲》所宣揚的“想唱就唱,要唱得響亮”,在十幾年前國內電視環境溫情氾濫、年輕人缺乏表達空間的大背景下,鼓勵了“自我表達”的內涵而開創了全新的文化潮流。

偶像選秀的“現象級”規律,“創造101VS超女”能否突圍?

三大模式的四大效用分析

傳播學大師麥奎爾曾提出電視媒介的四種效用 ,即心緒轉換效用、人際關係效用、自我確認效用和環境監測效用。

偶像選秀的“現象級”規律,“創造101VS超女”能否突圍?

《達人秀》、《好聲音》、《流行偶像》三大現象級模式透過多樣化及具有反差性的表演高度滿足了觀眾心緒轉換效用,平民化的參與度、靈活的明星策略、豐富的話題性則滿足了觀眾在其他節目中無法獲得的人際關係效用與自我確認效用。環境監測效用則不是偶像選秀綜藝的重點。

偶像選秀的“現象級”規律,“創造101VS超女”能否突圍?

國內偶像選秀史上的三大節目中,僅有《超級女聲》為“養成秀”,為觀眾提供了最強的人際關係效用與自我確認效用,具有最高的影響力與最長的節目生命週期。《中國達人秀》則是以最多樣化的表演,為觀眾提供差異化的觀賞價值,隨著節目持續播出,當選手“畸形秀”的創意性與趣味性下降,收視熱度即下降;《中國達人秀》共播出5季,第2季平均收視率最高。《中國好聲音》以高品質的藝術價值吸引觀眾收看,其明星策略的作用十分關鍵;第4季周杰倫首次成為導師後節目平均收視達到高峰,儘管面臨選手資源、話題性均不如第1、2季的挑戰,明星策略使該模式的人際關係效用大為增強而拉高收視率。

03

創造101VS超女新偶像女子力養成能否突圍

影響力:“現象級”女團pick未超越全民超女狂歡

2018年二季度,騰訊影片出品的《創造101》以49億累計點播量,引爆長影片、短影片、微博、微信公號、資訊APP、論壇各類媒體的超大規模報道及話題而成為新一代的“現象級”偶像成長綜藝節目。

偶像選秀的“現象級”規律,“創造101VS超女”能否突圍?

資料來源:骨朵傳媒

偶像選秀的“現象級”規律,“創造101VS超女”能否突圍?

《創造101》媒體關鍵詞,來源:骨朵傳媒

根據艾瑞諮詢統計,《創造101》開播期間,7週週均獨立裝置數達2654萬臺,累計則達1。86億臺,以2人/臺進行估算,則累計觀看使用者接近4億人;觀眾主要分佈於上海、北京、湖南、江蘇等地區。

偶像選秀的“現象級”規律,“創造101VS超女”能否突圍?

偶像選秀的“現象級”規律,“創造101VS超女”能否突圍?

資料來源:艾瑞

2005年的《超級女聲》由於年代較為久遠缺乏詳細統計資料,我們使用CSM2017年《奔跑吧第1季》使用者規模統計進行類比推斷。根據CSM統計,《奔跑吧第1季》城市網平均收視率2。84,12期電視端累計觀眾達5。9億人;而2015年《超級女聲》城市網平均收視率則高達4。1,可推測累計觀眾數遠超《奔跑吧第1季》。此外2015年《超級女聲》觀眾覆蓋面突破年齡、地域限制,可謂“全民狂歡”;觀眾參與熱度高於以部分省市主導的《創造101》。

偶像選秀的“現象級”規律,“創造101VS超女”能否突圍?

偶像選秀的“現象級”規律,“創造101VS超女”能否突圍?

資料來源:CSM

產品力:《創造101》成於“養成”上癮,弱化“選秀”

《創造101》引入了韓國《Producer48》節目模式,並進行了大量本土化改造;製作方七維動力透過“不斷加重的真人秀部分,探索綜藝語言表達的新空間,和更廣泛的大眾形成共鳴”以適應國內觀眾。

《創造101》的內容重點從舞臺轉向真人秀的部分:舞臺上的展示僅有幾次公演,著重記錄幾次公演考核期間選手們的訓練、選擇、判斷自我、人際交往等內容,充分揭示選手的人格特徵;並允許全民製作人充分參與互動Pick喜歡的選手,支援愛豆一步一步成長為偶像。

因此節目的成功在於透過“養成”建立觀眾與選手之間的深度聯結,不同於《超級女聲》以“表演PK”作為吸引觀眾的關鍵節點。

偶像選秀的“現象級”規律,“創造101VS超女”能否突圍?

《創造101》各期內容簡介

《創造101》的產品策略與“上癮模型”理論吻合,透過“觸發、行動、多變的酬賞、投入”四階段讓使用者形成高粘性。

節目在正片之外,錄製了101研究中心、101節目純享、101女孩開啟方式、導師教室、宿舍日記等方方面面關於選手的各類影片,並建立了《創造101》duki廣場,形成一個使用者真正能和明星實現活動的論壇圈子,並透過多樣化的投票打榜,讓“製作人”不斷獲得“社交酬賞”並持續投入。

偶像選秀的“現象級”規律,“創造101VS超女”能否突圍?

《創造101》的“上癮”機制

新偶像女子力養成恐難再現超女神話

《創造101》重“養成”、輕“選秀”的產品邏輯背後是碎片化多元化的娛樂環境、年輕一代愈加自信自我的表達意識。不同於《超級女聲》所處的娛樂選擇、大眾表達受限的時代,當下普通人的多樣化、反差性表演已經難以在豐富的娛樂內容中獲得大量關注。與歷史上的三大現象級偶像選秀相比,《創造101》以“養成”放大人際關係效用與自我確認效用,難以透過“平民化的參與度、多樣化及具有反差性的表演”強化觀賞意願,在受眾人群上難以再現“全民熱潮”,從而也抑制了話題性的空間,影響力恐再現超女神話。

1、碎片化多元化的娛樂環境。

對觀眾而言,僅僅影片類的娛樂中,豐富多樣的綜藝、爆炸性增長的短影片已經構成選擇困難症;尤其是短影片平臺上,創意舞蹈、美妝、美食、生活趣聞、幽默搞笑各色內容極具碎片化與多元化特色。曾經只有在現象級節目中可見的“普通人”、“反差性表演”已經成為日常的娛樂內容。

偶像選秀的“現象級”規律,“創造101VS超女”能否突圍?

偶像選秀的“現象級”規律,“創造101VS超女”能否突圍?

資料來源:MobileQuest

2、年輕一代愈加自信自我的表達意識。

(1)年輕觀眾已經不再滿足於有距離感的舞臺表演觀賞,而希望綜藝節目中的選手能夠代表自己“內心的方向”並深度互動。(2)粉絲們樂於透過有組織的後援會表達對偶像的情感偏好,並以運作後援會形成社交圈。許多偶像都擁有屬於自己的粉絲系統——常規構造包括一個官方認證的後援會,多個“私人“站子,它們擁有核心管理層、美工組、文案組、資料組、控評組、宣傳組、財務組等多個部門,儼然一個功能完善的公司。

偶像選秀的“現象級”規律,“創造101VS超女”能否突圍?

資料來源:毒眸

新偶像成長綜藝的進階亟需精神內涵的突破

儘管《創造101》已打造了新的“現象級“偶像成長綜藝,其豆瓣評分僅為5。7分;負面評價集中於選手素質、賽制設定、選手爭議性強等方面。

與傳統三大現象級偶像選秀相比,《創造101》的核心口號“逆風翻盤,向陽而生”尚缺乏開創性的啟發意義;選手素質與表現也難以達到製作方“代表新一代女性精神”的初始願望。成為話題中心的楊超越、王菊雖然極大程度提升了節目的熱度,但兩種形象巨大的反差,也體現了偶像養成難以傳遞可預測、穩定的價值觀的矛盾,進而弱化了節目的精神內涵。新偶像成長綜藝的進階亟需精神內涵的突破。

偶像選秀的“現象級”規律,“創造101VS超女”能否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