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的慾望必然是無窮的。

2。在短時間內,一個人、團體、國家所能擁有的資源,無論絕對值的多少,也必然存在一個上限。

3。綜上,可知: 面對人的無窮的慾望,在分配有限的資源時,必然存在競爭。

4。又因為,個體與團體在爭奪資源的過程中,失敗的機率非常大,所以,一個必然的選擇就是,擁有相同背景、相同能力和價值觀的個體會結為一個群體,叫做階級也可以。

不同的個體(階級)在搶奪資源時,必然會發生分化,存在所謂的馬太效應。

但是,馬太效應的存在,又往往違背所謂的“公平”!

何為公平?

機會均等還是資源均等?

如果是機會均等,那麼,弱者的機會從何而來?

可以推知,所謂的公平,其本質應該是強者的私心而已。

所謂私心,就是用短期內的付出而換來更為長期的、緩慢但是穩固的回報。

達爾文法則,也許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人類社會的底層法則。

因為,如果弱者不捱打,那麼,強者會捱打嗎?

就個體而言,即使在面對均等的機會時,存在的兩種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也會導致其命運的分化。

一種,是弱者的價值觀體系、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

諸如:我很弱小,則我就應該受到保護、別人就應該幫助我等等,不一而足。

其行為模式,永遠都是,再等等,等到萬事俱備,再行動。

行動之後,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而強者的價值觀體系、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更像是生物進化的方式。

我認為,強者的價值觀體系,應該是信奉天道,而無我。

就是,千萬不要把自己當人看,所謂“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天道,在渺小人類面前,絲毫不會憐憫人類。

反之,哪怕是一粒種子,一株小草,只要條件合適,也會向光生長,本性如此。

她不會因為暴風驟雨、雨淋日曬而拒絕自我生長。

弱者思維和強者思維的另外一個重要區別就是,他們評價自己的價值觀標準不同。

弱者,更看重現在!

強者,更關乎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