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被譽為中國鐵路之父他主張修築的這條鐵路名叫什麼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5-10-12 回答

1905—1909年主持修建中國自主設計並建造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

詹天佑被譽為中國鐵路之父他主張修築的這條鐵路名叫什麼 子涵媽 1級 2015-10-12 回答

詹天佑傳略

(1861年-1919年)

詹天佑字眷誠,1861年4月26日(清咸豐11年3月17日)生於廣東南海縣。祖籍安徽婺源(今屬江西省)。曾祖詹萬榜是清乾隆間太學士,因經營茶葉生意,遷廣州。到他父親詹興洪時,茶行破產,家境中落,又搬遷南海,務農為生。詹天佑出生後不久,太平天國運動失敗,洋務運動開始。不少仁人志士四處奔走,尋求救國之道。中國近代改良派學者容閎(1828~1912)懷抱“以西方之學術,灌輸於中國,使中國日趨於文明富強之境”的目的,於1858年以選派120名學子出洋留學和開礦產、築鐵路等條文呈上,1870年又透過曾國藩奏請獲准。次年清政府在上海設出洋局,任命陳蘭彬、容閎為“幼童出洋肄業局”的正、副委員。時年詹天佑十歲,到香港應試,被錄取。1872年7月8日,作為第一批留洋官費學生,詹天佑等30人離滬赴美,先後就讀於威士哈芬小學(1872年)、紐哈芬中學(1876年),1878年考入耶魯大學工程學院習土木及鐵路工程。1881年寫出畢業論文《碼頭起重機的研究》,獲學士學位後回國。這一年,由於清政府內頑固勢力的反對和破壞,清政府命令容閎將前後四批選送留美的學生共120名全部撤回。其中只有兩名在美國獲得學士學位,一名叫歐陽庚,另一名就是詹天佑。詹天佑是當時為數極少的學有所用的佼佼者之一。由於在鐵路工程方面的傑出貢獻,他得到國際同行的讚許。他曾被選為英國土木工程師學會(1894年)和美國工程師學會會員(1909)年。1909年,清廷授予他工科進士第一名。1913年,他被公舉為中華工程師學會首任會長。1916年,詹天佑又分別接受他的母校授予的榮譽碩士學位和香港大學授予的榮譽法學博士學位。從詹天佑置身於中國鐵路事業,到1919年逝世,在此期間,中國鐵路建設幾乎沒有一條不與他相關。在詹天佑三十年鐵路生涯中,他參加修建和籌劃的鐵路工程有:津沽線(1988年)、關內鐵路即今京哈線關內段(1890年)、灤河大橋(1892年)、津蘆路(1895年)、關外鐵路即今山海關至錦州段(1898、1901、1903年)、萍醴路(1900年)、新易路(1902年秋)、潮汕路(1903年)、滬寧路(1903年)、洛潼路(1903年)、京張路(1905—1909年)、張綏路(1909年)、宜萬路(1909年)、粵漢路(1910,1911年)、武長路(1918年)等等。詹天佑被譽為“中國鐵路之父”,在今天西南交通大學校園內詹天佑的塑像巍然屹立,新一代鐵路工程師們都以詹天佑事業的繼承人而自豪。

1881年11月,20歲的詹天佑學成歸來,先被派到在福州船政局水師學堂學習駕駛,次年秋,畢業並獲五品頂戴,派往“揚武”軍艦服役。1884年6月,中法戰爭爆發。8月23日,詹天佑隨艦參加馬江戰役。不久,詹天佑應兩廣總督張之洞聘,任廣東博學館(後改為水陸師學堂)洋文教習,兼作繪製海圖工作,完成《廣東沿海險要圖》(已失傳)。

1888年,經同學鄺孫謀推薦,27歲的詹天佑出任中國鐵路公司工程師,在英籍工程師金達(c.w.kinder1852—1936)率領下,參與修築津沽鐵路。這是詹天佑置身鐵路事業的開始。1890年,清政府決定興建關東鐵路,詹天佑任關內段工程師。1892年工程進至灤河,大橋工程為許多國家爭攬。總工程師金達以英人柯克斯(cox)為先,又請日本、德國承建,都先後失敗。工期將至,詹天佑毅然採用壓汽沉箱法修建灤河大橋,終獲成功。詹天佑初試鋒芒,使洋人刮目相看。1894年,英國土木工程師學會接納詹天佑為會員。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關東工程被迫中輟,詹天佑先後調京津路,萍醴路任工程師。

1902年秋,袁世凱奏請興修一條供皇室去西陵祭祀之用的新易鐵路,清廷大悅,遂撥官銀60,000兩,命詹天佑主持該項工程,限於第二年清明前完工。這是中國人自籌鐵路的開始。詹天佑大膽破除鋪軌前需風乾路基一年的常規,按預計工期,提前兩個月,建成新易線。

由於詹天佑“胼手胝足,沐風櫛雨”,“在事異常出力”,1905年,詹天佑被派任京張鐵路總工程師兼會辦,一年後升任總辦。張家口乃北京通往內蒙古的要衝,南北商旅必經之路,向為兵家所必爭。因此,京張鐵路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當時在中國北部對峙英俄兩國,為爭奪京張鐵路修築權,相持不下,竟以對方不涉為結果。清政府才下決心“不用洋公司經理,自行修建”。詹天佑受命後即率員張鴻浩、徐士遠等踏勘線路,認為此路“中隔高山峻嶺、石工最多”,有橋樑“七千餘尺”,“路險工艱,為他處所未有”,但若從速動工,六年可成。詹天佑初估工程需銀5,729,360兩,購置器械需銀1,130,500兩,員工薪水需銀432,000兩,三項合計為銀7,291,860兩。但詹天佑指出,路成之後,有巨大的經濟價值,每年客貨收入約銀2,059,200兩,通車後三年半即可收回成本。而且,鐵路經由宣化雞鳴山和懷來新保安山的煤礦,既可用於鐵路,有可遠銷他處。“此路早成一日,公家早獲一日之利益,商旅亦早享一日之便安”,“外人亦可早杜一日之覬覦”。1905年9月4日第一條中國人自行設計的鐵路宣佈動工。1909年7月4日鐵軌鋪至張家口,全線告成。京張鐵路比原計劃提前兩年,節餘工款356,774兩(相當預算額的4。89%)竣工通車,國人無不歡欣鼓舞,民心大振。但主持京張路工所承受的壓力和遇見的困難,是絕無僅有的。

由中國人自籌鐵路的訊息一經傳出,各方面的冷嘲熱諷紛至沓來,說詹天佑“自不量力”者有之,說他“膽大妄為”者有之,甚至有外國人竟以“中國人開鑿關溝工程師尚未誕生”相譏諷。1906年10月24日詹天佑致諾索普夫人(mrsnorthrop)的信中說:“如果京張路工程失敗的話,不但是我的不幸,中國工程師的不幸,同時帶給中國很大損失。在我接受這一任務前後,許多外國人露骨地宣稱中國工程師不能擔任京張線的石方和山洞的艱鉅工程,但是我堅持我的工程”。熾熱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強烈的中國工程師的民族感溢於言表!

開工前,詹天佑勘測了三條線路,一條即今豐沙線,第二條繞遠道不可取。詹天佑決定選用第三條線路,即從豐臺北上西直門、沙河,經南口、居庸關、八達嶺、康莊、懷來、下花園、雞鳴驛、宣化到張家口,全長360華里。詹天佑分全線為三段:豐臺到南口為第一段,南口至康莊為第二段,餘為第三段。

1905年12月12日,詹天佑在豐臺釘下第一枚道釘。就在鋪軌的第一天,一列工程列車的一個車鉤鏈子折斷,造成脫軌事故。一些不懷好意的人,頓生中傷之詞。詹天佑卻冷靜地想到,此路坡陡,若車鉤不牢,事故難免。於是他發明了一種“自動掛鉤”,解決了這個問題。“自動掛鉤”又稱詹天佑鉤“,從此流行世界。1906年9月30日,第一段工程告捷。第二段是全線的難關。南口至康莊段,層巒疊嶂、懸崖峭壁,工程之艱為當時中國所僅有,世界所罕見。首先要打通居庸關、五桂頭、石佛寺、八達嶺四條隧道,其中以八達嶺隧道為最長,計1,091。18米。起初由兩端施工開鑿隧道,但石質堅硬、進度緩慢。詹天佑利用“豎井施工法“,在隧道線山坡上開挖兩條豎井,分六處同時施工,終於1908年貫通”隧道“測見南北直線及水平高低”竟“未差秒黍”。為了保證列車能在山勢欹斜的群峰間安全穿行,詹天佑反覆勘查,精心設計,一改通常使用的螺旋式線路,從青龍橋起,傍依山腰畫出別具一格的“z”形線路。當列車行至“z”形交叉點時,調撥車尾為車首,並加用一臺機車,前拉後推,使列車安穩前進。這種折返式線路設計,是詹天佑在鐵路史上的一大創舉。多少年以後,人們在青龍橋車站塑起一尊詹天佑銅像,以緬懷他這一世界性功績!1908年9月艱鉅異常的第二段工程又告完工。

第三段工程首先遇到的是懷來大橋的修建。這是京張路上最長的一座橋,計213。34米。由於詹天佑指揮有方,大橋及時建成。1909年4月2日,火車通達下花園。下花園至雞鳴驛一段,左傍羊河,右靠石山。山上要開挖一條六丈深的通道,山下要墊高七華里長的河床。詹天佑因地制宜,遂以開山之石填於渠溝,復加水泥凝固,萬無一失。用今天的系統工程的眼光來看,這不愧為樸素的系統概念和方法的一種實際運用。

1909年10月2日(一說8月19日)在南口舉行盛大通車典禮,慶祝中國自建的第一條鐵路交付運營。在華外籍工程師金達、柯可斯應邀參加典禮並參觀新建工程。他們對於中國人能提前完成如此艱鉅的工程,深表欽佩,認為青龍橋、鷂兒梁、九里寨三處工程,堪稱“絕技”。詹天佑築成京張鐵路,不僅為中國工程界贏得了榮譽,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振奮了民族的自信心。這在國勢積弱、民心自卑已半個多世紀的當時,確乎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詹天佑也因此名噪中外,但他始終為人謙和、不求功名。他精於業務,卻拙於詞令。在通車典禮致詞中,他一再懇請來賓多多“指教”。事後他對人說,讓我當眾講話,真比打通八達嶺隧道還難啊!對於詹天佑的傑出貢獻,清政府郵傳部特予褒獎:“品貌藝粹,力果心精”,“昕力勤劬、廉潔自持”,授予工科進士銜。

京張鐵路通車以後,詹天佑曾計劃將京張鐵路延至綏遠,以溝通南北,終因國庫空虛,未能如願。辛亥革命前後,詹天佑輾轉於粵、鄂、湘、川等地,為中國鐵路事業的發展,辛勤操勞。1919年2月,他以交通部“鐵路技術委員會會長和漢粵川鐵路督辦的身份,赴海參葳任美、英、法、日等”協約國“兼管遠東鐵路會議技術部中國代表,4月5日因病離任,4月24日下午3時半,中國現代偉大的鐵路工程師詹天佑在漢口逝世,終年58歲。

詹天佑身前發起並主持的“中華工程師協會”在中國近現代科學事業的發展中也有一定的地位。該會以交流技術經驗為宗旨,刊行《中華工程師學會會報》,並出版了詹天佑所編的《京張鐵路工程紀要》、《京張鐵路標準圖》和《華英工學字彙》等書。詹天佑常常忘記自己崇高的聲望和非凡的功業而與工程界人士共勉:“行遠自邇,登高自卑;一蹴而及,非可永久。工程事業,必學術經驗相輔而行。徒恃空談,斷難任事”。他諄諄告誡學人“勿襲高深之學說,勿以下位為鄙夷,”“力祛驕矜,務必深造”,“若夫浮狂妄者流,未有不失敗者”。最令人難忘的是詹天佑先生對青年技術人員的關心、培養和教誨。他曾親自指導始建於1896年“的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西南交通大學前身)第一、二期畢業生現場實習。在修建京張鐵路時,詹天佑很注意在實踐中培養築路人才,對好學青年,派為工程練習生,邊幹邊學,經六年畢業,授予工程師和副工程師的職稱。他制定了一整套切合中國實際的工程人員培養、考試和晉升的方法,為中國鐵路事業培養了不少人才。他主張“先品行後學問”,激勵青年工學家“精研學術、以資發明”,“各出所學,各盡所知,使國家富強不受外侮,以自立地球之上!”

詹天佑以自己的言行功德,永遠受到人們的敬仰和愛戴。

投我吧,打字累死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