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為中國做出的貢獻有哪些,弊端有哪些匿名使用者 2013-07-31

歷來關於多爾袞的私生活傳說紛紜,多爾袞被描繪成一個好色之徒。理由之一是害死豪格後,他馬上將豪格之妻霸為福晉。豪格論輩分是多爾袞的侄子,侄妻都霸佔,可見其好色無恥之至!乍一看是這麼回事,細考則不然。論輩分多爾袞雖然是豪格的叔叔,但實際年齡比豪格還要小三歲,豪格的大福晉想必年齡相當,霸佔這麼一個黃臉婆,多爾袞應當主要還是出於政治報復的目的,和好色無恥恐怕扯不上什麼關係。除此之外,史書中並沒有相關多爾袞私生活放蕩的記載。我否定多爾袞生活放蕩、沉溺女色的主要原因還是和莊妃有關。如果多爾袞是好色之徒,斷不會為了一個女人放棄江山。

乾隆四十三年,弘曆閱看實錄,以為多爾袞“定國開基,以成一統之業,厥功最著”,明示平反昭雪,還其原爵,成為清代八家鐵帽子王之一。從清廷愛新覺羅氏家族看,多爾袞是大清帝國的實際建立者,乾隆帝為他重新作出評價,是件非常正常的事。但乾隆多心,避免日後惹起宮廷是非,上諭中說:“為後世徵信計,將從前關於此事之上諭,均不得載入國史。”於是有關多爾袞的檔案概行銷燬,以至《八旗通志》中的多爾袞傳,記他死後的事也只寥寥數筆,後人很難弄清多爾袞死後遭到清算之事的本來面目。

多爾袞得禍的原因,史書歸罪為他想當皇帝。乾隆帝以為,這是“誣為叛逆”。他明白,中國歷史上那些當了皇帝的人,包括他的父親雍正帝在內,在他們沒有當皇帝之前,有誰沒有想當皇帝的念頭和動作?想當皇帝的人,為什麼當了皇帝就沒有罪,沒有當上皇帝就有罪呢?問題就在於做皇帝的怎樣對待反對派。彭孫貽以為,多爾袞“初稱攝政,次稱皇父,繼而稱聖旨”,他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是沒有稱謂的皇帝。但多爾袞 “無成謀,擁戴者駸駸,騎虎難下。”這是認為,多爾袞不是毀於政敵,而是擁戴者拍馬招搖所致。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存有一件當年審問多爾袞心腹剛林的檔案,其中說:“剛林晝夜不斷往默爾根王處阿諛奉迎”。多爾袞死後,他在以往的一片“皇父之恩浩蕩”的呼聲中敗下陣來。對於反對派,如果多爾袞能像李世民收用魏徵那樣,那就稱得上胸有成謀了。或者退一步說,他生前能在反對派的挑剔監視下,嚴於律己,謹慎從事,與朝廷大臣之間的距離不要拉得太遠,反對他的人就不會那樣蜂擁而上,以至於讓他死無葬身之地,造成全域性的敗亡。

多爾袞為中國做出的貢獻有哪些,弊端有哪些匿名使用者 2013-07-31

多爾袞位寵功高,擅權過甚。豪格雖然鎮壓張獻忠有功於清室,但因在繼嗣問題上和他有爭,終於在功成返京後,就被他羅織罪名,置之死地。濟爾哈朗原和多爾袞同居輔政,被多爾袞逐漸排擠,終被罷其輔政。在排除異己的同時,則任人唯親。他的同母兄弟阿濟格、多鐸,都得到重用。尤其對多鐸,待之甚厚,順治四年,封多鐸為“輔政叔德豫親王”,取代了濟爾哈朗。多爾袞勉勵他說:“汝繼予輔政,益加勤勉,斯名譽非小矣。”當時就有人議論他,“凡伊喜悅之人,不應官者濫官;不合伊者濫降”。他又將應貯大內的“信符”。貯於自己府中,國家大事也基本不向幼帝講述,完全獨斷專行。順治帝后來說:“睿王攝政,朕惟拱手以承祭祀。凡天下國家之事,朕既不預,亦未有向朕詳陳者。”所以,多爾袞才是當時實際上的皇帝,以至當他入朝時,出現“諸臣跪迎”的場面。

多爾袞身材細瘦,虯鬚,素患風疾,入關後病情日重,常常“頭昏目脹,體中時復不快”。剛到北京時,又復一度“為疾頗劇”,順治四年以後,由於風疾加重,跪拜不便,使他時感“幾務日繁,疲於應裁”,因而煩躁憤懣,易於動怒。上上下下都怕他,據說就是達官顯貴往往也不能直接同他說話,要趁他外出過路時借便謁見。但他始終以全副精神經營清王朝的“大業”,牢牢控制著軍國重務。為此他一再令臣下,“章疏都須擇切要者以聞”,要求文字簡明扼要,不允許有浮泛無據之辭,以免徒.費精神。據多爾袞自己說,他之體弱神疲,是由於松山之戰時親自披堅執銳,勞心焦思種下的病根。其實,和他好聲色也有一定關係。他的妻子是博爾濟吉特氏,當他的哥哥皇太極死後,順治五年,他又將嫂嫂、皇太后博爾濟吉特氏娶了過來,這就是當時人稱的“皇后下嫁”;在他的侄子豪格被幽禁死以後,順治七年(1650年)正月,他又將豪格的妻子博爾濟吉特氏也娶了過來;五月,又徵朝鮮女成婚。

多爾袞厚自奉養,睿王府宏偉壯麗,甚過帝居。據當時人楊義說:“墨爾根王府暈飛鳥革,虎踞龍蟠,不唯凌空斗拱與帝座相同,而金碧輝煌,雕鏤奇異,尤有過之者。”他還“服皇帝之服裝”。由於感到北京暑熱,曾下令在古北口外築避暑城,為此加派錢糧,福臨親政後,才令此工程停止。李白成退出北京時,皇宮曾毀於火,多爾袞命令修復,曾從京外弄來工匠七百名,“俱皆鐵鎖所繫”,舉一反三,多爾袞在修建睿王府、避暑城時,工匠的悲慘境遇可想而知。

滿洲貴族酷好放鷹圍獵,多爾袞亦如此。禮部議定有攝政王出獵的儀禮。順治二年,有幾個在北京的日本人曾目睹他出獵時的盛大場面,鷹就上千只。“街上的人和其他人等都要叩頭在地等候他.透過”。順治七年十一月,多爾袞出獵古北口外,可能墜馬受傷,膝創甚,塗以涼膏,太醫傅胤祖認為用錯了藥。十二月初九日死於喀喇城,年僅三十九歲。喪還,順治帝率諸王大臣迎奠東直門外,追尊為“誠敬義皇帝”,廟號成宗。多爾袞無子,以豫親王多鐸子多爾博為後。

由於多爾袞生前一直處在滿洲貴族內部明爭暗鬥的中心,又專斷權威,樹敵頗多,死後僅兩月,順治八年(1651年)二月十五日,其近侍、剛被提升為議政大臣的蘇克薩哈、詹岱,即首告多爾袞曾“謀篡大位”。於是以鄭親王濟爾哈朗為首,巽親王滿達海、端重親王博洛、敬謹親王尼堪及內大臣等,合詞追論其罪,說他“僭妄不可列舉,臣等從前畏威吞聲,今冒死奏明”。詔削爵,財產入官,平毀墓葬。有的記載說,“他們把屍體挖出來,用棍子打,又用鞭子抽,最後砍掉腦袋,暴屍示眾。他的雄偉壯麗的陵墓化為塵土”。坐落在明南宮的睿王府同時被廢。其親信多人先後被處死或被貶革。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弘曆認為,多爾袞“分遣諸王,追殲流寇,撫定疆陲。一切創制規模,皆所經劃。尋即奉世祖車駕入都,定國開基,成一統之業,厥功最著”,被“誣告以謀逆”,構成冤案,下詔為其昭雪,復睿親王爵,由多爾袞五世孫淳穎襲爵。並配享太廟,重修塋墓,又修建新睿王府。其封爵“世襲罔替”,成為清代八家鐵帽子王之一。

縱觀多爾袞的一生,他功大於過,不失為一個值得肯定的人物。尤其是在清朝統一中國的問題上,他有著卓越的見識和膽量,是別人所不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