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電頌是郭沫若在哪個地方的時候寫的??急!!~~笨笨JHtc7 2013-12-08

白天裡天空晴得一片深藍,天氣很是悶熱,旗也不飄,雲彩好像都躲到哪個樹蔭下睡覺去了。夜裡,狂風驟起,這風起得沒有來由,當聽到一些人家門窗“噼噼啪啪”亂響的時候,風已經在了。咆嘯的風將所有空間脹得滿滿,一路將一些東西用力摔打,絲毫不講道理。風中有犬吠,是驚慌的吠,彷彿感到要有什麼禍事。犬吠得有理,強力的風推出大堆的烏雲,霹靂閃電炸響在窗外,鉛彈樣的雨點就砸下來。 據郭沫若說,兩千多年前,也是在這樣一個雷雨之夜,屈原在太乙廟裡對著天地激動地誦出一篇《雷電頌》。郭沫若在話劇《屈原》中是這樣寫的,屈原誦過《雷電頌》以後,他的學生嬋娟來到太乙廟,誤飲了本是為屈原準備的毒酒,屈原展讀《桔頌》,祭奠嬋娟,隨衛士大踏步走出廟去,要和人民一起繼續堅持鬥爭。 郭沫若寫劇似也中“大團圓”之套,他不寫屈原抱石,他寫屈原大踏步走出廟去要和人民一起繼續堅持鬥爭。香港老一代電影演員鮑方主演的故事片《屈原》,演到這一幕時,銀幕上也出現了陽光,讓人感到前途很有希望。屈原要和人民一起繼續堅持鬥爭,和誰做鬥爭呢?當然是要和外來侵略者,如果郭沫若這裡還有別的意思,屈原若知道,一定會苦笑,並會責備郭沫若說,你老兄,你這是要陷我不忠。 屈原是要“忠”的,他在《離騷》中寫過:“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尤未悔。”魯迅在《摩羅詩力說》中評屈原的詩:“然中亦多芳菲悽惻之音,而反抗挑戰,則終其篇未能見,感動後世,為力非強。”屈原以“忠”被樹為榜樣。翻《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不見有屈原要發動或要藉助人民戰爭的記載。《史記》所寫是這樣:“屈平既嫉之,雖放流,睠顧楚國,繫心懷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又有:“屈原至於江濱,被髮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傅國湧先生有一篇文章名叫《“不得幫忙的不平”——淺談魯迅的屈原觀》,文中引魯迅《言論自由的界限》一段:“其實是,焦大的罵,並非要打倒賈府,倒是要賈府好,不過說主奴如此,賈府就要弄不下去了。然而得到的報酬是馬糞。所以這焦大,實在是賈府的屈原,假使他能做文章,我想,恐怕也會有一篇《離騷》之類。” 傅國湧先生在文章中說:“中國讀書人的最高追求就是做一個忠臣,是屈原塑造了中國文人(他們實在算不上什麼知識分子)的精神、人格面貌。在古代到現代無數歷史人物身上,我們都能夠找到屈原的影子。甚至魯迅先生從焦大——賈府奴才——身上也看見了屈原。他們的身份、地位雖然完全不同,但他們的人格特徵卻是驚人的一致,他們的悲劇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一貫悲劇,那就是我們在精神上一直是跪著的,屈原如此,焦大如此。我們今天又好到哪裡去了呢?” 郭沫若不愧是一個詩人,他把《雷電頌》寫得鏗鏘有力,大氣磅礴,在雷鳴電閃的烘托中,舞臺上演員的朗誦一浪高過一浪,頗能讓人激動,使人感到兩千多年前的屈原真有過這樣一幕。許多演員都曾朗誦過《雷電頌》,就我所聽,以著名話劇演員金乃遷朗誦得最好。“鼓動吧,風!咆哮吧,雷!閃耀吧,電!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懷裡的東西,毀滅,毀滅,毀滅呀!”屈原沒有發動起人民戰爭,郭沫若卻真把個毀滅一切的時代給召喚來了,既然是自己召喚來的,也就什麼話也不能再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