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講述了人性在慾望和貪婪之間不停來回穿梭,唯獨高人可以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在你相我相眾生相之中,入世但不世故,圓滑但不失原則。

凡事不一定都是知道好,也不是早知道好,生老病死一定是早知道的,因為自然法則,沒人可以逃脫,難道真的因為世界要毀滅,我們就一定把及時行樂,我們就可以在當下沉淪,管他個三七二十一。

天道是自然法則,修道之人是逆道而為嗎?最大的錯覺就是把“道”想複雜了,幾千年了,光說道論道的書籍卷帙浩繁,那個經才是真經,那個道才是真理真相,說到底迷茫的從來都不是道,而是人。

《天道》我們對人性最大的誤解不是不知,而是邏輯混亂

《紅樓夢》中開頭講,世上皆曉神仙好,唯有家中嬌妻忘不了,人知道是一回事,選擇是另一回事,很多人會選,但實操過程中,情緒化很正常,有些事是跟著本能走的,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

邏輯混亂就是幾千年文化對於個體文化屬性塑造最好的明證,我跟你講道理,你跟我扯犢子,我給你扯犢子,你和我裝孫子,我給你裝孫子,你總會用邏輯告訴我,不對。執著對錯本身就是著相,對錯多是概念和觀念塑造出來的,刻板效應下的對錯沒有意義。

在對道的認知,誰有誰的見解,因為人不同,《道德經》講述的從來都不是道,不是德,更不是經。“道德經”講一個宇宙觀,一個方法論,很多人把道德經看成哲學入門典籍,也有人呢把道德經看成宇宙之間聯絡的普遍規律。

《天道》我們對人性最大的誤解不是不知,而是邏輯混亂

實際上為什麼《道德經》本來是“秘笈”強勢文化的代表,卻淪為大眾通俗讀物,是因為不懂所以要懂,大多數人什麼都不懂,附庸風雅,斷章取義的人居多,一句道法自然的掉書袋,絕對逼格是一流。

很多人質疑玄而又玄,眾妙之門,因為不懂,所以不知,因為不知,所以總把是是神秘感和位置推到玄學,認為是不科學、偽科學,甚至是徒有虛名,實際上無論風水學,岐黃學說,甚至道學,都是強大的邏輯思維模型,勾三股四玄五不僅是數學世界的普遍規律,更是宇宙執行的底層邏輯。

十二星座、28星宿、365周天,3000大世界,五十大衍之數,十方世界,甚至金木水火土,我們以為是封建迷信,實際上是那個時代最核心的學術體系,也是中華傳統文化中最精粹的東西。

很多東西遺失早歷史的長河中了,無論河圖洛書、八卦兩儀,還是歸藏、連山、易,都講究宇宙之間聯絡是變化的,有規律可循的,人本身也是宇宙,無論《黃帝內經》還是中醫,最核心的技術就是透過宇宙觀架構身體平衡,從經絡、血脈、氣血、以及魄力、精神力上對症下藥。

文治武功從來不是江湖的殺人技,而是修行的必然,人在成長過程中,要見自己,見天地,見社會,見眾生,想要強大,一定要修行自己,文治魂,武煉膽,一個人是否有戰勝困難的因素是否自己足夠強大,強大的邏輯就是可以與天鬥、與地鬥,和人鬥。

天道是自然法則,修道之人是逆道而為嗎?

《天道》我們對人性最大的誤解不是不知,而是邏輯混亂

這句話不準確,在圈圈中畫圈圈,天道是天道,自然法則是客觀規律,自然法則是天道法則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還有文化法則、因果法則、命運法則、人性法則、社會發展法則。

修道之人修的是自己,修的是心,修的是智慧,修道不為道,不足以道之,逆道而為也是一種修行,和順天應人,天人合一一樣,修道方式不一樣,沒有對錯,合適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

判斷句道邏輯就是什麼是什麼,這樣很容易陷入關鍵不對稱問題,丁元英拔罐子的邏輯不是他不孝順,也不是他惜疼錢,他惜疼的是父親的尊嚴,可是很多人看不到,丁元英不想用自己孝順的名聲讓父親陷入沒有尊嚴的境地,而不是為了世俗妥協。

文化差異就這樣體現,丁元英講再多道理,他大哥和小妹無法價值認同,因為傳統觀念根深蒂固,有些人未必願意獨立思考,願意和世俗文化說“no”,看起來簡單,行起來難。

丁元英的價值只有丁元英自己懂,其他人呵呵。

思維是我們意識的天道,思維是一個立體的東西,三維空間或者更高,理性思維、感性思維和灰度思維都是基礎部分,更多的是實事求是,極致求真。

宇宙觀不在乎看山河大地,而在於自己思維架構和重要組成部分,人腦,人心、人性複雜到比人工智慧都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高人之所以高,格局、思維,以及做人的準則和底線各有不同,但是核心只有一個,踐行心中的法,而不是表面看來的不擇手段。

韓楚風是很正統的入世,丁元英劍走偏鋒,對錯不足以評價他們,實際都用自己的方式去改變自己,改變這個世界“一點點”。

《天道》我們對人性最大的誤解不是不知,而是邏輯混亂

道法自然的精神核心,從主,從神落地到人,道德經,道、德、經。道還是那個道,德是個人修養,意志的體現,經就是可以依據的方法。如果穿越成為客觀實際,首先要知道座標,時間、空間、乃至自己的靈魂就是座標。

讀書讀不出自己的人性,但可以看到不同人不同的選擇,以及他們堅守的原則和底線,芮小丹可以成為天國的女兒,是她無論是踐行、認知還是本能,都透露著慈悲,丁元英的智慧是後天修行的結果,他和丁元英差了一個芮小丹的距離,赤子之心、劍膽琴心都不是簡單地說出來的,根器和慧根是天賜的,只有心性和性格後天可以塑造。

讀懂別人很簡單,看清自己很難,讓自己人情現實並且心懷希望,這才是正確的開啟方式,我們可以不是救世主,不是藥神,但是我們必須是個人,人是動物,有本能,但人更是一個多元的費變函式,變化的是我們慾望和貪婪,不變的是我們的初心,心就是座標原點,心不動則風不動,心隨意動,境隨心轉,起心動念間自如,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