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說中都有哪些神獸?聖獸?兇獸?使用者5361994141596232020-05-13 10:58:56

丹雀:傳說中的神鳥。頭條萊垍

神農曾得其所銜九穗禾 晉·王嘉《拾遺記·炎帝神農》:“時有丹雀,銜九穗禾,其墜地者,帝乃拾之,以植于田,食者老而不死。” 丹蝦:傳說中的巨蝦。身長十丈,須長八尺。其說始見於漢。《洞冥記》:“有丹蝦,長十丈,須長八尺,有兩翅,其鼻如鋸,戴紫桂之林,以須纏身急流,以為棲身之處。馬丹嘗折蝦鬚為杖,後棄杖而飛,須化為丹,亦在海傍。” 文文:傳說中異獸名。狀如蜂,尾分叉,反舌,好呼。其說始見於先秦。《山海經·中山經》:“放皋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蜂,枝尾而反舌,善呼,其名曰文文。” 六足獸:傳說中祥瑞之獸名。生六足。其說始見於南北朝時期。《宋書·符瑞志中》:“六足獸,王者謀及眾庶則至。” 火光獸: 亦稱“火鼠”。傳說中獸名。生於南方,或雲生於西域,其毛可織火浣布。其說多見於魏晉南北朝時期著作中。《海內十洲記·炎洲》:“炎洲,在南海中……有火林山,山中有火光獸,大如鼠,毛長三四寸,或赤或白。山可三百里許,晦夜即見此山林,乃是此獸光照,狀如火光相似。取其獸毛,時人號為火浣布,此是也。” 比肩獸:傳說中祥瑞之獸名。《宋書·符瑞志中》:“比肩獸,王者德給矜寡則至。” 巴蛇:傳說中的巨蛇。吞象,三年出其骨。其說始於先秦。《山海經·海內南經》:“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君子服之,無心腹之疾。其為蛇青黃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 玉雞:世樂:傳說中鳥名。為祥瑞之無,王者有道則 《駢雅·釋鳥》:“重精、世樂,皆靈鳥也。” 石雞:傳說中的神雞。居東方扶桑山上,引天下之雞報曉。《神異經·東荒經》:“蓋扶桑山有玉雞,玉雞鳴則金雞鳴,金雞鳴則石雞鳴,石雞鳴則天下之雞悉鳴,潮水應之矣。” 冉遺魚:亦作“髯遺魚”。傳說中異魚名。魚身而蛇首,六足。食之可禁兇,其說始見於先秦。《山海經·西山經》:“英鞮之山,上多漆木,下多金玉,鳥獸盡白。涴水出焉,而北流注於陵羊之澤。是多冉遺魚,魚身蛇首六足,其目如馬耳,食之使人可以禁兇。” 白澤:傳說中神獸名。能人言,知萬物之精。為祥瑞之物。黃帝巡狩東至海,此獸出,言天下鬼神之事。其說始見於晉。晉·葛洪《抱朴子·極言》:“昔黃帝生而能言,役使百靈,可謂天授自然之體者也,猶復不能端坐而得道,故涉王屋而授丹經,到鼎湖而飛流珠……省攻佔則納五音之策,窮神奸記白澤之辭,相地則書青鳥之說,救傷殘則綴金冶之術。故能畢該袐要,窮道盡真。” 犰狳:傳說中異獸名。其現為蝗災之兆。其說始見於先秦。《山海經·東山經》:“又南三百八十里,曰餘峩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菟而鳥喙,鷙目而蛇尾,見人則眠,名曰犰狳,其鳴自糾,見則蝀蝗為敗。” 玄魚:傳說中的神魚。為鯀所化。其說始見於晉。晉·王嘉《拾遺記·夏禹》:“堯命夏鯀治水,九載無績。鯀自沉於羽淵,化為玄魚,時揚振須鱗,橫修波之上,見者謂為河精。四時以致祭祀,常見玄魚與蛟龍跳躍而出,觀者驚而畏矣……鯀之靈化,其事互說,神變猶一,而色狀不同。玄魚黃能,四音相亂,傳寫流文,‘鯀’字或‘魚’旁‘玄’字也。” 耳鼠:傳說中異獸名。如鼠,兔頭,能以尾飛。其說始見於先秦。《山海經·北山經》:“丹燻之山……有獸焉,其狀如鼠,而菟首麋身,其音如獋犬,以其尾飛,名曰耳鼠,食之不睬,又可以禁百毒。” 吉光:傳說中異獸名。出於西域。毛皮製裘,不懼水火。《海內十洲記·凰麟洲》:“武帝(漢武帝)天漢三年,帝幸北海,祠恆山。四月,西國王使至,獻此膠(續絃膠)四兩、吉光毛裘……吉光毛裘黃色,蓋神馬之類也。裘入水數日不沉,入火不焦。” 老蹇:傳說中惡龍名。常為害,被蜀守李冰所降。王十朋集註《神異記》:“蜀守李冰降毒龍蹇氏,鎖之於江上,水害遂息。” 地狼:亦稱“賈(gu)”。傳說中居於地中的狗。其說始見於先秦。《屍子》卷下:“地中有犬,名曰地狼。” 朱厭:傳說中異獸名。其現為戰爭之兆。其說始見於先秦。《山海經·西山經》:“小次之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赤銅。有獸焉,其狀如猿,而白首赤足,名曰朱厭,見則大兵。” 朱獳:傳說中怪獸名。如狐有魚翼。其出現為國家發生使人畏懼之事的徵兆。其說始見於先秦。《山海經·東山經》:“耿山,無草木,多水碧,多大蛇。有獸焉,其狀如狐而魚翼,其名曰獳,其鳴自糾,見則國有恐。” 赤鱬(ru音“如”):傳說中異魚名。人面,音如鴛鴦,食之可以療病。其說始見於先秦。《山海經·南山經》:“青丘之山……英水出焉,南流注於即翼之澤。其中多赤鱬,其狀如魚而人面,其音如鴛鴦,食之不疥。” 龍九子 四神獸: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頭條萊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