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科舉制度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1-07-08 回答

明清科舉考試,皆以八股文為主要內容。明代中後期,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提高,市民意識的覺醒,個性解放思潮的洶湧澎湃,八股取士已逐漸暴露出其與社會不相適應的一面。明清之際的大思想家顧炎武於《生員論中》一文即有過“廢天下之生員,而用世之材出也”的議論[1],這一取士方式在明末似乎就走到了面臨抉擇的十字路口。

但是明亡以後,清人並沒有廢止八股科舉,反而變本加厲,極為有效地運用這一人才選舉制度,很迅速地鞏固了政權。史學家孟森曾就此評論說:“明一代迷信八股,迷信科舉,至亡國時為極盛,餘毒所蘊,假清代而盡洩之。蓋滿人旁觀極清,籠絡中國之秀民,莫妙於中其所迷信。始入關則連歲開科,以慰蹭蹬者之心,繼而嚴刑峻法,俾忮求之士稱快。丁酉之獄,主司、房考及中式之士子,誅戮及遣戍者無數。其時發難者漢人,受禍者亦漢人。漢人陷溺於科舉至深且酷,不惜假滿人以為屠戮,以洩多數僥倖未遂之人年年被摒之憤,此所謂‘天下英雄入我彀中’者也。”[2]清統治者以科舉為籠絡、控制漢族文人的利器,比明朝統治者多了一層深謀遠慮的政治因素;而漢族文人為能實現個人價值,奮志青雲,也樂得俯首就範,有時為達目的,甚至無所不用其極。

如何看待歷史上甚受後人詬病的八股取士,也是一個耐人尋味的話題。八股取士基本上適應的是自然經濟為主的農耕社會的人才需求,如出題取自《四書》、《五經》中的成句或一章,要求“代聖賢立言”,並以宋代程朱理學為依歸。以維護封建專制統治為出發點,八股文作為功令文字對於廣大讀書人而言,就是對其思想的一種無形的控制,影響是全面的。讀書人慾獵取功名,就很難繞過這一“龍門”。對於八股取士,清初有識之士如顧炎武就曾指出:“八股盛而《六經》微,十八房興而《廿一史》廢。”[3]清代文字獄的一位著名受害者戴名世甚至說:“欲天下之平必自廢舉業之文始。”[4]兩人都是從經世致用的角度批評八股取士制度的,而統治者對此也未嘗無識。據《清史稿·選舉三》記述,從康熙二年到康熙七年(1663-1668),也的確曾一度廢止八股文,試士只用策論,但僅兩科而罷,其原因可看當時禮部侍郎黃機的進言:“制科向系三場,先用經書,使闡發聖賢之微旨,以觀其心術。次用策論,使通達古今之事變,以察其才猷。今止用策論,減去一場,似太簡易。且不用經書為文,人將置聖賢之學於不講,請復三場舊制。”[5]這是清廷內部第一次對八股文應否廢止的討論。乾隆三年(1738),距這次討論七十年之後,廢止八股文的問題又由兵部侍郎舒赫德重新提出,所得答覆是:“時藝之弊,今該侍郎所陳奏是也,聖人不能使立法之無弊,在因時而補救之。”[5](P3150)於是這一有關人才選舉的大事就這樣不了了之了。可見,八股文之弊,清代君臣上下並非不知不曉,但在當時也的確拿不出更合適、更簡便的考試方法來,這是由其政權性質所決定的。八股文用於科舉考試通行於明清兩代,長達近六百年,基本與封建之世的徹底垮臺同步,明乎此,其封建主義的社會屬性也就昭然若揭了。

從實際效果而言,八股取士基本適應了封建社會的人才需求。能夠躍此龍門進入舉人、進士行列者,大部分並非庸才;而奮鬥數十年艱於一第者也不乏高才之士。正是這一看似矛盾的選舉效果,造成了問題的複雜性。作為一種人才選舉制度,科舉制如果不過多討論它的考試內容,這一制度至少為全國人才的流動調配起到了積極作用,也為庶族地主階級與平民子弟參與政治提供了機會,“學而優則仕”的儒家理念,在這一制度下有了實踐的可能。歷代科舉由於彌封糊名、謄錄考卷等一系列防弊措施的不斷完善,以及考試組織的逐漸嚴密,使科舉競爭有了較為平等的保障。以清代為例,潘光旦、費孝通曾統計過915本從康熙至宣統年間的朱墨試卷,在這些貢生、舉人、進士中,五代之內皆無功名者122人,佔統計總數的13。33%[6]。這一百分比表明了清代平民入仕的機會,儘管不大,卻足以令讀書人“三更燈火五更雞”般地焚膏繼晷,兀兀窮年,為一第之榮而孜孜以求了。在天下太平的時候,社會中下層讀書人若想出人頭地,恐怕也只有科舉一途最具吸引力。

從統治者角度而言,八股文之所以為明清兩代帝王奉若神明,其根本原因就在於八股文從內容到形式,與封建專制政體的適應性。魯迅曾為八股文下判語云:

八股原是蠢笨的產物。一來是考官嫌麻煩——他們的頭腦大半是陰沉木做的,——什麼代聖賢立言,什麼起承轉合,文章氣韻,都沒有一定的標準,難以捉摸,因此,一股一股地定出來,算是合於功令的格式,用這格式來“衡文”,一眼就看得出多少輕重。二來,連應試的人也覺得又省力,又不費事了。這樣的八股,無論新舊,都應當掃蕩。[7]提供專業代寫畢業論文服務。

今人討論八股文,說它是陳腐舊套,稱之為呆板僵死的文體,把它貶得一無是處。然而若仔細加以分析,這種用於考試的功令文字能夠通行於明清兩代,併為封建王朝選拔出大批並非無用的官員,就絕非簡單的一句“反動”或“愚蠢”所可一言蔽之了。

八股文又稱制藝、制義、時文、八比文等等,用《四書》為題者又稱“四書義”或“四書文”,用《五經》為題者即可稱“經義”。《明史·選舉二》雲:“科目者,沿唐、宋之舊,而稍變其試士之法,專取四子書及《易》、《書》、《詩》、《春秋》、《禮記》五經命題試士。蓋太祖與劉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經義,然代古人語氣為之,體用排偶,謂之八股,通謂之制義。”[8]在明代,八股文的規則隨時代不同而屢有變化,顧炎武《日知錄》所論最為精當:

經義之文,流俗謂之八股,蓋始於成化以後。股者,對偶之名也。天順以前,經義之文,不過敷演傳注,或對或散,初無定式,其單句題亦甚少。成化二十三年,會試“樂天者保天下”文,起講先提三句,即講“樂天”四股,中間過接四句,復講“保天下”四股,復收四句,再作大結。弘治九年,會試“責難於君謂之恭”文,起講先提三句,即講“責難於君”四股,中間過接二句,復講“謂之恭”四股,復收二句,再作大結。每四股之中,一反一正,一虛一實,一淺一深(亦有聯屬二句、四句為對,排比十數對成篇,而不止於八股者)。其兩扇立格(謂題本兩對,文亦兩大對),則每扇之中,各有四股,其次第之法,亦復如之。故今人相傳謂之八股。若長題則不拘此。嘉靖以後,文體日變,而問之儒生,皆不知八股之何謂矣。孟子曰:“大匠誨人,必以規矩。”今之為時文者,豈必裂規偭矩矣乎!發端二句或三四句,謂之破題,大抵對句為多,此宋人相傳之格(本之唐人賦格)。下申其意,作四五句,謂之承題,然後提出夫子(曾子、子思、孟子皆然)為何而發此言,謂之原起。至萬曆中,破止二句,承止三句,不用原起。篇末敷演聖人言畢,自攄所見,或數十字,或百餘字,謂之大結。明初之制,可及本朝時事,以後功令益密,恐有藉以自炫者,但許言前代,不及本朝。至萬曆中,大結止三四句,於是國家之事,罔始罔終,在位之臣,畏首畏尾,其象已見於應舉之文矣。

明清科舉制度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1-07-08 回答

明朝八股取士、

清朝大興文字獄、

雖然鞏固了統治階級的統治,但是阻礙了社會發展

明清科舉制度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1-07-09 回答

八股取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