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會做夢?這是有什麼科學依據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6-07-17 回答

做夢是人體一種正常的、必不可少的生理和心理現象。人入睡後,一小部分腦細胞仍在活動,這就是夢的基礎。人為什麼要做夢,不做夢會有什麼反應呢? 正常的夢境活動,是保證機體正常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科學工作者做了一些阻斷人做夢的實驗。即當睡眠者一出現做夢的腦電波時,就立即被喚醒,不讓其夢境繼續,如此反覆進行,結果發現對夢的剝奪,會導致人體一系列生理異常,如血壓、脈搏、體溫以及面板的電反應能力均有增高的趨勢,植物神經系統機能有所減弱,同時還會引起人的一系列不良心理反應,如出現焦慮不安、緊張、易怒、感知幻覺、記憶障礙、定向障礙等。顯而易見,正常的夢境活動,是保證機體正常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夢是協調人體心理世界平衡的一種方式。 由於人在夢中以右大腦半球活動佔優勢,而覺醒後則以左側大腦半球佔優勢,在機體24小時晝夜活動過程中,使醒與夢交替出現,可以達到神經調節和精神活動的動態平衡。因此,夢是協調人體心理世界平衡的一種方式,特別是對人的注意力、情緒和認識活動有較明顯的作用。 無夢睡眠不僅質量不好,而且還是大腦受損害或有病的一種徵兆。 最近的研究成果亦證實了這個觀點,即夢是大腦調節中心平衡機體各種功能的結果,夢是大腦健康發育和維持正常思維的需要。倘若大腦調節中心受損,就形成不了夢,或僅出現一些殘缺不全的夢境片斷,如果長期無夢睡眠,倒值得人們警惕了。當然,若長期惡夢連連,也常是身體虛弱或患有某些疾病的預兆。

人為什麼會做夢?這是有什麼科學依據  妞. 1級 2016-07-17 回答

做夢並非毫無意義,它們也確實並非沒有一點用處。首先,它們對情感處理至關重要。波士頓大學的帕特里克·麥克納馬拉(patrick mcnamara)說:“做夢有助於調節情緒,它們使情緒保持在一定範圍內。”最新研究發現,小睡有助於鞏固情緒記憶,睡覺過程中快速眼動(rem)的時間越多,對這些方面的記憶就越有利。

一種觀點認為,快速眼動夢境使我們重新體驗有效的情緒記憶,但是並沒有伴隨真實體驗的大量應激激素湧出。我們透過這種方式保持記憶,但是與之相關的情緒會逐漸得到緩解。快速眼動夢境還有助於其他型別的記憶,並有助於解決一些難題。例如,與白天保持相同時間的清醒後相比,睡一夜後我們能更好地回想起相關單詞,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絡。

最近發現,並非所有夢境都發生在快速眼動睡眠時期,這暗示非快速眼動時間段做夢自有其獨特功能。麥克納馬拉和同事們分別在學生們快速眼動和非快速眼動睡眠時期把他們叫醒,結果發現快速眼動時期做的夢更像故事,裡面參雜了更多情感內容,更加具有攻擊性,而且比非快速眼動時期做的夢裡面不認識的人物更多,非快速眼動夢境通常包括友好的社會互動。麥克納馬拉認為,快速眼動夢境透過模擬具有攻擊性的遭遇,幫助我們應對類似的真實遭遇。而非快速眼動夢境則有助於友好合作行為。

夢境涉及的內容會受到氣味甚至地球磁場等外界因素的影響,但是有些夢境會一再出現。很多快速眼動夢境裡有不認識的男性,他通常與做夢的人存在攻擊性社會互動行為。發現夢境的普遍主題,預示著夢境意義研究的重新興起,這次的研究依據是科學。麥克納馬拉說:“這說明最終我們可能會給不同夢境得出相應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