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癮”一詞最初僅用於藥物依賴,類似的成癮標準被應用於一些行為障礙,如飲食成癮、賭博成癮、計算機電子遊戲成癮及某些技術的過度使用。網路成癮,又稱網路成癮障礙,病理性網路使用,其發病率在6%~14%之間,是目前在青少年中頗受關注的心理障礙。

網癮日益成為現在家庭與社會和諧的巨大障礙,也是個人墮落、家庭毀滅的代名詞。2018年1月8日今日說法播出節目《問題學校系列之裂痕》,14歲的小德是一個不用下功夫學習也能考高分的學霸,後來他沉迷網路遊戲,戒掉網癮後,無論父母怎麼勸說,他都要堅持放棄學業去打工,大好前程就這樣葬送;2013年12月30日,華南師範大學羅桂彬突然猝死在電腦前,看著一個個年輕的生命或葬送前程或離我們遠去,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遺憾,更是敲響了警鐘。

心理學家們對網路成癮的因素進行了研究,

Young提出了ACE模型來解釋網路成癮的形成,他認為,匿名性、便利性和逃避性是網路成癮的基本特點

,這三個基本特點滿足了其現實生活中無法實現的需要[1]。虛擬世界的願望滿足必然導致現實世界的需要放棄,從而使其更加痴迷虛擬世界,因此強化了這個迴圈,導致成癮。

但是隨著計算機的普及,為什麼會只有少數人成癮呢?有人認為與人格特點有關,提出了“成癮人格”的概念,認為依賴似乎不是一種單一的行為方式,而是一種人格特質(Mulder,2002),依賴成為他們擺脫焦慮的慣用方式,雖然這種方式“短期有益長遠有害”(Eagle,2000)。很多研究發現成癮者和正常人在人格特徵上存在很大差異,如成癮者多使用藥物依賴、虛擬等方式對待問題(Gadden,1995;蔡佩儀,2007)。

值得注意的是, 雖然網路成癮和人格特質有一定的聯絡, 但並非具有這些人格特質的個體都會發展出成癮行為, 它還存在其他的影響因素(曾紅, 郭斯萍, 2011)。

現在大多數學者已經不反對人格特質可能存在生理基礎的問題(Burger, Horita, Kinoshita, Roberts, & Vera, 1997; Burger, Soroka, Gonzago, Murphy, & Somervell, 2001)。

因此, 越來越多的研究開始關注成癮行為的生理機制。徐四華(2012)透過愛荷華賭博任務證明網路成癮者的決策功能受損並表現出“即時收益優先”的決策模式和對強化物潛在風險的高耐受性。

鄭希付(2009)研究發現,網路成癮者在對資訊進行認知加工的時候,傾向於獲得消極的認知加工結果。生活中消極的認知態度和加工習慣,也許是其沉溺於網路的重要的認知因素。

在治療網路成癮行為時,採用的方法是行為控制,但是,治療效果不太令人滿意。認知的改變較為基礎,本文從認知的角度提出了預防網路成癮行為的幾點建議:

1.

客觀分析自我,揚長避短,發現自己的優點,大膽地融入環境中去,減少內心的孤獨,適當有意識地選擇自我的上網行為,減少上網的娛樂使用。

2.

加強對時間重要性的認識,在日常生活中多思考,多發現,提高自己駕馭時間的能力和信心,不斷增強自我效能感。

3.

合理歸因,減少消極的認知加工,對於成功或失敗的體驗,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歸因方式,有意識的控制自己將失敗的體驗歸因於環境,將成功的體驗歸因於自己,逐步改變自己消極的認知加工過程。

參考文獻

1。 Young KS,RodgersR。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ession using the BDI and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J]。The 105th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Chieago, 1 99 7 。

2。 [鄭希付。 (2009)。 網路成癮者不同情緒狀態下的認知加工特徵。 心理學報, 41, 630−638。 ]

3。 [徐四華。 (2012)。 網路成癮者的行為衝動性—— 來自愛荷華賭博任務的證據。 心理學報, 44, 1523−1534。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