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要從干支紀年法說起,那麼什麼是干支紀年法呢?

干支就是天干和地支的簡稱,完整的表述是天干地支紀年法。

所謂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gui 三聲)

這就是十天干,那為什麼是十呢?為什麼不是九天干,十一天干?

其實這個完全取決於人類天生的計數工具:十個手指頭。

在只有天干,沒有地支的年代,古人計時就是掰著十個手指頭,一天掰一個。所以從人的本能出發,很好理解,十進位制是我們最熟悉的計數規律。

所以,天干最初應該是計日的,一日一個天干,十個天干一迴圈,被稱為一旬。

不過,隨著時間的前進,十天干明顯就不夠用了,因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看著很雜亂,這個時候就引入了十二地支。

所謂地支,就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這十二個地支。

地支是幹嘛的?

地支是計月的,十二地支正好對應十二個月。

古代研究曆法其實是為了種地,畢竟人的第一要素是活著。所以呢,古人觀察氣候就分成了春夏秋冬,三百六十五天對應到四個季節,每個季節大約九十天。九十天呢還是不能精準的指導農業,再細分就有了三十天為一月。

這樣,一年被分成了十二地支,一個地支包含上中下三旬,一旬十個天干。

我覺著古人的思路大體是這樣的,爆炸的三百六十五個天干逼的大家抽象出來十二地支,用來計月,這樣一來,時間就井然有序了。

有了天干地支,記錄歷史的學者就方便了,比如,我們打算十二月十五日舉行祭祀活動,那麼時間就可以表示為:亥月中旬戊日

只是,人類的歷史太長了,一年又一年,大家發現,沒有好的紀年法。其實啊,人類所有的創造都是在前人的基礎上,畢竟大家對已經存在的天干地支計時已經深入骨髓了,所以啊,制定曆法的那群人就想啊想,拼命的排列組合,最後終於搗鼓出了這麼個圖。

為什麼六十年是一甲子?

可以發現的規律就是,天干在外圈,六個天干週期;地支在內圈,五個地支週期;說白了,就是找到了二者的最小公倍數。

這樣的組合,在六十年內便找不出兩個重合的年份,每六十年一個輪迴,從甲子年到癸亥年,同時呢,六十年就用天干地支紀年法的第一年甲子年作為代表,這就有了六十年為一甲子。

好了,看著這張圖,我們就可以捋一下中國近代的戰爭史了。

甲午中日戰爭,上圖中是31年,實際上是1894年

戊戌變法,上圖中是35年,實際上是1898年

辛亥革命,上圖中是48年,實際上是1911年

不得不說,天干地支紀年法的確是一個不錯的紀年法,也很符合中國的歷史,六十年一輪迴,中國也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你方唱罷我登場,中國的歷史說實話就是在不停的迴圈。

天干地支法也可以紀日。

下面舉個例子,金庸先生在他的小說《碧血劍》中,開頭便是:“大明成祖皇帝永樂六年八月乙未……”

好吧,我們看圖上乙未是32,這尼瑪,八月有三十二天嗎?

這個明顯不是這麼算的,其實天干地支用來紀日時,是按照六十天一個週期獨立運轉的,跟所在的月沒什麼關係。

好了,那麼永樂六年八月乙未究竟是哪一天呢? 網上查了下是:1408年8月20日

我們再來看一個例子,司馬光的《資治通鑑》中開頭便是:“起著雍攝提格,盡玄黓(yi 四聲)困敦,凡三十五年”

這段話一般人看了都會一頭霧水,著雍攝提格,玄黓困敦,什麼亂七八糟的,可能一開始便喪失了讀下去的興趣。其實啊,這是一種上古紀年法,它與干支紀年法的對照如下。

十天干:

閼(yan 一聲)逢——甲,旃(zhan 一聲)蒙——乙,柔兆——丙,強圉(yu 三聲)——丁,著雍——戊,屠維——己,上章——庚,重光——辛,玄黓——壬,昭陽——癸

十二地支:

困敦——子,赤奮若——醜,攝提格——寅,單閼——卯,執徐——辰,大荒落——巳,敦牂(zang 一聲)——午,協洽——未,涒(tun 一聲)灘——申,作噩——酉,閹茂——戌,大淵獻——亥

好,有了這個對照,我們再來看,著雍攝提格代表戊寅年,在上圖中表示的是15年,而玄黓困敦代表壬子年,在上圖中表示49年,從15年到49年的這35年。

那麼,為什麼在干支紀年法早已流行的北宋,司馬光還要用這種難以理解的上古紀年法呢?關於這個問題,用馬伯庸的話說,就兩個字:

“裝逼”

補充小知識:為什麼石頭沿著斜坡往下滾,越滾越快呢?

關於這個問題的解說,就需要大名鼎鼎的牛頓第二定律:F = m · a

F代表的是重力,這個是固定的;m代表的是石頭的質量,所以根據這兩個值就能夠算出a來,a是什麼呢?a是加速度。

好了,既然知道加速度了,那麼加速度是幹嘛的?顧名思義,加速度就是用來增加速度的。

v = a · t

v代表的是速度,a是加速度,t是時間。

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石頭沿著斜坡滾的速度越來越大,所以越滾越快。

最後打個小廣告: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劇情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