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金剛川》上映,又掀起了一股朝鮮戰爭的熱潮。

根據電影背景的介紹,這段劇情發生在金城戰役的前夕,那麼金城戰役到底是一場什麼樣的戰役,是怎麼打響的,最後結局又是如何?

回到家裡,帶著這些疑惑,翻開了我老早就買了放在家裡的關於朝鮮戰爭的書籍資料。

我一共買過三套與朝鮮戰爭有關的史書,如果不算最早買的一本山寨盜版書,那本書質量實在是太差了,愣是把我看傻了。

我第一本買的是王樹增的《朝鮮戰爭》,王樹增應該算是御用紅色文人,基本上他的書是不會亂說話的。

我買的時候還是單本的,現在已經變成了上下兩冊的修訂本了,不知道修訂了什麼東西。

先看書裡對金城戰役的描寫。

哇,篇幅好少……

整本書收尾於1951年7月8日的中美雙方初步的和談,後面的故事沒了……

而金城戰役是在1953年打響的,好在史書後面還有一篇“尾聲”提到了整個談判一直持續了兩年。

但是也僅僅只是提到了金城戰役的背景,那就是停戰協定的簽字就要舉行時,突然,戰線中部規模很大的戰事又起。李承晚說不要聯合國了,他要單幹。結果中國軍隊發動了金城戰役,專打要單幹的南朝鮮軍。南朝鮮軍不但傷亡慘重,而且丟失了大片土地。

就這麼一筆帶過了,但我們也可以看出,金城戰役主要針對的是李承晚的反覆,因為他不想停戰。

接著,我又翻出我手裡這本《未曾透露的真相》,這本比王樹增的史書來說,內容更多,更厚,同時,也是精裝本,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並且更特殊的是這書是美國人寫的([美] 約瑟夫·古爾登),等於另外一個角度看待朝鮮戰爭,所以可以結合我們國人自己寫的書一起看,是相輔相成的。

在這本書裡,是怎麼提到金城戰役的呢?

原來在1953年6月18日,美國人發現李承晚擅自釋放了2。5萬名北朝鮮戰俘,打算破壞停戰協定,美國政府比較震怒,認為李承晚在胡來。並且對李承晚傳送資訊:如果你在遵守停戰協定的問題上頑固不化的話,聯合國將離開朝鮮。

與此同時,中國軍隊針對這次事件,發動了一場攻勢,主要針對的就是南朝鮮的軍隊,這一攻勢將作為打擊目標的韓國部隊向後推了幾千碼。但同時,也受到聯合國毀滅性的炮火打擊。

1953年6月,聯合國大炮向中國人打了270萬發以上炮彈,比戰爭中最高的月份還多100萬發。但是中國軍隊願意用重大傷亡來推進戰鬥。

最後,李承晚想單幹的決心不得不被動搖,這段時間,聯合國軍遭到了大約17000人的戰鬥傷亡,其中3333人被打死。

李承晚後來也否認自己打算脫離聯合國軍的打算,但被視 為謊言。

1953年7月27日,正式簽署停戰協定。

看來比王樹增的內容要更詳細一些,我們也可以看出來,李承晚這事情和美國人不和,而中國的軍人主要打擊物件就是南朝鮮的軍隊。

《決戰朝鮮》這套書可以看做是民間讀物吧,所以寫法上有些網文的套路,比較通俗易懂,也帶入了作者很多的感情色彩。褒貶不一,不過從閱讀性來說,應該是三部裡面最暢快的一部。

其中對金城戰役的描述也是最詳細的。

1953年6月18日,李承晚在6月17日深夜,以“就地釋放”為名,脅迫人民軍被俘人員2萬7千餘人離開戰俘營,押送到南朝鮮軍隊訓練中心。

這和美國人說的原地釋放不同。

同時,李承晚高呼“向鴨綠江進行一次全面的軍事進攻”“必要時單獨作戰”

各界,全括聯合國對這種行為非常憤怒。

與此同時,中國軍隊則決定,給予一次沉重打擊,讓對方消停下來,給不識好歹的李承晚顏色看看。

於是,摧枯拉朽的“金城大捷”就開始了,7月13日夜,中國軍隊1094門火炮齊響,短短28分鐘內,1900噸炮彈打到敵方的陣地上面。這是中國軍隊在抗美援朝中規模最大的一次炮擊。

而炮擊一結束,中國軍隊就向金城地區四個南朝鮮師發起了排山倒海的猛攻,一個小時就全線突破了敵軍陣地。

南朝鮮有個第一王牌首都師團,叫“白虎團”,被打得節節敗退,最後覆滅。在過程中發生過12名中國偵察兵在1個小時內消滅了200多敵人的傳奇故事,其中包括白虎團團部幾乎全部軍官70餘人,而12人無一傷亡。這事兒後來還被拍成了“奇襲白虎團”,是當年的八個樣板戲之一。

最後的成績是,中國軍隊共殲敵7萬8千人,繳獲坦克45輛,收復土地178平方公里。中國軍隊傷亡2萬3千餘人,敵我傷亡比例為2。3:1。

最後,在1953年7月27日,正式簽署停戰協定。

三本書,三個不同的內容,不過基本的過程都是一樣的。李承晚不想停戰,最後中國軍隊直接打到他們不得不接受停戰。

用的資料不同,不過我個人感覺的話,如果對朝鮮戰爭有濃厚的興趣,這三本無疑都是可以買來一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