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炳的二胡聲代表著什麼?塞北平生2019-11-20 22:29:24

很遺憾,因為家境的緣故,自己從來沒有學習過任何一種樂器,也沒有唱歌的天賦,但這並不妨礙我對音樂的喜愛和欣賞。

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 欣賞音樂時,往往是自己的心情決定了你對音樂的理解。當心情愉悅歡欣時,任何的音樂在自己聽來都是美妙動聽的,而心情低落煩悶時,即使是欣賞花好月圓、喜洋洋、步步高和恭喜發財這樣的音樂,心裡所思所想的也是為什麼別人都這樣高興,卻獨獨自己如此憂傷不幸。這和一個孤兒看到別的孩子被父母雙親疼愛而倍感悲傷是一個道理,強烈的對比更加突出了另一方的心理感受。

音樂原本就起源於生活和勞動,然後又成為人們用來反映情感和生活的工具。如同言為心聲一樣,音樂是情緒的一種表達方式。

所以阿炳的二胡聲大概就是他當時心境的一種寫照和表達吧。或許某一天的某一刻,阿炳先生漫步於花好月圓夜,曲折豐富的人生經歷和生活的大起大落使得他突然想拉奏一曲,而那曲子卻與歡喜毫無關係。

當我回到家鄉和父母在一起時,周圍的環境於我並沒有特別的含義,可當我離家千里在外地生活,連谷歌地圖上的家鄉那小小一塊的圖片都成了思鄉符號,每每想家時,總是忍不住會開啟看上一眼,以解思鄉之情。

如果我會拉二胡,此時我會拉一曲思鄉曲。

我的家鄉就是第四張圖片的樣貌,有綿綿的遠山,明亮的日光,當然最重要的是那裡有我的父母和親人,因為父母在的地方才是家鄉。

阿炳的二胡聲代表著什麼?

阿炳的二胡聲代表著什麼?

阿炳的二胡聲代表著什麼?

阿炳的二胡聲代表著什麼?

阿炳的二胡聲代表著什麼?藍色點唱機2019-11-20 22:00:46

在二胡界只要提起阿炳,大家馬上就會想到《二泉映月》,阿炳原名叫華彥鈞,八歲就隨父學習鼓,笛,二胡,琵琶等樂器,因為患眼疾而導致雙目失明,被人稱為瞎子阿炳。他的一生共創作了200多首民間樂曲,現存世上的二胡曲《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和琵琶曲《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六首。

阿炳的二胡聲代表著什麼?

阿炳的一生如戲劇般充滿了跌宕起伏,正是這些磨難成就了他那些動人心魄樂曲,透過二胡這種音樂形式來揭露當時的黑暗。他把自己對痛苦生活的感受透過二胡反映出來,產生了著名的二胡曲《二泉映月》。阿炳利用自己的創作天賦,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想化作一段段扣人心絃、催人淚下的音符,讓聽眾在旋律中產生共鳴。這首二胡曲被世人喜愛並引為經典。《二泉映月》是阿炳真實生活的寫照,是他情感宣洩的傳世之作。也是中國民族音樂文化寶庫中一首享譽海內外的優秀作品,是中國民間創造的樂曲瑰寶之一。

阿炳的二胡聲代表著什麼?

當我們傾聽《二泉映月》的時候,慢慢品味其中的滋味,便能感知到它的回味悠長。在這憂傷而又意境深邃的二胡樂曲中,流露出了充滿傷感和昂揚憤慨之情。全曲時而深沉,時而激揚,同時隨著二胡本身娓娓道來的音樂故事,使阿炳所要表達的情感得到抒發,深刻地展開了阿炳一生的辛酸苦痛,不平與怨憤,同時也表達了他內心對生命的豁達和對新生活的無限嚮往。

阿炳的二胡聲代表著什麼?

1979年著名導演嚴寄洲把阿炳的故事拍成了電影《二泉映月》,在電影的結尾,阿炳在琴妹的墳前拉起了這首傳世經典之作《二泉映月》,值得一看。

阿炳的二胡聲代表著什麼?江南樂阿雲2019-11-22 14:10:14

江南無錫瞎子阿炳的二胡聲究竟代表著什麼?這問題大多數人先想到阿炳其人,他的代表作《二泉映月》響譽世界,飛向宇宙太空的飛船中帶的金曲就有《二泉映月》。無錫廣播電臺的夜間最後一曲也是《二泉映月》,幾十年來天天播放。為什麼聽不厭呢?二胡聲代表著什麼呢?我認為是代表著人類美好的音樂。音樂的旋律節奏,人的靈魂的共鳴發出來的聲音。最優秀的樂曲,最優美的音樂。

阿炳的二胡聲代表著什麼?

阿炳的二胡聲代表著什麼?小山頂的歌2019-11-21 15:22:44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在二胡界只要提起阿炳,大家馬上就會想到《二泉映月》,阿炳原名叫華彥鈞,八歲就隨父學習鼓,笛,二胡,琵琶等樂器,因為患眼疾而導致雙目失明,被人稱為瞎子阿炳。他的一生共創作了200多首民間樂曲,現存世上的二胡曲《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和琵琶曲《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六首。

阿炳的一生如戲劇般充滿了跌宕起伏,正是這些磨難成就了他那些動人心魄樂曲,透過二胡這種音樂形式來揭露當時的黑暗。他把自己對痛苦生活的感受透過二胡反映出來,產生了著名的二胡曲《二泉映月》。阿炳利用自己的創作天賦,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想化作一段段扣人心絃、催人淚下的音符,讓聽眾在旋律中產生共鳴。這首二胡曲被世人喜愛並引為經典。《二泉映月》是阿炳真實生活的寫照,是他情感宣洩的傳世之作。也是中國民族音樂文化寶庫中一首享譽海內外的優秀作品,是中國民間創造的樂曲瑰寶之一。

當我們傾聽《二泉映月》的時候,慢慢品味其中的滋味,便能感知到它的回味悠長。在這憂傷而又意境深邃的二胡樂曲中,流露出了充滿傷感和昂揚憤慨之情。全曲時而深沉,時而激揚,同時隨著二胡本身娓娓道來的音樂故事,使阿炳所要表達的情感得到抒發,深刻地展開了阿炳一生的辛酸苦痛,不平與怨憤,同時也表達了他內心對生命的豁達和對新生活的無限嚮往。

1979年著名導演嚴寄洲把阿炳的故事拍成了電影《二泉映月》,在電影的結尾,阿炳在琴妹的墳前拉起了這首傳世經典之作《二泉映月》,值得一看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阿炳的二胡聲代表著什麼?

阿炳的二胡聲代表著什麼?瀚墨尋夢2020-08-17 14:36:55

二胡原本是民間樂器的一種,後變成一種伴奏樂器,上世紀初,劉天華立足於民族音樂,借鑑西洋樂器小提琴,把中西拉絃樂器技法融匯加以創造,大大豐富了二胡表現力,創作了多部二胡獨奏曲,將二胡提高到可獨奏的地位,能正式在音樂會上演奏,並在高校設二胡專業,編寫了教本和練習曲,他是現代二胡藝術的開拓者,從此二胡這種俗樂器進入高雅音樂殿堂。

二胡藝術另一最重要人物就是阿炳了,他是一個天才的民間音樂家,早期是從宗教音樂、江南絲竹、曲藝評彈中吸取養料,後來拉的是經過頭腦琢磨自創的曲子,不過他的樂曲都在頭腦裡,沒有樂譜記錄,也沒有樂曲曲名,1950年,由楊蔭瀏、曹安和用剛進口的錄音機搶錄下來幾首曲子,可惜搶錄工作沒抓緊,後因病體急劇惡化,許多作品就此失傳,二泉映月搶錄成功,此曲經後來的演奏家演繹,深得人們喜愛,我就十分喜愛此曲,透過電視、碟片和網路,聽看過眾多名演奏家的演奏,“二泉映月”樂曲也走向世界,這中間日本指揮大師小澤征爾起了重要作用。

1978年,小澤征爾聽了17歲的音樂學院附中學生薑建華演奏的二泉映月,一曲未畢,淚流滿面,他對姜建華說,二胡甚至比小提琴、大提琴更具感動心靈的力量,你的二胡最能表現那種無言的痛楚和失落。他表示要將二胡介紹給世界。第二年,他擔任指揮,姜建華與潑士頓交響樂團和舊金山交響樂團合作演出。第三年,世界指揮大師卡拉揚訪問中國,被姜建華的演奏所感功,稱其演奏是世界最感動人的音樂。

阿炳的二胡聲代表著什麼?

姜建華在演奏“二泉映月”

阿炳的二胡聲代表著什麼?

宋飛在演奏“二泉映月”

阿炳的二胡聲代表著什麼?

於紅梅在演奏“二泉映月”。

阿炳的二胡聲代表著什麼?添翼心語2019-11-21 09:42:03

代表苦難、坎坷、抗爭的一生和憂憤、悲切,對未來充滿憧憬的情感

阿炳的二胡聲代表著什麼?長城外古道邊2019-11-23 16:53:28

《二泉映月》是中華民族的心聲,是日本人應該跪著聽的東方音樂,慷慨悲歌,激越昂揚,低緩旋律處,是黃河兩岸民眾的悲歌,高亢激昂處,是中華民族奮進的號角。

一個人聽時會落淚,兩個人一起聽時,會把酒話桑麻,眾人聽時,會群情激昂,它是中華民族音樂的經典,是民族樂器的精華。

阿炳的二胡聲代表著什麼?讀書聲2020-08-15 17:39:13

說阿炳的二胡聲代表著……。似乎提問者已經形成了概念。如同紅色代表著革命,白色代表著恐怖,“二人傳”代表著低俗,小提琴代表著高雅。認知到了概念化的狀態,也就深入不下去了,呈現出的就是淺薄,簡單。阿炳當年拉的二胡,是絲弦,比現在的鋼弦,銀弦,要晦暗些,加上當時成形的二胡獨奏曲很少,似乎只有劉天華的創作的十首曲子。而這些曲子很難普及到象阿炳這樣的民間樂手中。所以,阿炳只能拉些民間小曲,不過,他小時候接觸過道貫生活,一定還會些道家音樂。現在我們聽到的“二泉映月“,也是在當時的民間小曲基礎上加工,再創作才形成的。類似的民間小曲都短小,流暢,起伏不大,流傳於街坊酒肆,以及溝欄瓦舍,且極富地方特色。新中國發現了阿炳,留下了他的二胡聲,要說代表了什麼,我覺得是過去了的一切,其中表現了無奈的,難堪的,晦澀的情緒;但也有低迥婉轉的,不卑不亢的,沉吟悠遠的,意味深長的,靜謐幽深的;和不叫囂,不嘶吼,不張揚,不雕飾的自然心態。總之,那不是一個簡單的概念所能說清的。

阿炳的二胡聲代表著什麼?大好佬呱呱叫2019-11-20 21:45:12

本人平時也拉二胡,雖然水平不怎麼樣,但也像模像樣地研究過一些二胡名人,二泉映月當然也練過,也研究過,更聽過阿炳的原聲。

論演奏技藝,阿炳肯定比不上現代的演奏家,因此,阿炳本人演奏的二泉映月原聲似乎也不是那麼的好聽。論旋律,其實也很簡單,就是一種旋律在多個把位反覆演奏。

阿炳只是一個民間藝人,演奏幾段小曲乞討點錢混飽肚子,僅此而已。

可能我們後人,給他強加了超出阿炳原始夙求多得多的東西,說什麼阿炳的二胡聲透露出對吃人的舊社會控訴,對命運的抗爭。

殊不知當時阿炳的生活還是蠻滋潤的,娶了老婆成了家,抽大煙,會拉二胡有個謀生的手藝,未必覺得命運有多不好。

說了這麼多,最後我想表達的意思就是,阿炳的二胡聲,你覺得好聽就足夠了,沒有這麼多代表什麼,這些都是我們後人牽強附會的。

阿炳的二胡聲代表著什麼?有山有水有點田2019-11-20 22:40:45

聽來潸然淚下,不能自已。每個人經歷不同,聽到的東西,一剎那的湧上心頭的滋味也各不相同。

誰又能穿越時空去問問阿炳,問一下他是怎麼把這樣一首曲子創作出來的?問一下他是怎麼把我們受過的一切苦難坎坷,用這樣一種聲音訴說出來的?

阿炳的二胡聲代表著什麼?兩隻紫燕2019-11-20 21:59:44

答。代表著悠傷。他一個肓人。生活沒來源。只有二胡伴他敘說著…生活的艱辛。他的成名曲。二泉映月。如歌如訴。流傳至今。己是二胡曲的經典。

阿炳的二胡聲代表著什麼?醉美樂坊2019-11-22 13:35:30

阿炳,他是一個道士,他也是一個盲人,他更是一箇中國人,而且是經歷了古典音樂與現代音樂碰撞融合時期的中國人。

他主要是較好的傳承了很多的道教音樂,留下《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三首二胡作品和《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三首琵琶作品。後來,《二泉映月》、《大浪淘沙》獲二十世紀華人經典音樂作品獎。

他,長久地生活於社會和人世的黑暗低處,他的琴聲自始至終都代表著一位飽嘗人間辛酸和痛苦的盲藝人的對生活的無限希望,哪怕是很短暫,對於他來說也是無限的光明。

阿炳的二胡聲代表著什麼?

阿炳的二胡聲代表著什麼?

阿炳的二胡聲代表著什麼?

阿炳的二胡聲代表著什麼?魚米行2019-11-21 18:22:10

代表一種命運的掙扎,嘆息,人世間的蹉跎歲月流逝,二泉與聽松具是如泣如訴,彷彿一個人在訴說慨嘆

阿炳的二胡聲代表著什麼?音樂至傷2019-11-21 08:31:21

一、阿炳個人生平:阿炳,原名華彥鈞,民間音樂家,正一派道士。因患眼疾而雙目失明。他刻苦鑽研道教音樂,精益求精,並廣泛吸取民間音樂的曲調,一生共創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間樂曲。留存有二胡曲《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和琵琶曲《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六首。在中國音樂史佔有重要地位的阿炳(1893—1950),其個人遭遇是十分不幸的。他原名華彥鈞,小名阿炳。他幼年出家做道士,青年時當過吹鼓手,中年時害眼疾無錢醫治而失明,從此流落街頭,靠賣藝餬口。他在黑暗和貧困中掙扎了幾十年,嚐盡了人世間的辛酸。他在飢寒交迫中度日,但卻人窮志不窮,面對惡勢力的欺凌和淫威,他從不卑躬屈節,而總是與之抗爭,對之聲討。在音樂藝術上,他總是廣取博採,勤學不輟,深深直根於民族民間的音樂土壤,從而使自己的吹拉彈唱無所不精,創作上也有所建樹。由於上述種種情況,使阿炳的樂曲和琴音民族風格濃郁,並且很自然的帶有一種憂鬱憤懣的情調和擰折不彎的大丈夫氣概。這些,也許就是《二泉映月》所以能廣為流傳,經久不衰的原因,也正這首樂曲感人的魅力所在。

(一)童年時候的阿炳: 天賦的音樂才華,很早就在阿炳身上熠熠發光,阿炳八歲出家學道,在父親的指導下從嚴從難刻苦學習職業道士必須掌握的幾件樂器,沒有幾年便已具備了相當演奏水平。 阿炳記憶力之強遠非常人能及。他過目成誦,任何樂曲幾遍聽過即能背誦如流。

某年,雷尊殿輪值慶祝一年一度的城隍老爺壽誕演奏活動,年邁的鼓師突然心絞痛復發,無法上場指揮樂隊演奏,早已登臺人座捧著樂器準備演出的清和道長和眾樂師急得不知所措,眼看雷尊殿的聲譽將毀於一旦。不料小道童阿炳竟然高擎鼓杖跳上舞臺坐上鼓師交椅,手起杖落,著名梵音鑼鼓樂曲“萬花燈”的一段“鼓段”前奏,立即騰空而起。那複雜多變的節奏,強弱徐疾的旋律,小傢伙處理得完整無缺無懈可擊。再看他那“頭如青山峰,手如白雨點”的演奏姿勢,完全是位夠格的鼓師模式,要不是親眼目睹,誰能相信這位鼓師竟是位年僅十二三歲的小道童!鼓段甫告結束,小阿炳又朝樂隊一揮鼓杖暗示樂曲合奏開始,他一絲不苟地指揮著樂隊順利地奏畢了《萬花燈》,接著又以鼓點領奏了《滿庭芳》、《將軍令》等幾首大型鑼鼓套曲,全場觀眾掌聲雷動經久不息。在座的道士同行一致歎服小天師畢竟不凡。 (二)青年時期的阿炳:演奏樂器的技藝日益成熟,虛無縹緲的道家音樂已難於滿足他對音樂的追求。為了擴大藝術視野,豐富藝術修養,這位好學不倦的青年道士幾乎每天下午必定前往與當年北京天橋、南京夫子廟齊名的無錫崇安寺大眾遊樂場,向來自五湖四海的江湖藝人學習,請教灘簧、京劇、評彈等各種地方戲曲、音樂和 說因果、賣梨膏糖、小熱昏等說唱表演藝術。他還樂於無報酬地接受臨時短缺人手的“小堂名”、“楊八彈”等吹鼓班子的邀約,參加紅白喜事奏樂。為此,常被道士前輩指責,認為有失道門身價。但是個性倔強,一心向往著音樂的阿炳,卻置若罔聞,我行我素如故。 (三)中年以後的阿炳,交友不慎 :1925年秋天,華清和羽化昇天。阿炳繼承父親衣缽成為雷尊殿當家。正當春風得意之際,他的酒肉朋友看中了他手頭富裕,竭力以“人生行樂耳,需富貴何時”等語相勸,青年道長終於不顧殿內眾人忠告,迷戀上了追求享樂,經常去風月場所花天酒地尋歡作樂,結果不僅染上鴉片毒癮、還患上了眼疾,因無錢醫治而失明。。英俊瀟灑、風流倜儻的青年道長從此變成了醜陋不堪的瞎子阿炳。 雷尊殿香火日衰,眾道士紛紛揮淚告別各奔前程。只留下一 位老香火道人照顧他平日生活,嗣後幾年中阿炳全靠變賣殿產度日,坐吃山空,最後連殿的產權也轉讓給了旁殿,子然一身搬人了殿旁一間本是堆放雜物的小屋內棲身,直至去世。 為了謀生,經過再三思忖他決定出賣自己所擅長,且受群眾歡迎的藝術,以勞動去換取生活所需。 1927年夏天,他毅然手執二胡肩背琵琶踏出家門,由一個小孩攙扶著走上街頭,開始他長達近二十年的賣藝生涯。 雷尊殿當家道長華彥鈞變成了街頭藝人瞎子阿炳,是阿炳一生中最大的轉折點。雷尊殿上少了個職業道士,中國近代音樂史上未來的一顆光芒萬丈的明星開始閃爍。 阿炳每天午後設場在崇安寺三萬昌茶館前的空地上,晚上則先在城內邊走邊拉著胡琴,穿大街走小巷,然後出城去鄰近車站的大洋橋畔的茶坊、酒肆、旅館賣藝,到次日凌晨才回家休息,無論 嚴冬酷暑,天天如此,年年如此。

二、阿炳的個人成就(代表作)

(來源:阿炳百度百科)

作者:蕭前勇

個人成就:《二泉映月》自問世以來流傳至今。在中國社會各階層的男女老少中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愛;在國外也有廣泛的影響。著名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曾在北京聽二胡演奏家姜建華演奏《二泉映月》,聆聽中,頓生斷腸之感,不禁黯然淚下。

新中國成立後,曾由中央音樂學院音樂研究所派出音樂史家楊蔭瀏、曹安和等同志去無錫對阿炳的音樂作品進行了錄音、記譜、整理,並由有關部門出版、廣播。自此,《二泉映月》更煥發出了他勃勃生機和動人的光彩:他先後被改編成小提琴獨奏、民樂合奏、民樂重奏、旋樂四重奏、西洋旋樂合奏、二胡與樂隊、高胡與豎琴等演奏形式,無不絢麗多彩,各得其趣。此曲後來又被搬上銀幕,成為電影《二泉映月》的主題音樂。

作品特徵:《二泉映月》的曲體結構是一首傳統的變奏曲。音樂一開始,短短的引子,音階下行的旋律 ,猶如一聲百感交集的輕輕的嘆息,把人們帶進了一個深沉的意境中去。主題音樂使人聯想到一個拄著竹棍的盲藝人在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上徘徊流浪,無限傷感,無盡淒涼。《二泉映月》就是在上述音調的多次變奏下逐漸展開構成全曲的,它透過變奏使音樂形象得到層層深化,使人感到受到阿炳懷著難以抑制的感情,一遍又一遍地向人們訴說他種種苦難和遭遇。樂曲的後半部分,音樂獲得更進一步的發展,積聚起來的感情迸發了,樂曲推向高潮,強烈而激憤,顯示了阿炳特有的氣質和魄力。這是作者對舊社會憤怒控訴的聲音,它深刻地反映了阿炳倔強、剛毅的性格,表達了他對黑暗勢力不妥協的反抗和鬥爭。

作品創作的背景:為什麼這位盲藝人的二胡曲會如此引人注目,視之為我國民族樂曲的瑰寶呢?

首先,阿炳的坎坷人生和悲慘境遇,正是舊社會勞苦大眾的一幅縮影,自然會引起人們對他的關注與同情。阿炳威武不屈,忠誠愛國的品格和氣節,表現了一種民族的氣度和精神,令人佩服。阿炳的《二泉映月》等音樂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內心世界和精神風貌,透露出一種來自人民底層的健康而深沉的氣息,必然會引起人們心靈深處的極大共鳴。

其次,《二泉映月》音調和中國江南一帶的民間音樂及戲曲音樂等有著很深的淵源聯絡,給人以十分親切之感。它的曲式結構為迴圈變奏體。透過變奏的手法,即句幅的擴充、縮減,結合旋律音域的上升或下降的手法,讓音樂層層推進和迂迴發展,從而塑造出單一而集中的音樂形象,給人的印象特別深刻。樂曲的藝術美感還表現在於深沉中含質樸,感傷中見蒼勁,剛柔並濟,動人心魄。這樣富於民族風格、民族氣派的二胡曲怎能不使人為之陶醉,百聽不厭呢?

再則,這首樂曲體現了注重情深、著意傳神的法則,發人聯想,令人回味。

《二泉映月》標題的來源:這首樂曲的標題,也使學者們常常為之爭論。在江蘇無錫市的西郊,有江南名山惠泉山。山上的一泓清泉,經唐朝“茶神”陸羽品嚐,評為“天下第二泉”。阿炳失明前後常常去這裡流連,他對故鄉的山水充滿著深情。然而,面對那月光雖明,世道卻暗,泉水雖甜,人世卻苦,水面雖平,人間不平的現實。他心中月兒淒冷,泉水愴涼。於是便借景抒情,融情於景,傾訴辛酸,遂取名為《二泉映月》。

這首曲子開始並無標題,阿炳常在行街穿巷途中信手拉奏賣藝時並未演奏此曲,阿炳曾把它稱做“自來腔”,他的鄰居們都叫它《依心曲》,後來在楊蔭瀏、曹安和錄音時聯想到無錫著名景點“二泉”而命名為《二泉映月》(江蘇無錫惠山泉,世稱“天下第二泉”),這時方定下曲譜。賀綠汀曾說:“《二泉映月》這個風雅的名字,其實與他的音樂是矛盾的。與其說音樂描寫了二泉映月的風景,不如說是深刻地抒發了瞎子阿炳自己的痛苦身世。

《二泉映月》問世以來,奏家蜂起,各展其長,異彩紛呈。對樂曲的理解也不盡相同。但一切演奏家都把握了“形神兼備,寓神於形”這一表現原則,從而給聽者留下銘心刻骨的深刻印象。《二泉映月》的“神”是什麼呢?在於其孤獨者的心境,夜行者的傷感,不屈服的性格和對光明的希望。

此曲的影響力:

1949 年4月23日無錫解放,阿炳和他的《二泉映月》等樂曲獲得新生。

1950 年暑期,中央音樂學院師生為了發掘、研究和儲存民間音樂,委楊蔭瀏教授等專程到無錫為他錄製《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3 首二胡曲和《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3首琵琶曲。阿炳作品的影響力:阿炳的錄音在中央音樂學院播放後立即引起全校師生重視。不久在天津人民廣播電臺播出後,瞬即引起全國各地音樂愛好者的轟動,要求發表樂譜及翻制唱片,音樂學院師生要求校方邀請阿炳北上舉行二胡琵琶獨奏音樂會,馬思聰院長請楊老給筆者來函囑陪同前往。豈知這位民間音樂大師已病人膏肓臥床不起,這遲到的喜訊,激動得他老淚滂淪、嗚咽無語、長嘆不已。 1950年12月4日,離錄音不到三月他便溘然離世,享年五十七歲。老伴董彩弟因悲傷過度末滿一月也隨阿炳西去。

1950年深秋,在無錫舉行的一次音樂會上,阿炳首次也是最後一次演奏此曲,博得觀眾經久不息的掌聲;阿炳的最後一次演出是在無錫市牙醫協會成立大會的聯歡晚會上,時間是錄音後的半個月左右,地點是城外的太湖廳。那次晚會盛況空前,聞訊前來的聽眾把偌大的禮堂擠得水洩不通,連視窗也擠滿了人。阿炳演出了《二泉映月》、《聽松》,應聽眾的熱烈要求 彈奏了琵琶《大浪淘沙》和《梅花三弄》。樂曲終止後,熱烈的掌聲 經久不息。阿炳老淚縱橫地向熱愛他的鄉親們頻頻點頭表示衷心 的感謝。這是阿炳生平第一次在舞臺上演出。也是向人間告別的最後一次演出。 1950年12月4日病逝,終年57歲,始葬於無錫燦山明陽觀旁的道士 墓地。1983年10月,阿炳所創作、改編 以及承襲的樂曲,後來由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研究所彙編成《阿炳曲集》問世。

1985年,此曲在美國被灌成唱片,並在流行全美的十一首中國樂曲中名列榜首。

195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10週年時,阿炳的二胡獨奏曲《二泉映月》唱片,作為國家贈送外賓的禮物之一。從此,此曲在國內外廣泛流傳,並獲得很高評價。

《二泉映月》已經被列為世界十大名曲之一,甚至被美國宇宙飛船帶到太空播放,傳遞給太空中可能存在的外星人。

後來,彭修文將此曲改編成民族器樂合奏曲;吳祖強改編成絃樂合奏曲;丁芷諾、何佔豪改編為小提琴獨奏曲;丁善德改編成絃樂四重奏等等。中國唱片社曾將阿炳於1950年夏演奏此曲的鋼絲錄音製成唱片,暢銷海內外。

這首樂曲自始至終流露的是一位飽嘗人間辛酸和痛苦的盲藝人的思緒情感,作品展示了獨特的民間演奏技巧與風格,以及無與倫比的深邃意境,顯示了中國二胡藝術的獨特魅力,它拓寬了二胡藝術的表現力,獲“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作品獎。

(http://tieba。baidu。com/p/1338152091)華彥鈞 馳譽國際樂壇的世界名曲《二泉映月》作者華彥鈞(阿炳),1893年8月20日誕生於江蘇無錫城中道教雷尊殿一和山房,父親華清和,字雪梅,城郊東亭鎮春合村人氏,是清代光緒年間雷尊殿當家道士,擅長演奏多種民族 樂器,尤以琵琶為最。母親吳氏佚名,阿炳是他們的獨生子,阿炳兩週歲前夕,江西龍虎山道教教主、第六十三代 天師張恩博出巡江南各地,查驗殿、觀、道院、碟文加蓋天師玉璽駐蹕雷尊殿,清和道長盛宴招待,懇求天師為兒子題名;掌門教主即席賜名“彥鈞”。日後,人稱阿炳為“小天師”也來由於此。至於阿炳小名,則是相家為孩子推八字時據說五行缺火,遂取“南方丙丁火”之意取名阿炳。

三、阿炳的個人優秀品格:阿炳的不畏強暴,敢於伸張正義:二胡、琵琶、說新聞是阿炳的藝術三絕。昔年社會影響最大、最足以說明他那崢嶸傲骨性格的首推他獨創的“說新聞”。他採用說、其新聞來源是他每天早上從茶館請人讀報和從茶客們談天中覓來,經過篩選,確定題材後進行構思、藝術加工而成。 一則引人注目的新聞他可編成有情有節的故事。往往當天上午發 生的事,下午便可在崇安寺賣藝場上他的“說新聞”中聽到。那年頭廣大勞動人民沒有受教育的權利,因此文盲遍地,他們無法讀報,難以知曉發生在周圍的種種時事。阿炳說新聞的內容包羅永珍、正適合廣大群眾的要求。他口齒伶俐,妙語連珠,詼諧風趣,因此“說新聞”一亮相頓時轟動無錫城廂內外,成了崇安寺遊樂場最 受大眾歡迎的節目。 阿炳不畏強暴,敢於為受迫害者伸張正義,打抱不平,報紙上有的新聞他說,報紙上不便或不敢刊登的訊息他也唱。阿炳常把土豪劣紳的種種醜聞及不可告人的勾當,在光天化日之下予以揭 露、鞭答、諷刺、挖苦,因而常常受到豪門的各種脅迫,他處之泰然。由於人民群眾支援阿炳,劣紳們也無可奈何,妄稱他是神經失常的怪人。 阿炳為民族國家擔憂:當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頭,他總是拍案而起,日以繼夜地宣傳群眾同仇敵汽、擊敗來犯之敵,還我大好河山。日寇佔領無錫期間,他歌頌古代民族英雄戰勝人侵強虜的故事,頌忠烈、罵逆賊,長我中華民族誌氣,滅敵人的威風。八年抗戰,阿炳始終不渝地用他的歌喉琴聲作為對敵鬥爭的羽書、號角。萬不料抗戰勝利後他因怒罵“金圓券”,竟被反動當局以“詆譭全國圓券,破壞政府財政信 譽”的罪名勒令退出崇安寺賣藝場地。 名人軼事:學習的精神: 阿炳的二胡藝術可以毫不誇張他說是前無古人。琴聲嘹亮、 醇厚、音色甜而不膩,糯而不粘,有一股磁石般的藝術魁力,聆之如 飲遠年佳釀,令人一曲難忘。若不是親眼目見,實難相信如此扣人 心絃的音樂竟出自僅值幾包香菸錢的廉價胡琴。阿炳上街賣藝之 初,演出的曲目大多為江南絲竹中的《三六》、《行街》、《四合》以及 《知心客》、《孟姜女》、《無錫景》等廣泛流行江南一帶的民間小曲。 30年代末期,廣東音樂風靡上海地區,新月唱片公司又大量發行 了呂文成、何柳堂等粵曲灌製的《小桃紅》、《三潭印月》、《雨打芭 蕉》等唱片,阿炳從婀娜多姿的南國音樂中得到莫大的啟發,他特 別感興趣的是粵胡演奏家呂文成在琴絃上龍騰虎躍兔起鶻落的大 幅度擴充音域的指法,為了把它學到手學到家,他虛心地向熟悉廣 東音樂的音樂愛好者請教粵胡的演奏方法。 上街途中,聽到誰家的收音機中響起廣東音樂,阿炳便停步側 耳靜聽,樂聲不止,絕不開步,影響賣藝收益也在所不計。透過認 真地學習,他從廣東音樂中汲取到了大量璨燦的音樂語彙與樂曲 的章法結構。在粵樂高胡秀麗明亮、流暢動聽的基礎上,他天才地 將其發展、提高。他領先將二胡上一向被人視為禁區的內弦高把 位,淋漓盡致地發揮內弦深沉厚朴的音色,而且毫無噪音。這要有 很深的功力方可。在他的遺作《二泉映月》中有不少動人的樂句, 就是用這種指法演奏的。

四、推薦書目、作品:阿炳病故後,1952年上海萬葉書店出版了中央音樂學院楊蔭瀏、曹安和、儲師竹三位教授合編的《瞎子阿炳曲集》,介紹阿炳的生平、遺作、演奏風格等,1954年由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定名的《阿炳曲集》,其中增加了筆者撰寫的《阿炳胡琴指法的幾個特 點》等三段文字。他親自演奏的琵琶獨奏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二胡獨奏曲《二泉映月》、《聽松》錄音由人民廣播器材廠翻錄 成唱片發行。現今阿炳親自演奏的六首二胡琵琶樂曲有各種版本 的錄音帶、CD等,雖不是阿炳巔峰時代的演奏,然而令人陶醉的韻 味依然不變。 阿炳墓葬無錫錫山附近燦山道士公墓,1983年10月改遷山明 水秀的無錫錫惠公園,緊靠著名的天下第二泉的映山湖畔,供遊人 憑弔瞻仰。

阿炳的二胡聲代表著什麼?暮歌hqz2019-11-20 23:02:01

阿炳的琴聲,如泣如訴,蕩氣迴腸,向人們訴說著黑暗世界中,最底層的人們所受的磨難,激昂的歌聲同時也喚醒人們的鬥志和反抗精神,讓人們看到了未來的希望。

阿炳的二胡聲代表著什麼?隨緣1947758742019-11-21 07:23:53

阿炳的《二泉映月》從作曲到演奏,可以說是二胡界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經典金曲,是他人生從繁華到沒落的真實寫照,他自幼身處衣食無憂的富貴人家,有著得天獨厚飽讀詩書和學習攵化技藝的機會,文化修養及人文感情極其豐富,所以把中國的傳統二胡拉的爐火純青。

然命運多舛,荒誕無度的私生活把自己推到了萬丈深淵,從天堂到地獄的二重天生活,使他飽嘗了人間冷暖,所以從二胡曲的創作中充分體會到了,他豐富感情的表述。

他痛恨自已痛恨冷酷的社會,讓他過著人不如狗的生活,他欲哭無淚,欲喊無人應,只好用自已的二胡旋律,演奏出他內心無限的憤懣和悲痛,驚天地泣鬼神的哀怨是他生活的生部,他飽經風霜的切身經歷,給後人留下了切腹之痛的經典金曲。

阿炳的二胡聲代表著什麼?懷舊金曲匯2019-11-24 14:28:40

阿炳(1893年8月17日—1950年12月4日),原名華彥鈞,出生於無錫市,民間音樂家,正一派道士,因患眼疾而雙目失明。

阿炳刻苦鑽研道教音樂,精益求精,並廣泛吸取民間音樂的曲調,一生共創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間樂曲。 [1] 其父華清和為無錫城中三清殿道觀雷尊殿的當家道士,擅長道教音樂。華彥鈞3歲時喪母,由同族嬸母撫養。8歲隨父在雷尊殿當小道士。開始在私塾讀了3年書,後從父學習鼓、笛、二胡、琵琶等樂器。12歲已能演奏多種樂器,並經常參加拜懺、誦經、奏樂等活動。18歲時被無錫道教音樂界譽為演奏能手。 [2]

阿炳現留存有二胡曲《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和琵琶曲《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六首。

阿炳的二胡聲代表著什麼?

阿炳的一生如戲劇般充滿情節的跌宕。

據說他生平唯一留存下來的影像,只有一張日偽統治無錫時期“良民證”上的標準照。相片裡那個帶著盲人眼鏡,形容枯瘦的中年人,在一頂破氈帽下面的面孔,透著生活的艱難和滄桑。也許命運給阿炳的磨難,正是成就他那些動人心魄樂曲的緣由。這個華清和的私生子,生來就被剝奪了家庭慈愛的權利。當他的生母無奈地以結束自己的生命來抵抗世俗的歧視,這個孩子性格中一些隱秘的部分已經可見端倪。在外寄養幾年的少年迴歸生父華清和的身邊,他的眼光所見之處,也許有更多的是不解的疑惑。從資料中知道,他是叫著“師傅”來到當道士的父親身旁。華清和自號雪梅,精通各種樂器。阿炳勤學苦練,不久就熟練地掌握了二胡、三絃、琵琶和笛子等多種樂器的演奏技藝。此刻阿炳還當自己只是個蒙受好心人照料的孤兒。然而當他長到21歲時,阿炳突然在華清和因病去世前明白了自己的身世。

阿炳用的最多的樂器,仍是那把家傳的紅木胡琴,經常拉的樂曲,也仍是那首象徵了自己一生命運的《二泉映月》——溫柔、悽苦、文雅、憤恨、寧靜、不安諸多情感相互交織的宛如夜之皓月一般的樂曲。他將此曲視為自己的眼珠一樣重要。他仍在不斷地修改它,對樂思、節奏加以潤色,他要在自己的遭遇上再追加上一段遭遇:音樂的遭遇!同樣,他也想在痛苦上再追加一種痛苦:音樂的痛苦。

阿炳的二胡聲代表著什麼?

在他出入酒肆茶樓所用的節目單上,這首曲子暫時用的題目是:《惠山二泉》——一直到他臨終的前半年,他才以一名創作者的勝利的口吻,向外人宣佈,它的名字叫《二泉映月》。

這首曲子開始並無標題,阿炳常在行街穿巷途中信手拉奏賣藝時並未演奏此曲,阿炳曾把它稱做“自來腔”,他的鄰居們都叫它《依心曲》,後來在楊蔭瀏、曹安和錄音時聯想到無錫著名景點“二泉”而命名為《二泉映月》(江蘇無錫惠山泉,世稱“天下第二泉”),這時方定下曲譜。賀綠汀曾說:“《二泉映月》這個風雅的名字,其實與他的音樂是矛盾的。與其說音樂描寫了二泉映月的風景,不如說是深刻地抒發了瞎子阿炳自己的痛苦身世。”

1950年深秋,在無錫舉行的一次音樂會上,阿炳首次也是最後一次演奏此曲,博得觀眾經久不息的掌聲;1951年,天津人民廣播電臺首次播放此曲;1959年10週年國慶時,中國對外文化協會又將此曲作為我國民族音樂的代表之一送給國際友人。從此,此曲在國內外廣泛流傳,並獲得很高評價。1985年,此曲在美國被灌成唱片,並在流行全美的十一首中國樂曲中名列榜首。

後來,彭修文將此曲改編成民族器樂合奏曲;吳祖強改編成絃樂合奏曲;丁芷諾、何佔豪改編為小提琴獨奏曲;丁善德改編成絃樂四重奏等等。中國唱片社曾將阿炳於1950年夏演奏此曲的鋼絲錄音製成唱片,暢銷海內外。

這首樂曲自始至終流露的是一位飽嘗人間辛酸和痛苦的盲藝人的思緒情感,作品展示了獨特的民間演奏技巧與風格,以及無與倫比的深邃意境,顯示了中國二胡藝術的獨特魅力,它拓寬了二胡藝術的表現力,獲“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作品獎”。

阿炳的二胡聲代表著什麼?

阿炳的二胡聲代表著什麼?T荒野獵人T2019-11-26 14:07:29

二泉映月

阿炳的二胡聲代表著什麼?繾綣幽夢2019-11-22 19:59:07

《二泉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