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什麼意思啊 匿名使用者 1級 2007-02-19 回答

論語: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什麼意思啊 匿名使用者 1級 2007-02-20 回答

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說:“教導學生,不到他冥思苦想仍不得其解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說卻說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啟發他。給他指出一個方面,如果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個方面,就不再教他了。”憤:思考問題時有疑難想不通。悱(fěi):想表達卻說不出來。發:啟發。

這是孔子的教學方法。孔子倡導不憤不啟,舉一反三。憤,是自己有學習慾望,思考慾望,想要求知,這個時候我們才啟發他。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情,想學好,首先學生自己要努力。學生自己不主動,企圖讓老師主動幫忙思考,那樣是學不好的。不能舉一反三,自己去探索,老師也是教不會的。

搜狗問問

擴充套件資料

這句話是孔子論述啟發式教學的重要名言,對後世影響非常深遠,該句出自《論語·述而》,是論語的第七章,主要講述的是孔子的教育之道。

孔子主張根據學生的個性特徵來選擇教育方法,後人稱之為“因材施教”。上文也反映出了一個教育態度,它和因材施教有共通之處,但並不相同。在這裡孔子說的是“因態施教”,觀察學生的具體狀態來決定教育。在談學習的具體內容之前,首先強調了學習的姿態,從“憤”“悱”和“舉一反三”都可以看到,孔子重視的是學生的主體性,強調實際屬於學生自己的體驗。

他提出了“啟發式”教學的思想。從教學方面而言,他反對“填鴨式”、“滿堂灌”的作法。要求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在學生充分進行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對他們進行啟發、開導,這是符合教學基本規律的,而且具有深遠的影響,在今天教學過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鑑。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什麼意思啊 匿名使用者 1級 2007-02-20 回答

不到他冥思苦想仍領會不了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表達又找不到合適的言辭表達的時候,不去啟發他。如果他不能舉一反三,就不要重複教他了。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什麼意思啊 假裝在紐約 1級 2007-02-20 回答

註釋:

憤:指想了卻想不明白。啟:啟發,提示。悱:音“匪”,指能說卻說不清楚。發:本來指把箭發射出去,這裡指給出答案。舉:列舉。隅:音“於”,角度,方面。反:做出推論並回答。則:就。復:再,接著【原文】

子曰:“不憤不咎,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譯文】

孔子說:“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開導他;不到他心裡明白卻不能完善表達出來的程度不要去啟發他。如果他不能舉一反三,就不要再反覆地給他舉例了。”

【評析】

這裡是孔子介紹了他在教育方面的體會,他並不覺得一個老師一言堂地給學生灌輸就能有好的教學效果,而是覺得關鍵在於怎樣啟發學生自己去思考和琢磨。不是讓老師替學生去舉一反三、反覆列舉,而是啟發學生去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堅持一個原則:不要輕易地把答案告訴學生,也不要過多地替學生思考,更不要給學生灌輸標準答案。我想這是值得我們今天的老師在教學中思考和借鑑的。

聰明的老師在向學生教授新課的時候,往往從提問或做遊戲開始,那樣一方面容易能集中學生的思想,另一方面也能啟發學生的思維。如果只是單純地將現成的答案灌輸給學生,學生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加會缺乏靈活運用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又比如你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千萬不要以為這裡的譯文和評論分析就是唯一的答案,你也可以試著從另外的角度來理解《論語》的原文。如果你善於開動腦筋勤思考,往往會有意外的發現和驚喜。 。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什麼意思啊 匿名使用者 1級 2007-02-20 回答

【原文】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譯文】

孔子說:“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開導他;不到他心裡明白卻不能完善表達出來的程度不要去啟發他。如果他不能舉一反三,就不要再反覆地給他舉例了。”

【評析】

這裡是孔子介紹了他在教育方面的體會,他並不覺得一個老師一言堂地給學生灌輸就能有好的教學效果,而是覺得關鍵在於怎樣啟發學生自己去思考和琢磨。不是讓老師替學生去舉一反三、反覆列舉,而是啟發學生去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堅持一個原則:不要輕易地把答案告訴學生,也不要過多地替學生思考,更不要給學生灌輸標準答案。我想這是值得我們今天的老師在教學中思考和借鑑的。

聰明的老師在向學生教授新課的時候,往往從提問或做遊戲開始,那樣一方面容易能集中學生的思想,另一方面也能啟發學生的思維。如果只是單純地將現成的答案灌輸給學生,學生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加會缺乏靈活運用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又比如你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千萬不要以為這裡的譯文和評論分析就是唯一的答案,你也可以試著從另外的角度來理解《論語》的原文。如果你善於開動腦筋勤思考,往往會有意外的發現和驚喜。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什麼意思啊 匿名使用者 1級 2007-02-20 回答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出自《論語·述而篇》

解釋:不到學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時,先不要去開導他;不到學生心裡明白,卻又不能完善表達出來的程度時,也不要去啟發他。如果他不能舉一反三,就先不要往下進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