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合之眾》這本書說的在不在理?柒七2015-06-04 16:20:12

讀了勒龐的《烏合之眾》,發現這可真是一本犀利、狠辣的書啊。書中文字對於群體的批判確有一種讓人暢快淋漓之感。說到群體,我還是有些贊同他的觀點的,看到勒龐將群體形容成一群沒有大腦、沒有思維、特別容易被煽動,而且一經煽動就走向極端的暴徒,讓我回憶起盲目信仰的慘案,回憶起十年大革命的悲劇,甚至至今為止這些煽動性的東西仍未停止。想想鳥叔的騎馬舞,想想紅遍全國的小蘋果,再想想中國式過馬路……這一樁樁一件件的事實,都在證明著我們處於群體中的時候,是多麼的“身不由已”。群體的確是挺可恨的,不獨立思考,隨大流,減少罪惡感,分擔負面情緒,這一切都造就了群體的愚蠢和可悲。

然而,當我看到群體的可恨時,也同樣也看到了群體中個體的可憐。這一群尋求安全感、歸屬感和認同感的人,加入這樣那樣的組織,壓抑自己的本性,裝出一副能融於社會的樣子,來逃避對本身孤獨的可怕。

當我們去加入這樣的組織,即便做錯事也會免於責罰,因為這是群體的決定,不需要個體去承擔事情的後果;

當我們去加入這樣的組織,只要放棄自我,就能得到所有其他人的認同和理解;

當我們去加入這樣的組織,我們不需要聰明,不需要承擔,不需要選擇,不需要思考,只需要簡單粗暴的跟隨,表現出你的狂熱,就能收穫認同。

沒錯,這所有的原因的確看起來太具有誘惑力了。付出那一點點個性,就能收穫所有人類所向往的安全感、歸屬感和認同感。這樣想來,能抵禦這樣的誘惑,能享受孤獨能獨立思考的人,也怪不得能成就一番事業,做出一番作為了。

如果說在《自卑與超越》裡,阿德勒強調的社會合作性,讓我感受到的是諄諄教導,循循善誘,細水長流的認可了社會團體對個人引導的積極性;那麼在《烏合之眾》裡,勒龐犀利的語言,就恰似一盆冷水,血淋淋的揭露了所謂“合群”的本質。

事實上,觀點沒有對與錯的區分,只在於是否適合於自己。關於群體的意義,我想還是把握一個“度”的概念,不能放縱自己在群體中趨於盲目從眾,也不能封閉在自我的小世界。我們生長於這個社會,不能避免的要與群體建立聯絡,但同時我們也要保留自我,學會享受孤獨的時間。

說了這麼多,其實真心不想承認有時候我們的確成為了“烏合之眾”,只不過或許在我們意識到這件事的同時,我們就已經有所改變了,不是嗎?

我是小七,愛讀書的人,在書的世界中穿行。

文章首發微信公眾號“相遇在書的花園”(ID :shudeshijie_77),關注相遇,讓你與每一個故事的主人公相遇,每週一本書,描繪不一樣的精彩人生。

《烏合之眾》這本書說的在不在理?陳輯熙2015-10-04 20:30:24

勒龐的這本書的確寫得很出彩,算得上是一部經典之作。也許會有人覺得——至少勒龐本人應該是這麼覺得的——群體的確就是這樣的一群烏合之眾。但是對於我而言,這本書只是為我認識群體提供了一個新的角度。

本書的結構是比較奇特的,讀完之後讓人覺得是不是還沒有寫完。作者首先介紹了群體的心理,包括情感、道德觀、觀念、理性、想象力與信仰,認為獨立、理性的個體在加入一個群體之後,就變成了一群智力低下、頭腦簡單、性格衝動且易於被掌控的烏合之眾;隨後探討了影響群體意見的因素及群體意見的變化範圍,認為群體意見主要受民族、傳統、時間、政治和社會制度、教育等間接因素,以及形象、詞語和套話、幻覺等直接因素的影響,群體意見容易走向兩個極端;最後對群體進行了分類研究。全書沒有提供太多方法論的內容,僅有的一些穿插在對於群體的各種分析裡。

這本書為什麼吸引人?

第一,勒龐將其深諳大眾心理的長處在寫作中發揮得淋漓盡致,讀者讀完之後大呼過癮。他深知如何“以誇大其詞、言之鑿鑿、不斷重複的方式來煽動群眾的情緒“,並把這一手段成功地用在了讀者身上。他把讀者這個群體當成了“烏合之眾”,並且獲得了成功。

第二,讀者總會在勒龐的敘述中去聯想身邊的例子。勒龐的每一個觀點,總能夠讓讀者自覺地去尋找一些對應的案例,並且在成功找到之後對作者的觀點更加深信不疑。但是他們卻忽略瞭如果從其他角度去找案例,也許還能找到更多。勒龐成功地讓讀者成為了選擇性盲視患者。

本書的亮點包括以下兩點:

第一,寫作手法高明。如前所述,全書的寫作都體現了勒龐對大眾心理的掌控,但卻能夠讓讀者渾然不覺,成為一群“烏合之眾”,甚至把這本書推上了社會心理學經典的聖壇。

第二,對於大眾心理的分析有合理核心。概況來講,作者認為群體是易於被掌控的,引導方式的不同,群體所產生的影響也截然不同。作者本身其實也很清楚這一點,但始終過於強調在錯誤引導下的群體所產生的種種危害。

相應的,本書也存在一定的侷限性。

第一,僅靠個別案例支撐作者的觀點。作者的全部觀點,都僅僅是透過1-2個案例來做支撐,從而直接得出結論,而且這些案例許多都是極端個案。靠個案而無統計分析的論證方式難以說服讀者,但勒龐始終都是“言之鑿鑿“。

第二,我更願意把這本書當成是一部政治心理學著作。本書的第三卷,也就是最後一卷,在對群體進行分類時,談的都是政治群體,或是依附於政治的相關群體,包括陪審團、選民和議會。專注於敘述政治群體,卻將這些特性用來概括所有的“群體“,勒龐有點”誇大其詞“。

第三,重複累贅的內容有點多。從理論敘述上來看,全書反反覆覆都在強調群體的低能與可控;從案例分析上來講,全書絕大多數案例都可以歸結為一類,即群體在錯誤的引導下做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不管是從理論敘述還是案例分析上來講,勒龐都在“不斷重複“。

因此,勒龐這本書是其大眾心理研究的一項成果,也是大眾心理研究成果的一次檢驗。從這個角度來講,這本書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其觀點的合理性。

《烏合之眾》這本書說的在不在理?鍵盤軍師馬嘴炮2015-12-01 17:54:17

以下是今天讀了《烏合之眾》後的一些個人心得,雖然淺薄,但還是貼出來,希望能夠對題主有些幫助。

——————————————————————————————————————————

起因是在共識網上看到一篇名為《無論何時都不應擁護偏激》的轉載,裡面提及一個大號運營者持有“偏激有理”的觀點,並舉出勒龐的《烏合之眾》一書的觀點加以佐證,而我又剛好在售樓部書架上看到這本書,就順便拜讀一下,以下是隨感。

勒龐對於人類群體心理狀態持悲觀態度,他歸納了人類群體的一般特徵:低智,多變,易蠱惑,誇大感情及少數領袖主導。儘管書中也強調了群體道德感的客觀存在,但本書大方向上還是聚焦於論述其中的不利方面,書名《烏合之眾》本身就很好地概括了作者的整體觀點。

對悲觀態度毫不掩飾的典型表現是,作者慶幸工業科技時代的來臨要先於群體開始覺醒發聲掌控權利,斷言若非如此則科技革命將會由於脫離社會精英的掌控繼而葬送在廣大無知無智的民眾群體手中。

由此引發的思考是,若果如其所言,那麼在民眾發聲後遠較長遠的時間裡肇始,並仍在持續的資訊科技革命,為何沒有被“無知民眾”葬送?甚或是已然葬送了而我們竟不自知?這個問題值得深究。

書中體現的歷史觀:

推動歷史的永遠只有兩個角色,民眾和英雄(包括所有帝王和領袖),民眾搭臺,英雄唱戲。勒龐對於人類群體觀察和思辨能力的絕對否認態度延伸至其對所有歷史著作真實性的質疑,這一點由於太過重要值得審慎商榷。若果如其所言,則整個人類歷史的發展便不是進步史而是愚昧史,所有歷史事件的形成都是由於毫無思考能力的民眾聽信英雄的一面之詞後一發不可收拾的災難性反饋,或集體憤然形成革命,或集體壓抑成為羔羊,缺少過渡形態。慘痛經驗會隨時間被人淡忘,除非慘案再次發生在自己身上。歷史的反覆輪迴多半由此而來,記吃不記打是群體特性之一。

如果人類歷史是非理性發展的,以史為鑑的意義為何?僅僅是為領袖階層提供上位方法的參考案例?

進而延伸到民主。

勒龐宣告自己的立場是民主不好也不壞,然而其種種觀點均暗示其對任何階層組成的選舉群體持悲觀態度,因為“烏合之眾”即使選票在手,也並無理智行使選舉權的能力,他們更願意做的是等待英雄和號召者出現,為他們指明方向,於是便有一個偶像可以崇拜,一個方向可以順從。這種對自身權力的甘於放棄,究其原因可解讀為本能的思維惰性和對責任的逃避,被動接受一種思想遠比主動創造一種思想來得容易,而所有人為一種共同的思想承擔責任也遠比個人為自己獨有的思想承擔責任來得容易。之所以如此,難道是身在群體中的個體會懷疑自己思辨能力不足?還是對偶像和所在群體判斷力的篤信?篤信顯然比思辨更加方便。

集體思維惰性還表現於接受主體的簡便程度,群體意識對於邏輯嚴密說法的接受程度遠低於振聾發聵的斷言,傳奇大於真相,戲劇大於現實,越是新奇古怪不可思議,越是易於聽信及傳播,無論該說法背後的邏輯是否脆弱到不堪一擊。

要從憤怒群眾的屠刀下解救待屠的將軍,只需大呼“正義會得到伸張的!且將他關押。”即可,斷然不要嚴密地論證將軍的功績和提醒群眾看清事實。

群體需要的推理粗暴而野蠻,最優秀的煽惑者懂得利用這點,它們的演說詞經不起個體智者個人的審視,他們也十分清楚地明白麵對群眾自己不需要顧及這一點。

自由、民主、理想……高尚而混沌的詞語有巨大相容性,能夠滿足群體中各種不同角色對崇高的臆想。各種經文和主義都有一千種解讀方式,政治家用新名詞包裝舊制度即可矇蔽群眾。宗教之所以在人類歷史程序中大行其道,是由於哲學和科學追求真理,不能撒謊,不能滿足群眾的高尚幻想,而宗教可以。

若果如其言,理性無力推動人類發展,那麼理性存在的意義為何?現當代社會又如何得以用科技革命改善人類生活?仍然靠英雄領袖和精英階層自上而下推進?現實情況似乎是這樣。

群體熱衷於專橫偏執絕對化的表現,因為基數龐大造成道德上的無所忌憚。貴族在眾目睽睽之下宣佈放棄特權並倨以為傲,劊子手延長行刑時間,增加犯人痛苦以照顧觀者感受,拒絕佔有受害人物品,並將物品公之於眾。個人解讀為身在群體中的虛榮心作祟,以此向身邊的人展示和證明自我的清白乃至高尚,獲取所在群體認同。由此推演,群體對於道德的汙染能力及淨化能力是任何個人英雄楷模無法比擬的。

但是意義何在?不經獨立思考的英雄行為算英雄嗎?不經思考的罪惡是否是罪惡?南京大屠殺中被煽惑向婦孺舉起屠刀的懵懂少年固然應當懺悔,而振臂高呼前赴後繼保家衛國血灑疆場就真的應當不加思考的鼓勵嗎?戰場上看到戰友們化為炮灰後貪生怕死的逃兵是否應該受到良心的譴責?三體中文革結束卻仍然拒絕向葉文潔認罪的紅衛兵其心理支點為何?

集體中的個體沒有能力做長遠打算,任何理性思考都會招致非議,個人不願承擔這種非議,因此選擇從眾來回避暫時不必承擔的責任。人類本能在集體道德的掩蓋和慫恿下行使罪惡或功德,作者說本能的來源在別處有過討論?別處是哪裡?結論是什麼?有待深究。

群體溝通方法論:

1)獲取成功帶來名望,從而成為偶像,左右話語權。但成功一旦崩塌,則話語權也一併消失。

2)一大勝N小,即使它實際比N小的總和小很多。所以要博取公眾眼球,就一定要搞個大新聞。

3)親近傳統,牴觸進步,除非緩慢磨蝕。因此任何的革新都需要建立在已有的基礎上,跨度太大必然失敗。

4)作為英雄和領袖,抬高自我打壓對方(或選民的對立面)來爭取支援,多說大話,少留字證,不必實踐,因為事後群體懶於操心當初言之鑿鑿的政策實行到哪一步,雖然當初正是那些聽起來美好的政策促使他們決定投給這個人。

5)斷言,重複,傳染是公眾傳播的不二法則,正確與邏輯從來不是必要因素,這一點無論在政治和廣告領域中都被廣泛應用。

由此引發的思考:

如何將名望及話語權建立在脆弱的成功之外?換句話說,如何促使民眾不再追求領袖意志而追求普遍真理?

1)單純的堅持真理?

一個掌握真理的草根絕大多數情況下並不能獲得群體的認同。

2)群體素質的整體提升?

勒龐已經論證群體決策的走向僅與該群體的整體情緒有關,和其智力水平毫無關係,中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決議和美國全民選舉決議其糟糕程度相差無幾,若果如其言,回到之前的民主議題,則莫非中國已然實現了全民民主?那麼西方國家的全民公投有何意義?是否真如作者所言,西方公投也是民眾等待英雄領袖上臺蠱惑一番後,隨大流一投了之?

3)更多的人具有獨立思考能力?

思辨群體被稱為證實主義者,個體表現為不盲從,熱衷於理智思考,但作為群體極容易演化為對無神論偶像和思辨行為本身的熱切崇拜,由此便又淪為另一種人云亦云,為堅持而堅持,為發聲而發聲,為懷疑而懷疑,為獨立而獨立。

近年來天涯、豆瓣、知乎等幾個高知網路平臺的興衰軌跡能夠佐證這一點,前期小眾的精英論壇整體氛圍是良好而健康的,真知灼見彼此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而後成為領袖聲名在外,匯入大批民眾開始站隊,本著對各自偶像一知半解的觀點立場開始互掐。更多人的加入並未增加更多新的觀點,反而使原有邏輯嚴密的觀點被扭曲為簡單粗暴的口號。

勒龐同時預言了當代社會的輿論分化和反從眾意識的上位。傳統及偶像的衰落,草根意識的崛起,輿論帶來不同陣營的聲音。跟據勒龐的推演,最終絕大多數群眾在此起彼伏紛繁複雜的不同意見下無所適從,英雄的消失導致群體性的麻木,即對除涉及自身利益之外的公眾話題和事件漠不關心,西方國家逐年下降的投票率和中國近年流行的“娛樂至死”主義可以很好地證明這一論點。

結論:

極端狂熱(有明確領導意志),反覆無常(兩個領導意志博弈),麻木不仁(沒有領導意志),勒龐理論體系中群體意識有且只有這三種形態,再無其他,這種論斷令人深感絕望。

PS。幾個零碎觀點:

1)勒龐批判經典的課堂教育,主張實習(體驗)教育。一個國家的教育現狀即未來,教室令人對未來灰心,這是其積極的一面。

2)陪審團存在意義在於以其非理智中和法律之嚴酷,同樣是殺人,窮兇極惡的犯人無法爭取陪審團的同情,而不得不殺死家暴丈夫的孤兒寡母則應法外開恩。

心得:加入任何群體後都必須時刻自我反省保持理性,作為領袖則必須深切明白自己脫口之言所應負的重任。

《烏合之眾》這本書說的在不在理?申小七2016-04-22 23:36:26

剛剛讀完這本書,為了梳理自己的感想,故來答題,我讀的時候淺嘗則止,但自以為還是理解了大概。

這本書我寫了整整兩大頁的摘錄,原因是因為作者的“偏見”太過於“離經叛道”,很多話幾乎讓我重新審視了自己的“三觀”。

1。關於群眾!作者高度解釋了3個道理:

群眾的眼睛是盲目的。

(而不是雪亮的喵!)

群眾的思維是感性的。

(而不是理性的喵!)

邏輯和個人智慧對群眾是無用的。

(煽動才是硬道理喵!)

嗯,太奇葩的議論了,但確實存在著這個現象,簡單說是社會從眾心理,以及群體責任感缺失,群體氣氛渲染,都是有一定心理學依據,不無道理。

2。關於種族!

這是我最不贊同的一點,但也同時表示懷疑。作者把種族之間的差距解釋為環境和基因。前者正確,但基因的重要性真的不敢苟同,因為

即便有基因因素,基因也是在自然選擇上的遺傳和變異,本質上依舊是環境問題。

3。關於女性,同意前面的回答。終究還是社會文化的問題。

4。關於歷史程序!(他認為歷史的程序是感性的,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

群眾力量大,沒錯,但是群眾愚昧、感性,然而沒關係,歷史本身就靠感性和本能驅動,so,這是作者的邏輯。

我不苟同,但是同意,只是覺得感性和理性本就是一家人。

5。

懷疑法律、懷疑民主、懷疑自由!

(這一點難道沒有人覺得很驚人嗎!沒有人覺得很驚人嗎!)

我們尋找的較科學的文明也變成了龐勒的憂慮!

他認為:

法律約束自由,以至於超越了保證自由

,並有著很強的焦慮。

他認為:

民主不過是專制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他認為:

自由不是群眾的需求,群眾需要“專制”和“獨裁”

,以前是皇帝、領袖,信仰、宗教,現在是議會、法律、和制度。因為“領袖”能帶給他們強大的感覺,如同在群體裡所獲得的力量一樣。

這三點最讓我深思,關於人性、關於制度、關於對問題的敏銳和多角度。

龐勒不是種族主義者,不反政府,也不反理性,他只是一個戰爭時代的懷疑主義者,一個充滿希望的絕望者,一個思想在社會里焦慮不安的觀察者和自省者。

喜歡書前的序言,辯證的看書,

龐勒帶給我們最大的收穫不是他的觀點,而是他對於社會問題的覺察、懷疑和不同角度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