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總決賽之前,知乎上就有一個問題:

假如IG奪冠,小王能否成為中國電競史上的教父級人物?

當時我說決賽之後要寫一寫王思聰,現在決賽結束了,IG也奪冠了,我想是時候正面回答這個問題了。

中國電競史上的人物很多,相當一部分都是從“職業選手”到“電競人”的轉變,如大名鼎鼎的人皇,雖然有種類似“學而優則仕”的軌跡,但實際上很多時候,這種“繼承”只是因為選手們除了打遊戲,沒有其他更厲害的特長,甚至說有相當一段時間,“電競選手”=“打遊戲的”。

王思聰是個例外。

身為英雄聯盟歷史上唯一保持100%勝率的ADC,IG-WXZ在英雄聯盟的世界是反著來的,他從“電競人”成為一個“職業選手”,頂著巨大壓力在而立之年上場打比賽,是責任嗎?是作秀嗎?是黑幕嗎?

是熱愛

因為在“創業”和“投資”上,從始至終,王思聰都有著更多、更好的選擇。

但他還是來了。

對英雄聯盟,他擁有著巨大的貢獻,IG奪冠之夜,等待了數年冠軍的LPL終於沸騰,無數曾經和現在的召喚師們感謝IG,感謝王思聰,感謝這個直接、間接幫助國內召喚師們圓夢的“紈絝少爺”。

對電競行業,他在2011年成立普思投資,8月份收購電競戰隊CCM,而後更名IG,他手拿五億鉅款,用這筆錢硬生生幫原本青黃不接、一線月薪也不過三千塊的職業選手們續了命。

IG重生。

他帶來了熱錢,帶來了熱度,積極聯合其他俱樂部成立ACE聯盟,制訂電競行業準則,又在15年9月成立熊貓直播,大力招攬主播,正式投身另一個戰場。

我承認,並不是熊貓直播給電競帶來了閉環,但王思聰創立熊貓,和其他人創立熊貓,

不一樣

由此,電競從“選手”到“賽場”到“退役”,正式形成了一個真正的閉環,相當一部分在職業生涯中沒能取得極大成就或超高知名度的選手,退役之後的第一職業選擇終於不再是網管。“王思聰”三個字自帶話題熱度,時至今日,我們不能說電競圈的一系列大幅度改善都是他帶來的,但不得不承認,自他入場之後,電競行業開始“蒸蒸日上”,數不清的熱錢投進來,這其中有英雄聯盟玩家眾多的緣故,有社會包容性增強的緣故,有各大俱樂部逐漸成長、且電競圈日益正規的緣故,但王思聰帶來的持續不間斷的熱度,卻是獨一檔的,不僅如此,他還與周杰倫等明星一起打遊戲,讓熱度更大。

人皇現在是個商人,但王思聰一直是個選手。

在那個上古時代,WE隻手遮天,只有IG稍稍能分庭抗禮,後來皇族與黑暗勢力異軍突起,IG雖也不弱,但從來都不是奪冠的熱門。

王思聰沒有放棄。

從S3到S8,WE有“落地金身”,有“20分鐘不敗團戰”,有IPL5‘’;

OMG有“上單之光”,有“50血絕地翻盤”,有“零封NAJIN”;

RNG有“繞後VN”,有“一年六冠”,有“兩屆S賽亞軍”;

EDG有“無敵納爾”,有“國內不敗”,有“MSI之冠”;

就連LGD,都有當年“天才韋神”,有“佛祖戰無天”……

只有IG,從PDD、孫業尤到姿態、孩神,再到ROOKIE,JKLOVE再到THESHY,一路走來,IG經歷過數代選手的沉浮,留下的梗基本只有“5級前最強琴女”、“999”、“暴斃型AD”等……

從來都是強隊,從來都不是最強,從來都沒多少人認為這支隊伍“能奪個S賽冠軍回來”,就連孩神退役,臨走時也說“很遺憾沒能和隊伍一起走到世界賽場上”。

除了之前JKLOVE初登場時的NEST,IG甚至連個冠軍都沒拿到。

可能很多人不太明白“連個冠軍都沒拿到”代表著什麼。

賽場上曾經擁有過高光時刻的選手,也擁有過展現出強大實力的戰隊,這些選手和戰隊,日復一日地衝擊著冠軍獎盃,在幾次失敗之後,大部分人都放棄了。

年齡、版本、傷痛……拋開這些外因不談,拿不到冠軍首先會讓選手自我懷疑:我是不是天賦不夠,是不是很菜?

電子競技,冠軍是唯一的意義。

而持續投資一隻“非冠軍種子”隊伍,需要近乎偏執的熱情。

IG從沒放棄拼搏,最後登上頂峰。

這一切,都離不開王思聰這名“想拿個冠軍的選手”的支援。

有人遺憾RNG,有人遺憾SKT,但這支隊伍,就像S7時的三星一樣。

前路千難萬險,那又與我何干。

他們一定聽到了那句話:翻過那座山,世界將聽到我們的故事,LPL的最後希望,亞洲的最後牌面,IG,加油,IG,衝鴨!

不墜青雲,不斬無名。

IG如是,教父亦如是。

之前寫的太匆忙,有很多錯別字,感謝大家的指正,我去買個熱狗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