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民間學者”?考古軍中馬前卒2018-05-02 15:22:52

學在官,學在私,自古以來就是並行不悖的。

我們可以首先回顧一下歷史:

春秋之前,學在官府。

掌握知識的只是社會上層的一小部分人,從事教育的老師,本身也常常是官員或者貴族,他們的學問世代相傳。普通社會底層是沒有受教育途徑的。不難想象,即便請你去學習,你也沒有財力支援啊。

春秋時,逐漸產生了

民間私學

,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孔夫子。

“有教無類”

觀念的影響非常深遠。

如何看待“民間學者”?

可惜的是,到了秦代,禁斷私學,焚書,規定人們要

以法為教,以吏為師

。這是一種文化上的倒退。

到了漢代,私學重新恢復,與官學並行不悖。有的朝廷官員在做官之餘,也在私學講課。從此之後,民間學問不絕如縷。

到了今天,學術的開放性比起古代,可以說大有改善。但是

官學

私學

的對立仍然清晰存在。

假如我們把在大學、研究所從事科研工作的人群稱為

官方學者

,把不具備這些身份的研究者稱之為

民間學者

,就會發現

二者之間除了所處位置的不同,更大的區別或許體現在學問本身上。

官方學者比民間學者掌握了更多的學術資源。

比方說理工科吧,大學、研究所往往配備設施齊全的實驗室,為科研活動提供了基本平臺。但民間學者幾乎不可能憑藉自身的經濟實力組建這樣的實驗室。缺少實驗,很多東西就只能停留在想象當中,這也是今日某些“民科”的問題所在。

如何看待“民間學者”?

再比方說人文社科吧,可能不少人會覺得,那不就是看書麼,官方學者和民間學者都可以看。可是實際上呢,目前並非所有的書籍資源都是開放的,社會上的公共圖書館所提供的專業書籍相當有限。

另外,人文社科研究需要開展

田野工作

,無論是考古發掘還是人類學、社會學調查,都可以算作田野工作。

沒有這些基礎工作的支援,很多的人文社科研究同樣會停留在想象層面。

如何看待“民間學者”?

因此,官方學者與民間學者所處位置的不同,決定了二者掌握的知識存在相當大的差異。

官方學者與民間學者的研究正規化存在差異。

所謂

研究正規化

,就是透過研究方法、論述方法、學術評價標準體現出來的學科範式。

簡單說,

面對一個問題,如何蒐集材料、如何思考、如何解決,最後透過什麼樣的形式展示出來,這就是正規化。

官方學者中,除了某些魚目混珠的,大多還是經歷過嚴格的訓練。在相同的學科之內,研究正規化基本上也是相同的。

打個比方,兩位物理學家一說話,就能知道對方的意思,可以展開有效的溝通。而不是一個在說量子物理,一個在講量子佛學。

如何看待“民間學者”?

但是呢,民間學者中,有一部分是缺乏這個基礎訓練的,每個人的研究正規化各不相同,有的甚至缺乏一整套嚴密的邏輯體系。這樣一來就麻煩了,在面對同一個問題的時候,別說官方學者與民間學者之間了,即便是民間學者與民間學者,也往往難以進行有效的溝通。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樣看待那些孜孜不倦的民間學者呢?

答主認為還是應該區分看待。

有些民間學者,本身具備比較強的科學素養,換言之,已經入門了。這些人在努力的時候知道方向所在,也能夠做出成績來。這樣的例子並不是沒有過。對於這樣的民間學者,其實官方學者應該多與之溝通,提供幫助,互相促進。

而有的所謂民間學者呢,恐怕並沒有到達“學者”的程度。一沒有掌握方法,二不願意認真學習,總是抓著一兩個自己的想法死磕。那麼這樣的“研究”,即便花再大的力氣去做,又能獲得什麼成果呢?

再打個比方吧,假如一個人一開始就不承認地球是圓的,那麼他即便走過很多地方,也不可能畫出一張準確的地圖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