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發明在古代有怎樣的地位?有什麼歷史記載嗎?歷史研習社2018-06-15 14:59:17

當代中國人對“四大發明”是耳熟能詳。不過在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來源和地位非常不同。

其實“四大發明”並不是中國固有的說法,而是從西方傳入的概念。1620年,英國培根在《新工具》中提到三種偉大發明:印刷術、火藥和磁石。後來馬克思的經濟學手稿也提到了三大發明。直到英國學者李約瑟口中,“三大發明”才變成“四大發明”,發明權也被歸到中國。



中國四大發明在古代有怎樣的地位?有什麼歷史記載嗎?

李約瑟

在中國古代,所謂的“四大發明”只是一種技術成就。在中國古代重人文、輕科技的的知識和思想體系中,這些技術成就的地位本來並不高。但是

造紙術和雕版印刷術的出現使得文化的大規模傳播成為可能,才獲得了極高的地位和禮讚。相比之下,指南者和火藥技術就要遜色得多。



中國四大發明在古代有怎樣的地位?有什麼歷史記載嗎?

蔡倫像

東漢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總結以往經驗,改進造紙方法,用桑皮及漁網、破布、廢麻等韌皮纖維造成紙張,使得紙張能夠大規模生產和使用,蔡倫功不可沒,在中國歷史上可是重要的一筆。

有一個小故事可以從側面反映出古代紙的貴重。唐代名相杜暹早年曾經在一個州當參軍,屬於中下層官吏。他一向廉潔奉公,從無貪墨。離任之時,他的同事為表情誼贈送了他一萬張紙,他只取了一百張留作紀念,傳為佳話。在故事中的官場送禮,送的居然是紙張,由此可以看出直到盛唐時期,紙張仍然頗有價值,被當做饋贈的禮物。



中國四大發明在古代有怎樣的地位?有什麼歷史記載嗎?

沈括《夢溪筆談》中對於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的記載

印刷術的地位同樣很高。印刷術自唐五代以來廣泛應用於書籍的印刷傳播,極大促進了文化的發展。

這其中關鍵的一個時間點是北宋。北宋蘇軾和王安石等人專門寫文章認為印刷術雖然促進了文化傳播,但印刷術簡便易得,不像手抄一樣能使人們認真讀書。雖然是負面評價,但值得這些文化和政治巨人專門批判,恰從反面折射出北宋印刷術的如日中天。

值得特別說明的是,這裡說的印刷術指的是雕版印刷而不是活字印刷。

有的教科書上寫“活字印刷術”是四大發明之一,但在中國印刷史上,活字印刷書籍在數量上只佔極小的一部分,印刷效果也很不好。雖然宋代畢昇已經發明瞭泥活字印刷術,但在元代之前活字印刷技術實用性很低。元代王禎改革後,活字印刷才有了大規模商業化應用的可能,但由於印刷質量和美觀問題,在民國前,活字印刷技術從未在中國印刷史上佔據主流地位。

相比之下指南針和火藥就差遠了。指南針的情況很複雜,在早期的文獻記載中,指南車這種指南技術對戰爭軍事意義非凡,所以受到尊崇。但在傳統社會中,小農自然經濟把人們束縛在土地上,居於主導地位的儒家思想又宣揚安土重遷的觀念,故而指南針的引用主要是在風水和航海領域,對主流文化並沒有多大影響。

火藥技術與指南技術又不同。中國古代的火藥技術在宋朝興盛一時,在明朝達到了巔峰,在當時的軍隊和國防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

十六到十七世紀,中國積極引入西歐鳥銃、佛郎機和紅夷炮等火器技術並加以大力改進和創新,使得中國的火器水平有了很大進步,大明帝國和西歐是當時世界上軍事技術最為發達的兩個地區,也是其他地區火器技術的主要來源。

整體而言,中國文化本身的特質決定了其重人文輕科技、重傳承輕創新的傾向,這決定了所謂“四大發明”的命運不同:造紙術和印刷術因為是傳承文化的重要工具而備受尊重,指南針和火藥卻被排斥在核心文化之外。

參考文獻

辛德勇:《中國印刷史研究》

李伯重:《火槍與賬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