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楚七律《驄馬》為什麼被人認為可以媲美杜甫?老街味道2019-10-24 15:59:40

問題:萬楚七律《驄馬》為什麼被人認為可以媲美杜甫?

前言

萬楚留下來的詩不多,其中有兩首七律,一篇是《五日觀妓》,一篇就是《驄馬》:

金絡青驄白玉鞍,長鞭紫陌野遊盤。朝驅東道塵恆滅,暮到河源日未闌。汗血每隨邊地苦,蹄傷不憚隴陰寒。君能一飲長城窟,為報天山行路難。

清人沈德潛稱這首詩“幾可追步老杜詠馬詩”。杜甫詠馬的詩有20多首,提到馬的詩句幾百首,詠馬被評價與老杜相比,這可是莫大的榮耀了。

不過,萬楚可是貨真價實的開元進士出身,這一點可比當年的杜甫要風光多了。

一、第一聯寫身份高貴

金絡青驄白玉鞍,長鞭紫陌野遊盤。

驄是指毛色青白相雜的馬,開篇第一句用金、青、白三種顏色寫了一匹高貴神駿的馬。第二句寫主人騎著它在長安郊野的道路上來回溜達。

再往下看,可以看出這首詠物詩很明顯以馬喻人,詩人借詠馬一抒心中塊壘。

萬楚七律《驄馬》為什麼被人認為可以媲美杜甫?

二、第二聯,寫其才能

朝驅東道塵恆滅,暮到河源日未闌。

這一聯寫驄馬之快:朝驅東道、暮到河源。這一聯可以與李白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相比,《水經注》裡也寫道:

“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路程為600千米),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朝發夕至,其實都是一個意思:快。

萬楚七律《驄馬》為什麼被人認為可以媲美杜甫?

三、第三聯寫其精神

汗血每隨邊地苦,蹄傷不憚隴陰寒

頷聯寫的是才能,頸聯是精神。戰馬具有艱苦耐勞的堅強意志,和不屈的戰鬥精神。

又有本事,又不計較還能吃苦,如此德才兼備的一匹馬,如何不令人喜愛。

但是他的際遇又如何呢?

萬楚七律《驄馬》為什麼被人認為可以媲美杜甫?

四、第四聯寫其懷才不遇

君能一飲長城窟,為報天山行路難。

《飲馬長城窟行》與《行路難》都出自於古樂府。

尾聯寫其具有一定的才能,完全可以飲馬長城窟,去天山一展雄姿。表示作者對於驄馬的認可和期望。

但是這首詩寫到這裡戛然而止。這匹馬遇到了自己的伯樂了嗎?有機會去戰場建功立業嗎?

作者的留白,正是為了表達這種懷才不遇的內心感想。

萬楚七律《驄馬》為什麼被人認為可以媲美杜甫?

結束語

詠物詩,多是借物喻人。作者用比擬的手段,表面上寫物,其實是寫人。此詩在這方面表現得非常好。可以和老杜的這首來比較一下:

《房兵曹胡馬詩》

胡馬大宛名,鋒稜瘦骨成。

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

所向無空闊,真堪託死生。

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

同樣是前面誇耀馬的神駿與精神,最後一句是展望與期待。萬楚這首七律與杜甫這首五律相比,萬楚借物喻人的色彩更明顯。

這也是清人沈德潛稱這首詩“幾可追步老杜詠馬詩”的主要原因 。

@老街味道

萬楚七律《驄馬》為什麼被人認為可以媲美杜甫?平民之宴2019-09-01 19:06:36

感謝悟空問答邀請,平民之宴為你帶來精彩解答。

前言

唐朝詩人萬楚傳世的詩歌不多,在高手如林的大唐詩壇,也就屬於跑龍套的一類角色。然而他的七言絕句《驄馬》橫空出世後,被後人所一直推崇,甚至被清朝資深詩評家沈德潛稱之為“

幾可追步老杜詠馬詩

”。

萬楚七律《驄馬》為什麼被人認為可以媲美杜甫?

眾所周知,杜甫是“詩聖”一級的人物,其詩歌造詣可以說是曠古一流。其中他所寫的詠馬詩有12首,篇篇皆是精品。萬楚呢,作為唐朝一位不入流的詩人,沈德潛為什麼如此抬愛他的《驄馬》詩呢?其中緣由在哪呢?

我們首先初步瞭解一下詩歌的全文吧。

金絡青驄白玉鞍,長鞭紫陌野遊盤。

朝驅東道塵恆滅,暮到沙源日未闌。

汗血每隨邊地苦,蹄傷不憚隴陰寒。

君能一飲長城窟,為盡天山行路難。

縱觀這首《驄馬》詩,筆者認為有三點可以媲美杜甫的詠馬詩。

其一,在吟詠主題上,詩歌意氣風發,飽含進取精神,同“杜詩”一樣,充滿著對仕途對事業的無限嚮往。

比如杜甫的《房兵曹胡馬》:

胡馬大宛名,鋒稜瘦骨成。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

所向無空闊,真堪託死生。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

萬楚七律《驄馬》為什麼被人認為可以媲美杜甫?

杜甫筆下的這匹大宛馬,“鋒稜瘦骨”,顯得神氣清勁;“竹批雙耳”,好像斜削的小竹筒,賓士生風;四蹄輕竦,猶如腳踏飛燕般迅疾。寥寥數字,便把一匹千里馬的形象寫的活脫而出,詩人的渴望和自信也隨著自然生髮。

同樣,萬楚的《驄馬》中寫到“

朝驅東道塵恆滅,暮到河源日未闌”

,早晨騎著駿馬賓士著,從長安的大道出發,傍晚到達了黃河的源頭,太陽卻還沒有下山。其中“塵恆滅”、“日未闌”,也表現了驄馬飛奔的神速、銳意進取的雄風,詩人的心情和志向更可想而知了。

杜甫在最後一句以“

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

”結束,這既是對自我能力的自信,也表明了自己的態度,更表達了對理想實現的期冀。

萬楚呢,也在詩的尾聯寫出了對驄馬的信任、勉勵和希望。“

君能一飲長城窟,為盡天山行路難

”,詩人借對驄馬的期望,也同樣表明了自己的決心、壯志和宏願,痴志為國盡職,肩負起橫行關塞、守邊保疆的重任。

其二,在審美取向上,與“杜詩”都用了“歌行體”形式,感情充沛,故事性強。

何謂“歌行體”呢?明朝著名學者徐師曾在《詩體明辨》這樣寫到:“放情長言雜而無方者曰歌,步驟馳騁而不滯者曰行,兼之曰歌行”。

一方面,萬楚和杜甫一樣,都是利用七言古體“歌行體”可長可短的自由形式,對馬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描繪,同時進行了不受限制、無拘無束的抒情和議論,還使得詩人的感情得到淋漓盡致地抒發。

比如杜甫的《高都護驄馬行》:

安西都護胡青驄,聲價欻然來向東。

此馬臨陣久無敵,與人一心成大功。

功成惠養隨所致,飄飄遠自流沙至。

雄姿未受伏櫪恩,猛氣猶思戰場利。

腕促蹄高如踣鐵,交河幾蹴曾冰裂。

五花散作雲滿身,萬里方看汗流血。

長安壯兒不敢騎,走過掣電傾城知。

青絲絡頭為君老,何由卻出橫門道。

萬楚七律《驄馬》為什麼被人認為可以媲美杜甫?

另一方面呢,杜甫擅於對馬的形貌、氣質、來歷、遭遇等等,都交代得一清二楚,或描形刻貌或交代來歷,然後在詩的最後,感情才達到高潮。總體上來說,一首馬詩就是一匹馬的故事。比如上文引用的《房兵曹胡馬》、《高都護驄馬行》等都是如此。

同時,萬楚的《驄馬》也從中學到了精髓,傳承了杜甫詠馬詩的特點和意蘊。

比如詩的首句,“

金絡青驄白玉鞍,長鞭紫陌野遊盤

”。一開篇就在讀者眼前展現了一匹形貌引人注目、氣度不凡的良馬:有著一身青白相間、斑駁有致的色毛,裝飾著金光閃閃的馬絡頭,配以潔白玉石似的馬鞍,主人騎著它,揚著長長的鞭子,在京郊大道上來回奔跑,氣派十足。

再如第三句呢,“

汗血每隨邊地苦,蹄傷不憚隴陰寒

”。具體描述了驄馬來源和經歷,把它的功業、品格和德性一一呈現在讀者面前,就是一匹汗血寶馬的履歷表。其中“每隨”和“不憚”四個字呢,突出表現了驄馬征戰沙場、出生入死、百折不撓的戰鬥精神和堅強意志。

其三,在命運歷程上,萬楚與杜甫有著一樣的出仕初心,更有著相似的坎坷結局,體現在詩歌寫作上,共同用“馬”的意象來明志述願,選材一致。

萬楚七律《驄馬》為什麼被人認為可以媲美杜甫?

可以說,這一點很重要,詩歌是言情言志的,更有真實生活的所處所感為基礎,才會使詩歌寫的有韻味、攝人心。萬楚在大唐仕途上是籍籍無名的,雖然杜甫有過一段夕陽般的燦爛,畢竟也是秋風掃地、日落西山。他們有共同類似的心境,所以他們的詠馬詩才抒發了共同的呼喚,強烈的需願。不管實現與否,他們都努力過,期盼過,也最終接受了一生的坎坷。

杜甫有

“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

”,更有“

此馬臨陣久無敵,與人一心成大功

”,萬楚也有“

君能一飲長城窟,為盡天山行路難”

,都多麼高昂、多麼豪亢,只有惺惺相惜者,更能體會出寫詩的激情,收穫的慘淡。

綜上而言,沈德潛把詩人萬楚的《驄馬》比作“幾可追步老杜詠馬詩”是中肯的,也是有理有據的。

平民之宴,一家之言,大眾解讀,敬請評點。

萬楚七律《驄馬》為什麼被人認為可以媲美杜甫?老馬識途1832288972019-09-01 13:21:18

《驄馬》唐•萬楚

金絡青驄白玉鞍,長鞭紫陌野遊盤。

朝驅東道恆塵滅,暮到河源日未闌。

汗血每隨邊地苦,蹄傷不憚隴陰寒。

君能一飲長城窟,為報天山行路難。l

略解:首聯、頷聯為一意,寫“馬”之身份高貴、才藝突出。“野遊”一詞,說明“馬”尚未被重用。“朝”、“暮”兩句總言其迅捷。其中“恆塵滅”是“塵久不滅”的意思,意思是隻見煙塵起,不見奔馬影。

頸聯、尾聯為一意,寫“馬”被重用,甘報一飲之君恩。苦、寒以為常,流血、流汗不念,即使“天路”之難,願與君共之!

總觀此詩,用語典實,意境深邃,與杜甫之沉鬱頓挫之風,忠君報國之念相似。

萬楚七律《驄馬》為什麼被人認為可以媲美杜甫?中天月孤流2019-09-12 23:07:05

謝謝邀請

在眾多的寫馬的格律詩中,寫的最為生動的當屬萬楚的《驄馬》與杜甫的《房兵曹胡馬詩》。

驄馬 ( 驄馬:青白雜毛的馬)

唐 萬楚

金絡青驄白玉鞍,長鞭紫陌野遊盤。

朝驅東道塵恆滅,暮到河源日未闌。

汗血每隨邊地苦,蹄傷不憚隴陰寒。

君能一飲長城窟,為報天山行路難。

萬楚七律《驄馬》為什麼被人認為可以媲美杜甫?

正所謂好馬配好鞍,寶馬青驄配上金絡頭、白玉鞍。朝辭東道,暮到河源,日行千里。

汗血遍灑邊地,蹄傷不畏陰寒,只要有建功立業的機會,哪怕奔赴長城內外和歷盡艱難險阻的天山也在所不辭,以馬代人,展露自己為國盡忠的決心。

房兵曹胡馬詩

唐 杜甫

胡馬大宛名,鋒稜瘦骨成。

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

所向無空闊,真堪託死生。

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

房兵曹的這匹大宛馬,精瘦的筋骨像刀鋒般突出分明。雙耳如斜削的竹片一樣尖銳,奔跑起來四蹄生風,疾速輕盈。它所向無阻,不怕路途遙遠,是可託付生死的夥伴,有此良駒,天地任我行。

萬楚七律《驄馬》為什麼被人認為可以媲美杜甫?

在冷兵器時代男子好馬,就像現在男人愛槍一樣。上至帝王下至兵卒,無一例外,畢竟馬是可託付生死的夥伴,其中比較著名的有漢武帝的《天馬二首》,

太一況,天馬下,沾赤汗,沫流赭。志俶儻,精權奇,籋浮雲,晻上馳。體容與,迣萬里,今安匹,龍為友。

以及隨李世民征戰沙場的六匹駿馬,

拳毛騧、 颯露紫 、什伐赤、白蹄烏 、 特勤驃 、青 騅。

萬楚七律《驄馬》為什麼被人認為可以媲美杜甫?

什伐赤”中的什伐,突厥語翻譯為shad,在

突厥官職中一個叫“設”的官職,此職位位列可汗和葉護之下,地位極其尊貴。

颯露紫”中的颯露,是突厥語“isbasa”的翻譯。

漢譯為“沙羅缽”,是勇士意思。

特勒驃”裡的特勒,是特勤的轉寫。

特勤也是突厥的官職,通常由貴族子弟擔任。

以上無不透露出李世民對他們的喜愛,因此死後也要他們常伴左右。

萬楚七律《驄馬》為什麼被人認為可以媲美杜甫?偶爾為之2021-07-03 09:10:05

此詩媲美不了杜工部的《詠馬詩》。杜工部寫馬。閃轉騰挪。千姿百態。猶如天馬行走於雲中。

古人嘗借物詠志。多有懷才不遇或欲報國無門之感嘆。此詩以青驄馬的神俊直抒詩人心中塊壘。尾聯當可看出。

清人抬高了這首詩的地位。然格局總顯得小了一些。所以。清人沈德潛只是說可追。並未言媲美。不過這的確為一首詠馬好詩。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萬楚七律《驄馬》為什麼被人認為可以媲美杜甫?老張沒QQ2021-07-21 16:37:08

第一聯寫身份高貴,第二聯,寫其才能,第三聯寫其精神,第四聯寫其懷才不遇。

萬楚這首七律與杜甫這首五律相比,萬楚借物喻人的色彩更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