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史書中有大量袁崇煥的負面記載?一德格天12018-02-23 17:15:35

《明季北略》記載:先是降將李永芳,獻策於大清主曰:兵入中國,恐文龍截後,須通書崇煥,使殺文龍,佯許還遼。大清主從之。崇煥答書密允,復以告病回籍,乃寢。至是,再任,思殺文龍,則遼可得。因奏減島糧兵變可圖,遂減八萬,止解二萬八千,後竟不解。時屯田主事徐爾一在籍嘆曰:遼左興師十載,任東事者,如經略楊鎬則喪師,袁應泰則陷城,熊廷弼則敗逃,巡撫王化貞則失機,總兵劉綎則陣亡,馬林則挫鋒,其餘不可勝述,而投降者,亦不知幾許,未有如毛師開鎮九年,護持兩國,復城獻俘者,而廟堂諸臣,反生異議,裁減軍餉,軍餉一減,則將士灰心矣。遂上疏,竟不省。

為什麼很多史書中有大量袁崇煥的負面記載?MR杜wy2018-02-23 16:17:32

提這個問題的是

滿遺家奴

,網名為“

一德格天1

”(而且是第二次提出來),這廝還對幾百年前本來滿奴對明廷勢如破竹的攻勢下,但在袁崇煥經略遼東,這一攻勢“

戛然而止,舉步維艱

”而耿耿於懷,並且袁崇煥的紅衣大炮打死不少滿奴衝鋒陷陣的祖先,所以必須得黑掉袁崇煥,才能解滿奴的心頭之恨。

為什麼很多史書中有大量袁崇煥的負面記載?

滿遺家奴對岳飛也有恨意,所以常常在漢民族中培養工具,混淆視聽的伎倆。毛文龍秦檜就是黑袁崇煥和岳飛的工具。

為什麼很多史書中有大量袁崇煥的負面記載?

為什麼很多史書中有大量袁崇煥的負面記載?

《明季北略》計六奇:“自遼事者,所用人鮮有勝任者。當時所望成功者,惟熊廷弼、袁崇煥、孫承宗。”

《石匱書後集》崇煥無子,家無餘財,故天下人為之鳴冤 。你們滿遺家奴還能杜撰出遺腹子為滿清效力,抬旗入籍的謬論呢

《國榷》其言牽制,非也,鞭長不及馬腹也。你難道不是砸了你們滿遺口口聲聲毛文龍有牽制作用的籌碼麼?

《遼海丹忠錄》作者與毛文龍同為錢塘人以毛文龍為主人公的著名時事小說,記載袁崇煥一炮摧毀三十里外後金營寨……

為什麼很多史書中有大量袁崇煥的負面記載?木目矢口2018-02-24 01:07:09

袁崇煥明朝時期就定義為禍國殃民的奸賊,經過清朝的包裝成為民族英雄。

“皇太極翻山越嶺來北京,一不怕盛京老巢被袁崇煥襲擊。二不怕沿途被隘口袁崇煥阻擊。三不怕孤軍深入被關門打狗。皇太極簡直沒有把袁崇煥當人,結合北京城下袁崇煥堅請帶兵入城,一切都好解釋了。”這是我討論袁崇煥時常發表的,袁吹們看到這個就只有罵娘了。

為什麼很多史書中有大量袁崇煥的負面記載?中國歷史探索者2018-04-27 23:00:14

袁崇煥在明朝末年的名聲極差,可以說反面典型。皇太極順治康熙都沒理他,直到乾隆這個篡改歷史的能手出現了,洗白翻案,銷燬審訊記錄,做史記載。即便這樣,滿清明史關於袁崇煥私下議和以及因此殺毛文龍的記載也很清楚,明實錄也同樣記載。乾隆的目的是標榜滿清得天下的正義,突出明朝的昏庸,沒比這樣一個兩面極端的人物更合適了。

為什麼很多史書中有大量袁崇煥的負面記載?古海遊2018-02-23 20:37:53

首先《遼海丹忠錄》及《鎮海春秋》是小說不是史書,《明季北略》前面關於袁崇煥的負面內容系根據《鎮海春秋》編寫而成, 《明季北略》 卷尾關於袁崇煥的內容來自夏允彝《倖存錄》,作者計六奇關於袁崇煥毛文龍的觀點矛盾。《國榷》作者談遷和大多數明遺民一樣,當時不知有後金反間計殺袁崇煥一事,所以觀點多傾向於袁崇煥是罪臣。但是後來人知道有反間計一事後,對袁崇煥基本都是正面評價,如朱彝尊,唐甄,黃宗羲等人。尤其是黃宗羲,甚至認為崇禎中了反間計將袁崇煥下獄後,小人的誣陷導致袁崇煥磔死,是明朝滅亡的原因。“崇煥為人粗豪,不持士節。然甲士精強,邊備修舉;自熊襄愍(熊廷弼)以後,未見其比。關兵之在城外者,聞其下獄,鬨然稱亂,矢集皇城,兵部從獄中出其手書止之。其得士心如此。顧使之誣死,從此精銳盡喪,士卒不可以經戰陣矣。“然則有明之亡,不亦逆案小人亡之乎?”

為什麼很多史書中有大量袁崇煥的負面記載?limin528882018-06-28 17:03:07

當朝皇帝下了最終結論,下面奴才攀龍附會!祟禎屍骨未冷,南明就替袁崇煥翻案!只是南明速亡,影響不大!清帝中只有努爾哈赤和皇太極與袁崇煥打過交道,而順治康熙雍正時均處於征戰時期,誰會理睬一個前朝冤死的陌生人?乾隆不同,太平盛世,自許文才武功,還七下江南,吃喝玩樂。史載乾隆讀太宗實錄中有關袁崇煥的部分,對袁崇煥慘死發出感嘆:袁與我朝為難,盡忠職守,不該慘死啊!(原文自己找)。主子一席話,下面臣子就忙活開了:什麼反間計啊都出來了。所以,乾隆並沒有給袁崇煥平反,只是下面的大臣揣測皇帝心思而自行修撰明史。民國後袁崇煥才聲名漸起,尤其是明史研究的興起,袁崇煥被樹為漢民族英雄。而誹謗者興起則是近兩三年。在如今缺乏信仰、毫無道德底線的環境下,人云亦云者眾多,更不缺頭腦簡單的腦殘兒!不管明人還是清人寫的歷史,都沒有人寫袁崇煥被打得大敗而逃。也沒有人寫袁崇煥不懂治軍練兵。全世界都承認的寧遠大捷和寧錦大捷,也沒有人說袁崇煥不在現場!至於說首功不是滿桂就是毛文龍,功勞拿去好了!北京城下袁崇煥披甲執刃,沙場殺敵,險死還生,史書上更無人否認。看結局,蒼天怒,世無是非換人間。

為什麼很多史書中有大量袁崇煥的負面記載?伴雲來2018-02-24 15:01:40

袁崇煥的爭議來源於他並不是像岳飛或者祖荻那樣“單純”的英雄,即忠君愛國,應該說他是有小算盤的,首先袁公比較自負,在朱由檢面前撒下大話五年平遼,給皇帝留下不好的印象,其次袁公心眼比較小,擅殺毛文龍的原因並不是軍事上的,而是政治上的,毛文龍守皮島,是敵後方,基本上屬於獨立狀態,不可能事事都聽從袁的指令,而袁公的性格是遼東明軍必須無條件服從他的部署,毛文龍就順理成章的成了刺頭,成了那隻儆猴的雞,殺毛文龍的後果袁公自然也清楚,但是袁公自負的性格,自信沒有毛文龍皮島的牽制也可以擺平後金。

他默許管轄內與後金通市,公然違背明政府的國策,有人以此說袁叛國,其實袁從心裡瞧不上蠻夷出身的後金,更不可能像洪承疇那樣委身屈就,之所以通市是袁看透了當時的後金的目標不是入侵中原而是搶劫,通市不僅可以緩解邊關壓力,還可以增加收入,減輕內地民眾的賦稅,從而給明軍提供難得的韜光養晦的機會,等兵精糧足再一舉克服遼東,只能說他自負的性格註定他不會給急躁的皇帝耐心解釋自己的思路,但袁也希望利用後金對大明的威脅來提高自己在明朝政府裡的地位,就像北京救駕,袁故意來晚,無非是想向朱由檢和大臣們表達:“看,沒有我袁崇煥你們那個能治住韃子?”所以我分析袁的最終目的不是搞分裂更不是投敵,而是想成為第二個李成梁,鎮守一邊當地方大頭,但朱由檢眼裡不揉沙子,或者說心眼和他一樣小,所以說袁之死是他和皇帝兩人的性格缺陷共同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