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傳統琴樂思想源自什麼時候?是什麼樣的?對現在影響大嗎?古琴工匠人2018-10-10 17:02:57

根據現存文獻,中國傳統的琴樂思想早在商周時期就開始萌芽,在兩漢時期已經大致定型,兩漢之後緩慢發展。傳統的琴樂思想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同時又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具體體現。

先秦時期。

這一時期的琴樂思想處於萌芽、發展時期,其思想和審美較為寬容和自由,所以一些相互衝突和矛盾的審美可以並存。

《詩經》。其中有幾首詩歌的內容與琴樂有關:《甫田》“琴瑟擊鼓,以御田祖”,《鹿嗚》“我有嘉賓,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樂且湛”,《鼓鍾》“鼓鍾欽欽,鼓瑟鼓琴”,《關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女曰雞鳴》“琴瑟在御,莫不靜好”,《棠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車轄》“四牡騑騑,六轡如琴”。指出琴樂的娛樂功用和禮儀作用,強調琴樂的和。

《左傳·昭公元年》。“先王之樂所以節百事也,故有五節,遲速、本末以相及。中聲以降,五降之後不容彈矣。於是有煩手淫聲,慆堙心耳,乃忘平和,君子弗聽也。物亦如之,至於煩,乃舍也已,無以生疾。君子之近琴瑟以儀節也,非以慆心也”。指出琴樂要以中聲、平和為美,反對煩手淫聲;強調琴樂的功用是為了節制自身,而不是為了放縱慾念,這是琴樂的養生功能。

《左傳·昭公二十年》。“……清濁、小大、短長、疾徐、哀樂、剛柔、遲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濟也,君子聽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若以水濟水,誰能食之?若琴瑟之專壹,誰能聽之”。認為琴樂是為了平和人心,所以琴樂就要平和,琴聲要豐富、協調、相輔相成,不能音調單一,明確琴樂的美在和而不同;“以平其心,心平德和”,蘊涵有琴樂的修身功能。

《莊子·齊物論》:“有成與虧,故昭氏之鼓琴也;無成與虧,故昭氏之不鼓琴也”,蘊涵有大音希聲之意;《莊子·讓王》:“……鼓琴足以自娛,所學夫子之道者足以自樂也”,指出琴樂的自娛功能。

《韓非子·十過》。“靈公起為平公壽,曰:有新聲,願請以示。平公曰:善。乃召師涓,令坐師曠之旁,援琴鼓之。未終,師曠撫止之,曰:此亡國之聲,不可遂也”,後文還記載師曠奏悲樂《清角》而致“晉國大旱,赤地三年。平公之身遂癃病”。認為新聲和悲樂為亡國之樂,從而否定新聲和悲樂。

這一時期的琴樂功能較突出的有自娛、養生、修身、治國等;琴樂審美較突出的有以中聲、平和、和而不同為美,肯定琴樂的豐富表現力,反對煩手淫聲、慆堙心耳,排斥新聲、悲樂。

故宮博物院藏宋代仲尼式琴

仲尼式琴。仲尼式;通長126。1、隱間116。1、額寬18。2、肩寬20。1、尾寬14。6釐米;黑漆,八寶灰胎。

小編,專業研究傳統古琴斫制技藝,潛心仿琴、斫琴,深度好文持續推送中,期待你探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