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舉史上的童生、秀才、舉人、進士等相當於現在什麼水平?隹谷山人2019-12-02 14:51:34

中國科舉制度自隋朝興起,至清末結束,在中國科舉文化史上延續了1300多年。科舉制度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操作流程,名稱也發生過一些變化,但大致以唐朝科舉制度為成熟模式。

中國古代科舉大致分四個層次,分別產生童生、秀才、舉人和進士三種人才

古代的科舉制度有些類似今天的公務員考試,它有效地打破了門第界限和關係網路,為大量寒門學子進身士大夫階層奠定了制度基礎。科舉考試大致分為四個層次:

一是館試。

這個名詞不是個規範的稱謂,是我為了回答這個問題而杜撰的。有資格參加鄉試計程車子必須事先取得“童生”或“貢生”資格。童生,即在官方認可的學館考試合格;貢生,則是沒有在學館學習的經歷,直接由縣一級推薦參加上一級考試的人員。

中國科舉史上的童生、秀才、舉人、進士等相當於現在什麼水平?

二是鄉試。

即在縣一級進行的考試。即上面據說的童生和貢生可以參加這個級別的考試。透過鄉試後產生的人才稱為“秀才”,古代能夠成為秀才就算是進身士大夫階層,有了一定的政治待遇了。比如見縣官可以不跪,犯事不受刑罰等等。我感覺有點像現在的人大代表,如果觸犯了刑法,司法機關在人大機關沒有取消其代表資格之前是不可以直接抓捕的。

我覺得成為秀才之後,相當於現代的大學生取得了畢業文憑,但還沒有進入公務員序列,但這時找個工作應該不難,比如在縣衙裡當個書記員什麼的臨時工,吃口飯是沒有問題了。

中國科舉史上的童生、秀才、舉人、進士等相當於現在什麼水平?

三是省試。

這是在省一級進行的科舉考試,必須由取得秀才資格的考生參考。考試後成為舉人,成為舉人之後就算有了功名,雖然不能直接安排到縣一級擔任行政長官,但卻可以作為候補官員使用了,比如一些衙門裡的“吏”。《范進中舉》那篇課文我們都十分熟悉,那個范進當年考中的就是舉人,他只所以那麼激動,大概就是因為可以當官了。

我覺得,古代的舉人相當於現在的公務員,雖然還沒有級別,但下一步就可以晉升副科、副處這一級別的幹部了。

四是殿試。

中國科舉史上的童生、秀才、舉人、進士等相當於現在什麼水平?

實際是部級的考試,主要在禮部進行。已經獲得舉人資格的考生可以進入這個考場,透過這個考試就可以金榜題名,成為進士,叫做“進士及第”,是光宗耀祖的大事。因為考取進士以後一般至少會被國家安排縣一級的官員,成為主政一方的“大老爺”了。進士及第頭三名分別稱為狀元、榜眼和探花,往往不僅會得到皇家重用,如果相貌和年齡合適還會被選為乘龍快婿。

進士,大約相當於現在處級以上幹部,是正而八經的國家大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