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能以一敵十的具裝重騎兵,為何到了唐朝卻極少使用?迷彩虎2018-12-17 18:15:07

但是縱觀人類的戰爭史,從來都沒有一種永恆的常勝兵種,一度風頭無二的“甲騎具裝”並不是沒有弱點。

首先一點就是機動性太差。虎哥認為,騎兵的王牌殺傷力應該是速度和時間,而甲騎具裝的主要長處在於防護性和衝擊力。

根據考古資料顯示,一件完整的鐵具裝,大約重40至50公斤,有些特製的重鎧甚至能夠達到100公斤。這些重鎧大大增加了戰馬的負擔,使其不耐久戰,而且這種戰馬還必須是那種精挑細選的高大優良品種,普通的戰馬根本馱不起這麼重的鎧甲和人,即便這樣,這些精選的良駒在戰場上衝鋒個兩三次,也就體力不支了。

南北朝能以一敵十的具裝重騎兵,為何到了唐朝卻極少使用?

其次,具裝騎兵也不是萬能的,指揮官合理的利用戰術就能防住重騎兵衝擊,比如結車陣,把運輸後勤車輛連線起來組成防線,就能抵消騎兵的衝擊,比如李陵,或者修築工事,比如挖壕溝,擺拒馬,如果對部隊紀律和訓練自信,可以讓長槍兵結陣,只要紀律嚴明,不自亂陣腳,是不懼重騎兵的,另外馬是聰明的動物,對眼前明晃晃的長槍,不會傻乎乎往上撞,總之就是用各種手段,建立起牢固的防線,對方就無計可施。

再次,重騎兵使用場景比較有限,具裝騎兵通常的使用戰術是,先用其他部隊把對手在戰場上纏住,限制對方活動空間,因為重騎兵太遠了就跑不動了,然後用重騎兵衝擊對方正面防線上的缺口,或者出其不意對敵方進行背擊或者側擊,這樣成功機率較大,在我國重騎兵發展巔峰時期的南北朝,重騎兵的戰例大都這種戰術。

最後,重騎兵因為需要更多的後勤支援,精挑細選的戰馬光吃草是不夠的,還得吃糧食,一名重騎兵,往少了說,需要20多個平民供養,耗費巨大,而且重甲製造很廢時日,關鍵是武器裝備總是在對抗中不斷地進步發展,“盾”的發展一定會帶來“矛”的進步。防護力很強的“甲騎具裝”出現在中原戰場之後,床弩,錘擊類武器都得到較大發展。

南北朝能以一敵十的具裝重騎兵,為何到了唐朝卻極少使用?

西晉時期就出現了威力強大的神弩,東晉南朝時期又有進一步發展,號稱“萬鈞神弩”,“所至莫不摧陷”。

隋唐之際還呈現了由斬馬劍發展而來的陌刀,這些都對甲騎具裝產生了很大的威脅。

最重要的一點是,武器是根據對手來發展的,當內戰結束,唐朝建立大一統後,周邊都是手工業不行的一票遊牧民族或相對弱雞的國家,這些國家和地區,沒有發達的手工業、冶鐵業就搞不起重騎兵,比如突厥就都是輕騎兵,你拿重騎兵去打遊牧的輕騎兵,人家才不會傻乎乎的跟你正面剛,但你又追不上,怎麼辦?真香定律,回頭重點發展輕騎兵唄,於是唐軍開始仿效突厥,以精銳的輕騎兵平定天下,逐漸取代了“甲騎具裝”,就連唐太宗的坐騎“昭陵六駿”也是不披馬鎧的,但不能說我們的重騎兵水平在此時落後世界了,實在是對手太弱雞。

明證就是三百年後,“甲騎具裝”還曾經一度迴光返照。遼、金、蒙古這幾個打北邊來的政權奪了漢地後,也擁有的發達的手工業,冶鐵業,於是慢慢的又發展出了重騎兵。

但是咱們早在幾百年前就總結出了步兵應對重甲騎兵的戰法,在公元1130年的建康之戰中,宋軍就繳獲了金兵馬甲293副。金軍的“鐵浮圖”也一度遭到岳家軍的致命打擊,所以針對網上很多說這個朝代什麼什麼不行,中國古達什麼什麼不行的論調,觀眾老爺們要擦亮眼睛,武器是根據實戰需要發展的,也是跟隨科技水平進步的,這樣我們才會更加接近歷史真相。

南北朝能以一敵十的具裝重騎兵,為何到了唐朝卻極少使用?冷兵器研究所2018-03-13 11:04:43

這個認識和理解是錯誤的

中國很多原始史料經常將人馬俱甲的騎兵稱作“甲騎”,也就是甲騎具裝。同時,一部分中國古典記錄往往由於記錄者本人對於軍事裝備並不是特別瞭解及重視,經常用“鐵騎”、“勁騎”、“驍騎”、“精騎”模糊描述精銳騎兵,而且是否為具裝騎兵並不能完全確定。

南北朝能以一敵十的具裝重騎兵,為何到了唐朝卻極少使用?

事實上“鐵騎” 、“鐵馬”也常用來形容披掛鐵甲的戰馬,而“勁騎”、“驍騎”、“精騎”也不確定為具裝騎兵。國內現代一些歷史資料就根據這些古稱,將“甲騎”作為重騎兵,其餘就統統歸為輕騎兵,這對於軍事裝備研究是不太嚴謹的。同時根據史料,馬匹不披鎧的唐帝國騎兵在記載中出現的次數更多,容易出現一些“重騎兵在唐帝國開始衰落,輕騎兵逐步代替了重騎兵”諸如此類的觀點。

實際上,我們以世界軍事史的規律來看,輕裝騎兵逐步取代重騎兵,是要到18世紀火藥武器不停飛速更新的時代,絕不可能出現在公元7世紀。且按是否披掛馬鎧這個標準來定義輕重騎兵,等於是把重騎兵的一種形態劃分進了輕騎兵,背離了現代軍史國際的分法,會產生較大的混亂。

在當今較為普及的定性中,擁有突擊力量、有較強的近戰裝備、相較於同時代良好的防護,以及強壯的馬匹是重騎兵必須具備的條件,而並非以是否使用馬鎧而定義。諸如前面章節提到的馬其頓亞歷山大的“夥伴騎兵”,羅馬軍團中的重型輔助騎兵,包括唐帝國同時代的法蘭克重騎兵——墨洛溫王朝或加洛林王朝騎兵,都是馬匹不披鎧甲的重騎兵。歐洲騎兵的這個習慣甚至一直保持到神聖羅馬帝國的14世紀。

南北朝能以一敵十的具裝重騎兵,為何到了唐朝卻極少使用?

根據歷史學家卡爾海因茨的意見,唐軍的盔甲中最主要的就金屬札甲,這些鎧甲還部分會在胸前、背後加強有大型或小型的圓形或橢圓形銅質或鐵質甲板,這在當時顯然是標準的重型鎧甲。在這些札甲復原中,胸前擁有較大護心鏡的造型往往出於雕塑,而胸前護心鏡較小,但札甲甲片重疊交替並覆蓋全身的盔甲,往往來自壁畫。現代認為,後者的實際裝備數量在唐軍中要更高些。

值得一提的是,唐帝國時代的鎧甲,比起之前,甚至是以具裝騎兵聞名的隋軍重騎兵的鎧甲,其編綴金屬札甲甲片的甲裙要更大,能為騎手腿部提供更好的保護。其腿甲往往一直延伸至腳踝,提供全方位的防禦,且這種盔甲在資料中非常常見。至唐帝國中葉最繁華的“開元盛世”之時,一些重甲在腹部又加裝了圓型護具,提供更完備的防護。

當然,很多唐軍的重灌士兵,也披掛沒有護心鏡的金屬札甲。總之,7世紀左右的唐帝國初期,是中國金屬札甲發展的一個高峰。寬闊交疊的金屬甲片覆蓋全身,提供了完備而良好的防護。同時期,突厥人或中亞草原民族也開始流行這一樣式。唐軍札甲護頸與南北朝時期北朝高高豎起的盆領不同,轉變為寬闊巨大的軟甲護頸緊貼頸部。護頸被稱作頓項,大得足以把前面的喉嚨完全包裹,完全護住了嘴下方至鎖骨部分。但唐軍中似乎鎖甲的成分很少,一部分歷史學家認為唐帝國有限的鎖甲來源主要是從中亞進口,因此不像同時代拜占庭或薩珊的精英騎兵那樣給予頸部硬甲(諸如鎖甲)的保護。

南北朝能以一敵十的具裝重騎兵,為何到了唐朝卻極少使用?

總之,唐代的全套重札甲,有作為頭盔的兜鍪、護頸的巨大護項、作為肩甲的披膊、保護前臂的護臂,腿甲保護則一直延伸至腳踝,可謂非常齊全。這樣的盔甲和同時代的歐洲、西亞、中亞相比,也算是擁有極強的防護力。穿著這樣盔甲作戰的騎兵,肯定不能算是輕騎兵。而且唐軍中有真正的“輕騎兵”,那就是不披甲或者披輕甲,以弓箭移動射擊作為主要作戰方式的騎兵。

而即使說“在唐帝國,不披馬鎧的重騎兵取代了具裝重騎兵”也是不符合事實的。大量的、各式各樣的彩俑顯示唐帝國具裝騎兵其實是存在的,而且數量也往往非常龐大。比如《新唐書》中還記載,“各領翊衛二十八人,甲騎具裝,執副仗槊,居散手衛外。”上文在虎牢關之戰中起決定性作用的玄甲軍,也很可能在決戰時處於“具裝狀態”。這個我們下文對此會詳敘。在虎牢關勝利之後,“太宗親披黃金甲,陣鐵馬一萬騎,甲士三萬人”,也說明當時他的作戰部隊中是有大量馬鎧存在的。

南北朝能以一敵十的具裝重騎兵,為何到了唐朝卻極少使用?

實際上,騎兵作戰時是否身披馬鎧,是由戰場客觀條件所決定。即使是主帥正率領以鐵甲具裝騎兵為核心的軍隊進行衝鋒時,自己的坐騎也往往不披掛馬鎧。諸如利奧《歷史》記載中的拜占庭皇帝約翰一世,他往往身穿重鎧,但他並不騎乘具裝戰馬,卻率領著4000名鐵甲具裝騎兵“不朽軍”作戰,其他很多拜占庭的統兵將領或皇帝也是如此。這是因為作為主帥的職能與衝陣的軍官不同,具裝坐騎在戰場上不適合來回賓士地去判斷戰場局勢,而一旦情況不利,具裝坐騎也不利於脫身。

關於唐前期大規模具裝重騎兵作戰記錄,《舊唐書》中也有記載:“帝(唐太宗)親率甲騎萬餘與李勣會。圍其城。俄而南風甚勁,命縱火焚其西南樓,延燒城中,屋宇皆盡。戰士登城,賊乃大潰,燒死者萬餘人,俘其勝兵萬餘口。”這是這位在虎牢關取勝的統軍帝王,公元645年率大軍於遼東對高句麗王國作戰時,使用大量具裝騎兵作戰的記錄。可見,在不需要長途奔襲、追擊,且地形合適的場合,唐軍的大批具裝騎兵就出現了。比如這次在圍城作戰時,一部分擁有強壯戰馬的“精騎”就被披上了馬鎧。

南北朝能以一敵十的具裝重騎兵,為何到了唐朝卻極少使用?

所謂具裝騎兵,往往其實是具備全具裝騎兵的能力,但並不是說“他們必須以具裝的形態來作戰”。這需要需要靈活運用,在不當的戰場使用馬鎧,當然會遭到損失與失敗。諸如根據《舊唐書》記載,“副大總管王文度謂知節曰:‘雖雲破賊,官軍亦有死傷,蓋決成敗法耳,何為此事?自今正可結為方陣,輜重並納腹中,四面布隊,人馬被甲,賊來即戰,自保萬全。無為輕脫,致有傷損。’又矯稱別奉聖旨,以知節恃勇輕敵,使文度為其節制,遂收軍不許深入。終日跨馬被甲結陣,由是馬多瘦死,士卒疲勞,無有戰志。”這敘述的是唐帝國名將蘇定方依靠騎兵突擊擊敗了西突厥軍隊的前鋒後,行軍副總管王文度對主將程知節說,蘇定方的騎兵雖然擊敗了敵軍,但唐軍也有傷亡。筆者在這裡根據推算,蘇定方之前很可能用的是馬匹不披甲的“快速重騎兵”取勝,但在西突厥弓箭的射擊下也會有傷亡。因此王文度的意見是讓重騎兵的馬匹都披上馬鎧迎敵,擺出方陣。“四面布隊,人馬被甲”。

這個辦法對抗堅陣或者較短戰線的戰場或許是有用的。特別是王文度參與過前文提及的公元645年唐太宗出征高句麗,且攻克卑沙城有功。他或許目睹了在高句麗有限範圍的戰場,多步兵與多戰陣的場合,具裝騎兵發揮了不錯的效應。但現在是在戰場地域廣大,且面對以機動性著稱的西突厥騎兵。具裝騎兵雖然由於馬匹也擁有鎧甲保護,確實“自保完全”了,不容易被箭矢所傷,但同樣降低了速度,無法追上快捷的對手。西突厥騎兵只要藉助遊牧民族特有的大戰略縱深進行機動,唐具裝騎兵就只有處於“終日跨馬被甲結陣,馬多瘦死,士卒疲勞,無有戰志”的被動狀態了。

南北朝能以一敵十的具裝重騎兵,為何到了唐朝卻極少使用?

,這次唐軍征伐西突厥的記錄也顯示了另一個重要的資訊——唐帝國重騎兵的馬鎧是隨軍出征的。這些馬鎧是放在輜重隊中的,會根據需要安裝。

我們知道,另一種節省具裝戰馬馬力的行軍方式就是騎乘備用馬匹。那麼,唐帝國具裝騎兵是否可能以這種方式更換具裝戰馬?根據《太白陰經》的記載:“馬料,一人二匹,一軍二萬五千匹。朔方、河西,一人二匹。范陽、河東、隴右、安西、北庭,則二人三匹。”這說明唐軍騎兵擁有大量備用馬匹。但是,同時也沒有任何記錄顯示,這些馬匹會像波斯薩珊或者拜占庭那樣,其中一匹直接在行軍中披掛著馬鎧。

再結合唐騎兵的各種文物復原圖,唐帝國重騎兵似乎並不太熱衷“半具裝騎兵”。他們要麼就乾脆馬匹不披甲,作為“快速重騎兵”使用,要麼以全具裝騎兵的形象出現。且根據諸如《新唐書·儀衛志》中,對唐帝國禁衛軍具裝騎兵裝備的描述。唐軍“具裝重騎兵”與“快速重騎兵”的人員裝甲防護分別並不明顯,武器包括衝擊型長騎矛及馬刀的形制也基本相同。這不像薩珊波斯帝國或者拜占庭帝國,具裝重騎兵人員裝甲也較快速重騎兵更重,且武器也較普通騎兵更偏重長騎矛及重型打擊兵器。

南北朝能以一敵十的具裝重騎兵,為何到了唐朝卻極少使用?

綜合這些資訊,我們發現事情很可能是這樣的:唐帝國重騎兵在更多的場合似乎是不披掛馬鎧的,而在需要使用馬鎧或條件允許時,才從輜重隊裡將馬鎧披掛在那些“有具裝能力”的戰馬身上作戰,且使用的馬鎧多為幾件套式的“組合式”。結合我們在第七章中國具裝騎兵的內容,“組合式”馬鎧在後勤人員的幫助下,比“一件式”披掛更快。根據《大唐衛公李靖兵法》的記載,標準的20000人作戰部隊,輜重軍6000人,騎兵4000人,作戰步兵10000人。這樣來看唐軍後勤人員的數量比例是較為充足的,也可以很好的滿足這種披掛方式。

南北朝能以一敵十的具裝重騎兵,為何到了唐朝卻極少使用?沉思的托克維爾2018-03-30 18:00:46

首先澄清一點,唐朝並沒有淘汰具裝騎兵,之所以唐朝初年很少使用,是因為其主要敵人突厥多是來去如風的騎射手,具裝騎兵更適合對付步兵而不是他們。到了安史之亂後,由於唐軍的敵人多是擁有大量步兵的節度使軍隊或者吐蕃、薛延陀等部族,所以具裝騎兵就再一次風靡了起來。

南北朝能以一敵十的具裝重騎兵,為何到了唐朝卻極少使用?

一、唐朝初年也有不少具裝騎兵

很多人往往想當然的認為具裝騎兵在唐朝幾乎消失不見,但其實,無論是出土的陶俑、文物還是史書中的記載,具裝騎兵一直活躍在唐朝的軍隊中,他們往往作為部隊中的精銳,在決定性時刻發起衝鋒,鎖定戰局。

比如《新唐書》中就明確記載,“

各領翊衛二十八人,甲騎具裝,執副仗槊,居散手衛外

。”這裡直接出現了甲騎具裝四個字。

而《舊唐書》又記到,在唐朝征伐高麗的戰爭中,唐朝具裝再一次大放異彩。“

帝親率甲騎萬餘與李勣會。

”這裡的甲騎就是指具裝騎兵,在中國古代的語境中,只有人披甲但馬不披甲的中裝騎兵往往被稱為精騎、驍騎,這些詞語通常描述的都是漢朝那種機動快速的騎兵,而一旦提及甲騎、鐵馬,則必然是人馬皆披甲的具裝鐵騎。

南北朝能以一敵十的具裝重騎兵,為何到了唐朝卻極少使用?

(唐初的具裝騎兵)

除了記載,很多出土文物也證明了這一點,目前挖出的唐代騎兵俑中,有不少都是人馬皆披甲的具裝騎兵,而且相比於南北朝,其鎧甲更為完備,裝備更為精良。

南北朝能以一敵十的具裝重騎兵,為何到了唐朝卻極少使用?

(唐騎兵俑,明顯是具裝騎兵)

而在唐初的幾次大戰役中,具裝騎兵同樣大顯身手,比如唐太宗在征伐竇建德時,就用具裝騎兵擊潰了竇建德的十萬大軍,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衝鋒以寡擊眾,鎖定勝局。

而在與高句麗的戰役中,高句麗計程車兵裝備精良,並也配備具裝騎兵,史料記載其鎧甲:“

其制甚精,周體皆遍,唯開兩眼,非勁弓利刃之所能傷也

”。面對有著堅甲利兵的高句麗軍隊,唐朝的具裝便顯得尤其重要,他們與高句麗的重甲部隊打的有來有回,成功掩護了唐軍的主力步兵。

南北朝能以一敵十的具裝重騎兵,為何到了唐朝卻極少使用?

(壁畫上的高句麗具裝騎兵和重甲步兵)

二、具裝騎兵不適合對抗來去如風的突厥輕騎兵

不過雖然具裝騎兵在唐初有所使用,但在安史之亂前漫長的時間裡,唐朝的具裝騎兵相對於南北朝出場並不多,而出場減少的原因,恰在於唐初的敵人主要是來去如風的突厥人,具裝騎兵雖然善於對抗重甲部隊,但面對難以捉摸的遊牧騎射手,還是顯得力不從心。

南北朝能以一敵十的具裝重騎兵,為何到了唐朝卻極少使用?

具裝騎兵一旦遭遇輕裝的騎射手,雖然能用迅猛的衝鋒暫時將其驅趕,但卻很難將其追上砍殺。而當突厥人堅壁清野,遁入草原,進行遊擊戰術時,具裝騎兵由於負重過大,速度奇慢因而無法及時追趕。由於速度上的劣勢,具裝騎兵往往處於一種打贏了無法擴大戰果,打輸了無處可逃的窘境。比如《舊唐書》就記到面對突厥人的襲擾戰術時“

人馬披甲,賊來即戰——終日跨馬披甲結陣,由是馬多瘦死,士卒疲勞,無有戰志

。”描述了具裝鐵騎面對輕騎兵的窘境。

因為具裝騎兵無法應對最主要的敵人突厥,因此,唐初往往多采用人披甲馬不披甲的中裝騎兵,這種騎兵既有一定防護力,也保持了騎兵的速度優勢,是對付突厥人的不二之選。中裝騎兵進而主導了唐初的戰場。

南北朝能以一敵十的具裝重騎兵,為何到了唐朝卻極少使用?

三、安史之亂後重新被重用的具裝騎兵

總的來說,具裝騎兵防護精良,善於短促突擊,而人披甲馬不披甲的中裝騎兵則是速度快,但易受殺傷。他們不同的特點註定了在面對不同的敵人時,兩者的地位將不時進行轉換。

南北朝時期具裝的盛行,很大程度在於主要敵人有著大量的步兵,要想最高效率的擊潰敵軍步兵,就必須依靠具裝騎兵的關鍵衝鋒。這一點,在安史之亂後因為唐朝敵人型別的變化,再一次得到證實。

南北朝能以一敵十的具裝重騎兵,為何到了唐朝卻極少使用?

(安史之亂後唐朝的敵人都擁有堅固的鎧甲和大量步兵,比如吐蕃)

安史之亂後,唐朝的主要戰爭敵人變為各節度使和吐蕃、契丹、薛延陀,這些勢力都擁有大量的步兵,具裝騎兵因而也重新回到了舞臺上。安史之亂後的名將李光弼、郭子儀等都將具裝騎兵作為自己手中的殺手鐧。比如《新唐書》中就記載:“

子儀一萬餘人,而雜虜圍之數重——子儀率甲騎兩千出沒於左右前後

。”而在唐朝之後的宋代,無論是宋遼金夏,都裝備有精銳的具裝騎兵,

遼國的翰魯朵,金國的鐵浮屠,西夏的鐵鷂子,岳飛的背嵬軍,都是具裝中的佼佼者。可見,只要有大量步兵參戰,具裝就一定會充任戰場的中堅力量。

南北朝能以一敵十的具裝重騎兵,為何到了唐朝卻極少使用?

(重新迴歸的具裝騎兵)

中國古代的具裝騎兵,與西方中東一樣,都是隨著火器的逐步普及退出了戰場,中國具裝徹底消失的時代,正好是火器大應用的明朝,與世界的發展軌跡完全一致。那些說中國早早拋棄具裝改用輕騎兵完虐世界,以此襯托西方落後的說法,完全是毫無根據的胡言亂語。

南北朝能以一敵十的具裝重騎兵,為何到了唐朝卻極少使用?文以載道6662018-01-26 18:22:59

具裝重騎兵對馬匹要求很高,不夠健壯的馬不足以攜帶重甲作戰,而唐朝時不具備馬源,估不再使用此兵種。同時,具裝重騎兵花費極高,對財政壓力很大,初唐時也沒錢養次兵種。另外,唐朝的騎兵戰術有所變化,具裝重騎兵比較笨重,和唐朝對騎兵靈活快速的要求不合拍。

南北朝能以一敵十的具裝重騎兵,為何到了唐朝卻極少使用?深夜孤狼2018-01-28 15:59:32

因為當時的唐朝十分強大,所以幾乎沒有出手的機會,重騎兵不但沒有淘汰,反而作為精銳部隊長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