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關學大儒張載和橫渠四句,是如何影響知識分子人格理想的?李仙晟2019-07-11 17:13:55

自漢武帝(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在22歲,即公元前134年採納大學者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04年)“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後,隨即,儒家學說蛻變為官方的正統文化,迎來了日新月異的發展時期。

北宋關學大儒張載和橫渠四句,是如何影響知識分子人格理想的?

(董仲舒)

到兩宋時期,儒家文化又迎來一個發展高峰,是以“理學”的成熟為標誌的。理學也稱“道學”或“義理之學”,是以儒家學說為根基,同時融合了道家學說和佛家學說後,形成的一種新的儒家思想體系。

理學被現代學者譽為我國古代最完備、最精緻的理論體系,是因為理學的中心觀點始終離不開“理”,“理”是道理、義理、本心、信仰等元素相互融合後的統稱,世界萬物精神層面的東西,都由它衍生和發展壯大。

北宋“理學”領域的成就,對後世影響最大的無疑是“北宋五子”,即,邵雍(1012年——1077年)、周敦頤(1017年——1073年)、張載(1020年——1077年)、程顥(1032年——1085年)、程頤(1033年——1107年)五人,他們基本生活在同一時代,對北宋理學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五大學者的學術思想各具特色,自成一派,尤其在各自家鄉形成了相當深遠的影響力,是獨樹一幟的文化名人。

介紹一下北宋五子

北宋關學大儒張載和橫渠四句,是如何影響知識分子人格理想的?

(邵雍)

邵雍生於河南林縣,著作有《伊川擊壤集》、《皇極經世》、《觀物內外篇》、《漁樵問對》,他是宋代理學家裡文學成就最突出的一個,常常以文學的方式闡述理學理念,觀點通俗易懂,傳播甚廣。同時,對宋代“以理入詩”的詩學觀點的形成,具有很重要的促進作用。

北宋關學大儒張載和橫渠四句,是如何影響知識分子人格理想的?

(周敦頤)

周敦頤出生於湖南永州,他著作等身,主要有《周元公集》、《太極圖說》、《通書》、《愛蓮說》等,被譽為宋代理學思想的開山鼻祖,地位極高,他的理學分支被稱作“濂學”。對於理學,周敦頤從宇宙本體論出發,把道家學說的無極、太極、善惡、陰陽、五行、動靜、無慾等概念加以重新闡釋,構成了宋代理學體系的基本框架,為後世理學家繼續深耕理學思想體系提供了很大便利。在文學領域,周敦頤同樣功成名就,世人熟悉的《愛蓮說》是一篇情文並茂的散文名篇。

北宋關學大儒張載和橫渠四句,是如何影響知識分子人格理想的?

(程顥、程頤)

二程

程顥、程頤是出生於河南府(今河南洛陽)的兩兄弟,後世把兩人稱作“二程”,由於他們著書立說的地方在洛陽,因此,他們創立的學說又被稱作“洛學”,是宋代理學的重要分支。“洛學”遵循“動靜相因,物極必反”的辯證觀點,認為世間萬物之間存在著相互制約,相互發展變化的規律,這一觀點可以說是宋代理學的精神支柱。

北宋關學大儒張載和橫渠四句,是如何影響知識分子人格理想的?

(張載)

張載是陝西關中人士,他對宋代理學最大的貢獻就是創立了“關學”。關學思想廣泛吸收《周易》、《中庸》、《禮記》中的精華,提出了“氣本論”的思想觀,對後世影響極大。張載一生勤奮好學,有許多著作傳世,主要有《崇文集》、《正蒙》、《橫渠易說》等。

由於張載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提出並建立“氣一元論”哲學體系的思想家,他把樸素唯物主義哲學推向了一個新高度,並以“思維與存在”的哲學理論作為依據,強烈批判了佛教的唯心主義觀點,對我國哲學思想內容的發展和完善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張載在中國哲學思想發展史上的學術地位不可動搖。

當然,比起孔子、孟子、董仲舒等儒學大神,張載不論從知名度和影響力方面,都差了一截,但是,論起個人著作中一些名言警句的傳播廣度,張載不見得要弱於前三位。

張載的橫渠四句: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雖然只有短短20多字,意思卻直截了當,通俗易懂,只要是讀書人,都對它如數家珍。

更重要的是,橫渠四句所傳達出的價值觀念和思想情懷,以及對民眾和社會的責任擔當,讓它成為知識分子心中最偉大的人格理想和精神座標,每一個知識分子在有生之年,都會用這四句話來激勵自己,警醒自己,時刻牢記自己的初心。

那麼

橫渠四句是怎麼來的呢?

張載祖籍為鳳翔府眉縣(今陝西寶雞市眉縣橫渠鎮),於宋真宗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出生於長安(今西安),自小天資聰穎,到10歲時通讀經書,具有過目不忘的本領,因此,四鄰八方的人把他稱作“神童”。

北宋關學大儒張載和橫渠四句,是如何影響知識分子人格理想的?

(宋真宗)

到宋真宗時期,北宋國力逐漸衰弱下來,周邊盤踞著西夏、金等政權,他們常常對宋代河山虎視眈眈,大有把北宋吞掉的架勢。陝西關中一帶正好跟西夏接壤,因此,西夏常常揮師南下騷擾和恐嚇宋代邊境的臣民,宋軍又無力抵抗,只能透過向西夏進貢絲絹、茶葉、瓷器和金銀珠寶的方式,換得暫時的安寧。

堂堂大宋竟然如此窩囊和憋屈,處處要看西夏的臉色行事。少年張載看到這一切,可謂是痛心疾首,於是,他立志要好好讀書,將來做一個棟樑之才,為大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時值21歲,血氣方剛的張載奮筆疾書,以飽滿的熱情和睿智的思想,寫下了《邊議九條》,這是分析宋、金兩國當前形勢,並如何使北宋在外交中減少損失和尊嚴的諫言。

北宋關學大儒張載和橫渠四句,是如何影響知識分子人格理想的?

(范仲淹)

很快,張載把這份諫言送到時任陝西經略安撫副使范仲淹(989年——1052年)手中,以便得到他的支援。范仲淹此時在文學界和政治界都堪稱泰斗級人物,身份地位很高,但他還是被年輕後生張載的誠意所感動。待仔細閱讀諫言後,范仲淹立馬對張載刮目相看,張載把兩國當前的形式分析得頭頭是道,並提出了許多解決問題的方法,表現出強烈的為國家建功立業的決心。

50多歲的范仲淹看著20多歲的張載,似乎從這個後生身上看到了自己曾經的影子,一種幫扶他的使命感油然而生。范仲淹也是第一個對張載的人生影響很大的人。

經過進一步溝通、瞭解,范仲淹發現張載的身上具備鮮明的儒者風範和博愛情懷,跟他之前所講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人格理想是何等的接近,於是,范仲淹如同伯樂發現了一匹好馬一樣高興,認為張載是非常好的可塑之才,決定以畢生精力好好培養他,並建議他多在儒學上下功夫,將來必成大器。

正是范仲淹的悉心指導和調教,讓北宋文化界多了一個大儒,而少了一名軍事家。

有了范仲淹在身後照顧和推舉,張載的仕途和生活隨即順利起來。凡是由范仲淹主持的工程專案竣工後,范仲淹主動退居幕後,會邀請張載來撰寫紀念文章,逐漸地,張載的名氣在西北大地響起來。

北宋關學大儒張載和橫渠四句,是如何影響知識分子人格理想的?

(歐陽修)

1057年,37歲的張載在范仲淹的推舉下,趕往京城汴京(今開封)參加由歐陽修(1007年——1072年)主持的科舉考試,這一次,他終於金榜題名,與蘇軾(1037年——1101年)、蘇轍(1039年——1112年)兩兄弟一同考中了進士,正式踏入仕途。

進入仕途後,張載先後擔任祁州司法參軍、雲巖縣令、渭州軍事判官等官職,雖然官銜不大,但他在任期間兢兢業業,常常走進老百姓中間,主動體察民間疾苦,在老百姓中間樹立了不錯的口碑,深受民眾擁戴。

同時,在各地任職期間,張載有幸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除過前文提起的歐陽修、蘇軾、蘇轍等人外,還有程顥、程頤兩兄弟,他們對張載後半輩子的思想格局影響極大。

北宋關學大儒張載和橫渠四句,是如何影響知識分子人格理想的?

(宋神宗)

隨著口碑和威望越來越高,張載引起了當朝皇上宋神宗趙頊(1048年——1085年)的注意。宋神宗一道聖旨把張載招進京城開封工作,任命他為崇文院校書郎的職位。

然而,也是在京城,張載遇到了對他人生影響很大的第二個人,這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王安石(1021年——1086年)。王安石在宋神宗時期,官位達到參知政事,相當於副宰相,可謂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大人物。

公元1070年,王安石在宋神宗的強烈支援下,為了改變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展開了轟轟烈烈的社會改革運動,涉及農業、稅務、科舉考試、軍事、貿易等多個領域,史稱“王安石變法”。這場變法前前後後持續15年之久,直到宋神宗去世後才宣告結束。

有時,做任何一件小事都不是那麼一帆風順,何況是一場涉及到革舊圖新的變法運動。以宋神宗、王安石為首的革新派因為觸動了守舊派的利益,導致了守舊派成員的極力反對,因此,就產生了北宋歷史上長達半個世紀之久的“新舊黨爭”事件。

北宋關學大儒張載和橫渠四句,是如何影響知識分子人格理想的?

(曹太后)

守舊派中以宋神宗的祖母曹太后和母親高太后為首領,除過她們,還有許多朝中重臣,如永興軍節度使韓琦,尚書、宰相司馬光,兵部尚書歐陽修,禮部尚書蘇軾等人,可以說,守舊派的實力遠遠大於革新派,推行變法運動並不容易,這也為變法最終失敗埋下了隱患。

張載的官職卑微,按理說變法運動和新舊黨爭與他沒有多少關係,但是,夾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要麼站在革新派一方,要麼跟守舊派為伍,根本沒有第三條路子可供選擇。

面對此情此景,張載只能小心翼翼,觀望又觀望,因為他不想捲入這場爭鬥,兩方的人他都得罪不起。但張載的胞弟張戩(1030年——1076年)性格剛正不阿,對王安石變法中的一些政策和做法頗有微詞,很快得罪了王安石。

北宋關學大儒張載和橫渠四句,是如何影響知識分子人格理想的?

(王安石)

看到弟弟成為朝廷紅人王安石的政敵後,張載心裡五味雜陳,受到牽連是不可避免的事。最終,為了明哲保身,張載激流勇退,辭官回鄉,準備不再過問政事,專心做自己的學問。

就這樣,年過五旬的張載回到家鄉橫渠後,每天以紙筆為伍,不斷修改和完善自己之前的著作,他最重要的學術著作《正蒙》和《橫渠易說》就是在辭官回鄉期間創作完成和修訂完善的。如今,這兩本著作成為“宋明理學”裡重要的學術專著,每一個研究宋明理學的專家,都少不了品讀這兩本書。

自古文人多清貧,張載同樣如此。由於把做官時積攢的俸祿全部用在了家鄉的教育事業和著書立說上,以至於張載晚年的生活相當清貧,每日只能以粗茶淡飯來度日。

公元1077年春季,張載二次赴京上任,但由於病重不得不又一次辭官回鄉,中途病逝在長安城東邊的臨潼驪山腳下,此時,他的生活窮困到極點,隨行的外甥連買棺材入殮他的錢都無法拿出,只能書信告知長安城裡張載的學生。學生們聞訊趕到後,才得以買棺安放老師遺體,並護送到西邊的眉縣橫渠安葬。

北宋關學大儒張載和橫渠四句,是如何影響知識分子人格理想的?

(橫渠四句)

雖然晚年的物質生活很清貧,但在精神生活上,張載絕對是富翁。他的著作《橫渠易說》中的四句話: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經過一代代人的傳頌,婦孺皆知,已經變成天下文人共同的精神信仰和價值座標,因為這四句話,張載註定要流芳百世。

更重要的是,除過著書立說之外,張載還利用自己的威望和影響,在家鄉開辦學堂,廣收門徒,終日講學傳道,為社會和國家培養有用之才,對陝西關中的教育事業做出了極大貢獻,為“關學”在三秦大地的普及,打下了堅實根基。

在張載的影響和激勵下,“關學”在三秦大地蓬勃發展,以薪火相傳的方式,從北宋一直延續到了當代,人才輩出,代表性人物除過創始人張載之外,還有北宋時期的“藍田呂氏四賢”呂大忠、呂大防、呂大鈞、呂大臨,李復,張舜民,遊師雄,馬理,馮從吾,李二曲,一直到近現代的劉古愚,牛兆濂,吳宓,于右任……他們用關學精神指引著一個個三秦兒女,並積累著這片土地的文化底蘊。

北宋關學大儒張載和橫渠四句,是如何影響知識分子人格理想的?雲淡風清292019-07-11 22:33:33

張載字子厚,北宋思想家、理學創始人之一。青年時喜論兵法,上陳<邊議九條>。與范仲淹交好,遍學佛道之學,最終覺得非己之志向,在範的勸導下轉而又研讀儒家經典。後與蘇軾兄弟同登進士,累授雲巖縣令,著作佐郎、崇文院校書郎。辭官歸家後,講學於關中,創立“關學”。

五十八歲病逝,諡號橫渠先生,尊稱張子,奉祀孔廟,與周敦頤、邵雍、程頤、程顥合稱“北宋五子”。其著名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名言,被哲學家馮友蘭稱作“橫渠四句”。

朱熹極為稱讚張載說他是“極有功於聖門,有利於後學……”。明季王夫之最推崇、稱讚的也是張載。”他自稱受張載思想影響最深,平生治學以張載思想為宗,他一再宣稱自己是張載的繼承者:“張子之學,上承孔孟之志,下救來茲之失,如皎日麗天,無幽不燭,聖人復起,未有能易焉者也” 。說自己平生的志向是“希張橫渠之正學而力不能企”。

國學大師、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張岱年提出:宋明理學除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兩大派別外,還有以張橫渠、王浚川、王船山為代表的氣一元論。

張載帶著“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之心,主張學以致用。後世不少學子在張載橫渠四句的激勵下,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己任。以范文正公“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作標尺,治學理政。可以說儒學的發展張載之功不可沒!

北宋關學大儒張載和橫渠四句,是如何影響知識分子人格理想的?龍文奮蹄2019-07-11 16:41:45

這是個瓶子!裝什麼都可以的瓶子!

▲天地,自然也,自有規則,曰:道。可以發現,卻不可“立”;

▲生民之命?何為生民之命?此命實為特定生產力條件下“民”的生產、生活模式!遵從的是客觀的社會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也是可以發現,卻不可“立”

▲,往聖之學,都是歷史經驗的總結,自有其適應的時代,但是絕對不存在超時代的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絕學”。“絕學”不用續,今人發現、總結好今天的社會規律就好。

▲,為萬世開太平?一種思想、一個主義適用萬年?!此乃夢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