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授康震對《石壕吏》的解讀真的錯了嗎?文城觀點2021-03-28 13:03:00

近期,康震解讀杜甫的名詩《石壕吏》引發了熱議,招來不少聽眾的不滿,康震把石壕吏抓壯丁說成是“咱們的軍隊(政府軍)在徵兵”,並稱:“石壕吏是國家的公務員……這個人沒有錯”,認為“《石壕吏》表達了一個非常明顯的價值觀,就是當國家和民族遭遇重大災難的時候,我們的老百姓還是毅然挺身而出的。”

康震的這一解釋顛覆了歷來解釋《石壕吏》的基本態度,也錯釋了該詩主題,確實不妥。

康震的解釋主要存在著兩點錯誤:一是站在唐王朝“公務員”的角度來看待抓壯丁這件傷害百姓的事,沒有能感受到詩人杜甫寫該詩時的同情心,因而,讓聽眾或欣賞者感到康震的解讀有些“冷血”;二是想從“正能量”的角度來解釋杜甫的詩,將家國情懷套在不該套的地方,無條件、無立場地要求老百姓一定要為安史之亂後的戰事而“挺身而出”,這太苛刻了。

所以,有網友戲稱:“康震是被花木蘭穿越了”。

有人還提出這樣的疑問:依照康震的解釋,抓壯丁的石壕吏是為了朝廷,為了大唐江山,那麼,杜甫作為一名領著朝廷俸祿的愛國詩人,他對石壕婦一家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進行同情的描寫,這不就是對大唐帝國不忠嗎?

《石壕吏》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詩,是著名的“三吏三別”之一。

這首詩描寫了詩人親眼目睹的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殘暴故事,揭露了唐中晚期的統治黑暗,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亂”給廣大民眾帶來了生活的災難,表達了詩人對普通民眾的深切的同情之心。

請看《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

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

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石壕吏》簡練而又形象地描寫了官差連夜到石壕村捉人徵兵,就連年老力衰的老婦也不能避開被抓去服役,以此來揭露官吏的殘暴和唐兵役制度的危害性。

從藝術特色上看,該詩很精煉,卻又很形象,很有感染力,意味深遠。作者巧妙地將抒情和議論寓於敘事之中,場面和細節很真實、很貼切,而情感表達很深刻,愛憎分明,毫不掩飾;而且,議論卻隱藏在描寫之中,讓讀者自己意會。

著名教授康震對《石壕吏》的解讀真的錯了嗎?

杜甫畫像

全詩分三段,

前四句為第一段,主要描寫官吏抓人的殘暴情景。

首句“暮投石壕村”,單刀直入,直敘其事,詩人以“暮”“投”“村”的關鍵字眼來描繪當時社會的混亂和荒涼,暮色便已投投宿,夜晚不敢出門;投宿到偏僻小村,才想有安全感,這暗示著當時社會,兵荒馬亂、雞犬不寧,很不安全,渲染著一種蕭瑟蒼涼的氣氛。

接著,“有吏夜捉人”點出了詩的主題,並作為展開下面描述的一個起點。是“抓人”而不是“徵兵”“招兵”;官吏是“夜”裡來的而不是白天。這意味著,當時官吏“捉人”時常發生,白天人們都藏在別處或逃到它處,抓不到,因而,要乘夜突襲,在深夜中來抓,對於當時的民眾來說,太苦了,“暮”色時不敢出去,而“夜”裡又要遭遇被抓去慘景,沒法子活了。

再接下來,“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兩句,表現當時民眾遭遇被抓丁的慘痛情景,連老翁都要翻牆逃走,懼怕被抓走了;而老婦擔憂家裡的男人被抓,一有動靜,便出門看著,這晝夜不安、時時恐慌日子,還怎麼過下去呢?

接下來的十六句是第二段,進一步描寫抓壯丁的慘劇。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這兩句以對比的方式描寫了官吏的殘暴和老婦的悲痛,一變是“呼”“怒”,另一邊是“啼”“苦”,強烈的感情對比,透過“一何”的字眼,渲染得非常突出。這讓人感到,官吏如狼似虎、暴怒叫囂,橫蠻無比;而老婦悲痛欲絕、有苦無處訴。老婦為何“啼”,為何會”苦“呢?下面細述。

“聽婦前致詞”一句,承上啟下,詩人站出來,表示親自“聽”到的,所聽的是之前老婦“苦啼”的慘狀,從“三男鄴城戍”到“死者長已矣”,是老婦“致詞”的主要內容:老婦的三個兒子都當兵守鄴城去了,一個兒子剛剛捎來一封信,說他的兩位兄弟剛剛戰死了。可是,老婦之所以“苦啼”,還不止這些,本來,老婦也認了,“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忍住悲痛,接受慘狀,希望能獲得同情,然而,官吏還不放過,可是,實在沒有能當壯丁的了,“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孫兒還需要餵奶,守寡的兒媳怎能去當兵呢?所以,只能說她衣服破破爛爛,無法出來見人。詩人寫出了“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的詩句,非常悲情,這表明,官吏連孩子仍在吃奶、丈夫已戰死的寡婦都想要抓走。怎麼辦呢?“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為了不讓已成寡婦的可憐的兒媳被抓走,為了吃奶的孫子能活下去,老婦只好自己挺身而出了,她雖年老力衰,請求允許她跟著連夜趕到軍營。立刻投入河陽的戰役,還來得及為部隊備早餐。在詩人眼裡,這位老婦是多麼無奈,又是多麼勇敢,為了兒媳、孫子,為了家裡能留下幼年的孫子,她豁出去了。

最後四句是第三段,主要描述了事件結局和作者感受。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老婦被抓走了,夜一深,低聲哭泣越來越細,人越走越遠,最後哭聲也沒有了;可是,卻似乎聞到了更幽森更悲慼的哭泣。詩人以此來表現悲情,表現關切,表現對可恨兵役制度的控訴。

“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戛然收住全詩,天亮後,已在征途上,但難忘逃離的老翁,只好就此告別了。欲哭無淚,悲情無限,前景渺茫。詩人表現出極度悲嘆。

著名教授康震對《石壕吏》的解讀真的錯了嗎?

《石壕吏》(繪畫)

當時的背景是,唐肅宗乾元二年(759)春,郭子儀等九節度使率六十萬大軍包圍安慶緒於鄴城,由於各將指揮不統一,唐軍反而被史思明派來的援兵打得潰不成軍,唐廷為了補充兵力,便在洛陽以西至潼關一帶,強行抓人當兵,民眾民苦不堪言。正是在此時,杜甫正由洛陽經過潼關,欲趕回華州任所,將途中所見所聞寫成了《三吏》《三別》。而《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全詩的主題是透過描寫“有吏夜捉人”的慘酷事件來揭露官吏的橫暴,為民眾的悲慘遭遇和苦難經歷而哭訴,表現的是詩人不滿當時黑暗現實而悲情呼籲。

《石壕吏》絕不是唐廷徵兵的頌詞,更不是表現老婦所謂的“為保家衛國而挺身而出”唱頌歌,康震的解釋錯了!

仇兆鰲在《杜少陵集詳註》對《石壕吏》的解釋是比較準確的

:“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從軍。今驅盡壯丁,及於老弱。詩云:三男戍,二男死,孫方乳,媳無裙,翁逾牆,婦夜往。一家之中,父子、兄弟、祖孫、姑媳慘酷至此,民不聊生極矣!當時唐祚,亦岌岌乎危哉!”

著名教授康震對《石壕吏》的解讀真的錯了嗎?使用者一生蝶夢千百回2021-03-28 15:12:05

磚頭砸腳腳不痛,臉腫!歪嘴講經經自正,頭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