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理解老子的“無我與無為”?董豔臨2018-08-29 19:15:13

無為是讓人不要強制實行很多措施,要慢慢引導實行,表面看是無為,實際上是有為。還有一層意思是,不要按照人為設定的主張,強硬實行,要按照自然規律來,最好讓自然規律確定路線,因為很可能你的主張是錯誤的。無為是一種思路,現實中有幾條路,無為是復歸自然,但是生活難以復歸,所以需要和其他共同治理。無為是一種陰性的被動措施,現實還需要陽性的主動措施來中和,所以古來沒有真正靠無為能夠把國家治理好的例子,可是太強勢而忘記無為的也都承受了危險的後果。

無我是忘記自己,世界靠名利來管理社會,有人和社會就有競爭和比較,有競爭和比較就出現名利,在社會中生存就會陷入名利的陷阱,要跳出這個陷阱,就需要忘記名利,忘記名利就需要忘記我的一切,這樣才能夠真正跳出三界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樣才能夠變成跳出河的魚。

無我無為都是一種逃避的成仙之路,缺乏主動改造世界的神的行為,所以現實並不佔優勢,需要和主動的成神之路配合,才是根本。

少年人朝氣蓬勃,就要大膽行動,不懼艱難,就是要有神氣,要有精神,而老年後就需要學會放棄,走無為的成仙之路,把機會留給年輕人,世界已經輪到年輕人了,你非要強硬壓制,再次爭奪名利,就不會有好結果。

所以道德經是給君主和老年人看的,四十歲後才能理解它,年輕人難以理解,狀態也不符合,讀的沒有好處。不過裡面的很多具體方法還是很有用的。

怎麼理解老子的“無我與無為”?梅里一了2018-09-01 07:42:28

謝邀,老子的無為己講過,就是於無處為,類似於中醫所說,上工治病,不治己病,治未病的意思。可以說聖人治國,於細微玄妙處下功夫,則國無病,國無病,則人民安居樂業,安居樂業,不知聖人之所在,其民皆曰我自然。這就是老子所言的無為而治。其實聖人在俯瞰天下,防微杜漸忙乎得很,只是普通人未察覺而己。看似有為的醫生,等人體出了大腫瘤才動手,又是切除,又是器官移植放化療,忙得不亦樂乎,似乎很了不起,結果人廢了,多幾年苟延殘喘而已。老子不贊同這樣的作為。老子所說的無我,並不是簡單的無私,忘我,而是將私和我與天下結合起來,形成大私大我,大而無朋就看不到小我小私,以至於無我。老子在其《道德經》第七章中說: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從此章可以看出,老子所言的無我,就是效法天地不自生,所謂不自生,就是活著不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而是我為人人,其結果則是人人為我,只有這樣才能長生,這是大智慧,如果人人都盯著自己眼前的蠅頭小利,一心為己,不顧他人,這樣的族群是走不了多遠的。

怎麼理解老子的“無我與無為”?東風別業2018-08-29 21:49:38

謝邀,讀懂道德經的第二章,無我無為就好理解了。但必須對第二章進行抽象。抽象理解,第二章說了一個認識論,認識論的方法論。那就是人類認識規律,天生具備一種認識能力,可以抽象歸納為相反相知。比如說知道什麼叫美,那麼自然就知道什麼叫醜。那麼教育學生知道美醜,老師只需要對美或醜一個講解讓學生弄懂就行了,有為一半,另一半不用教而學生自己就自動知道了,老師在另一半就是無為。

無我相對有我而言。無為相對有為而言。所以如果你覺得無我概念艱澀,無為概念難懂。不要慌,不去管它。就去想什麼叫有為,什麼叫有我就行了。關於有我,道德經舉例寵辱若驚,沒有得到吧,想得到,為此驚恐不安。得到了吧,又害怕失去,為此驚恐不安。弄得自己寵辱都驚恐。為什麼會如此?還不是因為有我嗎,有我,就有我身,有身,得失皆不得安寧。想清楚有我的情況,那麼無我的意義不就自然明白了嗎。無我,則無我身,無我身,雖然寵愛不能受用,但恥辱也不能加害於我了。以此類推,想有為,想清楚有為,自然也就明白無為了。

注意,建立無我無為概念,並不是否定有我有為。由於相反相知認識規律的存在,人們在處理事務的時候就應該加以利用,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首先弄明白,哪些可以不做,那麼相反的就是要做的,集中精力做好,正反兩方面就都做好了。這就是處無為之事而能事半功倍的奧妙所在了。可以無為的地方,你卻來勁的有為,那麼就是標準的傻子,而這樣的傻子至今很多。講一句不好聽的,有些人,忙的不得了,不過是瞎忙,趕死啊!為不做傻子,避免趕死,所以請始終保持無為意識,先弄清楚無為為要。老天給人智慧,就是讓人省勁的,但自己趕死,老天也沒辦法了。

怎麼理解老子的“無我與無為”?柘溪散人2018-08-29 19:00:37

莊子曰:至人無己。無我是一種高深的境界,聖人知其雄,守其雌,與物無爭。萬物與我為一,我與萬物混同。

無為是指聖人道法自然,利萬物而不爭。成就萬物,不以己功。 為而不恃,長而不宰。

怎麼理解老子的“無我與無為”?手機使用者宣德2018-08-30 19:06:42

無我和無為

無我和無為,則都是道法修行中的一種境界!人都是從自我再到無我,再從有為到無為!

人每天做什麼想什麼說什麼,都是站在自身的角度去做去想去說,考慮的都是自己的感受,很少顧記別人的想法,當事情出現的時候,他的行為思想語言,所表現的則都是自私的一面!

而無我則恰恰相反!能達到無我心境的人,必定對道德精神思想意識,有很高的修養,一個自私的心境,是達不到無我的心性標準的!而有道德修養之人,考慮問題和所想所做所說,皆是站在別人的角度,總是想到別人能否接受,在不傷害他人,使人願意接受的情況下,再把所想所做所說,告之對方,是否接受,也只能看天意了!

生活中的人們,都在行有為之事,因世人皆都如此,也都認為是正常和自然的事情,而無為真的是,道法修行中的,一種層次境界中的,一種行為表現!而所想所做所說,皆是一種無所求的心態,在行一種無為之事,當然在生活工作環境當中,還和他人一樣,但是行為心性的表現,卻決然不同,有為者心存各種慾望和執著,而無為者的心境,則早已戰勝了名種慾望和執著,不會被各種心所左右,同一件事情用不同的心態去做,不論何種結果,但不同的心性行為表現,則肯定不同!不論是無我和無為,則都是道法修行中的一層次境界而已,佛門還有空和無,這些都是正法修行中,才能出現的層次境界,只要修養道德,就會達到無我無為的標準境界的!

上善!謝謝邀請!

怎麼理解老子的“無我與無為”?公議屬祝光榮2018-08-30 12:30:40

怎麼理解老子的”無我”與”無為”的重心應該是尋求理解方法的不知我理解得對不對?我就按照自己的理解將重心放在方法上來談一點自己的理解了。”無我”自然是相對”有我”而說的!而”唯我”如何是”無我”與”有我”的相反的極端相。關於”我係列”的理解是這樣的相互關聯的關係。在這裡不談”唯我獨尊”那種分裂與破壞人類共同利益關係的東西而只談”有我”與”無我”之間的存在關聯性關係在特定的環境與特定的條件及特定的事情共同混成運動的道之中的應用選擇。在自然界中以事實存在方式存在的有些有肉有生命執行人這一類物種,以其生命執行的共同體生存下去的需求決定了”人必須要有我的需求存在才能獲得生命維持下去的需求!如果剝奪了生命執行存在的需求而達到的極端無我是奴隸主對奴隸的要求奴隸必須要是無我存在而獨尊奴隸主所有權利!這稱之為”極端無我”或者是奴隸主的唯我獨尊的反面或者是對立面!如若單從提問的”無我”就是”唯我獨尊”的反面要求奴隸必須要是”無我”狀態來滿足奴隸主的需求!如若從提問中有”無為”來推測提問就應該是指向以勞動創造財富為標誌的道家文化的!那就必須還原成”無我識”才能迴歸道家文化的共同文化中來。先說共同僅從道德經起暫時避開道德經傳承的文化。”有物混成”是道德經用來定義”道”的依據也同時是德行中惟道是從的來源其核心是”混成運動的過程是遵循自然法則的!用”事實勝於雄辯”的實事求是的評價體系評價必然是”混成運動必須要有多元形成混成運動的條件與混成運動的環境的狀態下混成運動才有可能自己發生然後生成事情變化到後來獲得物這樣一個歷程!如若這個歷程沒有人為參與的混成運動過程就稱之為”自然混成”簡稱”自然”而將其中的許多未知的規律統稱”自然法則”!故”自然”與”自然法則”都是沒有任何人為因素存在的!人類求生如若只是單純地依賴天地之間的的萬物生成的自然法則而不具有依靠人類自己的勞動創造出財富是無法改變野生動物狀態的!而早前的野生動物狀態的人類找到一條用勞動創造出人類需求的財富來推進人類生存狀態的改善與人類社會變革之路都集中在勞動創造的效率上來了就有如何藉助自然法則來獲得勞動創造的成果的需求上來決定人必須要有認知自然界的各種各樣的事實存在的需求的認知需求。分界就有”我認為”的以人的主觀導向的不管不顧事實存在是什麼的臆斷型和”無我識”的依據客觀事實存在是什麼就接受這種事實的”無我識”!再擴充套件到勞動創造歷程中就變成了”無我識而遵循事物混成運動的共識”而促使人類有共同勞動創造財富的可能生成!故以勞動創造為標誌的道家是”無我識”不是”無我”的絕對觀!關於”無為”我已經談過幾次觀點了就簡單舉個例子來說明:中國人善於造橋應該是有目共睹的事實存在。在沒有造橋之前是什麼狀態?是”無”狀態而那些造橋的勞動創造者會如何從無橋到有橋的勞動創造歷程中弄出橋來的呢?將適闔當地自然環境與擁有的技術能力結闔起來用智慧去選擇適用的各種各樣特性的物質按符闔自然法則的技術將那些物質混成出不同外形的又具有實際使用功能的能予以人類生活提供方便的便利的橋來!而橋就是多元共同混成運動出來的成果!儘管這只是對”無”陽性的描述也不乏是理解”無為”的一種方法!……暫談到此

怎麼理解老子的“無我與無為”?代用名2018-09-25 18:30:31

無我與無為?

“無我”是對的因為無我即無私,無私處置事物才客觀“便能誠其意正心而不偏不倚”物來順應則有所成且不敗!

“無為”是錯的因為事物有所為有所不為才是正解,如果一概皆無為則沒有準則無衡量任何判斷?正如一副死屍有何為的才言無為。

這或許就是道家有一些理論並不完備之處,又或者“無為”之前後有詞句被遺漏所致,這便要另當別論了。假如的確是如此哪麼建議大家還是探索儒家守仁“知行合一”為佳!

怎麼理解老子的“無我與無為”?鹽胺2018-11-24 09:08:04

無為:行而不執,與心無所住而生其心很類似。

無我:即達空性,與因果相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