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坑殺四十萬降卒,是否與秦國的軍功制度有關?農民工歪說古今2020-04-10 15:53:05

二十等軍功封爵制度是以在戰場上斬殺敵軍首級的數量作為衡量標準的,但殺降不算!換言之,白起一夜之間坑殺了四十萬趙軍降卒,不僅換不來白起的爵位升遷,直接動手者也得不到軍功爵!在中國古代的很多朝代,殺降不僅無功,而且還是有罪的、是要受罰的。再者,白起彼時已經貴為秦國的武安君,基本上已經到了彼時人臣的巔峰,爵位這個東西對於他來說已經沒有太大現實需要了。即便殺降可以換取爵位,他似乎也犯不上去坑殺四十萬人來換取自己的爵位。因此,白起坑殺四十萬趙軍降卒與秦國的二十等軍功封爵制度應該是沒有什麼直接聯絡的。那麼,他為何要如此大開殺戒呢?

白起坑殺四十萬降卒,是否與秦國的軍功制度有關?

白起的戰略構想

白起在長平之戰大獲全勝之後,幾乎是成建制地接受了趙軍四十萬步卒投降。彼時趙國的精銳之師喪失殆盡,加之秦軍大勝、士氣正旺,列國迫於秦軍的壓力暫時也不敢輕舉妄動,正是滅趙的最佳時機。白起本人實際上也是這麼想的,在長平之戰結束之後,白起便上書秦昭襄王,要求讓自己繼續率軍順勢滅掉趙國。

白起坑殺四十萬降卒,是否與秦國的軍功制度有關?

現實的無奈

單純從軍事角度而言,白起的想法是正道。但隨之而來,趙軍的四十萬降卒也成了最讓白起頭疼的問題。且不說這些成建制投降的軍隊隨時有可能發生暴亂,單就“拿什麼來養活四十萬人”就是白起、甚至整個秦國都無法解決的問題!長平之戰時白起是境外作戰,趙國對秦軍“堅壁清野”幾乎是必然的,秦軍的後勤補給幾乎都是靠國內輸送,支撐秦軍自己的戰爭開銷都已經頗為吃力了,一下子多出來四十萬張嘴,拿什麼來養活?

白起坑殺四十萬降卒,是否與秦國的軍功制度有關?

全部押回秦國?首先得分出很大一部分兵力負責押送,才能保證長途轉運途中這四十萬人無法發動暴亂,這對於打算順勢滅趙的白起而言顯然是勉為其難了。更重要的是,押回秦國,這四十萬人又該如何安置?這同樣是個大問題!倒不如殺了,一了百了……說到底白起一夜之間坑殺四十萬趙軍降卒並不是因為殘暴嗜殺、更不是因為心理變態,而是不得已而為之,短期內這四十萬人根本無法消化。

白起坑殺四十萬降卒,是否與秦國的軍功制度有關?

秦昭襄王的態度

除了以上提到的客觀原因,秦昭襄王的態度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從內心而言,秦昭襄王根本不想把這個滅趙首功留給白起!為什麼?是因為白起“功高震主”嗎?或許有這方面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更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一個人——宣太后!彼時秦昭襄王剛剛驅逐“四貴”、逼宣太后“退休”不久。白起又是什麼背景?穰侯魏冉曾經的“哥兒們”,是魏冉把白起推薦給了宣太后並不斷受到重用。換言之,白起是宣太后和穰侯魏冉的嫡系!讓他掌握兵權秦昭襄王就已經是冒著相當大的風險了,再讓他滅掉了趙國,誰敢保證白起不會像後來的韓信那樣自立山頭?又或者藉助滅趙的機會支援宣太后與穰侯魏冉“復辟”?這些都是未知之數!不確定因素太多,倒不如召回白起來得放心,范雎不過就是說出了秦昭襄王想說而不便說的話罷了。

白起坑殺四十萬降卒,是否與秦國的軍功制度有關?

秦昭襄王一面否決了白起順勢滅趙的構想,一面又對四十萬趙軍降卒的處理保持了緘默。這就難倒白起了,送回秦國不行、放了更不行!留著,不僅養不起,這四十萬人隨時還可能發動暴亂。這四十萬人一旦出現暴亂,白起恐怕也很難控制局面,唯有全部殺了才能把風險降到最低。說白了,是秦昭襄王逼白起殺掉了這四十萬趙軍降卒。而這, 同樣是秦昭襄王為將來拿下白起埋下的伏筆,將來就算找不到其他合適的理由,僅僅“殺降”這一個罪名,也足矣要了白起的小命!秦昭襄王這是在買“雙保險”。

白起坑殺四十萬降卒,是否與秦國的軍功制度有關?

綜上所述,白起坑殺四十萬趙軍降卒,看似是白起殘暴嗜殺、甚至有些“心理變態”,事實上這背後還是秦昭襄王與宣太后、穰侯魏冉的政治角逐。白起作為宣太后和穰侯魏冉的嫡系,在秦昭襄王奪權的那一刻起,他的命運就已經註定了!殺不殺這四十萬趙軍降卒,白起最終都會被秦昭襄王拿下,沒有任何懸念,僅僅是時間問題……

白起坑殺四十萬降卒,是否與秦國的軍功制度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