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獻之幾歲名滿天下?使用者14335129333072021-04-14 22:32:03

王獻之(344-386),字子敬,山東臨沂人。他是王羲之的第七子,書史上一直把他父子二人並稱為“二王”。王羲之一家數子均諳書法,唯獨王獻之最具秉賦,敢於創新,不為其父所囿,從而也為魏晉以來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貢獻。他的字在筆勢與氣韻上要超過其父,米芾稱他“運筆如火箸畫灰,連屬無端末,如不經意,所謂一筆書”,即是指在草書上的“一筆書”狂草。他還勸其父“改其體”,足見其書藝創造上的膽略,不愧被後世褒稱“小聖”。誕生於“書聖”之家

王獻之(344-386),字子敬,小字官奴,東晉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他是王羲之第七子,做過州主簿、秘書郎、長史,累遷建武將軍、吳興太守,徵拜中書令,故人稱“大令”。在書法史上被譽為“小聖”,與其父並稱為“二王”。

從幼年起,王羲之便向獻之傳授書藝。據說,羲之曾經從背後掣拔其筆,試測他的筆力,嘆雲:“此兒後當復有大名!”可見王羲之很早就對他寄予厚望。傳為王羲之所撰的《筆勢論》雲:“告汝子敬,吾察汝書性過人,仍未閒規矩”,“今述《筆勢論》一篇,開汝之悟”,並“今書《樂毅論》一本”,“貽爾藏之”。獻之確實書性穎悟,不僅於技法上如些。而且能將意趣滲入書法中。相傳有一次獻之外出,見北館新塗的白色牆壁很乾淨,便取帚沾泥汁寫了方丈大的字,觀者如堵。羲之見而嘆美,問是誰作的,眾人答雲:“七郎。”

王獻之書學思想高超,有遠見。他勸父親改體,不過十五六歲,他的書學見解之深似乎與年齡不相稱,卻是事實。唐張懷瓘《書議》記載王獻之對其父雲:“古之章草,未能宏逸,頓異真體,今窮偽略之理,極草縱之致,不若藁行之間,於往法固殊也,大人宜改體。”獻之認為事貴變通,章草的字字獨立以及波磔的生髮,不能表現出更宏大的氣勢、奔逸的律動:在深入研究之後,他認為藁草與行書之間可找到突破“往法”的途徑,建議父親應當“改體”。王獻之對於傳統書體的深刻研究,對於創新路數的用心探索,確有過人之處。

創新變體的書學是靈魂主宰並導引著這位書聖的後代c他要突破往法,另闢一新天地,而且也想超越其父,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別樹新幟。虞和《論書表》載,謝安嘗問王獻之:“君書何如右軍(指王羲之)?”答雲:“故當勝。”安雲:“物論殊不爾。”子敬答曰:“世人那得知。”王獻之並非是不知天高地厚之輩,他的自我評價亦非無稽之談。孫過庭《書譜》載,羲之往京都,臨行題壁。獻之偷偷地把它抹掉,另外寫過,自以為寫得不錯。羲之回家看見了,嘆曰:“我去時真大醉也。”獻之內心感到慚愧c這傳聞足見獻之雖有志與父爭勝,卻亦有自知之明。獻之學父書,又轉學張芝,他不僅勸父“宜改體”,而自己也在實踐另創新法。

張懷瓘《書議》曾這樣評價工獻之在書藝上的創造:“子敬才高識遠,行草之外,更開一門。……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便於草,開張於行,草義處其中間。……有若風行雨散,潤色開花,筆法體勢之中,最為風流者也。”可惜他四十三歲便謝世,否則他在書藝上的成就當更為可觀。雖然如此,他已將自己的天賦資質、獨特的精神風貌、思想情感,一一融進他的書法作品中,在書藝中留下不朽的名聲。

王獻之幾歲名滿天下?使用者9052045909482021-04-14 22:30:10

好像是8歲,小時候就喜歡寫字。

王獻之幾歲名滿天下?Up00822021-04-14 22:30:04

王獻之(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漢族,祖籍琅玡臨沂(今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生於會稽山陰(今浙江省紹興市)。東晉著名書法家、詩人、畫家,“書聖”王羲之第七子、晉簡文帝司馬昱之婿。

王獻之少負盛名,才華過人。歷任州主簿、秘書郎、司徒長史、吳興太守、中書令等職,為與族弟王珉區分,人稱“大令”。他先後娶郗道茂及新安公主司馬道福為妻。王獻之自幼隨父練習書法,以行書及草書聞名,但是在楷書和隸書上亦有深厚功底。與其父王羲之並稱為“二王”。並有“小聖”之稱。還與張芝、鍾繇、王羲之並稱“書中四賢”。張懷瓘在《書估》中評其書法為第一等。王獻之亦善畫,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目其畫為“中品下”。

太元十一年(386年),王獻之病逝,年僅四十三歲。隆安元年(397年),追贈侍中、特進、光祿大夫、太宰,諡號“憲”。

王獻之幾歲名滿天下?使用者12480250344902021-04-14 22:29:31

他才12歲的時候就已經名滿天下 非常的出名 很多人都知道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