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白居易《長恨歌》的敘事結構與詩歌主旨分析。的資料。《三吏》《三別》與杜甫的儒家情懷?使用者43405025985280362020-03-31 22:36:32

層次結構 《長恨歌》是一首抒情色彩相當濃郁的敘事長詩,凡一百二十句,八百四十字,可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自開頭至“不重生男重生女”,敘述李、楊會合經過及李對楊的眷戀寵幸。這一部分又可分為三層: 前六句為第一層,敘述李、楊會合過程。敘述簡明,捨去一切枝蔓,為下文大肆鋪寫長恨留足餘地。首兩句暗寓諷刺,為君者多年專求美色,荒廢國事之意已豁然其中。接下來的十六句為第二層:寫李、楊遇合後的歡愛眷戀,為後文寫二人之訣別、長恨作襯墊。“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兩句,明言玄宗迷戀美色;“春從春遊夜專夜”、“三千寵愛在一身”兩句,突出貴妃得寵專房。末四句為第三層:寫貴妃舉家騰達,勢焰熏天。後兩句寫因一貴妃而竟使天下父母易志,語句誇張而語意怨懟。第二部分:自“驪宮高處入青雲”至“不見玉顏空死處”,敘述安史之亂爆發,楊貴妃因禁軍兵變而殞命,這一部分,又可分為四層: 前六句為第一層,寫變生不側,戰亂驟起。前四句上承第一部分的有關情節,進一步蓄足文勢;後兩句啟下,折轉簡捷幹練,描寫也頗有氣勢。接下來十句為第二層:寫馬嵬驛兵變,貴妃喪生。從這一層開始,作者對李、楊的態度由批評轉為同情,感情也由怨懟轉為哀憫。再下來八句為第三層:寫李隆基於幸蜀途中懷念貴妃,不勝哀傷。“聖主朝朝暮暮情”一句是這一層次的神魂。末四句為第四層:寫安史之亂平定,李於回長安途中路經馬嵬驛,憑弔遺蹤。第三部分:自“君臣相顧盡沾衣”至“魂魄不曾來入夢”,寫李回返長安後對楊的無窮思念。這一部分也可分成四層: 前六句為第一層:寫李初回長安時睹物思人,恍若隔世。接下來兩句為第二層:寫李對楊的無窮思念。“春風桃李”、“秋雨梧桐”概括了一年四季、各種場景,以顯示李是思念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再下面四句為第三層:寫李的淒涼晚景和感傷懷抱。這一層與第一部分的有關描寫遙相對比,以李懷念往昔之歡娛熱鬧,虛寫他對楊的懷念。末八句為第四層:寫李對楊的刻骨相思。“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兩句,既 綰(wǎn)束上文,以想入非非表明思念之深;又開啟下文,以想入非非生髮出道士招魂。第四部分:自“臨邛(qióng)道士鴻都客”至結束,寫已身登仙界的貴妃仍心繫塵寰(huán),對李思念不已。這一部分也可分為四層: 前四句為第一層:寫李忍道士去尋找楊的亡魂,以其想入非非見其思念之深,緊密呼應第三部分之末兩句。接下來十句為第二層:寫道士尋覓的曲折經過。“忽聞海上有仙山”一句生面別開,使情節絕處逢生,波折再起。再下面十二句為第三層:寫道士歷經波折,終於找到貴妃。“雲鬢半偏新睡覺”以下所寫楊之步態容貌,是道士眼中見到的景況。最後二十四句為第四層:寫楊託物寄詞,以表明她對李之感激、思念和忠貞不渝。末句“此恨綿綿無絕期”點題,結束全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