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南門太守2018-09-23 09:25:09

呂布被李傕、郭汜等人反攻,最後不得不逃出長安,不是呂布打不過李傕或者郭汜,而是呂布所在的天子、朝廷一方實力遠不如董卓的舊部李傕、郭汜等人。

首先,董卓雖然被殺但其舊部實力依然強大,且主力不在長安。

王允、呂布智除董卓,利用的是董卓的粗心,打的是一個時間差,當時董卓最有實力的幾支部隊都集中在長安與洛陽之間。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董卓為什麼這麼粗心?其實也是無奈,當時董卓的老對手黑山軍從兗州方向剛剛撤回太行山區,他們是被曹操打敗的,為了生存,黑山軍決定西進,董卓看到苗頭,為防止黑山軍進攻關中,就命他的女婿牛輔率重兵屯駐在陝縣。

涼州軍其他重要將領,如李傕、郭汜、張濟等部分別在函谷關附近佈防,目的也是防範黑山軍,這些部隊都是涼州軍的主力。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上述這幾支人馬,在賈詡的策劃下反攻長安,一開始只有3、4萬人,但一路行進下來,不斷有涼州軍舊部加入,除李傕、郭汜、張濟等部,董卓的舊部樊稠、李蒙也聞訊率部趕來。

到達長安時這部分涼州軍總人數“已十餘萬”,而王允、呂布所能依賴的主要是幷州軍舊部,以呂布、張遼、李肅等將領為主,人數不得而知,但經過董卓多次整編,他們能上萬就不錯了。

其次,王允不斷在戰略上犯錯誤,錯過了解決董卓舊部的好機會。

由於敵強我弱,所以呂布向王允建議,留在長安的董卓佔部雖然投降,但他們內心是怎樣想的不清楚,對他們不能放鬆警惕。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呂布對王允分析說:“涼州軍中的一些人整個家族和全部產業都在涼州,你讓他死心踏地跟我們走,那是不可能的,他們暫時歸順,一旦有機會勢必反叛,這些人始終是朝廷的大患,我認為應該把這些人關起來。”

但王允不同意這個看法,王允認為:“那些有可能反叛的人,也僅是有可能而已,說他們反叛,現在沒有證據,如何服眾?”

王允的見解表面看起來冠冕堂皇,也顯得挺大氣,但這只是一種愚見,因為他根本不瞭解涼州軍的這些人。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對陝縣等地涼州軍怎麼處理的問題,王允開始打算以天子的名義下詔赦免他們,這本來是正確的策略,但詔書擬好后王允卻突然改變了主意,決定解散涼州軍。

這還不算,王允還決定派人到陝縣緝拿牛輔等涼州軍主要將領來長安進行審判,主張對涼州軍實施招撫的的呂布聞聽此事,大吃一驚。

呂布趕緊來見王允,對他說:“涼州軍素來不服朝廷調遣,董卓已死,眾人正在驚亂,無所適從。如果朝廷肯既往不咎,想必他們不會鬧事,因為這些人都很看重眼前利益,董卓死了,再拼也無益,只要保證他們的安全和利益,他們是會聽命於朝廷的。現在要解散他們,並且緝拿其主要將領,為了生存他們肯定會集結造反,局面將不可收拾!”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王允不同意呂布的看法,理由是:“涼州軍跟著董卓作惡多端,關中百姓的怨氣你也看到了,如果赦免他們的罪行,百姓不答應啊!”

王允的政治智商仍然沒有跳出書呆子的範疇,呂布認為這麼做會激起兵變,局面將不可收拾。

對此,王允絲毫不擔心:“涼州軍也不過屈屈幾萬人,長安城內外現在也有不下幾萬人,東面又有關東聯軍的策應配合,涼州軍想造反得想想後果。現在董卓已死,群龍無首,天子的詔書下達,他們必作鳥獸散。這個我已經仔細考慮過,你不必擔心。”

有人建議派皇甫嵩親赴陝縣,統率涼州軍,以讓他們安心,對於這個建議,王允仍然不同意。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王允的理由看起來更奇怪:“不能這麼做,關東聯軍那些人都是咱們的同志。派皇甫嵩去陝縣,在那裡集結重兵,關東聯軍的諸君會怎麼想?還以為我們要憑險據守跟他們對抗呢。”

王允對呂布的建議一再給予否定,是因為在他內心其實是看不起呂布的,認為他“素輕布,以劍客遇之”。

董卓被殺後,應在第一時間明確對涼州軍的政策,是殺是留,發出的訊號必須清晰,王允不僅拖延了寶貴的時間,而且搖擺不定,使外面的各種謠言四起。

最後,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長安的守軍又接連發生反叛,呂布雖勇,但無力迴天。

李傕、郭汜等人率10多萬大軍把長安圍了起來,王允這時傻眼了,這才想起和談。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王允派胡文才、楊整修出城去見李傕等人,讓他們二人捎話給涼州軍,只要撤兵一切都好商量。要是早幾天,這正是李傕等人巴不得的,但現在他們手裡已經有了10多萬人馬,已經不把朝廷和王允放在話下了。

胡文才、楊整修見到李傕,也不提和談的事,反而勸李傕等人加緊攻城,他們對李傕等人說,城裡防守兵力很有限,猛攻即下。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涼州軍不撤圍,王允只好硬著頭皮一戰,他派胡軫、徐榮出城迎敵,結果胡軫一了城就投降了涼州軍,而徐榮戰死。

涼州軍加緊攻城,皇甫嵩以車騎將軍的身份主持守城事務,他是一名有經驗的老將,長安城也相當堅固,守上一陣按說沒有困難。

王允也給大家鼓勁:“咱們頂多堅持一個月,關東方面的援軍準到!”其實,關東聯軍是不會到的,因為他們已經散夥了,現在互相之間正打得焦頭爛額,無力也無心管長安的事,即便守上一個月,估計也無濟於事。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結果,城裡並沒有守滿一個月,只守了8天,城裡就有守軍開啟城門放涼州軍入城。

開啟城門的是叟兵,叟人是西南的一個少數民族,叟兵以打仗勇猛而著稱,這支叟兵人數有1000多人,是益州牧劉焉派來協助朝廷的,董卓執政時他們就來了,董卓死後,他們歸朝廷指揮。

這是一群外形裝束很有特點的人,他們個個曲著頭髮,耳朵上掛著環鐵,穿著奇奇怪怪的衣服,他們善使藤牌、弓箭,初次交手一般人都會吃他們的虧,但是過上幾次招,熟悉了他們的套路,他們的戰鬥力也就不怎麼樣了。

朝廷西遷後,不斷向劉焉催稅催人,劉焉大概為了應付,就派了這支叟兵來,他們不是劉焉的嫡系,更像一支僱傭兵,誰發軍餉聽誰的,在戰場上隨時會倒戈。

偏偏這群叟兵,皇甫司令讓他們擔任了防守長安城東門的重任。叟兵開啟東門,涼州軍殺入長安城。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城破後,呂布無力迴天,只帶著幾百名騎兵殺出城去,李傕、郭汜率兵攻到未央宮南宮掖門,在這裡殺了太僕魯馗、大鴻臚周奐、城門校尉崔烈、越騎校尉王頎等朝廷高官。

在長安城裡,涼州軍見人就殺,見東西就搶,官民死了1萬多人,在當時這是一個很大的數字。街道上到處是屍體和燒搶的痕跡,“狼藉滿道”。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2020-08-05 15:47:41

如果王允真的聽呂布的話,李傕、郭汜殺不進長安。

呂布忠言

殺董卓後,呂布被任命為奮武將軍,假節,儀同三司,與王允同秉朝政。

如何安置董卓餘部?呂布提出了建議。

他建議:董卓餘部,全部赦免!

王允拒絕了。

隨後,呂布又建議:把董卓的財物、珠寶,賞賜給將校。

王允又拒絕了!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這是兩次致命的拒絕!

後來的歷史證明:王允的這兩次決策,正是呂布失敗的關鍵。

涼州軍被“逼”到一起,呂布眾寡不敵

董卓死後,涼州軍群龍無首,如果安撫人心,可以收攏過來!

如果不去赦免,涼州軍人人自危,那麼,有人振臂一呼,這盤散沙又會聚攏起來!

賈詡看出了這點。

由於朝廷不下詔赦免,涼州人人人自危,長安附近謠言四起。

謠言說朝廷要殺光涼州人!

賈詡把握時機,建議李傕、郭汜打著給董卓報仇的旗號,把涼州人團結起來,一起幹!

王允的應對舉措令人匪夷所思:王允下令已經歸降的涼州軍胡軫、徐榮率軍鎮壓。

那還有什麼說的,徐榮被殺,胡軫等人率軍加入了李傕。

緊接著,董卓部曲王方、李蒙等人紛紛率軍加入,李傕軍擴張到了10餘萬人!

此時的呂布,已經寡不敵眾。

當初,董卓帳下有3股力量。

力量最強大的,就是董卓自己帶來的涼州軍。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其次,是丁原帶來的幷州軍。呂布殺丁原後,統領該部。

最後,是原先何進的禁軍。該軍實力也不錯。但隨著骨幹人員:曹操、袁紹等人的離開,力量被削弱,立場也不穩定。

本來,胡軫、徐榮歸順後,幷州軍加上部分涼州軍,王允的力量已經有優勢。

可是,由於王允的失誤,涼州軍重新團結了起來,呂布的幷州軍,只能以少敵多!

單挑王

李傕、郭汜一路收集涼州兵馬,到長安時,已有10萬眾!

大軍開始圍攻長安!

正史中,單挑出現的次數不多,不過,在形勢不利時,猛將以展現個人勇武,安定軍心的例子也不算少見。西漢李廣、隋朝史萬歲、唐朝白孝德都幹過這樣的事情。

被演義渲染成勇武第一的呂布,自然也是希望用個人勇武,安定一下散亂的長安軍心。

長安城外,三國正史中少見的一場單挑展開了。

《三國志》注引《英雄記》記載:郭汜抵達北門外,呂布開門出城。呂布高呼:“且卻兵,但身決勝負。”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郭汜接受挑戰,“汜、布乃獨共對戰”。

呂布刺中了郭汜,呂布單挑取勝!

一切,如演義一般。

但是,與演義不同的是····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郭汜的部將救出了郭汜,雙方各自退兵。

然後···什麼也沒改變,涼州軍繼續圍城。

城陷

以長安之堅,倉促的涼州軍並不能迅速打下城來。

如果涼州軍急切之間攻不下長安,那麼,後面的局勢將非常複雜。

呂布出去單挑,當然也不會指望一槍解決戰鬥,不過也是期望“打破對手不可戰勝的神話”,安定軍心而已。

可是,長安軍還是出問題了。

長安城中,主要有兩支力量:幷州軍、禁軍。

幷州軍的忠誠度基本上不需要質疑。

但禁軍就說不好了。他們從何進、何苗手下轉入董卓控制的朝廷,從董卓手下到王允、呂布控制的朝廷。

可以說,他們似乎沒有非要站在誰那一邊。

當初,呂布希望王允用董卓的財物賞賜各將,正是為了籠絡搖擺的禁軍。

不過,王允拒絕了。王允、董卓,也就沒有拉攏禁軍。

不久,禁軍中的叟兵(四川兵)開啟城門,放涼州軍入長安!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長安淪陷了!

無奈之下,呂布只有帶著董卓的人頭和數百騎兵,突圍而出。

王允、呂布,敗了!

總的來說,無論是李傕、郭汜,還是呂布,都是不錯的將領,都擁有相當的軍事才能。

可是,此戰中,他們的軍事才能並不起到決定性作用。

此戰,是一場人心戰。

王允錯誤的作法,使涼州軍人人自危,幷州軍、禁軍人心各異。

賈詡對人心的把握、形勢的分析,使李傕、郭汜把本已分崩離析的涼州軍暫時團結了起來。

最終,涼州軍翻盤、王允被殺、呂布出走。

因此,此戰,於其說是李傕、郭汜擊敗了呂布,不如說是賈詡擊敗了王允。或者說,是王允自己擊敗了自己!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浩浩和湯湯2019-10-11 12:26:24

一來李傕郭汜等四人人人自危,勢必決一死戰,而且他們在董卓手下都握有重兵,兵力佔優勢。呂布王允等殺死董卓,洛陽成立歡聲一片,沉浸在喜悅中,疏忽大意,忘記了潛在的危險。這決定了四人兵臨城下,呂布倉促應戰,必敗無疑。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王朝名將與英雄史詩2019-05-19 09:19:49

不是呂布打不過李傕、郭汜,而是王允處事混亂、瞎指揮所致。

董卓死後,王允認為董卓的部將無罪,想要讓皇帝下詔赦免他們。可王允想了想覺得這樣也不行,既然沒罪,那又何必下特赦令,這不是明擺著說他們本來有罪嗎?萬一對方心生不滿,造起反來那可不得了,怎麼辦呢?

想了半天,王允還是決定派人去關東解散涼州軍。這樣一則可以和平解決這個天下亂源;二則也可以讓關東諸軍失去獨立之依據,而停止無意義的爭鬥,重回朝廷媽媽的懷抱;總之,王允的處事宗旨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避免衝突,和諧第一。

王允竟然“與狼謀皮”,太天真了。涼州兵將一個個都是來自北方的狼,擁有豺狼的一切特性:兇殘、狡詐、多疑。現在,王允殺掉了涼州頭狼董卓,卻又不給剩下的狼一條明路,反叫他們放棄狼皮解散,搞笑嗎?

謀誅董卓後,王允智盡矣,事實證明,他只是一個陰謀家,而不是一個有見識的政治家。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果然,沒有赦免的詔書,涼州軍根本不相信王允肯放過他們,反而聽信了不知哪裡傳來的謠言,說朝廷將盡誅涼州兵將百姓,他們一個都活不了。涼州諸將因而驚恐萬分,都說:“今王允既不赦我曹而欲使解兵,今日解兵,明日當復為魚肉矣。”於是擁兵自守,拒不解散,而且把軍中幷州籍人全殺了,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後來又在賈詡的煽動下,悍然反攻長安,於是各地之董卓舊部及各羌胡大帥紛紛加入,比至長安,竟聚起十餘萬虎狼之師。一個董卓倒下了,千萬個更兇狠更殘暴的董卓撲過來!

然而,面對氣勢洶洶、數量龐大的涼州軍,王允卻又變得輕慢起來,竟然派胡軫、楊定等涼州降將去城外解釋誤會,還大言不慚說:“關東鼠子,欲何為邪!卿住呼之。”胡軫、楊定表面答應,但去到涼州軍中就率部反水,一個充翻譯一個當維持會長。領著李傕等涼州鬼子就進村了。

偏執、輕狂、驕逸,自以為是,王允在大成功後闖下的彌天大禍,當為歷代決策者鑑。

這下,王允才慌了手腳,只得去找呂布商量,呂布大笑:“司徒放心,量此鼠輩,何足數也!”說完大開長安北門,持矛昂然而出,正碰到郭汜率兵在城下耀武揚威。呂布拍馬上前,朝郭汜喊道:“且卻兵,但身決勝負。”竟要來一場主將對主將的決鬥,這可是春秋時才有的古風,戰場上早已千年未見,郭汜一下子愣住了——居然要單挑?我沒聽錯吧!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呂布低頭看著郭汜的挫樣子,直把他看進塵土裡,於是不屑一顧,抬頭面向天空,閉上寂寞的雙眼,任披肩長髮隨風飛舞,一副睥睨天下的模樣:“鼠輩懼我哉,何不敢與我一戰!”

兩邊的戰士聞言大聲鼓譟起來,都想見識一下這千古未見、歷史少有的壯舉。

郭汜也是個在戰場上打拼了半輩子的人,哪裡受得這種鳥氣,當下一聲大吼,挺矛而上,哪怕大戰三百回合,也要將呂布刺於馬下。

呂布這才睜開眼睛,精光四射:好,有膽,來,戰個痛快!

當然,不可能真有三百回合,別說三百回合,連三回合都沒有。就一矛,呂布與赤兔的絕對速度就遠超郭汜,已閃電般把他刺落馬下。涼州這邊騎兵一看大事不妙,也顧不得騎士精神了,趕緊一擁而上,救回郭汜。呂布嗤笑一聲:切,沒勁!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呂布這一矛,可謂價值千金,涼州軍氣為之震,攻起城來也不給力,再加上長安城高峻如山,一連八日,李傕等人無可奈何。

但就在這個時侯,長安守軍內部偏偏出問題了,有一支特殊的部隊,竟然臨陣倒戈,開啟城門把涼州軍放了進來。

這支特殊部隊叫做“叟兵”,“叟”即西南夷中一部落,來自巴蜀一帶,可能是益州牧劉焉派來的勤王之師。或許這支少數民族僱傭軍對已經蠻夷化的涼州人更有好感,又或許呂布王允與他們存在矛盾,也可能益州牧劉焉暗懷不軌,總之“叟兵”反水了,這下成了真正的引狼入室。六月一日兒童節,涼州軍殺入城內,見人就殺,長安成為血與火的海洋。

沒了城牆的依託,呂布的幷州鐵騎頓時沒有半點用處,一番巷戰,寡不敵眾,只得逃出長安,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吧!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一國之君歷史研究2019-05-23 00:41:04

說呂布打不過李傕、郭汜,真是冤枉呂布了,呂布之敗,並非敗在軍事上,而是敗在政治上。

先說一說董卓手下將領的大概情況,董卓手下首先是六大中郎將:牛輔、董越、段煨、胡軫、徐榮、呂布,中郎將之下是校尉,如李傕、郭汜、張濟是中郎將牛輔手下的校尉,老實說李傕與郭汜二人原本在董卓軍中地位並不高,屬於二流的校尉級別,而呂布顯然比李傕與郭汜地位高一級。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董卓為什麼要遷都啊?就是要避開關東聯軍的鋒芒,當然主要是孫堅、曹操這樣能征善戰的,還有朱儁 、張邈這樣的勢力,避開這些勢力,以方便更好的控制朝廷。

當漢獻帝被董卓的軍隊護送到長安後,董卓還在洛陽待過一段時間,等到孫堅攻入洛陽,董卓才撤出洛陽,回到長安。董卓為了防範關東聯軍,進行了一系列的軍事部署,董卓的部署簡單地說就是:

禦敵於關門之外。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董卓將自已的主要軍事力量部署在進入長安的必經之處,如牛輔屯安邑(今山西運城市),段煨屯華陰(陝西省渭南市華陰縣),董越屯澠池(河南省三門峽市),這三個地方都是關東進入長安的必經之路。

董卓將重兵全部在外佈防,而長安城及周邊兵力就相對薄弱,僅僅有自已的親信弟弟董旻,親族董璜率軍駐紮在郿縣,也就是董卓建郿塢的地方,董卓大部分時間也是待在郿塢,很少到長安城,長安城內僅有呂布等人駐軍及原來就屬於東漢政府的南北軍。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董卓的死是屬於刺殺,董卓死了後,他的軍隊基本上是原封不動的保留了下來,接著朝廷派出皇甫嵩率領軍隊攻打郿塢,殺死了董卓的親信,董卓在朝中的親信也被王允和呂布殺掉。

董卓是死掉了,可他手下的親信西涼軍並沒有死,還是原封不動在長安以西防守,在聽說了董卓之死後,中郎將徐榮、段煨、胡軫投降朝廷,中郎將牛輔、董越不肯投降。董越到牛輔處商議如何應對時,還被牛輔給殺了,於是涼州軍分裂了,僅牛輔率領著涼州軍主力,其它人都投降了朝廷。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在王允還沒有決定是否赦免涼州軍,呂布曾派出部下李肅攻打牛輔,被牛輔擊敗。後來牛輔擔心部下兵變,夜裡帶著幾個親信隨從逃跑,結果在半路上被親信所殺,首級被獻給朝廷,而牛輔手下則群龍無首,校尉李傕、郭汜、張濟等一下子成了老大,他們本來向朝廷請求赦免,結果被王允拒絕,後來想棄軍逃回西涼,被賈詡勸住。

李傕、郭汜在賈詡的建議下率領手下幾千西涼軍殺向長安,因為當時所有的西涼軍都在長安的東邊,他們想要回家必須要經過長安,李傕、郭汜、張濟等殺向長安時,不斷有逃難的西涼軍加入,同時又有校尉樊稠加入,到達長安時,部隊發展到十幾萬人。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身在朝廷的王允派出董卓的舊部,之前投降朝廷的將領胡軫﹑徐榮與李傕、郭汜等交戰,結果徐榮戰死,胡軫投降,等到李傕、郭汜、張濟、樊稠到達長安時,長安城內基本上沒什麼兵。

西涼兵本來戰鬥力就強,現在不肯赦免他們,他們就被逼著與朝廷拼命,西涼軍的戰鬥力一下子被激發出來,但長安城城高牆固,李傕、郭汜一時也攻不破。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李傕、郭汜兵力佔優,但一時也沒攻下長安,攻城的第八天,因叟兵叛變,城門被城中的叟兵開啟,李傕、郭汜等大軍殺入城中,一片混亂中,呂布戰敗,帶著一百多人從武關逃走。

呂布之所戰敗,有以下原因:

1、王允沒有處理好董卓舊部的安置問題,導致兵變,這是政治問題。

2、長安城中的叟兵叛亂。叟兵是益州劉焉送到長安支援董卓的武裝,是由少數民族組成的軍隊,這些人是劉焉派來的,當時的劉焉與董卓交好,而呂布與王允殺董卓後,沒有正確的安置這些叟兵,導致叛變,最終是呂布戰敗的主要原因之一。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3、呂布兵力薄弱較少,完全不能與李傕、郭汜的數十萬西涼軍相抗衡。

4、呂布並不是戰敗被打跑的,而是城門被人開啟,西涼軍衝進城內,呂布本就沒有死戰的信念,急著逃命了,並沒有拼死作戰。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天宇的文史情懷2018-01-29 07:54:39

在董卓死於王允的連環計後,王允犯了個大錯誤,那就是沒有發應李傕郭祀的投降請求,反到是要把董卓餘黨全部斬盡殺絕,王允的想法到也沒錯,可是王允政治手腕太嫩,完全可以答應李傕郭祀的要求然後把他們騙進京城在然後設鴻門宴,席間用刀斧手斬殺,這樣豈不省事,也免去了黎民百姓的刀兵之苦,可王允確公然拒絕了李傕郭祀的投降要求,這不明顯要逼反李傕郭祀嗎,要知道李傕郭祀也是手握重兵身經百戰的封疆大吏,王允走了一步臭棋。

王允敢這麼做當然有依靠的,那就是天下無敵的呂布,王允認為有呂布在,李傕郭祀不是對手,如果按正常想法也確實如此,可當李傕郭祀打到長安城下時,呂布沒打幾個回合就帶著家眷落荒而逃,卻唯獨把王允和皇帝扔下了,但呂布逃跑可不是狼狽潰逃,李傕郭祀也沒有追殺呂布。

呂布當時有謀士陳宮,手下還有張遼高順等猛將,按說不會那麼不堪一擊。

所以我認為呂布是故意放水,因為呂布看出來王允的陰險。在呂布除了董卓後,雖然說如願得到了貂蟬,可呂布在傻也明白被王允父女利用了,呂布當時也是天下無敵的英雄,怎麼能嚥下這口氣,可呂布也不能公開報復王允,因為呂布已經被稱為三姓家奴,先後背叛了丁原董卓,如果在反王允那豈不成了四姓家奴,但是李傕郭祀造反,呂布也就借勢放水,利用李傕郭祀除了王允。

以上只是我的個人看法,十分願意與朋友們交流討論。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潯陽鹹魚2018-02-01 08:10:24

這個問題問的籠統,答題的人也是文不對題,東拉西扯。

本題的主旨應該是問:

初平三年(192年),李傕、郭汜等人為董卓復仇,圍攻長安,為何呂布打不過他們?(李郭攻破長安,呂布敗逃)

就這件事。

只要花點時間看一下《後漢書》的《呂布傳》、哪怕是《資治通鑑》也好,都能看到這場戰鬥的勝負關鍵是:

李傕、郭汜是靠長安城內叛變的蜀兵引入城去的。

《資治通鑑》:呂布軍有叟兵內反,六月戊午,引傕眾入城,放兵虜掠。

所以,事情本源並不是呂布在正面戰場打不過,而是形勢不利,呂布在巷戰中無法發揮自己的騎兵優勢,打不過當然要跑路啊!

後來,呂布在關東輾轉時,投效袁紹,幫袁紹打張燕的黑山軍,呂布帶著成廉、魏越等驍將騎馬衝鋒,戰無不克;多年後,張遼在逍遙津,帶八百死士衝孫權的軍營,殺得吳兵奪氣,也是威震江淮。

《三國志 呂布傳》:(呂布)北詣袁紹,紹與布擊張燕於常山。燕精兵萬餘,騎數千。布有良馬曰“赤兔”。常與其親近成廉、魏越等陷鋒突陣,遂破燕軍。

可見此時,呂布打不過李傕、郭汜,並不是自己和下屬不能打,而是兵敗如山倒,形勢不利罷了。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話說在李傕等人圍城之際,也不知道呂布和郭汜是有什麼私仇的緣故,呂布還特意出長安城北門,要找郭汜單挑的;郭汜也是個莽夫,馬上答應了這個要求,結果,郭汜鬥敗,幸虧親兵騎將上前營救,不然他真的就在長安城下玩完了。

《英雄記》:郭汜在城北。(呂)布開城門,將兵就汜,言“且卻兵,但身決勝負”。汜、布乃獨共對戰,布以矛刺中汜,汜後騎遂前救汜,汜、布遂各兩罷。

涼州兵不是騎兵為主

有些不讀史書的愛好者,可能會問,為何同樣是巷戰,李傕的“

西涼鐵騎

”怎麼就沒有劣勢,怎麼就能打得過呂布的“

幷州狼騎

”?

這個,“西涼鐵騎”應該是《三國演義》的產物,在裡面華雄、呂布就是領“鐵騎”在虎牢關阻擋反董聯軍的,至於“幷州狼騎”嘛,可能是三國遊戲的產物。——史書上可從沒寫過這個名詞。

其實《三國演義》裡,羅貫中使用了“鐵騎”這個名詞,並未指明是涼州特有,可能是領兵者大多是董卓部將的緣故,所以讓讀者產生了“西涼鐵騎”的印象。

在史書上,均未有涼州人擅長騎兵的記載,下面我舉三個佐證。

第一。

初平元年(190年),鄭泰跟董卓談話時還提到涼州人使用戟、矛、弓箭,並未誇耀涼州的騎兵如何強大。

《後漢書 鄭泰傳》:關西諸郡,頗習兵事,自頃以來,數與羌戰,婦女猶載戟操矛,挾弓負矢,況其壯勇之士,以當妄戰之人乎!其勝可必。

第二。

初平三年(192年),幫助袁紹打敗公孫瓚白馬義從的麴義,他就是涼州人。他早年在涼州就“

曉習羌鬥

”,在界橋之戰時,他就是帶著八百步兵和一千強弩,擊敗了數千人的白馬義從。

《英雄記》:(袁)紹令麴義以八百兵為先登,強弩千張夾承之,紹自以步兵數萬結陳於後。義久在涼州,曉習羌鬥,兵皆驍銳。瓚見其兵少,便放騎欲陵蹈之。義兵皆伏楯下不動,未至數十步,乃同時俱起,揚塵大叫,直前衝突,強弩雷發,所中必倒,臨陳斬瓚所署冀州刺史嚴綱甲首千餘級。

第三。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率軍討伐馬超、韓遂等涼州叛軍,曹操的幕僚認為關西兵善戰,而且擅長使用長矛。

《魏書》:議者多言“關西兵強,習長矛,非精選前鋒,則不可以當也”。公謂諸將曰:“戰在我,非在賊也。賊雖習長矛,將使不得以刺,諸君但觀之耳。”

後來,曹操倒是帶著

鐵騎五千

出現在涼州叛軍面前,涼州兵都被震撼到了。可見,涼州並沒有所謂的“鐵騎”存在。

《魏書》:(曹操)又列鐵騎五千為十重陣,精光耀日,賊益震懼。

所以說,倒是呂布的幷州軍的騎兵是有名氣的,所以呂布在白門樓上求生之時,就對曹操說:“我率騎兵,曹公您率步兵,天下可定!”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回到本題,呂布的幷州軍應該是以騎兵為主,先是遭遇背叛倉促應戰,又在巷戰中吃虧,在這種形勢下吃了敗仗也沒什麼可說的吧?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石頭說歷史2018-09-24 01:46:35

192年,國賊董卓被呂布和王允設計誅殺於長安,兩人本有可能挽救東漢王朝於危亡,名垂青史,但可惜的是兩人卻在大好形勢下被董卓部下李傕、郭汜等人輕易擊敗。

這並不是因為李傕郭汜強大,而是因為呂布王允集團內部出現分裂,最終在內鬼的裡應外合下而失敗。

一、雙方的兵力構成。

董卓的部隊主要由四部分組成,分別為他自己帶來的西涼軍、何苗(何進弟弟)的中央軍、丁原的幷州軍和劉焉送往長安的數千叟兵,

其中涼州軍人數佔多數。

在董卓被殺時,西涼軍主力並不在長安城內。這些人一部分隨董卓的女婿駐紮在陝縣,一部分由李傕、郭汜、張濟(張繡的叔叔)帶領在東邊的陳留和潁川地區平亂。而駐紮在長安城內的主要是丁原的幷州軍、何苗的中央軍和來自蜀中的叟兵。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王允和呂布都是幷州人,所以他們可以掌控幷州軍,中央軍沒有主心骨,想必也跟著王允和呂布。而數千從蜀中來的叟兵,則聽命於司隸校尉、前將軍趙謙(成都人)。正因為董卓的西涼軍主力不在長安,所以王允、呂布和趙謙達成同盟,趁此機會輕易誅殺了董卓。

這時李傕等人還沒從陳留和潁川回來。呂布在王允的指示下迅速派老鄉李肅前往陝縣誅殺牛輔,牛輔被部下攴胡赤兒殺死,部下潰散,長安外圍的威脅解除。

此時涼州軍已是群龍無首,

如何處置餘下的

涼州軍成了王允呂布的當務之急,而他們在這一問題上犯下了嚴重失誤。

二、處置涼州軍的嚴重失誤和賈詡的毒計

李傕等人從陳留、潁川回來後遇上了潰散的牛輔所部,才得知董卓和牛輔都被王允誅殺了。此時小道訊息很多,有人說國賊董卓已死朝廷要赦免他們,也有人說要殺盡涼州人。心裡沒底的他們一路收攬牛輔潰兵,行至陝縣後停下,等待朝廷的訊息。

1、這些小道訊息並不是空穴來風。

王允等人最初是要赦免和安撫餘下的涼州人的,特別是呂布手下還有一些涼州軍,所以他力主用錢財收買他們,安撫軍心。可王允卻認為,這樣做的話一來會讓袁紹、曹操等關東聯軍產生誤會,二來安撫這些人會讓朝廷顏面掃地。所以意見一直沒有統一。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朝廷一直不給訊號,所以謠言四起,很多人都說朝廷要殺盡涼州人。李傕等人遲遲等不到赦免詔書內心非常恐怖,他們便想著分兵拒守,涼州軍或許就此瓦解。

2、此時一個人的出現徹底改變了局面,他就是賈詡。

賈詡在李傕帳下。他勸說李傕,如果將軍就此四散而去,一個小小的亭長就能把你們捉住。何不以為董卓報仇為號一路向西,沿途收攬涼州潰兵,說不定還能攻下長安,號令朝廷,即便不能再逃散也不遲。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李傕一聽有道理,於是採用了賈詡的建議。他們一路收攬潰兵,到長安時,李傕等人已有十萬餘人。但這十萬人畢竟是臨時拼湊,長安城池堅固,並非輕易攻下,一旦耗時日久,必將作鳥獸散。長安城雖固若金湯,但此時王允集團內部卻出現了嚴重的分裂。

三、王允集團的內部分裂

就在這緊要關頭,王允集團內部卻出現了嚴重分裂。王允的性格

“剛稜疾惡”

,起初屈服於董卓的淫威,誅殺董卓後

,司徒王允自認為居功至偉,一時目中無人,屢出昏招,導致

“群下不甚附之。”

1、他殺死了政敵蔡邕,也就是蔡文姬的老爸,致使士人寒心。

2、他任人唯親,無視和輕視其他有功之臣,導致內部失和。

對於和他一同出謀劃策計程車孫瑞,王司徒選擇無視,沒有給他加官進爵。

對於手刃董卓的呂布,王司徒則輕視他為一介匹夫

“而素輕布,以劍客遇之”

,致使呂布非常不滿和失意。

想必王允對趙謙也沒什麼獎賞。

3、王允讓自己的老鄉宋翼

為右扶風

、王宏

為左馮翊,並任命

兒子王蓋為侍中。

這一番操作下來,致使同盟內部嚴重失和,王允可謂離心離德。特別是在敵軍猛攻之下,長安城內又出現了內鬼,

最終導致了王允、呂布的失敗。

四、內鬼的裡應外合

王允集團的內鬼是呂布手下的涼州軍和趙謙手下的叟兵。

圍城之時,王允先派呂布手下的胡軫和楊定與李傕等人和談。但兩人都是涼州人,王允對他們也不好,所以兩人見到李傕等人後勸說他們速速進攻長安,並應允作為內應。

回城後,兩人應該和趙謙進行了接觸,約定裡應外合。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李傕等人圍城而來,王允派徐榮、胡軫和楊定率軍出征,徐榮戰死後,兩人於陣前倒戈投敵。在圍攻8日之後,守備城門的叟兵打開了城門,放西涼軍入城,王允呂布大勢已去。最終王允全家被碎屍萬段,呂布帶著殘部突圍而去。

李傕等人入城後,大肆劫掠,王允黨羽被誅殺殆盡。趙謙則代王允為司徒,後不久病逝,他的弟弟趙溫繼續出任司徒,可見雙方肯定達成了某項交易。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九州歷史2018-09-23 07:23:46

呂布是天下第一勇將,而且當時形勢很好,為奮威將軍、假節、儀比三司,封溫侯,天下兵馬大元帥。在這個時候,李傕、郭汜等人把散兵遊勇聚攏一下,竟然打敗了呂布。原因何在呢?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首先,李傕、郭汜帶領的,是董卓的西涼兵班底,戰鬥力很強。董卓西遷,從洛陽至長安,安排李傕、郭汜、段煨等人把守關隘,這些部隊戰鬥力很強。董卓被殺後,呂布派李肅殺董卓女婿牛輔,軍中謠言四起,說幷州人(王允、呂布都是幷州人)要殺盡涼州人,諸將認為:“蔡邕都遭王允誅殺,何況我們是董卓手下的猛將?”在賈詡的蠱惑下,這些人殺向長安,各地的涼州兵紛紛加入,到長安已達十餘萬。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第二,呂布的部隊不多,關鍵是不團結。王允掌權後非常高傲,他本人獨斷專行,滿朝文武多是反對的。對於呂布,王允拿他當粗人看。軍中傳言幷州人要殺盡涼州人,呂布感覺到了危險,建議把董卓財產分給軍官們,籠絡人心,遭王允拒絕;又建議讓宿將皇甫嵩統帥董卓舊部,又被拒絕。這時,如果部隊鬧事,必須準備打仗了。呂布又建議分兵駐紮洛陽至長安一線的險關,又被拒絕,導致亂兵一路凱歌到達長安。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第三,呂布的部隊譁變。這是個偶然事件,呂布與李傕、郭汜在長安城下大戰,呂布軍中的叟兵(益州兵)夜間突然兵變,開啟城門引叛軍入城,至此呂布敗局已定。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三國逐鹿2019-04-09 18:19:33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巨賊伏罪災方熄,從賊縱橫禍又來。董卓篡逆,被呂布和王允聯合絞殺,董卓的全家老小也沒能倖免於難。董卓部下李傕郭汜等人,請求朝廷赦免,然而卻被王允果斷拒絕。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李傕、郭汜、張濟、樊稠等人,商議率軍進攻長安。

如果取勝便可以為董卓報仇,控制朝廷以號令天下,如果失敗則可以趁機逃跑。於是四人聚集十萬餘人殺奔長安,王允召叢集臣商議,呂布主動願意率軍出征。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李傕郭汜等人佔領長安,斬殺王允及其家人,呂布帶領百餘騎逃跑,這究竟是為何?以下依據演義內容做簡要分析。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首先呂布部下李肅首戰失利。

呂布奉命出征,令部下李肅出戰,正迎著敵將牛輔,兩軍大殺一陣,牛輔不是對手,大敗逃跑。不過當夜二更十分,牛輔出其不意前來劫營。李肅大軍驚慌失措,軍士四處亂竄,逃出三十里開外,然而軍隊卻折損大半。李肅帶領殘軍來見呂布,呂布大怒,聲稱李肅大挫軍士銳氣,將其斬殺。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次日呂布親自對陣牛輔,輔再一次大敗而逃,牛輔自知不是呂布對手,便召集心腹之人胡赤兒商議逃跑。二人攜帶大量金銀珠寶,連同隨行三四人趁著夜色逃跑。出人意料的是,胡赤兒為了金銀將牛輔斬殺,並攜帶其首級向呂布邀功請賞,呂布卻以為胡車兒無信義,將其斬殺。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其次呂布中了李傕郭汜“彭越撓楚”之計。

呂布大敗牛輔之後,率軍一路挺進,正遇著李傕郭汜。二人商議,呂布雖然驍勇,但卻沒有謀略,於是商議效仿“彭越撓楚”的策略,聲東擊西,敵進我退,帝退我進。呂布見到李傕郭汜,不等對方列陣,率軍直接衝殺,二人不能敵,急忙率軍退走五十里,依山下寨。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李傕守住谷口,每天引誘呂布廝殺,郭汜引軍從後包抄。每當呂布率軍衝殺,李傕往山上撤退,並將山石木頭滾下山來,呂布軍不能前進。而郭汜又在後方引軍殺到,呂布急忙迎戰郭汜,郭汜率軍急忙逃跑。呂布剛要收兵,李傕又從山上殺將下來,就這樣往來反覆,連續好幾天,呂布欲戰不得,欲止不得。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其次呂布又中了李傕郭汜的聲動擊西的計策。

呂布與李傕郭汜鏖戰了很多天,卻沒有預料到二人聲東擊西,卻偷偷令張濟、樊稠二將率軍直接殺奔長安。呂布知道後,為時已晚,急忙率軍回援長安。李傕郭汜二人率軍殺出,追擊呂布,由於無心戀戰,呂布軍隊折損很大。等到呂布趕到長安城下,賊軍早已將長安圍的水洩不通。背後李傕郭汜率軍有殺到,而此時呂布軍隊也是軍心渙散。演義曾這樣記載:

比及到長安城下,賊兵雲屯雨集,圍定城池,布軍作戰不利。軍士畏呂布暴厲,多有降賊者,布心甚憂。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最後董卓餘黨在城中為內應,呂布徹底失敗。

長安被圍,呂布軍心渙散,強兵壓境,長安城有很多投降派。正在此時,董卓的餘黨李蒙、王方等為內應,大開城門,李傕郭汜等四路大軍,從四門殺入。呂布雖然勇猛,卻也很難抵禦人多勢眾的賊軍,帶領數百騎人馬,前去找王允,別作良圖。然而王允為保天子,甘願以身殉國,不願棄江山社稷而去,呂布只能率軍殺出,投奔袁術去了。王允及其全家,都被殺害,士民無不落淚。

你是如何看待呂布的?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瞭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漩渦鳴人yy2018-11-06 11:28:09

我們在《三國演義》裡面看到董卓這個人死了以後,西涼軍團快速隕落,就認為西涼軍團手底下沒有什麼人才,但事實上正是因為董卓的蠢才葬送了西涼這些優秀將領的軍事才能。

你不說其他的,就說一個李傕,這個人當初說是號稱李廣的傳人,他鎮守某地以後,關東的十幾路諸侯堅決不敢進攻,由此可見,這個人的威名。

不同於其他地區,西涼地區一直在鬧叛亂打仗,所以說西涼地區計程車兵讓朝廷最重視。與此同時,西涼這個地區也提供優秀的兵源,沒有三兩三,不能上梁山啊,如果董卓手裡沒有這一支能征善戰的西涼兵團,董卓打死都不會攜天子令諸侯,這種事情,西涼兵團從士兵到將領都是上過戰場殺過人,刀頭舔過鮮血的。

所以說不要以為呂布手下特別英勇善戰。呂布這個人更是天下第一將領,就覺得呂布打得過這批人,呂布打不過!幷州這地方的軍隊就是揍不過這批西涼軍。

除此以外就是王允,這個人過於剛愎自用,剛愎自用的結果是什麼?就是他無法原諒西涼兵團和當時三國時期的毒士賈詡,

董卓這個人做事情雖然說殺人特別多,但是基本上有原則,也就是說你得罪了他,你可以從她臉色上看得出來這也就是為什麼袁紹能夠逃命逃成功的理由,但是王允這個人如果想殺你,那有理由嗎?著名的文學大家蔡文姬的父親蔡邕死了,誰都沒有想到!文人的心眼兒,那就跟筆桿子一樣小,所以說,崇禎在臨死的時候才說所有的文官都該殺。

除此以外,王允這個人在他執政期間體現出來對於一種權利的慾望,只不過董卓和王允相比,二者之間最大的差別就是王允覺得自己膝蓋肯定是用來跪的,而董卓不這麼覺得,這種人最大的一個問題便在於自己如果真的犯了錯,那麼真的沒有人挑的出他的毛病,那他就會一錯再錯。可能說起來很奇怪,但是大家是否有這樣的感覺,就是有一種不大不小的病,比如說胃裡面感覺有點不舒服,但是你又說不出來,這不舒服究竟在哪裡,自己又不肯去看醫生,最終的結果就是這種腸胃不舒服,很有可能最終釀成大禍!董卓相比較於大漢王朝來講,是在他的身體上割了一道傷口,而王允就是那個暗疾。

當然,王允做的最錯的一件事情就是無法原諒西涼軍。西涼軍計程車兵本身並沒有什麼錯,他們只不過聽從上頭命令的形式,替董卓打了這一場戰爭,結果王宇認為這些人最無可赦,全部殺光!最終的結果就是,被逼的走投無路的西涼軍湊在了一起,然後一個叫賈栩的人出來出了個主意,與其坐以待斃,還不如主動出擊,說不定能換一條活路呢?逼急了的兔子也敢咬人,是不是?當然,這個時候王允就一直沉浸在自己是個大漢王朝的拯救著這樣一個角色裡面無法自拔,至於說那些宵小之徒自己打個噴嚏,他們不就認輸了嗎?

當然,對於董卓來講,當時遷都到長安本身也是為了滿足自己能夠控制皇帝的一個意願,為什麼長安這個地區呢?離西涼比較近,正是由於這個地方離西涼比較近,所以董卓可以隨時隨地的調遣充足的兵源來控制長安地區,控制朝政,如果說這個地方位於幷州的話,呂布確實可以組織一支軍隊來反抗西涼軍的入侵,(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但是這是關中地區!呂布可沒有什麼人脈和威望,能夠短時間內聚集起一批能征善戰的軍團。

除此以外就是在打仗的時候,王允用人不察,王允沒有經歷過真正的戰爭,對於戰場上面發生的情況並不瞭解,當敵軍打到長安城下的時候,他甚至命令一些沒有作戰經驗,而且與自己離心離德計程車兵去鎮守重要的城門,這也就是那些開啟城門的益州士兵。

總之,對手不弱,而且很強。王允自己坑爹,再加上董卓事先的佈置,在經過某些能人異士進行操作,王允不想輸也難。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萬卷縱橫眼欲枯2018-01-26 10:52:40

爭奪天子的遊戲——閒話三國之四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王允、呂布殺掉董卓之後,共同執掌朝政。王允覺得自己為漢朝除掉了奸臣,立了大功,就有點飄飄然起來,一改以前的低調,做事開始驕橫。呂布提議殺光董卓的餘黨,王允沒當回事,呂布又說把抄沒的董卓的財產賞給有功的將校,王允也不答應。他還幹了一件讓許多人失望的事情:大名士蔡邕是在董卓的逼迫之下出來做官的,聽到董卓的死訊,他表示了一下驚訝,就被王允抓進了監獄,最後死在獄中。

董卓的女婿中郎將牛輔在打敗了朱儁回軍時,聽到了董卓被殺的訊息,頓時慌了手腳。他在半夜捲了財物逃跑,結果沒跑多遠就被急於邀功請賞的部下砍了腦袋送到呂布面前。主將牛輔一死,手下李傕、郭汜、張濟等將都慌了,他們趕緊向王允請降,希望得到赦免。這時早已被勝利衝昏頭腦的王允斷然拒絕了他們,其實大可以先接受他們的投降,慢慢拿掉他們的兵權,那時候還不是隨便處置。而王允這一拒絕,就把這些人逼上了絕路。

李傕等人商量說:“沒辦法了,我們各自扔下軍隊逃命吧。”討虜校尉賈詡說:“跑不得,你們丟下軍隊,隨便一個人就能把你們拿下,還不是必死無疑。不如召集士兵殺向長安,勝了就能掌握朝政,敗了再逃命不遲。”李傕等人一聽,覺得很有道理,他們本就是涼州的亡命之徒,這時不再有什麼顧慮,整頓兵馬殺向長安。

出主意的賈詡,字文和,是漢末三國時期的一個智謀之士,他料人料事都極準確。可惜他這個主意卻給奄奄一息的大漢王朝帶來了更大的打擊,也讓關中地區的百姓經受更多的苦難。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王允居然派董卓的舊部徐榮、胡軫來討伐李傕等叛軍,甫一交戰,徐榮戰死,胡軫投降,使得李傕的軍隊反而增多了,接著,駐守各地的董卓涼州舊部樊稠、李蒙等陸續彙集,等殺到長安城下時,已經有十萬大軍。

王允呂布只好死守城池,在長期圍攻之後,呂布軍中出現了叛徒,長安被攻破,呂布雖然勇猛,但也無法取勝,最後只能棄城而逃。臨走時,呂布招呼王允同行,王允斷然拒絕,表示要與朝廷共存亡。呂布無奈,獨自逃了。

李傕、郭汜等人進城後,殺掉王允,掌握了朝政。他們放縱士兵搶劫,長安軍民死者上萬。李傕自封為車騎將軍,郭汜為後將軍,張濟為驃騎將軍,樊稠為右將軍,個個封侯。

這時,關東諸侯在忙著爭奪地盤,沒有人想著攻打長安,讓李、郭諸人不放心的倒是盤踞在老家涼州的韓遂和馬騰。許下高官厚祿之後,終於勸降了韓、馬二人,他們封韓遂為鎮西將軍,馬騰為徵西將軍,讓二人來朝見天子。韓遂來了之後,又乖乖地回去了,可馬騰卻和長安城裡的不滿涼州軍閥的官員聯絡上了,想要發動政變。得到資訊後,樊稠先下手為強,領兵攻打馬騰,馬騰敗回涼州。

眼見外患暫時解除,李、郭、張、樊四人開始內鬥。他們本就地位相當,誰也不服誰。在爭鬥當中,樊稠第一個被殺,然後李傕、郭汜來了一場大混戰。李傕一把火燒了皇宮,把皇帝劫持到自己的軍營,以皇帝的名義釋出命令;郭汜一見不妙,就把朝廷百官全給扣留了。天子和公卿成了他們爭奪的棋子,日子過得相當悽慘。

李傕、郭汜混戰了好幾個月,誰也沒辦法消滅對方。屯駐陝縣的張濟來給兩人講和,張濟的兵力和身份不在二人之下,二人不敢不聽,李傕放了皇帝,郭汜放了百官,雙方暫且休戰。哪知皇帝剛從李傕的軍營裡出來,郭汜就派人來搶奪,小皇帝大驚之下,跑到了楊奉的軍營。這個楊奉本來是李傕的部下,但後來和李傕鬧翻了,還準備殺掉李傕。楊奉就和皇帝的老丈人董承一起保護著皇帝向東進發,準備逃離關中地區。李傕、郭汜、張濟見皇帝跑了,大怒,三人合兵一處,在後面追來。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楊奉兵少,根本無法抵擋,急忙讓皇帝下詔,召集附近的韓暹、李樂等人來救駕。韓、李等人本是黃巾起義軍中的白波帥,後來投降了朝廷,手下多是烏合之眾,哪裡是涼州軍的對手,自然是連吃敗仗,好在拖慢了李傕、郭汜追趕的腳步。小皇帝在前邊拼命逃跑,連車馬、乾糧都丟光了,終於餓著肚子步行到了洛陽。

此時的洛陽,早被燒成了一片白地,只能見到斷壁殘垣,幾乎連個活人也沒有。皇帝、后妃、公卿百官都只能住在草棚裡。而楊奉、韓暹等人並不比李傕、郭汜好上多少,他們除了索要高官厚爵,還動不動就欺壓甚至斬殺大臣,漢獻帝的日子依舊難過。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說歷史的紫氣東來2020-08-14 23:39:12

董卓死後,西涼軍群龍無首,王允和呂布本可以透過安撫的手段來搞定剩餘的涼州軍和董卓手下幾個帶頭領將的,但王允的一系列操作不僅逼反了李榷郭汜等人,導致他們反攻長安,王允身死,呂布逃亡長安,漢獻帝再次落到涼州軍的手裡,斷送了漢室最後可以復興的希望。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我們先回顧下自從董卓死後王允對西涼軍的態度和安排。

正史記載,司徒王允聯合董卓義子呂布密謀除掉董卓,王允錄尚書事,總攬朝政,王允以呂布布為奮武將軍,假節,儀比三司,進封溫侯,共秉朝政。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王允想過要全部赦免董卓的部下,呂布也多次相勸,但王允又覺得如果給他們突然加上惡逆的罪名,而且特定赦免他們,恐怕反而使他們猜疑恐懼,心理承受不了,所以,赦免他們無罪不是使他們安心的上上之策,還不如讓他們承受懲罰。“

涼州兵是董卓的嫡系部隊,戰鬥力強,而且對董卓最忠心。王允企圖削奪涼州兵將領的兵權,取締全部涼州兵,並且計劃利用關東兵去控制他們。

可是後來有人對王允說:”涼州兵素來害怕袁紹,畏懼關東兵,而今,如果派關東兵去解散他們,涼州兵人人都會擔心性命不保,這樣,很容易引起兵變和混亂。還不如任命皇甫嵩為去擔任涼州兵的統帥,並讓他長期留在那兒,以便安撫軍心。“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王允又堅決反對:"這樣絕對不行,關東兵是反董卓的義兵,與我們是同一條路線,現在董卓已死,如果繼續把他們屯駐在險惡之地,雖然安撫了涼州兵,但是關東兵將領會疑心我們不重視他們。"

王允作為當時東漢政權的實際掌權者,誅殺董贏得天下民心和擁護,但王允得意之下就飄起來了,他對任何人、任何事情都無所謂,毫不在乎,甚至居功自傲。

王允在如何安排和處理他的舊部時對待涼州軍的態度

反覆無常,態度極不慎重

,而這正是王允最後走向滅亡的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原因。

再來說說當時的呂布對昔日同僚的態度

呂布早先是幷州丁原的主簿,殺丁原投靠董卓後,幷州軍就歸屬了呂布。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呂布對待昔日同僚涼州軍的態度與王允是有很大區別的

一開始呂布也多次勸說王允赦免董卓的舊部和涼州軍,但王允不同意。

後來呂布又想把董卓的財物賞賜公卿、將校,王允又不準

。王允平日卻看不起呂布,以劍客對待他。呂布也認為自己有功勞,自吹自擂,既不得意,漸漸與王允不和了。

呂布在這件事上處理的方式比王允更加穩妥,但王允盲目自大,居功自傲,把好不容易得來的形勢弄得一團糟,體現了王允政治上的短視和愚蠢。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以李榷、郭汜為首的西涼軍是什麼樣的態度呢?

董卓麾下的西涼軍有五員重將,在他死後群龍無首,徐榮、段煨、胡軫投降朝廷,牛輔、董越不肯投降。屯駐澠池的

董越

急匆匆趕往陝縣找牛輔商議對策,卻被牛輔殺死,

於是董卓的主力部隊盡歸牛輔所領;牛輔又是董卓的女婿,自然就成了涼州兵新的老大。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後來呂布派李肅進攻陝縣。在李肅打來的時候,李傕、郭汜其實不在那裡,他們奉牛輔之命率軍前往中牟攻打朱雋。不過涼州兵戰鬥力的確非同小可,牛輔僅憑手上為數不多的兵力就打敗了李肅。

牛輔是董卓女婿,卻不是當統帥的材料,他怯懦多疑,以疑心殺董越,又害怕軍隊兵變,拋棄部隊逃亡,被隨從所殺。

到了公元192四月,董卓被王允、呂布謀殺的二個月後,牛輔也被殺,李傕、郭汜等人歸來時無所依託,本欲解散部隊逃歸家鄉,又怕仍得不到赦免,

賈詡當時在李傕軍中任職,賈詡對李傕說:"聽說長安中有人打算把涼州人士趕盡殺絕,各位如果棄軍單行,則一個小小的亭長就能抓住你們了。不如率軍西進,攻打長安,為董卓報仇。事情如果成功了,則奉國家以正天下;如果不成功,再走也不遲。"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李傕等人採納了賈詡的建議,到處說:”朝廷不赦免我們,我們應當拼死作戰。如果攻克長安,則得天下了;攻不下,則搶奪三輔的婦女財物,西歸故鄉,還可以保命。“部下紛紛響應,於是同郭汜、張濟等人結盟,率軍幾千人,日夜兼程,攻向長安。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李傕劇照

王允聽說後,派董卓舊部將領胡軫﹑徐榮在新豐迎擊李傕。結果徐榮戰死,胡軫率部投降。李傕沿途收集部隊,到達長安時已有十餘萬人。

五月,李傕等人又與董卓的舊部樊稠、李蒙、王方等人會合,一起圍攻長安,八日後城陷,與呂布展開巷戰,呂布敗走,王允等人被殺。

自此李傕等人縱兵劫掠,百姓、官員死傷不計其數,李傕等人佔領長安,漢獻帝再次落到李榷郭汜這幫西涼軍閥的手上。

最後說下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不是呂布打不過李榷郭汜,而是實力懸殊太大,當時歸呂布指揮的只有長安的一些禁軍和幷州軍,董卓也不是完全信任呂布,呂布手上的兵力有限,掌握著西涼軍主力的是牛輔、董越、李榷、郭汜、張濟、徐榮、段煨、胡軫等人手上,加上徐榮、段煨、胡軫這三人就只有徐榮是真心歸降,結果後來與李榷郭汜的交戰中戰死了,

呂布的實力不足是落敗的一方面。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另一方面,當時李榷郭汜等人的軍隊都駐紮在長安到洛陽一線防備關東的義軍,距離長安最近。

牛輔屯安邑,段煨屯華陰、董越屯澠池,”乃使東中郎將董越屯黽池,中郎將段煨屯華陰,中郎將牛輔屯安邑,其餘中郎將、校尉布在諸縣,以御山東。《後漢書董卓傳》

對王允和呂布而言,孤立無援,只剩下一個孤城長安,是抵擋不了李榷郭汜的十萬大軍,不要指望關東的聯軍,自從孫堅攻下洛陽後(其實洛陽是董卓主動放棄的),聯軍就因為地盤的事大大出手,各懷鬼胎,誰還想著長安的漢獻帝。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一個人的歷史2019-09-30 16:32:05

不是打不過,如果呂布和李傕郭汜單挑,估計這兩個傢伙在呂布面前過不了幾個回合。但是事實情況是古代戰爭的真正打法和我們在演義和電視劇裡看到的並不一樣,武將衝上去直接短兵相接並不是沒有,而是十分罕見,呂布壓根就沒有和兩個人單挑的機會。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董卓死後,如何處理西涼軍是個急需解決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有決定權的是那個處死了蔡邕的護國忠臣王允。王允在用計處死了董卓之後,自信心膨脹起來,認為自己成為了挽救大漢於危難的救世主,一切盡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了。殊不知靠陰謀詭計獲得的並不是權力和信服,而是潛在的危機。王允玩弄陰謀詭計是個高手,但是在政治問題上,卻是十足的智商下線狀態。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很多人說呂布是匹夫,到在我看來,和王允相比還差的很遠。王允放棄了招降西涼軍的最佳時機,活生生把一手好牌打成了爛牌。他不寬恕西涼軍之罪,讓李傕郭汜聽信了賈詡之謀鋌而走險,包圍長安時,西涼軍已經聚集了十幾萬人。這個時候的王允才派出了使者,但使者出賣了王允,他們給李傕郭汜獻策,應該急攻長安,則長安一戰可下。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為什麼士人也會背叛王允呢?在我看來,王允固執己見的殺害士人領袖蔡邕的做法,為他自己埋下了禍根,到了這個時候,王允已經眾叛親離。呂布縱然有萬夫不當之勇,也沒有辦法收拾眼前的殘局,能率幾百精銳突出重圍,已經是呂布的極限了。沒成為王允的炮灰,已經是呂布最大的幸運,死了個王允並不可惜,應該說他死不足惜。但被李傕郭汜殺戮的長安城上萬軍民卻是十分悽慘,罪魁禍首者非呂布,而是王允王司徒!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作為王允來講,無容人之量,無操控之威,無治國之能,無安民之策,僅除掉董卓一人,並不能彰顯其功。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魁哥說歷史2020-10-21 12:29:01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何進準備請外兵入洛陽,威脅太后誅殺宦官,結果宦官提前行動,在宮中設伏先殺了何進。何進本是東漢的大將軍,他一死,袁紹就夥同何進手下殺入皇宮,嚇得宦官把皇帝都給劫持走了。一時間,整個洛陽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最後,還是董卓領兵前來,穩定了局勢。不過董卓這一來,收降了何進原手下和禁軍,就成為了洛陽最大勢力,而且他也沒打算走,就這樣一直霸佔著朝堂。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董卓有軍隊在手,控制了整個洛陽,並擅行廢立之事,搞得天怒人怨。於是,司徒王允聯合董卓手下呂布,將董卓誘殺,重新奪回了朝堂大權。然而好日子還沒過多久,董卓手下部將在李傕、郭汜等人的領導下,打著為董卓復仇的旗幟就反攻下長安了,王允被殺,呂布被迫逃亡,漢獻帝也再次落入賊手。這裡我們不禁要好奇了,呂布不是號稱天下第一猛將嗎?為何打不過李傕、郭汜這兩人呢?

李傕、郭汜等人原本算不上是董卓手下的核心隊伍,只是在外領兵的部將,根本指揮不動所有西涼軍,之所以他們能反攻下長安,而呂布打不過他們,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一、王允瞎指揮

王允在長安設伏擊殺董卓,實際上是成功把董卓集團的核心人物都給剷除了。整個西涼軍群龍無首,根本翻不起多大的風浪,只需要王允適當招撫,就可以瓦解西涼軍的抵抗心理,說不定還能趁勢為朝廷贏得一直強悍的軍隊。

然而王允太過於迂腐,不聽手下的建議,對於西涼軍的處置遲遲拿不定主意,導致謠言四起,人心惶惶。李傕、郭汜等人實際上也主動的請降了,希望歸順朝廷,結果王允不許他們投降,一定要誅殺他們,逼得這些西涼軍將領只能拿起武器,以作自保。

王允的這一番操作,使得原本是一盤散沙的西涼軍,慢慢地凝聚成了一塊鐵板,沒辦法,朝廷不允許投降,他們只能放手一搏,為自己掙一條活路。所謂人心齊,泰山移,西涼軍本身實力強悍,兵力又比呂布多,再加上大家都是齊心協力的作戰,呂布哪裡能擋得住?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二、呂布本身實力

在演義中,呂布雖號稱天下第一猛將,但是他指揮的多是數千人的小部隊,根本沒有指揮上萬士兵,大軍團作戰的經驗。而在史書中,呂布也是以文職起家的,很少有大規模作戰經驗,所以在指揮能力方面,呂布是比不上久經戰陣的李傕、郭汜等人的。小部隊作戰還會和你單挑,大軍團哪有單挑這種說法?所以說,從這方面來看,呂布本身就打不過李傕、郭汜等人。

很多人說,即便是戰場上打不贏西涼軍,呂布也可以堅守城池啊。這倒說得沒錯,呂布也確實指揮手下暫時守住了城池,但俗話說,再堅固的城池都是從內部攻破的。由於王允施政不得人心,在守城的第八日,城內出現了叛亂,打開了城門,使得西涼軍長驅直入,呂布戰敗。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三、西涼軍有高人相助

王允不許李傕、郭汜投降,原本二人還是不敢反抗的,畢竟他們二人沒有能力掌控整個西涼軍,所以他們打算解散手下軍隊,各自逃命,結果賈詡及時的勸住了他們!

原文:傕曰:“求赦不得,各自逃生可也。”謀士賈詡曰:“諸君若棄軍單行,則一亭長能縛君矣。不若誘集陝人並本部軍馬,殺入長安與董卓報仇。事濟,奉朝廷以正天下;若其不勝,走亦未遲。”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賈詡何許人也?號稱天下第一毒士,精通謀略。他深知如果不能把西涼軍團結在一起,將會是必敗的下場。而有了賈詡的出謀劃策,越來越多的西涼軍加入了李傕、郭汜的隊伍,李傕、郭汜的實力越來越強大。

原本西涼軍就是人心惶惶,生怕朝廷問罪,現在有人帶頭給他們尋求活路,他們自然是願意加入,到了後面打到長安城下,大部分西涼軍已經是集結完畢了。呂布手下沒有沒有像賈詡這麼厲害的謀士相助,完全抵擋不住西涼軍的進攻,最終敗北。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總結

董卓死後,原本董卓集團的核心精英人才都被一網打盡了,根本沒有人能夠統一指揮西涼軍了。然而為何呂布還是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呢?其實主要是因為王允決策失當,久久不能給出西涼軍的處置方案,使得大家人心惶惶,再加上西涼軍中有第一毒士賈詡出謀劃策,為李傕、郭汜等人團結西涼軍,一同進攻長安打下了基礎,最終當西涼軍前來,呂布已經不是李傕、郭汜的對手了,所以最終失敗,逃出長安。

(本文以三國演義為主。)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君山話史2018-09-23 10:30:23

原因有兩個:第一,叛軍人數太多了,有十幾萬人;第二,長安守軍譁變,開城迎叛軍。

李傕、郭汜之反,跟王允處置涼州的政策不明朗有直接的關係。

董卓被殺後,其

舊部分駐於關西各地,人數龐大。

對王允來說,擺在面前最大的問題,是如何處置這些涼州兵團。

偏偏在這個重大問題上,他舉棋不定,反反覆覆。

此時董卓的舊將們惶惶不可終日,靠山已倒,大柱已傾,等待自己的命運將是什麼呢?朝廷會怎麼對待他們呢?誰也心裡沒底。他們急迫希望得到一塊免死金牌:朝廷赦令。

當時呂布

想要殺掉董卓舊將,斬草除根。王允的回答是,他們是無罪的。

然而,王允嘴上說無罪,卻不發給涼州兵團赦令。不僅如此,他還

下令,解散涼州兵團!既然無罪,又要解散涼州兵團,你王允到底唱哪門子的戲!

這時心理最沒底的,是涼州兵團的將領們。

作為董卓的幫兇,在董卓死後人人自危。

各種謠言四起,稱王允的實際目的是要血洗涼州兵團。由於涼州兵團

在洛陽、長安一帶無惡不作,王允自命清高,血洗並非不可能。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對涼州將士來說,保命是首要事情。

倘若王允真要血洗涼州兵團,就拼個魚死網破。於是乎涼州諸將都加強對自己軍隊的控制,嚴陣以待,如臨大敵。

說實話,王允真沒想要血洗涼州兵團,只有一個人,他是絕不會放過的。

這個人便是董卓的女婿牛輔。

王允以皇帝名義釋出一道詔書,誅殺牛輔。

牛輔當然不會坐以待斃。王允把這件事交給呂布去辦,呂布派李肅進攻陝縣,務必捕殺牛輔。李肅打仗水平稍欠火侯,不僅沒幹掉牛輔,反而被殺得大敗而回。然而,

牛輔雖然打了勝仗,還是在劫難逃。在一次兵營騷亂中,他被隨從刺死,

砍下腦袋,到呂布那兒領賞。

牛輔被殺的訊息傳來,涼州諸將驚呆了。

部將李傕心裡沒底,又派人前往長安拜見王允,請求得到朝廷的正式赦令。然而,王允又一次

拒絕頒佈赦令。李傕

心灰意冷,打算把部隊就地解散,自己回老家種田算了。

就在這時,

討虜校尉

賈詡對

李傕說:“將軍您要是解散軍隊,一走了之,王允不必派一支軍隊,只消一名驛站長就可以把你生擒了。”

道理淺顯易懂,不必多作解釋,李傕已是茅塞頓開。

賈詡獻計道:“將軍手握重兵,不如引兵西向,進攻長安。事情若成,便可坐鎮京城,控制天下;事情若不成,再逃也不遲。”

何必馬上逃呢?打不贏再逃不行嗎?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李傕恍然大悟,於是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數千名涼州士兵浩浩蕩蕩,殺奔長安城去了。

李傕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一路向西,隊伍如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多。駐守各地的涼州兵,對朝廷的政策十分迷惘,對前途悲觀失望,見李傕振臂一呼,索性都豁出去了。殺入長安城,或許倒是生路一條呢。叛軍數量以幾何級數增長,到了長安城下竟然有十萬之多。

王允自以為憑藉長安城固若金湯的防禦工事及呂布的驍勇善戰,對付叛軍完全不成問題。

確實,長安城防特別堅固。在東漢一百多年裡,長安多次遭到羌人的威脅,從來沒有被攻陷過。

但是,一百年未被攻陷,並不意味著這次也挺得過去。

叛軍圍城八天,雙方僵持不下。

第九天,長安局勢急轉直下。

呂布手下的官兵突然譁變,開啟城門,迎李傕的叛軍。十餘萬人一擁而入,進長安城後,燒殺搶掠。呂布試圖把叛軍趕出城,可是兵力懸殊,寡不敵眾,再鬥下去,只能是死路一條。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呂布帶著數百名精銳騎兵,突圍而去。王允拒絕逃跑,最後被叛軍所殺。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世界史圖鑑2019-08-15 11:43:31

董卓死後,董卓的部下並沒有被剿滅,並且實力依然壯大。當時朝廷的實力還遠遠不如董卓,所以當李傕郭汜反攻入長安以後,東漢政權再一次陷入混亂。原本董卓剛進京時,他的實力並不強大,甚至還要靠軍隊夜晚出城白天進城的障眼法去糊弄滿朝文武,但是這竟然成功了。之後董卓藉著中央政權迅速發展自己的實力,收編很多精銳部隊,才掌握了整個中央政權,而董卓的死也並非因為軍事上的失敗,而是王允和呂布設計除董卓,時董卓的軍隊還在長安洛陽之間部署。主要為了防範東部的各諸侯。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卻不曾想禍起蕭牆,這並不是董卓當時粗心大意造成的。而且當時長安以東董卓實力難以到達,除了原本18路諸侯的各路諸侯太守之外,還有大量的農民軍。董卓將重兵佈置在長安洛陽一線目的就是為了防止這些亂軍和叛軍攻入長安動搖自身統治。而且董卓下了血本將所有的精銳部隊都全數調往前線。當董卓被殺後群龍無首,當時駐軍在外的董卓部下不知道中央政權的情況,導致軍心大亂想要回到西涼以躲避中央政府對其追殺。李傕郭汜就是其中最有實力的,但是他們聽取了賈詡的建議,反而進攻長安即便沒有獲得成功,再逃也不遲的辦法,就這樣在賈詡的策劃下,當時只有三四萬人的叛軍卻攻下長安。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並且當年董卓的舊部聞訊趕來勢力迅速壯大。其實東漢政權的再一次大亂與司徒王允有很大的關係。董卓勢力強大,在董卓之後最需要的是穩固當時的中央政權,防止地方實力派趁機作亂。而對於董卓部下的處置完全考察一個執政者,他的執政能力是否合格?而王允可以說將這一切事件辦的一塌糊塗。原本呂布獻計司徒要將這些人抓起來,王允當即表示反對。這一點是對的,但是王允太過仁慈認為這些人不一定全都忠心於董卓。董卓死後這些人也不可能反叛。作為一個文人,他完全不瞭解領兵將軍究竟是怎麼想的?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一開始他想以天子名義赦免西涼軍的罪過,這本來是正確的,但是卻突然變卦決定解散西梁軍。這使得西涼軍的個頭目開始懷疑中央政府的意圖。而且王允還私下派遣軍隊緝拿了部分西涼軍的主要將領,導致西梁軍集體造反。此時的王允想要殺敵立威。單殺了一個董卓使他成為領政大臣,但是民心還未歸服,如果將與董卓一同作亂的西涼軍處置,人民會站在自己的一邊。這不得不說是政治上的侏儒,這個道理是對的,但是方法不能這麼做,王允忽略了西涼軍勢力之強大與中央之軟弱。這種勢力的反差是不允許王允怎麼做的?當然,這麼做在當時也不是不可行,但是一定要有一個軍中能夠服眾的人物代替原先西涼將領統領軍隊。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但是王允想把這一隻大軍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因此多個人選都被否決。對於一個發動政變的人而言政變成功以後最主要的就是迅速處置董卓的部下給他們一個明確的歸宿,否則必定流言四起。而王允這一些都沒有做,還天真的想要獲得民眾的支援,以及西梁軍隊的主導權。其實在李傕郭汜之前董卓的部下們就已經接二連三的發動反叛。當正式起兵之後原有的董卓部下迅速聚整合為十多萬人的大軍,並且都是西涼軍精銳。再加上很多原先朝廷的將領也開始脫離朝廷加入反叛軍。王允既希望於黃埔嵩任將軍,堅守長安並且希望關東的諸侯援軍,進入長安地區已平叛。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但是關東的諸侯聯軍並沒有這麼做,而是陷入內鬥。而朝廷所掌握的這幾萬軍隊從戰力上根本無法與叛軍相比。即便呂布再勇武也兩拳難敵四手更何況呂布在當時的名聲並不好,也沒有演義當中,所說的勇武天下第一。在軍中的聲望也沒有我們想象當中的那麼高。最終兵敗呂布被迫撤出長安而王允死守不退,叛軍進入長安城以後,死傷數萬人滿地狼藉。東漢中央的自我拯救宣告失敗,此後漢朝的中央政權便落在了諸侯曹操的手中。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頑石品生活2018-01-29 08:50:18

單打獨鬥,溫侯呂布吊打李傕、郭汜、張濟、華雄等人。不過董卓死後,帶領西涼驍兵的李傕 、郭汜等人請降王允,被拒絕之後,唯有抱團,否則只能等死。西涼兵常年和外族政權作戰,驍勇善戰,呂布帶領的朝廷兵又怎麼能夠打贏

李傕、郭汜呢!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呂布,有萬夫不當之勇,不過這隻能單打獨鬥,抱團的時候,個人之勇就不如一哄而上了,縱使你再勇猛,不過雙拳難敵四手

李傕、郭汜等人洗劫長安,計劃掠奪少帝的時候,呂布是抵擋住了他們一路,不過西涼兵驍勇,其他路的朝廷兵就不那麼幸運了。頃刻之間,朝廷就大敗,王允也死在亂軍之中,呂布孤掌難鳴,只能出逃。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李傕、郭汜雖然在武將的排名中,武力一般,不過作為在西涼熬出來的武將,熬到董卓賬下的大將,實力一般不會差到哪裡去。所以他們知道董卓已死,為了自保,第一時間就是投靠朝廷,不過被迂腐之人王允拒絕,為了活命,西涼兵殺向長安,希望控制長安,以求自保。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東漢末年,朝廷腐敗、外戚專權、宦官弄權,朝廷怎能培養得出精銳之師嘛?反觀諸侯,他們之間相互爭權奪利,相互殺伐,其部下的兵,個個九死一生,驍勇善戰,戰場上,對毫無戰鬥力的朝廷兵,就像切菜一般。

所以,

呂布鬥

李傕、郭汜等董卓手下大將,不是敗在單打獨鬥上,而是敗在戰鬥力上、敗在孤掌難鳴的形勢下